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地下就是希望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被主流排斥的人,在街边建立起来了自己的艺术形式。这,就是街舞。
  现在想想,我大约应该就是我们那个四面环山的山镇中学的cool kid。
  受金庸的影响,我初中的时候在学校旁边的出租屋里写武侠小说;受陈佩斯的影响,我在某个全校联欢会上带着四个孩子,穿上我从村道观里借出来的道士服,演出全本西游记;受燕舞收录机电视广告的影响,我成了全校唯一一个会跳太空舞的孩子。
  这一切,让我成功成为了被班主任视为眼中钉的学渣。在“不读书就回去种田”的普适性威胁下,那个学校除了已经被判定为没有前途的落后生之外,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有一分钟的时间用于如此广泛的不务正业。
  所以,无论我享受多少来自于成为cool kid的欢乐,我始终是地下的:以学习为主流的世界里,我永远是那个被批评、羞辱的对象。然后我终于上了高中,按照我妈的话说,我的聪明花开了。我成了班级里,甚至是年级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一切cool的东西都被抛弃。我不再是cool kid,但我被所有主流人群喜欢。
  我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标杆,我是主流社会,家长、老师、学校的宠儿。
  到现在,《这!就是街舞》第二季在豆瓣上仍然保持着9.4分,将近4万人参与打分。这在中国综艺中极其罕见。同期的腾讯《创造营》5.7分,爱奇艺《乐队的夏天》7.9分,爱奇艺《中国新说唱》第一期播出几天了,仍然没有足够的参与者打出分来。
  在已经全面衰弱的优酷平台上,第一期上来就是9.7分的表现,多少有点奇迹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童年阴影作祟,这些年来我自动略过了几乎所有的舞蹈类综艺,从早年的舞林大會、舞动奇迹,包括美国的So you think you candance,以及《这就是街舞》第一季。
  可是看完第二季的第一集我就无法把我的眼睛挪开,我的整个眼睛都亮起来,并且我竟然为我曾经有过的太空舞经历有些骄傲起来。
  街舞,真的是地下的,从第一期海选开场,就是地下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何为地下?今天的地下,既不是我们曾经看到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地下》那种充满了政治隐喻的叛乱;也不是一群社会的堕落分子在一些黑暗的角落里暗搓搓地搞一些有伤身体和灵魂的勾当;也不是一群社会的弃儿彼此救济温暖穷困的生活。
  现在的地下,不过是一群因为热爱而聚集的亚文化的潮流。地下,在全世界都一样兴盛。地下,是一群人对主流的反动。
  何为主流?主流就是被一群功成名就的人所控制的名利场。或者说,主流就是大众的、赚钱的、公众文化的;而地下就是小众的、不赚钱的、边缘文化的。
  如果拿舞蹈来说,芭蕾舞、民族舞甚或现代舞,就是主流。我看到一个解释很有意思:街舞的起源是因为那些贫苦的年轻人,进不起歌厅,于是就在街边歌以咏志,舞以动容。街边歌成hip-pop,街边舞成街舞。
  一群被主流排斥的人,在街边建立起来了自己的艺术形式。这,就是街舞。
  我当然知道街舞在中国是存在的,但我完全不能想象到,中国街舞产业已经有了这么深厚的一个江湖。
  尽管是地下,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赛场,有自己的组织,有自己的群体。有前辈,有后进,有祖师,有师承。他们有着一个自己完整的秩序和系统。
  在我看来全都是新面孔,可是在海选现场中,惊呼频频,中间有他们的大神,有偶像,有OG。那个已经形神兼备充满活力的世界,我们竟然一无所知。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舞台,重要的是比赛。我没有任何的语言可以超越他们自己对于节目的形容:燃,炸。这是一个荷尔蒙随时在爆炸的节目,这简直就是青春和年轻这样的词语本身。
  年轻是力量、爆发和不服气,是挑战、冲击和往前冲。在海选的现场中,节目组设计的抢夺晋级席位(毛巾争夺战)中,几乎没有一个选手考虑所谓的安全晋级,每个人都抢着往前冲。
  没有阶级,没有等级,没有架子,没有明星范。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普通的、热爱的、热血的dancer的表现。
  每一期,我们都不是在看一场综艺表演,我们都在看一场大型的街舞现场。每个人,都在努力显示的,是对于街舞的热爱、对技艺的尊崇、对勇气的认同。
  哪个综艺节目可以这么真实,这么热血?(本文有较大删节)
其他文献
所谓观众,其实是由电影创造的,有什么样的电影,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众。  冯小刚为了宣传新电影《芳华》真是拼了,不但上央视《朗读者》节目去读了一首诗,还在上海电影节上炒作了一把。他大骂观众,认为中国“垃圾电影”横行的责任在“垃圾观众”太多,“你不去捧场,就没(垃圾电影)这东西,往往垃圾票房还很好。”  这话出自冯小刚之口,着实让人吃惊。要知道,在国内导演中,冯小刚被认为是最懂市场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
