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案例,从立足学生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注重课下作业的展示环节,提高学生的课下实践动力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探究。
【关键词】“低碳生活每一天”;兴趣;小组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096-02
"Low-carbon life every day"Teaching Case
(Chunxi Central Primary School,Gaochun District,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WANG Hui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low-carbon life every day",based on students’inter‐ests and selecting content that students like;further promote the group cooperation model to stimulate students’initiative to explore;pay attention to the display link of homework and improve students’after-school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al motivation to reflect and explore.
【Keywords】"low-carbon life Every day";Interest;Group cooperation;Practice
一、案例背景
四年級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主探究能力。而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也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性更强,更加考验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案例描述
(一)第一课时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本节课的教学正式开始。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澳洲大火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有的学生举手回答说:“火很大,很热。”“那你们知道吗?这场持续了数个月的大火对全球温度的影响甚至比不上同时期人类活动的一半。”在这一过程中,我展现了过去二十年历史气温的对比数据,并询问学生:“全球的温度变化不仅在数据上有所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表现,那你们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变化吗?”有的学生回答:“冬季越来越温暖。”也有的学生回答:“夏季越来越容易中暑。”而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学生有效地将全球变暖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以小见大,更加充分地理解了全球变暖这一现状。
“同学们,全球变暖是当今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全球变暖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而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我点名让几位学生回答,但回答基本集中在“海平面上升”和“干旱加剧”两点。而对于“极端天气增加”和“病虫害增加”两点却缺乏足够的认识。故我在这一问题的总结阶段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上述两个问题,并将其构建成为一个简明的结构图,让学生对全球变暖的危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变暖的危害,那你们知道当今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由于在之前展示的澳洲大火以及日常的公益宣传,学生很容易就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那你们知道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吗?”在这一阶段,我让学生回答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种种现象,并将其主要种类列在多媒体屏幕上,如“工业废气”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学们,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那如果你们是国家领导人,又会怎么做呢?”在这一步,我以“优先发展工业,在保障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再进行环境保护”和“优先保护环境,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再发展经济”两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并让持有同样观点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充分的探讨并辩论,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环保理念。
(二)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我指着早就展示出来的多媒体屏幕问。屏幕上总共由四幅图片组成,分别为茂密的森林、风力发电机、不断前行的自行车流以及手掌型的城市地图轮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做了很多猜测,但都没能猜中。“这是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那你们知道身为一个发达国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吗?”而随着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一个巨大的词汇占据了整个屏幕——低碳生活。“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并不烧东西,碳排放与我们无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我也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多种电器的平均功率和相对应的发电的碳排放量。“那现在你们能计算出自己家庭用电对应的碳排放量吗?在生活中又有哪些其他的碳排放呢?”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并在计算之后感到十分意外。而在其他碳排放途径的探讨中,学生也对生活中的碳排放了解了更多。“那同学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又应该怎么做呢?”我提出了怎么做的问题,并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小组都制作低碳卡,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执行自己低碳卡上措施的作业,以此培养学生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案例分析
(一)立足学生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在第一课时课程引入时,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甚至在后续很长的时间内,还是有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澳洲大火视频进行引入,结合热点事件以实际的巨量碳排放和危害引入课程。而通过后续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一过程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了知识展现的形象性,但澳洲热点这一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在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会中,教师发现有许多学生积极性较差,在辩论的过程中既不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积极地进行讨论,活动参与度较低,尤其是后排的学生。这是因为辩论会这一活动只是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很多学生都认为活动与自己无关,回答问题的概率也不高,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在探究式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让学生相互监督,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在本节课的辩论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左右两组成员按照排划分为几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而在组织学生回答问题的初期,教师也可以按照小组顺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所有小组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进行自由辩论。这样,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加深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作业的展示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力
环保理念是本节课需要学生培养的品质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良好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有惰性的,而在与良好品德相应的行为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懒惰或者别人异样的目光很难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都对优秀品德有一定的了解,却始终没有相应的行为,这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是相同的。故在本节课,针对学生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则需要开展课下作业展示环节,在布置作业的一段时间内让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将学生进行的“低碳生活”的行为用手机拍摄下来,发送到教学群中,供教师和其他学生查看。这样,通过课下实践作业的展示,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初期就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作用,这对于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模式,并注重课下作业的展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中学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仪.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布置[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
(责任编辑 王小飞)
【关键词】“低碳生活每一天”;兴趣;小组合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096-02
"Low-carbon life every day"Teaching Case
(Chunxi Central Primary School,Gaochun District,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WANG Hui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low-carbon life every day",based on students’inter‐ests and selecting content that students like;further promote the group cooperation model to stimulate students’initiative to explore;pay attention to the display link of homework and improve students’after-school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al motivation to reflect and explore.
