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是这一学习方式的首要环节,高层次的探究活动更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如人意,表现为提出问题的类型单一、问题停留在表层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学生提问技能训练的缺失有关。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思维指引、思维激发、思维组织等三类思维工具,对学生的提问技能进行训练并形成相应的策略,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和借鉴。
一、思维工具与自主提问策略
思维工具是借助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的训练,帮助人们有效开发智能,提升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与清晰度,在必要时打破已有模式形成新模式的方法与技能的总称。思维工具很多种,其中,操作性较强的思维工具有爱德华.德.博诺开发的“柯尔特思维课程”。在生物教学中,比较实用的有三类:指引思维工具(用于焦点引导)如聚焦分析法;激发思维工具(用于新想法的生成)如可能因素分析法等;组织思维工具(用于知识的结构化思维与整合)如STAR追问法等工具。
引入思维工具促进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为:指引思维,聚焦问题 激发思维,多维度提问 组织思维,深层次追问 问题类化,实现迁移。掌握了思维工具训练模型,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进对问题提问能力的相关训练了。
二、案例分享:思维工具推动自主提问的策略实践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的限制对一些生命现象不能进行有效思考,提出问题的量少而肤浅。借助思维聚焦工具可以从指引观察、增加学生的聚焦点入手增加问题的观察点,接着利用可能因素分析法和STAR追问法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及逻辑性,最后通过迁移法对问题归类,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聚焦分析法,自主提问有落点
聚焦分析法指观察事物的焦点,包括了范围聚焦和目的聚焦。以“酶的特性”这节课为例,教師发给学生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和必要的背景资料、纸张等。接着让学生用小刀切开生物材料、观察现象;接着在切面上各用食盐、食用小苏打冲洗切面,再观察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在观察现象这个环节,笔者采用了聚焦分析法来指引学生观察的聚焦点,在范围聚焦方法指引下,学生可以将某一物体或现象按照范围进行划分,从而聚焦得到更多观察的部分,如切苹果的上部、中部、下部或是皮;目的聚焦,则将观察聚焦到目的方面,如还能不能用其他生物材料?为什么冲洗的溶液用食盐、食用小苏打?为什么用刀具?能用其他工具吗?在观察现象的阶段,使用聚焦分析法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接着在现象上加个问号,就可成为聚焦现象得到的问题。
(二)可能因素分析法,自主提问多维度
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是基因调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应用可能分析法就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从分析内外部因素入手,分类讨论激发思维,尽可能多的提出某种生命现象可能的成因,继而选取合适的的角度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比如,围绕“变色”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头脑风暴,推测引起“变色”的各种内外因。最后学生推测出的可能性原因有外部因素:时间、温度、空气、氧气浓度、刀具的材质、清洗溶液的成分;可能的内部因素有:酶的种类、数量、果实的成熟程度、果实的不同部位等。接着就这些可能的因素提出相关的问题。借助可能因素分析法,学生对某种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在合理聚焦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思维广度上的突破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STAR追问法,自主提问深层次
生物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不仅仅有外显性的实验过程,还包括了严谨的内隐性思维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不严谨逻辑不清晰等现象,通过追问使学生及时还原思考过程,把问题解决得更严谨更清晰更有条理。
在探究实验中“STAR”追问法可以从现象或实验过程入手,围绕着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等要素,用多个“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连续追问,并通过自问自答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引导思考不断朝纵深发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以上提到的“酶的特性”探究实验中,就可以沿着“S、T” “A” “R”的顺序进行思考。“S、T”回答的是为什么这样做;如“选择哪种酶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选择这种酶?”“A”回答的是怎么做,如“如何设置自变量?如何设置对照组?怎样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中怎样检测因变量?”;“R”则回答采用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结果如“如果在加酶之前设置不同溶液的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结果与预期不符,那么再进入新的一轮“STAR”追问法思考。
(四)知识迁移法,问题类化能迁移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如“酶的特性”探究实验教学中,可以类化出这样的规律和知识结构:探究实验控制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原则、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等。依据新问题与旧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对问题进行“类化”,有助于在新情境中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借助思维工具提升自主提问能力”教学策略的问题及改进
思维工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融入使用这些工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应用。
