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飞播造林是一种既节约成本,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人力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大面积实施造林的行之有效的造林方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收效大的特点,特别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劳力缺乏的大面积荒山荒地荒沙,具有比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更强的造林优势,是早日实现荒山绿化的有效办法,从作业形式看,它是人工模拟天然下种的方式进行的造林技术。该文主要从飞播区选择、规划、飞播期选择、树种的选择对飞播造林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说明,飞播量的控制、土地整理、种子的处理等方面对飞播造林前的准备,播种技术和播后管理即封山育林与病虫鼠兔害防治等方面对飞播造林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提高飞播造林技术,促进林业发展。
关键词:飞播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飞播造林是结合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通过模拟天然下种的方式集飞、封、补、管一体的人工造林技术,是防风固沙、恢复植被、防治沙漠化、绿化山坡、保持水土、提高森林覆被率、营造林技术的重要措施。该技术适用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环境较为恶劣等地区。具有节约劳动力、投资少、效益高、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
1 飞播造林的规划与设计
1.1飞播区选择
飞播区域的选择直接关系着飞行播种的安全、飞播成本以及播后种子能否正常存活与成长等问题。因此在飞播区域选择时应注意立地条件、水文状况、气候环境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地形地貌特征选择适宜栽种的品种。飞播区应选择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等无林地和疏林地。林区规模应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飞机一架次的作业面积,宜播面积应占播区总面积70%以上。在山区、丘陵等地区还应注意坡度和阳坡阴坡面积,在地势起伏方面还应在同一条播带上的相对高差不超过所用机型飞行作业的高差要求,具备良好的净空条件等。同时飞播区的选择还应在播区土地权属明确前提下确保可以落实播前播区地面处理和播后封育管护。
1.2飞播区规划
飞播区域选择后应对其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系统、规模的设计,考虑周围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地区的衔接、统筹安排进度与分布、预算投资经费与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对造林功能进行定位,自然地理条件和植被发生、发育、演替规律等问题。并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重点突出建林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规模效应和地区优势。注意飞、封、补、管等环节的成效做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规划设计。
在规划时要确定造林类型分区、思路与方向、比重与范围,树木的品种、用种量以及飞行作业、封育管护工作量等。同时还要在播种前对飞播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了解本地区的沙丘走向、类型原有植被的种类和覆盖度以及土壤环境、水分条件、风向风力等。通过测量、规划出平行主风方向的航播带,并设计出飞播作业图和播区位置图。根据需要进行沙地水分、风蚀、风速的定位观测,确定航向并根据播带长短,每架次播种的带数来确定飞行方式,如单程式、复程式、交叉式等,以促进种子播撒均匀。根据飞播区面积确定播幅,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并通过提高航高来加大播种宽度。
1.3飞播期选择
为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应根据苗木自然生长期间选择适宜的时期、水分、温度进行飞机播种。避免病虫鼠害泛滥和苗木木质化生长以及低温越冬生长,以减少幼苗损失。要避开暴雨风沙高温低寒等恶劣天气,一般在沙层温度持续稳定高于10℃,有效降水量达到种子需水要求。在陕西榆林地区4~5月为西北风最频繁且干旱少雨的天气,所以不适宜进行飞播。进入5~6月主要以东南风为主,适宜播撒;6月降水量增加满足种子所需水分;7~8月温度过高、风沙逐渐加大,因此确定播期应关注气象预报,确保种子生长。
1.4飞播树种的选择
