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心里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除了和目前高校总体毕业人数剧增等大环境因素外,英语专业学生消极就业心理也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届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广大英语专业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试依据。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就业心理 分析
  近年来,英语专业由过去的热门专业变成就业最难专业之一,这对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笔者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的一员,一直把剖析学生就业难原因和促进学生就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经过对来对所在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除了客观上就业大环境等因素外,英语专业学生消极的就业心理,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又一大主要因素。
  一、心理预期的巨大落差
  英语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国际交流语言。大部分国人出于对英语国家发达的经济体制和先进的文化的仰慕,爱屋及乌地把这种心里迁移到说该种语言的人和语言本身上。我们很多国人以能说几句英语为自豪,甚至把能和老外对上几句话看作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以上原因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具有强烈的专业优越感,觉得自己专业很好,毕业时因该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此外,由于英语专业中男生较为稀少,一直以来英语岗位一般女性居多,用人单位招聘时更偏爱男性,这使得专业优越感在男生身上体现更为明显。
  以上的专业优越感他们就业时预期过高,都期望到发达的大城市和待遇福利都好的单位和行业去,而不愿意去地理位置偏远的基层单位去工作。该种心态在求职时普遍表现为“三高”心态,即“高起点、高薪水,高职位”。据笔者观察和统计,在学院组织的多次招聘会中,学生对那些地方较为偏远,单位无名气的或者是非国营单位不屑一顾,连简历都不愿意投递。
  然而,由于目前高校毕业生总体规模逐年增大,英语专业因长期以来过去招生,在部分行业如教育等出现饱和趋势,这给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很大困难。当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发现很多就业岗位大多不像他们以前所想象得那么美好,深刻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该种较大的心理预期落差使得很多同学在择业时产生了择业行为偏差,从而产生偏执、幻想、自卑等心理问题,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据笔者在和同学们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前期就业中放弃了许多岗位,总希望会有更好的岗位在后边,等到就业关键期过了时,才慌了神,四处奔波求职。 最后迫于家人或者朋友的压力,胡乱找了个工作交差了事。
  二、就业焦虑症
  现在的大学生的存在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压力,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每天报纸,电视,网络、新闻中都充斥着着各种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工作管理者甚至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会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刚进校门的学生。经笔者多年的学生工作调研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就业和个人发展立刻成为他们心理压力中最主要因素,而且这种压力有随着学生年级增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该种心理压力也随着年复一年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难度增加而逐年增大。另外笔者还发现,在同等样本群体下,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 农村学生的心理压力高于城市学生。
  三、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
  1.求稳定。很多学生求职时希望能一次到位,找到理想的、稳定的工作。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在这方面,女生表现更为突出、很多女性因担心自己要生育,哺乳等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出于安全考虑,往往选择那些保障性强的,较为稳定的工作,而不敢去冒险和创新。正如很多学者所批评说:“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了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理念;但就业时时骨子里边是还是中国女性传统理念,很多西方女性的敢于创业、拼搏的理念似乎对她们没有任何影响”。
  2.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时,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而把长期职业发展丢在一旁。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择业时,几乎不考虑自身的职业兴趣、个人能力、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而过分强调工作条件、社会地位、 工资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学生若持有该种观念去择业,极易选择到一些看着很不错,但事实上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是导致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多次择业、频繁跳槽的原因;这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是由于专业优越感的存在,在就业时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只考虑那些与英语专业很密切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宁愿待业在家。该种现象在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尤为明显。
  4.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很多学生仅仅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我工作是因为我要吃饭,我要挣钱。在就业时过分考虑当前回报;而不把工作和人生的职业规划发展、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不把个人职业和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对职业意义认识的当,使得就业很难具有前瞻性和总体规划性。
  总之,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心里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就业和择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作为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理念,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克服以上消极心理因素,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择业。
其他文献
奥蒂斯·帕克死了,是被倒下的书架砸死的。书架连同上面的图书,足有上千磅。瘦削的帕克先生只有160磅,人都被砸扁了。看起来这是一起不幸的意外事故。  先来介绍一下,我叫约翰·科里,是第一分局侦查队的一名侦探。第一分局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区的爱立信大厦,你可以去那里找我。  今天是星期二,我早早来到哈德逊街的一家西班牙咖啡店,这里离一分局只有几个街区。虽然已是3月,但店外狂风肆虐,寒气逼人。  还没来
【摘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总体目标,因此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调整和改革,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参与课堂学习过程。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策略 课外活动  自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然而,从这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学英语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崔琴琴:秉承   “做学生喜爱的好 老师”的信念,从  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独创“六步法”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所撰写的教育教学类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各级多次获奖。“做学生心中的一扇窗,通过我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美好。”  和爸爸妈妈要说的话  每当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总会想起妈妈曾经的唠叨:干事情别三心二意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课型:综合技能课  该课型基于教材文本,又超越文本信息重构新的文本。教学过程从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处理,最后到信息输出,真正着眼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育部,2003)  把教材的第二部分调整到第一步分之前处理,在复习环节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自主与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异
Chinese always want to show the world a friendly, peaceful, prosperous and open nation. However, what the foreigners see may be really different. This essay will use Beijing Olympics Games opening cer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建构的。笔者在农村高中英语任教十余年,深知通过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认知规律,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优势,通过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这五个方面的特性,使学
从2美元到200亿美元  两名少年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家杂货店找到了工作。因为受到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冲击,那个年龄稍大一点的男孩家境十分贫寒,为了补贴家用,他在工作之余养仓鼠卖。那个年龄小一点的男孩是这家杂货店店主的孙子,他没有上大学,而是打一些零工,挨家挨戶地卖口香糖和瓶装可乐。当时这两个孩子每天能赚2美元。谁能想到数十年后,他们依靠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巨型公司,每年能收获
一到下午5点,法院旁边的钱斯里酒吧就挤满了律师、法务人员和临时客户。我把椅子往旁边稍微挪了挪,这样就不用直视哈里森·卡斯韦尔了,也好为我的大长腿腾出点儿空间。我漫不经心地摆弄着一杯梅洛红葡萄酒。这时,哈里森示意服务生再给他一杯威士忌,并给我加些葡萄酒。我用手遮住酒杯,忍住了一个哈欠。  哈里森向前探着身子,脸色通红,眼睛闪闪发光。我很后悔接受他喝两杯的邀请。这是我在卡斯韦尔律师事务所做实习生的最后
我生活的城市里,住着一位斑马先生,他常常向我抱怨说:“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汽车,那么多的房子,那么多的老鼠。而只有我一只斑马。”  我不知道怎样安慰斑马,确实,整个城市都被人类占据着,只住着一只斑马。  他浑身黑白的条纹,站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会很容易就发现他的。  他依靠粉刷维持生活。  冬天的时候,斑马先生给树干刷白色的石灰。斑马先生刷了整整一夜,一直到天亮,他把整
摘 要:图书馆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第二课堂。农村中学要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英语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图示馆的资源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英语阅读能力,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