翻译与语篇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学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 语篇分析 研究方法
  
  1.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西方学者纷纷把语篇分析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本文主要探讨描写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即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方法。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而不是翻译技巧或翻译手段。在实际翻译中,已有不少人把语篇当作翻译对象和基本单位(司显柱 2001)。关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形式/结构”(formal/structural)派的看法:从结构方面看,“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一是“功能” 派的看法:从功能方面看,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它与句子不属于同一类型,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大”与“小”的关系;语篇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表现”关系,即语篇由句子体现,或者说句子(形式)体现了语篇(语义)。
  2.语篇分析模式与方法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及语言学的发展,西方学者逐步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学就是其科学的依据之一。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其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描写和解释。翻译学可分为三大分支:一、描写翻译研究.;二、翻译理论;三、应用翻译研究.。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同属纯研究性质。描写翻译研究包括三种:(1)产品导向 .研究;(2)过程导向.研究;(3)功能导向研究。Holmes(1987)指出,文学专家和神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翻译问题以及圣经翻译中的文体和语体等复杂的因素。总的说来,翻译的语言学派视翻译为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注重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及言内关系。传统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与语篇分析翻译研究方法的差异至少有三点:(1)前者的重点在句子,认为意义决定于词与句;而后者的重点是整个语篇,认为意义通过语言结构来体现;(2)前者把翻译对等的概念建立在词、句层面上,而后者则认为翻译对等建立在语篇和交际层面上;(3)前者的研究对象只是语言,而后者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语言系统和言内因素,而且还包括言外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3.功能理论的翻译观:
  从目前的状况看,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都在寻找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框架。在形式理论与功能理论的选择上,功能理论更加受欢迎,原因主要是它与翻译的目的相吻合,都是从交际的角度出发。Halliday(1985)认为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语言可以用来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可以用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可以用来组织信息,这三种功能分别属于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语篇分析者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它必须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在七项标准中,“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实现其它标准的基本手段。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语义概念,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从这一点看,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也是一个语义概念,它也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因此,可以说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黄国文1988:10-11)。意向性和可接受性是翻译行动论(包括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内容。
  4.语篇翻译研究
  4.1 意义与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形式来体现意义、意图、目的的。这种用于体现意义的形式既可能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还可以是非言语性伴随言语性的形式。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汉语中可以说“请把门关上”、“请你把门关上”、“请您把门关上”、“请把门关上,好吗?”、“请你把门关上,好吗?”、“请您把门关上,好吗?”,等等;在英语中则可以说 “Close the door.”、“Close the door, please.”、 “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Will you close the door?”、“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无论是用汉语还是用英语来表达「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都可以有非言语性的形式伴随。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命题)意义外,它们还因各自的不同形式表达了不同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三种意义与前面讲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属于同一类情形的。
  就翻译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可译为 “Even 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又可译为 “Even 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从翻译方法上讲,前者是“直译”,后者是“意译”;从翻译策略上讲,前者用了“异化法”,后者用的是“归化法”。如果我们从语篇参数角度考察上述两句译文,便可看出,它们的“语场”、“语旨” 和“语式”是有差异的。如果从“文化语境”方面考虑,就更能解析它们所传递的不同意义。
  4.2 语境与语言选择
  伍谦光(1988)认为社会是一个文化系统,也是一个符号系统和意义系统,而语言是其中一种符号。语言之所以产生意义是因为它与社会文化中的其他符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因此,非正式的语境导致人们使用非正式的语言,而正式的语境则要求人们
  使用正式的语言(Thompson 1996:)。
  4.3 语篇体裁与情景语境
  有关语篇体裁与情景语境问题,胡壮麟(1994)认为;每一个语篇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起交际作用的,属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通常都能看出其交际目的。例如,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在路上碰到一个熟人,可能会说,“你吃了饭没有?”、“去哪里?”、“去上班啊?”、“最近忙些什么?”一般说来,这些话是中国人用来打招呼的,而不是真正想干涉别人的私事。但是,西方国家的人通常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听到这些话后可能会误解,甚至还会恼怒。
  有些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和体现样式并不是十分独特,所以要经过“语域”分析才能确定其语篇类型。Halliday (1985) 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基调(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基调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语场、基调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基调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
  5.结语
  本文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即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方法。我们在文中提出了语篇分析方面的理论依据和研究重点,这只是我们初步的设想和构思;翻译学在学术领域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刚刚开始形成自已的特点。翻译学的目标是描写客观翻译现象和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翻译研究者要研究语言,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明白语言如何在实际中运作,了解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才可以系统地、有效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或解释,并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具体的资料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3]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
  [4]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
其他文献
我从教二十多年,教过小学和初中,这使我有机会潜心探索童声训练、童声至变声期的过渡和变声期的歌唱训练。  大家都知道,美妙的歌声,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而若想得到孩子们的美妙的童声,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任其“自然声”大声喊歌,势必影响作品表达的准确性,毫无艺术美感可言,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极大地损坏他们的嗓音,甚至可以说毁灭的。因此,歌唱训练不可忽视。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适合的歌
摘要:“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幼儿、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幼儿的教师没有资格做幼儿教师。热爱幼儿,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关键词:教育 师爱教师     爱是高尚的,爱是纯洁的。爱是一种付出,她像山泉一样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主要依靠教师的管理,这样学生在老师的良好管理下会的更好进行学习。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老师如何用有效方法管理学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学生在课堂中的管理制度,只是单一的把教育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却经常没有考虑接受教育者是否能接受这种管理模式,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合作和应用,各种定义、法则、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在这几年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浅谈 教师 小学 语文 角色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所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每堂课后我们都应该进行反思并及时写出教后记。“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后记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新课程理念面前,人人都应该注重反思,跟上时代。我认为,如果长期写教后记,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可以获得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听课,就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创设政治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参与意识  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知识理论按部就班授课,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力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个解决过程,常常会有一些使学生感觉有一定难度、感觉生疏、感觉不易驾驭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难点,若采取平铺直叙、和盘托出的办法,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何选择“突破口”,化解教学难点呢?几年来的课
摘要:为探索更好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观察法、情境法、引导法等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显著的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有特色的创造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发展 个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新的创新、补充和完善,使之更为丰富。从小培养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材设置了许多由学生参与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