在飞播时应选择适应性强、耐风沙、干旱、病虫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以及自然更新和繁殖能力强、固沙效果好的树种。同时注意树种的多样性,侧重选择适宜在本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在种子挑选时,还要注意种子的个头、质量、均匀性、产量、吸收能力、发芽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成活率、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因素。
2 飞播造林前的准备
2.1 飞播量的控制
飞播量的控制不仅关系着飞播的成本以及成活率还关系造林成效。因此应通过科学的测算方式设计出播带长度、播带宽度、每条播带用种量以及单位面积播种量。一般花棒用种量6kg/hm2、籽蒿用种量3kg/hm2、沙拐枣用种量5kg/hm2等。也可以多種树种混播,通过各自的用种量进行综合计算。为了确保飞播工作的成功,应在正式飞播之前到飞播区进行实地观察,熟悉地势、地理情况,并试航通过可调的定量盘和扩散器调整喷撒种子的播量,根据机型不同合理测算载负种子的重量、数量、种类以及搭配方式。
2.2 土壤整理
由于飞播造林地区的环境一般较为恶劣,土壤沙化严重,水分供给不足,因此在撒播之前应对土壤进行粗放型的破土整理为苗木生长提供疏松的土壤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地势结构,促进造林内部合理的浇灌系统形成,提高土壤中的水含量。植被的覆盖度也是影响种子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在播种之前还应处理土壤上植被的覆盖度,避免覆盖度过高造成种子无法落入土壤,覆盖率过低阳光暴晒,幼苗存活率较低,一般在30%~50%较为适宜幼苗发育。另外,在风沙侵蚀严重的地块搭设障蔽保护幼苗。
2.3 种子的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的成活率,促进其快速生长,在种子飞播之前应使用多效复合剂进行拌种。不仅可以驱赶鸟虫鼠,还可以保水保湿、为苗木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增加种子的抵抗能力和出苗率等。除此之外,飞播造林还受风力的影响,因此在种子飞撒之前应对其进行大粒化和粘胶化处理。在种子的外面包一层粘土、骨胶或皂土、蛭石等多种混合化学物质,晒干后飞播以增加种子的重量,减少位移,而且还能避免种子在飞落的过程中受到损伤。 3 播种技术
在种子飞播的过程中应注意混播造林技术。这样可以提高造林的生产率、稳定性和防护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阳面坡、阴面坡的种子种类以及苗木数量比例,把控苗木分布的平衡与均匀。为了提高飞播造林的成效、稳定飞播林分,可采用混播植物种组合的方式进行飞播。混播可以采用种间混播和带状混播两种,将种子搅拌在一起进行飞播或播完一种再播一种。混播的方式要充分考虑到立地条件、宜林面积、降水条件以及品种生长特性等因素。混播植物种所占比例分配应以有利于目的植物种生长发育为搭配原则,一般依据植物种、混播类型及立地条件不同而具体设定。
除了品种搭配和土质的分配,混播植物还要分配好各自所占的比例,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竞争力较强的植物品种不宜占比例过大;立地条件恶劣可适当增加此类品种的比例。飞播时要保证按设计播量播种,调整好出种口和航高保证播幅,及时开启出种箱,做好航带两端、中点地面导航,并应用GPS导航系统。
4 播后管理
4.1 封山育林
飞播结束后,造林护林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封山育林对巩固和稳定飞播成效,保证飞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封山育林工作一般需要持续3~5a,不仅需要在飞播区进行禁止人畜进入、砍伐、破坏,而且还应时时关注林区的长势对林木的生长密度及时进行移栽、补栽、疏密,观察飞播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等。同时还要加强林区的管护工作,用刺丝沿边线进行围栏封禁等,以保证飞播固沙的成效。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划定播区界限,制定管护措施、明确产权、实现管护到人。此外要对周围群众做好林区保护和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2 病虫鼠兔害防治
飞播后的种子容易受到病虫鼠兔害的侵袭,因此需要使用化学、生物、机械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如防治金龟子可用5%的西维因粉剂,也可人工捕杀或放养鸡进行捕杀或用75%甲胺磷乳油100倍液浸泡种子提高种子的抵抗能力;鼠以啃食飞播后的种子为主,因此在发芽之前应加强对鼠害的防治,减少受害程度;兔害的防治可狩猎或设套捕杀,或用胡萝卜丝拌磷化锌毒杀等方式。除此之外,应注意观察森林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特征,喷洒专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兴文.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农技服务,2011:(12).
