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思想道德与专业技能共同发展的人才,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需要学校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正直的人而努力。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因素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着手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課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分门别类的学科,学科的复杂给学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不少学校的教师都没有看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课程,不仅不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当前许多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人员配备不足,在师资力量上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大多数课程教师是由学校的行政人员担任,专业性的教师较少,整体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目标设置上,无法根据学生现阶段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定,教学目标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极大的阻碍了课改的推进。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无聊缺乏趣味性,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教学内容过于呆板,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得到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认知并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和计划,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定相应的情境,利用情感共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法治意识。比如,教师在对《走向自立人生》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开放教学,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
现代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教授上,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需要有较强的探索和挖掘教材的能力,还能够利用现代社会现象进行教学导读,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比如,针对现如今存在的“老人要不要扶”等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并能够理解视频所要表达的现象,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利用辩论的形式,分为正方和反方,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观点,并说出理由,派代表进行观点的评述和反驳。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和陈述,让学生有所收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三)设计编排法治情景剧,帮助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在教学中,应用情景剧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教材的干涩解读,而是需要实际的让学生参与到,亲身体验到事件中,这样产生的感受比较深刻。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排练情景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对情景剧中的现象进行评判,并说出相关理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或遇到的诸如不公平待遇等事件,然后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结语: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还可以开放教学,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也可以设计编排法治情景剧,帮助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参考文献:
[1]张翠雅.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7(76).
[2]苟昭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70.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課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分门别类的学科,学科的复杂给学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不少学校的教师都没有看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课程,不仅不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当前许多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人员配备不足,在师资力量上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大多数课程教师是由学校的行政人员担任,专业性的教师较少,整体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目标设置上,无法根据学生现阶段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定,教学目标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极大的阻碍了课改的推进。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无聊缺乏趣味性,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教学内容过于呆板,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得到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认知并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和计划,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定相应的情境,利用情感共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法治意识。比如,教师在对《走向自立人生》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开放教学,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
现代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教授上,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需要有较强的探索和挖掘教材的能力,还能够利用现代社会现象进行教学导读,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比如,针对现如今存在的“老人要不要扶”等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并能够理解视频所要表达的现象,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利用辩论的形式,分为正方和反方,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观点,并说出理由,派代表进行观点的评述和反驳。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和陈述,让学生有所收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三)设计编排法治情景剧,帮助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在教学中,应用情景剧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教材的干涩解读,而是需要实际的让学生参与到,亲身体验到事件中,这样产生的感受比较深刻。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排练情景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对情景剧中的现象进行评判,并说出相关理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或遇到的诸如不公平待遇等事件,然后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结语: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作用,设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还可以开放教学,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也可以设计编排法治情景剧,帮助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参考文献:
[1]张翠雅.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考试周刊,2017(76).
[2]苟昭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