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厅官”当“村官”开慧村旧貌变新颜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妻子杨开慧烈士的故乡,2017年6月,记者来到开慧村采访,一位村干部介绍说:“近几年来,我们村变化很大,不但开发了有机蔬菜、优质水果、优质水稻基地共3600亩,而且修建了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建起体育场馆和健身娱乐设施。目前,村里有500多名村民在村办企业上班,全村人均年纯收入8000多元,买小汽车的有200多户。村民们都说,开慧村能有这些新变化新面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爹’功不可没。”
  这位村干部口中的“朱爹”,名叫朱有志,今年65岁。退休前,他是一名“厅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那么,他是如何与开慧村结缘?退休后为何到开慧村当“村官”?当了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又是如何带领村民集体奔小康的呢?
  拒绝百万年薪聘请,正厅级院长退休后当“村官”
  今年65岁的朱有志,退休前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省政协常委。他在省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3个年头,长期研究农村经济,曾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许多研究成果成了省委的决策依据。
  2009年,距退休尚有4年的朱有志下乡调研时,对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向长沙县委表达了到开慧村兼职的愿望,并谈了在开慧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构想。当年12月,组织批准朱有志正式兼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任职会上,朱有志说:“我是一名农村工作的研究者、一个农民的孩子,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能更直接、具体、深入地服务农村。”上任伊始,朱有志就带领村干部到村民家特别是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家了解情况,熟悉村情民俗,听取大家对村里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朱有志正式退休。当时,省内有两所民办大学,提出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去当院长。一心一意为开慧村群众谋发展致富的朱有志,都婉言谢绝了。从此,他专心扎在开慧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提出“三个不要”和“一个不会”,即不要高薪、不要一亩地、不要解决一个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有任何个人财产性收入。
  朱有志从社科院院长到“村官”,转变的不仅是角色,还有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白加黑,五加二”,是他工作的常态。有时村党支部会议开得晚了,他干脆就睡在村部;有时半夜想起会议的一些未尽事宜,他就发短信先让大家思考,第二天再研究讨论。
  “我既然担任了开慧村党支部书记,就有责任为村民探索出一条长久富、共同富的路子。”朱有志说。
  开慧村靠近湖南省会长沙,又是杨开慧烈士的家乡,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富起来呢?经过一番深入调研,朱有志认为关键是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为此,他点燃了第一把决策之火——搞土地流转和成立合作社。“入社就有保底金,开发可得补偿金,就业支付报酬金,效益分红股份金,花甲加补养老金。”朱有志采取这种多元回馈机制,吸引村民积极投身改革,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加入合作社后,土地统一流转给合作社。土地未开发前,社员自行耕种,一年每亩耕地享有100元、每亩山林享有30元的保底金;土地开发经营后,社员每年每亩耕地可获得300公斤晚稻谷、每亩山林可获得100元的补偿金;社员到引进企业就业就有报酬金;入社5年且年满60周岁的社员,每月发放100元养老金;入社10年以上,每月发放300元;社员按每亩田1份、两亩山1份的比例,享有集体收益按股分红。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从2013年5月朱有志第一次在开慧村提出“把全村田、土、山全部流转到村集体”,到当年12月份村民达成共识、成立专业合作社,他先后主持召开了24次村两委扩大会议、34次村民小组会议、2次村民代表大会。原来,村民担心把土地交给集体经营后,自己会没饭吃,没经济来源。所以起初几乎没有人愿意加入合作社,有的人甚至不让朱有志进家门。无奈之下,朱有志找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出面做工作。他们带着朱有志走家串户,向村民介绍“土地流转”的优势。当村民们知道自己是以主人身份加入合作社,思想慢慢通了。
  2014年3月,开慧村成立了水稻、水果蔬菜、生猪养殖、机械等5个专业生产合作社,96%的村民入了合作社,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为办好专业合作社,使它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组织,村党支部在每个合作社建立了党小组。“把合作社做强,农业自然强,村级集体经济就有支撑。”朱有志说。
  既办好合作社又发展旅游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事实证明,朱有志的“第一把火”着实让村民得到了实惠。青山组组长王和平说,山林土地入股合作社后,每亩耕地按600斤晚籼稻的市价给予农户补助金,每亩山林除享有每年100元的山林补助外,还有每亩600元的一次性补助。“你看,这里原先都是荒山,去年通过专业合作社开发栽种了100亩樱花和藤梨,目前苗木长势良好,再有一年就花果飘香了。”王和平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种了一辈子田,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当上村里水稻合作社的经理。”年过花甲的党员郭佳良这样感叹。郭佳良牵头经营的水稻合作社,从省农科院引进了优质稻新品种,在全村推广种植了2100亩,亩产超过500公斤。加工后的大米口感好、香味浓,逐渐打入了绿色食品、高端礼品大米市场,整个合作社比以往散户种植增收了近百万元。生猪养殖合作社6名党员,2014年带头试养地方良种“大围子猪”,当年出栏120多头,带动40多户社员改养“大围子猪”。