使用工具后,学生的提问问题的数量增多了、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实现了从“所有问题都有价值”向“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转变,问题从量变到质变。
一、思维工具与自主提问策略
思维工具是借助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的训练,帮助人们有效开发智能,提升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与清晰度,在必要时打破已有模式形成新模式的方法与技能的总称。思维工具很多种,其中,操作性较强的思维工具有爱德华.德.博诺开发的“柯尔特思维课程”。在生物教学中,比较实用的有三类:指引思维工具(用于焦点引导)如聚焦分析法;激发思维工具(用于新想法的生成)如可能因素分析法等;组织思维工具(用于知识的结构化思维与整合)如STAR追问法等工具。
引入思维工具促进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为:指引思维,聚焦问题 激发思维,多维度提问 组织思维,深层次追问 问题类化,实现迁移。掌握了思维工具训练模型,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进对问题提问能力的相关训练了。
二、案例分享:思维工具推动自主提问的策略实践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的限制对一些生命现象不能进行有效思考,提出问题的量少而肤浅。借助思维聚焦工具可以从指引观察、增加学生的聚焦点入手增加问题的观察点,接着利用可能因素分析法和STAR追问法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及逻辑性,最后通过迁移法对问题归类,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聚焦分析法,自主提问有落点
聚焦分析法指观察事物的焦点,包括了范围聚焦和目的聚焦。以“酶的特性”这节课为例,教師发给学生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和必要的背景资料、纸张等。接着让学生用小刀切开生物材料、观察现象;接着在切面上各用食盐、食用小苏打冲洗切面,再观察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
在观察现象这个环节,笔者采用了聚焦分析法来指引学生观察的聚焦点,在范围聚焦方法指引下,学生可以将某一物体或现象按照范围进行划分,从而聚焦得到更多观察的部分,如切苹果的上部、中部、下部或是皮;目的聚焦,则将观察聚焦到目的方面,如还能不能用其他生物材料?为什么冲洗的溶液用食盐、食用小苏打?为什么用刀具?能用其他工具吗?在观察现象的阶段,使用聚焦分析法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接着在现象上加个问号,就可成为聚焦现象得到的问题。
(二)可能因素分析法,自主提问多维度
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是基因调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应用可能分析法就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从分析内外部因素入手,分类讨论激发思维,尽可能多的提出某种生命现象可能的成因,继而选取合适的的角度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比如,围绕“变色”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头脑风暴,推测引起“变色”的各种内外因。最后学生推测出的可能性原因有外部因素:时间、温度、空气、氧气浓度、刀具的材质、清洗溶液的成分;可能的内部因素有:酶的种类、数量、果实的成熟程度、果实的不同部位等。接着就这些可能的因素提出相关的问题。借助可能因素分析法,学生对某种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在合理聚焦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思维广度上的突破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STAR追问法,自主提问深层次
生物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不仅仅有外显性的实验过程,还包括了严谨的内隐性思维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不严谨逻辑不清晰等现象,通过追问使学生及时还原思考过程,把问题解决得更严谨更清晰更有条理。
在探究实验中“STAR”追问法可以从现象或实验过程入手,围绕着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等要素,用多个“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连续追问,并通过自问自答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引导思考不断朝纵深发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以上提到的“酶的特性”探究实验中,就可以沿着“S、T” “A” “R”的顺序进行思考。“S、T”回答的是为什么这样做;如“选择哪种酶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选择这种酶?”“A”回答的是怎么做,如“如何设置自变量?如何设置对照组?怎样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中怎样检测因变量?”;“R”则回答采用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结果如“如果在加酶之前设置不同溶液的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结果与预期不符,那么再进入新的一轮“STAR”追问法思考。
(四)知识迁移法,问题类化能迁移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如“酶的特性”探究实验教学中,可以类化出这样的规律和知识结构:探究实验控制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原则、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等。依据新问题与旧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对问题进行“类化”,有助于在新情境中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借助思维工具提升自主提问能力”教学策略的问题及改进
思维工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融入使用这些工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应用。
使用工具后,学生的提问问题的数量增多了、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实现了从“所有问题都有价值”向“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转变,问题从量变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