伊斯坦布尔的日与夜,有着不可说的秘密。  置身其中,这座城就如一台破旧又精密的庞大机器,将古罗马废墟的残败、清真寺群的神秘、博斯普鲁斯的从容不凡、大巴扎的烟火气……在扭曲的晨霭和此起彼伏的朝拜声中依次托出,过载的信息分分钟让你宕机。再遭遇一下每日例行公事的大塞车,恍惚之间让人不禁抛出经典三连: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嘛。1481  白光透过有51个孔隙的圆形穹顶,洒在我脸上,无法分辨是天光还是人造
几年前,我在韩国做调研时关注过垃圾处理的问题,访问了当地几家“垃圾处理厂”,看到“垃圾处理”不是一个敏感词,与居民友好相处。  人们最恐惧的是垃圾焚烧后从烟囱里排出的废气,比如麻浦企业,就在显眼的位置设立了垃圾处理的模拟装置,电子显示牌实时显示烟囱里所排出废气的各种数据信息,对比着国际规定的标准。我们参观时看到,好几项有害物质的合量都为零,其他也都远远低于国际限定的标准。麻浦整个垃圾处理的过程完全
在短短的十年创作期间,这位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留下了800多幅画作,800多封信件,在世时只卖出过一幅画。但如今,梵高却被公认为“现代艺术之父”。  如果要了解梵高的一生,世界上恐怕已经有足够多作品了:从1856年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电影《梵高传》,到2010年由卷福主演的《梵高:画语人生》;从欧文·斯通赚人热泪的传记《渴望生活》,到公认最客观详尽的奈菲与格雷戈里合著的《梵高传》,梵高短短37
雕漆中的“锦纹”工艺,剔红雕中锦纹有100多种,每一种锦纹,都要按规定的刀数做完:“刺”一个方锦要32刀,“刺”一个十二瓣六方花要72刀,“刺”一个松球要68刀……每一种刀法,雕工都要练习千百遍。  燕京八绝中,如今难觅得的,雕漆算一种。  雕漆,又称剔红,始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一种流传于扬州、苏州和北京等地的传统漆艺。北京剔红兴盛于宫廷:明永乐年间,官方开办了果园厂漆作。到清乾隆年间,因得皇帝厚
无论小确幸还是小确丧,关键词不在于“幸”或“丧”,而是“确”,是必经,也是真确,唯此才会意识到调整眼光和步履,走遍地雷和向日葵同时埋藏和盛放的田野。  最近有一个新词频频冒出,叫小确丧,所谓微小而确实的颓丧,大概正好是小确幸的反转。被誉为年度第一大鸡汤神剧的《我们这一天》,就是一部把小确丧和小确幸交融得刚刚好的剧集。  优点很多,从生活的小处入手,踏踏实实讲故事,带着绢丝般的光泽和柔滑,剥开现代人
双十一结束后,没想到马云还有余绪。刚刚得知,在12月,才者、太极禅苑将联名发售“货郎普洱”。  才者是云南普洱茶商,“太极禅苑”是“由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和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发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精髓、以传播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为初衷。”据说这款货郎普洱“选用无量山有机古树茶为原料,老茶师遵循古法制作,让人饮自然之味、享平衡之美。”  石昆牧在《经典普洱名词释义》(2006年出版)一书里,对无量山
马云早在10年前就决定将阿里巴巴改制为合伙人制,而不是像大多数民营企业那样家族化,这也显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远见。  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向外界宣布,一年后在阿里巴巴创立20周年之际,即明年的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职务,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马云宣布这一决定,并不让人感到突然。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就是一位教师,最近几年他也
@子非鱼:周末逛超市看到深海鳕鱼。物种日历提过,但看得云里雾里。有什么简单粗暴的办法方便吃货鉴定?  小南: 鳕鱼切成块真难认。原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弄清楚鳕鱼是什么,比三姑六婆的称谓要难多了。    小南每次出国,最头大的就是餐厅的菜单,事无巨细地堆砌原料。其中鳕鱼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更闹心的是,很多西方餐厅为了照顾国人游客,粗暴标上一中文:鳕鱼。这下好了,从cod,white fish,
但凡带娃出行,总想要给ta最好的——上天入地,海底遨游,少不了的还有科普教育,恨不得一次出行就可以灌输一本百科全书。  事实上,你不会感觉到一点点疲惫吗?也许短途游,需要的是一双双发现的眼睛,许我一个假期,就能带你感受,带你去嗨皮。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 螺蛳壳里的饕餮道场  在这极小的岛屿上,圣淘沙名胜世界却有着极大极大的野心,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当你在海豚园和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一起嬉戏,在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