  “合作社带领社员养土猪、种优质稻、建蓝莓基地,收入比过去多了。”开慧村竹家组村民陈安说,加入合作社后,社里统一提供种植技术、肥料,并联系销售市場,农户收益大增。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8000元。
  为发展开慧村的旅游经济,2015年,朱有志向省交通厅申请修建一条3800米长的开慧大道,连通杨开慧、任弼时、缪伯英故居3个红色旅游景点。修路免不了要占地。朱有志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时,没想到村民们的意见出乎意料地一致。有的说:“修路是好事,路修好了出行方便,而且对我们发家致富有帮助。”有的说:“别说占点山占点田,就是拆房子也不反对。”   在建设开慧大道时,村里专门成立了工程指挥部,提出了“少拆房、少占田、路搞直”的要求。朱有志与老党员、老村干部一起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察测量。为了让村民增加收入,工程分段承包给村民做。以前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纷纷回乡参加建设,年老的村民也在工地干力所能及的活,一天挣二三百元。
  如今,开慧大道基本完工。路通了,投资商纷纷前来投资。目前,上海一家企业一期投资8000多万元,正在开慧大道旁的荒山上,兴建一座大型民俗文化园。湖南电视台投资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也在建设之中。“这些项目建成后,村民可以应聘到这里上班,还可以在路边、家门口开饭店、摆摊设点,卖旅游纪念品,增加收入。”朱有志兴奋地告诉记者。
  退出一线到前线,倾情美丽乡村建设
  开慧村村部,距离杨开慧故居所在的烈士纪念园不足百米。村部办公楼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红色横匾,“为人民服务”5个鎏金大字十分醒目。横匾下方,是“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着力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横幅。村部的红色氛围,是朱有志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亲自设计的。
  朱有志说:“作为长期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学者,我过去只是一名观察者。现在当村官,对‘三农’的认识更深更全面了。”
  朱有志担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写完了13本16K加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工作中发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各种心得体会。他说,既然选择在开彗村当“村官”,就要对每一位村民负责。平时,他经常抽空去村民家里坐坐。碰到春耕秋收农忙时节,他将衣袖裤腿一卷,下田插秧、挖土、收稻。“要让群众找得到人。”朱有志给村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村部有一间他的简易办公室兼卧室,村民什么时候都可以找他。
  根据湖南省有关精神,朱有志结合开慧村实际,推行村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四自”(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管理,探索决策民主、建设规范、投入高效、运行安全的建管机制。改水、改厕、改浴、改栏,清理路障、淤泥,垃圾集中处理,无暴露排污口,并设有专职的保洁员和相应的设施,做到管护到位。
  从2014年开始,开慧村鼓励村民自建美丽庭院。如今,在米筛组、岭上组、朱家组等区域,建起了一栋栋美丽的庭院。村里还在全村开展了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最美庭院进行表彰奖励。现在,整个开慧村呈现出一幅江南乡村的美景,松柏、香樟、翠竹环绕簇拥着杨开慧纪念馆。村级公路旁,栽植着淡雅沁香的桂花、玉兰,青瓦白墙的农舍,房前屋后都是小花园,村里还修建了体育广场。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朱有志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下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来,开慧村举办歌咏赛、篮球赛、“村民最听党的话”演講会等活动,提升了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村风全面改观。在朱有志的指导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创办了《开慧村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表扬村民中的好人好事。
  “把城市建在自己村里,让村民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保障待遇,解决村民养老、就医、子女上学等多方面问题。”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朱有志担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特别注重关心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人,逢年过节,他都要逐户慰问。村里对考上二本以上公立大学的学生,在读期间每年奖励6000元。
  “入党已逾四十年,坚定不移信马列。不求世俗名和利,退出一线到前线。”这是朱有志两位老同事对他的评价。几年来,在朱有志和开慧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开慧村已旧貌变新颜。2016年,开慧村被评为“2016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到开慧村旅游人数达180万人。
其他文献
