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主要描述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方案,包括已有资料的分析整理、栅格图件纠正、底图矢量化、界线更新、地图编绘及印刷装帧等内容。并描述了编制过程中技术要求、特殊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以及经验总结。《详图集》按册编制,它正确地反映了勘定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位置和走向,是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基础,发挥突击的应用服务作用,对依法行政,解决边界争议,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编制
中图分类号:P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30-02
2002年7月1日起,全国施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由全面勘界转入依法治界的新阶段。2006年9月25日山东省政府通过《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2012年3月,山东省民政厅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山东省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民[2012]9号)。规划要求:认真实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全省约17747公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编制任务,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
1资料整理
《详图集》编制过程中使用资料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和参考资料。基本资料是《详图集》编制所使用和依据的资料,主要包括:县级行政界线勘界协议书附图;国务院批复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变更界线的各类数据;三交点勘界档案;界线争议处理意见文件明细等。参考资料主要收集到地方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带状范围及图幅结合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LG数据、最新版山东省行政区划等相关资料。
2 技术方案
2.1 任务及主要内容
2.1.1主要内容
《详图集》的内容包括封面、内封、序图(含编制说明、详图接图表、图例)、详图(主体部分)和封底等五部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采用沿界线带状制图的方法编制,其制图范围尺寸为:每条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地形要素。
2.1.2图集开本和分册
统一采用对开本,装帧采用简装装订形式。《详图集》以每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为一个单元装帧成册,也可将较长的界线(一般详图页>80页)分册装订。
2.1.3图集内容的幅面规格
《详图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的内图廓尺寸规定为:东西内图廓宽不得大于56厘米,南北内图廓高不得大于42厘米,即56×42厘米。
《详图集》中其他序图的外图廓尺寸规定为:东西外图廓宽不得大于62厘米,南北内图廓高不得大于47厘米,即62×47厘米。
2.1.4图集分册的编号和名称
图集分册的编号采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工作具体规定》中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编号。
《详图集》各图集分册的名称为:毗邻县、市、区的名称与“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构成,其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小的省份名排列在前。当图名出现在图集的正文中时,一般采用“××县(市、区)—××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水平排版形式;当图集分册的名称使用在封面、图名等处时采用县(市、区)名垂直排列版形式。
2.1.5详图分幅和要求
为避免界线走向查询分析困难,图幅空白多、浪费大。《详图集》采用经纬度自由分幅的方式,沿界线走向从北向南或自左向右进行框幅的形式,并尽量将县界带状制图范围居于图廓的中央,各分幅允许有一定的重叠。这样能充分利用纸张幅面,缩减图幅数量,使界线走向更加直观,界线成果应用和分析更加方便、快捷,并有利于印刷、装订和保存。
2.2 技术流程
1)收集、分析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
2)纠正收集到的图片格式的附图扫描件,并统一坐标系。
3)根据纠正后的附图扫描件進行底图矢量化,范围包括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矢量图。建立统一的矢量化工程文件,统一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 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标准,并结合收集到的界线变更资料和基础测绘资料,汇总得到矢量化底图。
4)整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带状图会审:将带状矢量数据配图并输出,县市级民政部门进行带状图会审并签字盖章后,按照变更要求修改数据内容。
5)自由分幅:根据要求确定每条行政界线的详图自由分幅位置、数量以及相关图例范围线,按照 1:10000标准分幅,并制作分幅图的图幅、图廓。
6)完成详图集主要分幅内容后,制作统一的封面、内封、编制说明、接图表、图例。
7)根据界线名称将封面、内封、编制说明、接图表、图例、详图等内容依次转CDR格式,交由检查员进行图集的一查、二查,经质检检查修改后交由民政厅审核。
8)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成册文件夹,将制作完成的CorelDRAW数据进行彩喷打印小样。
9)完成图集的检查与审核后,将图集单页转换成EPS格式胶片。
10)印刷装订:经过印刷打样、印刷、装订等工序完成每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制作。
2.3主要技术要求
2.3.1矢量化要求
根据纠正好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进行采集,采集范围为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地形要素,主要包括:各类三交点、高程点等;街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普通房屋、围墙等;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和等外公路、桥、堤等;双线河,单线河、时令河等;干河床、陡崖、冲沟等;园地、林地、草地等。
2.3.2详图图廓编辑要求
自由分幅边界作为内图廓,外扩80mm为外图廓,采用1:1万比例尺的公里格网为自由分幅后的整公里格网。图廓角的经纬度为54坐标系。 2.3.3详图内接图表编辑要求
接图表的数据来源为1:25万的数据,主要包括:地级市行政点、县级行政点、乡、镇、街道办事处点;河流、湖泊、水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级公路;一万标准图廓线;五万标准图廓线等;主界线、界桩点、自由分幅图廓等。
3特殊问题处理
3.1详图内数据接边处理
1)个别界线范围内所提供的扫描图件地物资料不全,利用其他期资料补充,出现数据有不同时期的数据接边问题,根据地物接边原则做了适当取舍接边。
2)等高线遇有不同等高距时只接同一高程的等高线。等高距与左下角说明一致,计、首曲线粗细分明。