【Keywords】"low-carbon life Every day";Interest;Group cooperation;Practice
一、案例背景
四年級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主探究能力。而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也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性更强,更加考验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案例描述
(一)第一课时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本节课的教学正式开始。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澳洲大火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有的学生举手回答说:“火很大,很热。”“那你们知道吗?这场持续了数个月的大火对全球温度的影响甚至比不上同时期人类活动的一半。”在这一过程中,我展现了过去二十年历史气温的对比数据,并询问学生:“全球的温度变化不仅在数据上有所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表现,那你们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变化吗?”有的学生回答:“冬季越来越温暖。”也有的学生回答:“夏季越来越容易中暑。”而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学生有效地将全球变暖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以小见大,更加充分地理解了全球变暖这一现状。
“同学们,全球变暖是当今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全球变暖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而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我点名让几位学生回答,但回答基本集中在“海平面上升”和“干旱加剧”两点。而对于“极端天气增加”和“病虫害增加”两点却缺乏足够的认识。故我在这一问题的总结阶段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上述两个问题,并将其构建成为一个简明的结构图,让学生对全球变暖的危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变暖的危害,那你们知道当今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由于在之前展示的澳洲大火以及日常的公益宣传,学生很容易就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那你们知道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吗?”在这一阶段,我让学生回答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种种现象,并将其主要种类列在多媒体屏幕上,如“工业废气”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学们,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那如果你们是国家领导人,又会怎么做呢?”在这一步,我以“优先发展工业,在保障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再进行环境保护”和“优先保护环境,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再发展经济”两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并让持有同样观点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充分的探讨并辩论,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环保理念。
(二)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我指着早就展示出来的多媒体屏幕问。屏幕上总共由四幅图片组成,分别为茂密的森林、风力发电机、不断前行的自行车流以及手掌型的城市地图轮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做了很多猜测,但都没能猜中。“这是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那你们知道身为一个发达国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吗?”而随着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一个巨大的词汇占据了整个屏幕——低碳生活。“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并不烧东西,碳排放与我们无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我也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多种电器的平均功率和相对应的发电的碳排放量。“那现在你们能计算出自己家庭用电对应的碳排放量吗?在生活中又有哪些其他的碳排放呢?”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并在计算之后感到十分意外。而在其他碳排放途径的探讨中,学生也对生活中的碳排放了解了更多。“那同学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又应该怎么做呢?”我提出了怎么做的问题,并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小组都制作低碳卡,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执行自己低碳卡上措施的作业,以此培养学生低碳生活的习惯。
三、案例分析
(一)立足学生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在第一课时课程引入时,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甚至在后续很长的时间内,还是有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澳洲大火视频进行引入,结合热点事件以实际的巨量碳排放和危害引入课程。而通过后续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一过程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了知识展现的形象性,但澳洲热点这一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推进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在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会中,教师发现有许多学生积极性较差,在辩论的过程中既不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积极地进行讨论,活动参与度较低,尤其是后排的学生。这是因为辩论会这一活动只是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很多学生都认为活动与自己无关,回答问题的概率也不高,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在探究式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让学生相互监督,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在本节课的辩论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左右两组成员按照排划分为几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而在组织学生回答问题的初期,教师也可以按照小组顺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所有小组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进行自由辩论。这样,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加深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作业的展示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力
环保理念是本节课需要学生培养的品质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良好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有惰性的,而在与良好品德相应的行为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懒惰或者别人异样的目光很难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都对优秀品德有一定的了解,却始终没有相应的行为,这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也是相同的。故在本节课,针对学生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则需要开展课下作业展示环节,在布置作业的一段时间内让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将学生进行的“低碳生活”的行为用手机拍摄下来,发送到教学群中,供教师和其他学生查看。这样,通过课下实践作业的展示,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初期就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作用,这对于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模式,并注重课下作业的展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中学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仪.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的优化布置[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