最近,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字《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火了起来。文章作者龙建刚记录了自己的老友在国庆假期探望独生女儿,送去惊喜反遭女儿冷落的故事。文章一经发出,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故事发生在2016年10月1日,也就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在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教师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他们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打算给女兒
期刊
陈忠实、杨绛两位先生先后辞世,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引发了“刷屏”,也同时出现了讥讽的声音:你们读了作家几本书,也有资格假惺惺装文化人點蜡烛?老实讲,对这种态度我不以为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相连,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作家的印象,专业或不专业,读得多或读得少,只要他愿意表达,难道不应该更宽容地对待这种表达的自由吗?  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也部分反映了我们怎么看待世界。按照美国作家房龙在《宽容》一
期刊
油鹽酱醋、葱姜蒜末,做菜时放这些调料的顺序大有讲究。正确的方法能把辅料作用发挥到极致,可惜99%的人都做错了。  热锅放凉油。先把锅烧热后倒入凉油,等油到八成熟时就将菜入锅翻炒。最好不要等油冒烟了才放菜。 不过也有個例外,油炸花生米时,可以将花生米和冷油同时炒,这样炸出的花生米松脆香酥。  按菜品不同放盐。结束时放盐: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蒜苔、芹菜时,全部炒透后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
期刊
我常常和学生说这句奇怪的话:“因为麻烦,所以做吧。”  “因为麻烦,所以作罢”才是符合正常逻辑的说法,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觉得“啊,真麻烦”,所以才要去做。比如擦洒在地板上的水、为厕所换一卷新手纸等事,正因为你觉得麻烦,才应马上去做。这些事虽然做起来非常简单,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却也是我们很难去做的事。  至于为什么很难去做,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因为我们天生有爱偷懒、喜欢避难就易的倾向。第二
期刊
李白在《将进酒》中吟出这样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千金”,毕竟是很大的一笔数目,“散尽”后怎么办?不要说饮酒作乐、借酒浇愁了,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何以解决?诗人潇洒地答之:“还复来。”怕什么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何愁钱乎?  “千金散尽”眼都不眨,是需要一种超然大度和底气的。超然大度是性格决定的,底气则决定于是否拥有资本。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性格是豁达和豪爽的,他的底
期刊
人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有许多支撑点,就像那火车之所以能在铁轨上前进,是因为有许多根枕木支撑着一样。  只有一根枕木的铁路是没有的,只有一个支撑点的人生也是没有的。  人生可以有很多支撑点。事业、爱情,都可以成为人生某一个时期的支撑点,让你有滋有味地活着,觉得天很蓝,草很绿,每个人的笑容都很美好。  但任何一个支撑点,都不可能是永恒的。事业无穷尽,钱挣得太多也是个累赘,山盟海誓的情人也终会有一天离你
期刊
人老了,世界会缩小,眼界会变窄,但本质与性情,年轻时是怎样,到年岁高了就会成倍地放大。  有个朋友的老妈,睡眠不好醒得早,经常是清晨四五点钟就挨个打电话给儿女。几个孩子孝顺,都不敢关手机。老人家年纪大,万一需要应急,耽误了可怎么办?老妈的日常习惯也不好,每次到女儿家,脚就架在茶几上。女婿不满,只能在背地里嘟囔。老妈脾气不好,情绪敏感,谁敢惹她啊?  老媽自己独居,基本就懒得收拾屋子。自己穿的衣服,
期刊
2016年5月26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28岁的何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表了演讲。在哈佛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  1988年,何江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小村落中。那一带受耕读文化影响甚深,外乡人说起宁乡来便是6个字——“会养猪、会读书”。在何江童年时,务农的父母就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他要认真读书。上学以后,父母对两个儿子的学习抓得更是紧,同龄孩子在泥地里撒欢时,他们总是
期刊
春天是追梦的时节。从那年新春伊始,一个年轻人怀着当作家的梦想,十余载如一日给报紙、杂志投稿,均石沉大海。一次,某热心编辑在退稿信中坦言告诉他:创作需要一定特质,而你的字越写越美,转向书法也许有新作为。他听取编辑建议,终于获得巨大成功。他,就是当代著名硬笔书法家张文举的人生经历。张文举并非特例,个中折射一条哲理:成功路上有转弯,找准坐标而转向,必能走向人生的精彩。  “转弯”非为知难而退的败举,而是
期刊
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自此,中国进入“全面两孩”时代。9100多万15岁至49岁的育龄妇女,是直接受“全面两孩”政策影响的群体。而这9100多万人中,并非所有人都期盼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到2017年年初,“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年了,政策效果如何呢?  各地反应有冷有热  2016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卫计部门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