[2] 侯雄,刘众志,白子红.榆阳区飞播造林(治沙)回顾与展望[J].安徽農学通报,2011:(5).
[3] 王娟妮,吕晓利.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途径[J].陕西林业科技,2013:(8).
[4] 吴宽敏,高峰.飞播造林成效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0:(8).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飞播管理站)
关键词:飞播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飞播造林是结合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通过模拟天然下种的方式集飞、封、补、管一体的人工造林技术,是防风固沙、恢复植被、防治沙漠化、绿化山坡、保持水土、提高森林覆被率、营造林技术的重要措施。该技术适用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环境较为恶劣等地区。具有节约劳动力、投资少、效益高、速度快、规模大等特点。
1 飞播造林的规划与设计
1.1飞播区选择
飞播区域的选择直接关系着飞行播种的安全、飞播成本以及播后种子能否正常存活与成长等问题。因此在飞播区域选择时应注意立地条件、水文状况、气候环境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地形地貌特征选择适宜栽种的品种。飞播区应选择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等无林地和疏林地。林区规模应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飞机一架次的作业面积,宜播面积应占播区总面积70%以上。在山区、丘陵等地区还应注意坡度和阳坡阴坡面积,在地势起伏方面还应在同一条播带上的相对高差不超过所用机型飞行作业的高差要求,具备良好的净空条件等。同时飞播区的选择还应在播区土地权属明确前提下确保可以落实播前播区地面处理和播后封育管护。
1.2飞播区规划
飞播区域选择后应对其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系统、规模的设计,考虑周围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地区的衔接、统筹安排进度与分布、预算投资经费与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对造林功能进行定位,自然地理条件和植被发生、发育、演替规律等问题。并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重点突出建林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规模效应和地区优势。注意飞、封、补、管等环节的成效做到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规划设计。
在规划时要确定造林类型分区、思路与方向、比重与范围,树木的品种、用种量以及飞行作业、封育管护工作量等。同时还要在播种前对飞播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了解本地区的沙丘走向、类型原有植被的种类和覆盖度以及土壤环境、水分条件、风向风力等。通过测量、规划出平行主风方向的航播带,并设计出飞播作业图和播区位置图。根据需要进行沙地水分、风蚀、风速的定位观测,确定航向并根据播带长短,每架次播种的带数来确定飞行方式,如单程式、复程式、交叉式等,以促进种子播撒均匀。根据飞播区面积确定播幅,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并通过提高航高来加大播种宽度。
1.3飞播期选择
为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应根据苗木自然生长期间选择适宜的时期、水分、温度进行飞机播种。避免病虫鼠害泛滥和苗木木质化生长以及低温越冬生长,以减少幼苗损失。要避开暴雨风沙高温低寒等恶劣天气,一般在沙层温度持续稳定高于10℃,有效降水量达到种子需水要求。在陕西榆林地区4~5月为西北风最频繁且干旱少雨的天气,所以不适宜进行飞播。进入5~6月主要以东南风为主,适宜播撒;6月降水量增加满足种子所需水分;7~8月温度过高、风沙逐渐加大,因此确定播期应关注气象预报,确保种子生长。
1.4飞播树种的选择
在飞播时应选择适应性强、耐风沙、干旱、病虫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以及自然更新和繁殖能力强、固沙效果好的树种。同时注意树种的多样性,侧重选择适宜在本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在种子挑选时,还要注意种子的个头、质量、均匀性、产量、吸收能力、发芽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成活率、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因素。
2 飞播造林前的准备
2.1 飞播量的控制
飞播量的控制不仅关系着飞播的成本以及成活率还关系造林成效。因此应通过科学的测算方式设计出播带长度、播带宽度、每条播带用种量以及单位面积播种量。一般花棒用种量6kg/hm2、籽蒿用种量3kg/hm2、沙拐枣用种量5kg/hm2等。也可以多種树种混播,通过各自的用种量进行综合计算。为了确保飞播工作的成功,应在正式飞播之前到飞播区进行实地观察,熟悉地势、地理情况,并试航通过可调的定量盘和扩散器调整喷撒种子的播量,根据机型不同合理测算载负种子的重量、数量、种类以及搭配方式。
2.2 土壤整理
由于飞播造林地区的环境一般较为恶劣,土壤沙化严重,水分供给不足,因此在撒播之前应对土壤进行粗放型的破土整理为苗木生长提供疏松的土壤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地势结构,促进造林内部合理的浇灌系统形成,提高土壤中的水含量。植被的覆盖度也是影响种子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在播种之前还应处理土壤上植被的覆盖度,避免覆盖度过高造成种子无法落入土壤,覆盖率过低阳光暴晒,幼苗存活率较低,一般在30%~50%较为适宜幼苗发育。另外,在风沙侵蚀严重的地块搭设障蔽保护幼苗。
2.3 种子的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的成活率,促进其快速生长,在种子飞播之前应使用多效复合剂进行拌种。不仅可以驱赶鸟虫鼠,还可以保水保湿、为苗木提供更多的营养元素,增加种子的抵抗能力和出苗率等。除此之外,飞播造林还受风力的影响,因此在种子飞撒之前应对其进行大粒化和粘胶化处理。在种子的外面包一层粘土、骨胶或皂土、蛭石等多种混合化学物质,晒干后飞播以增加种子的重量,减少位移,而且还能避免种子在飞落的过程中受到损伤。 3 播种技术
在种子飞播的过程中应注意混播造林技术。这样可以提高造林的生产率、稳定性和防护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阳面坡、阴面坡的种子种类以及苗木数量比例,把控苗木分布的平衡与均匀。为了提高飞播造林的成效、稳定飞播林分,可采用混播植物种组合的方式进行飞播。混播可以采用种间混播和带状混播两种,将种子搅拌在一起进行飞播或播完一种再播一种。混播的方式要充分考虑到立地条件、宜林面积、降水条件以及品种生长特性等因素。混播植物种所占比例分配应以有利于目的植物种生长发育为搭配原则,一般依据植物种、混播类型及立地条件不同而具体设定。
除了品种搭配和土质的分配,混播植物还要分配好各自所占的比例,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竞争力较强的植物品种不宜占比例过大;立地条件恶劣可适当增加此类品种的比例。飞播时要保证按设计播量播种,调整好出种口和航高保证播幅,及时开启出种箱,做好航带两端、中点地面导航,并应用GPS导航系统。
4 播后管理
4.1 封山育林
飞播结束后,造林护林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封山育林对巩固和稳定飞播成效,保证飞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封山育林工作一般需要持续3~5a,不仅需要在飞播区进行禁止人畜进入、砍伐、破坏,而且还应时时关注林区的长势对林木的生长密度及时进行移栽、补栽、疏密,观察飞播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等。同时还要加强林区的管护工作,用刺丝沿边线进行围栏封禁等,以保证飞播固沙的成效。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划定播区界限,制定管护措施、明确产权、实现管护到人。此外要对周围群众做好林区保护和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2 病虫鼠兔害防治
飞播后的种子容易受到病虫鼠兔害的侵袭,因此需要使用化学、生物、机械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如防治金龟子可用5%的西维因粉剂,也可人工捕杀或放养鸡进行捕杀或用75%甲胺磷乳油100倍液浸泡种子提高种子的抵抗能力;鼠以啃食飞播后的种子为主,因此在发芽之前应加强对鼠害的防治,减少受害程度;兔害的防治可狩猎或设套捕杀,或用胡萝卜丝拌磷化锌毒杀等方式。除此之外,应注意观察森林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特征,喷洒专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兴文.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J].农技服务,2011:(12).
[2] 侯雄,刘众志,白子红.榆阳区飞播造林(治沙)回顾与展望[J].安徽農学通报,2011:(5).
[3] 王娟妮,吕晓利.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途径[J].陕西林业科技,2013:(8).
[4] 吴宽敏,高峰.飞播造林成效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0:(8).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飞播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