3.2 行政界线、界桩的采集与变更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是根据纠正好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采集界线、飞地、插花地。界桩根据勘界档案中界桩成果表录入,经坐标转换后使用。
部分界线与界桩的变更,可根据提供的变更附图进行扫描纠图后采集,或利用提供的CAD、PDF等矢量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后使用。
3.3界线的表示
制图中行政界线采用红色实线表示。当实线独立成面时为飞地。当虚线与实线相交的区域为插花地。界线不压盖河名,流向等。飞地、插花地,“域名/面积”的表示:黑色箭头指向注记,区域内能标注的,标注在区域内。
3.4数据的一致性
勘界协议书附图来源不同,使用图式年代版本不同,造成同种要素采用符号、颜色或者大小不同,《详图集》编制中,为达到详图内容要素的表达统一规范性,编制中统一采用统一的图式。并考虑到新老图式的差异性,制作对照图例模板,保证图例使用的一致性。
4 经验总结
4.1 多个制图软件相结合
根据数据特点要求及印刷要求,项目使用多个制图工具,地理信息数据使用ARCGIS软件制图,其他版面用Coreldraw制作,综合利用各软件优势,提高生产和制图效率。
4.2 各工序相互衔接
《详图集》编制过程中,包含矢量数据采集、行政界线确定、地图编辑、地图审核等工序,为保证各工序不怠工,固定好各工序人员,分配任务到每个人员,并3天调整一次,随时调度,保证项目有效有序的完成。
4.3 着力加强二级检查,确保成果质量
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检查要求,首先过程检查,并对修改后的数据进行复查后提交最终检查;最終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同样必须进行复查;减弱因作业人员之间技术能力的差异性造成的成果质量差异,确保不会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果质量不合格情况。
4.4及时沟通
为保证编制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行政界线变更与审图、编制说明检查、详图集小样的审阅都一一与民政厅逐一沟通,及时解决,保证详图集制作的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详图集》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地理信息和地图制图技术,准确地反映了勘定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位置和走向。《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域界线详图是反映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的国家专题地图。任何涉及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其行政区域界线画法一律以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为准绘制。”《详图集》编制完成后,存放于省政府及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了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提高行政界线地理空间信息化水平,实现勘界成果资源共享,将其充分利用于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公安、交通等诸多领域,为政府提供了依法行政的图件支撑,为解决边界争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寒梅,徐之俊,徐汉卿,何丽华,汪冰.《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经纬度自由分幅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2]徐之俊,徐汉卿,张寒梅,等.浅谈《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编制方案[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3]朱俊,周立,田毅清.《浙江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制作[J].浙江测绘,2009(1):47-48.
[4]李永丰,何丽华.《湖北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工作[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5]李飞,赵夫来.基于WebGIS的行政区域界线信息发布应用研究[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6]高晓梅.现代专题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出版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2008(9):23-27.
[7]崔红霞,平宗玮,宋红丽,等.农村区域地图快速编制方法探索研究——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为例[J].2012(S1):468-469.
关键词: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编制
中图分类号:P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30-02
2002年7月1日起,全国施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由全面勘界转入依法治界的新阶段。2006年9月25日山东省政府通过《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2012年3月,山东省民政厅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山东省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民[2012]9号)。规划要求:认真实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全省约17747公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编制任务,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
1资料整理
《详图集》编制过程中使用资料主要包括基本资料和参考资料。基本资料是《详图集》编制所使用和依据的资料,主要包括:县级行政界线勘界协议书附图;国务院批复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变更界线的各类数据;三交点勘界档案;界线争议处理意见文件明细等。参考资料主要收集到地方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带状范围及图幅结合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LG数据、最新版山东省行政区划等相关资料。
2 技术方案
2.1 任务及主要内容
2.1.1主要内容
《详图集》的内容包括封面、内封、序图(含编制说明、详图接图表、图例)、详图(主体部分)和封底等五部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采用沿界线带状制图的方法编制,其制图范围尺寸为:每条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地形要素。
2.1.2图集开本和分册
统一采用对开本,装帧采用简装装订形式。《详图集》以每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为一个单元装帧成册,也可将较长的界线(一般详图页>80页)分册装订。
2.1.3图集内容的幅面规格
《详图集》中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的内图廓尺寸规定为:东西内图廓宽不得大于56厘米,南北内图廓高不得大于42厘米,即56×42厘米。
《详图集》中其他序图的外图廓尺寸规定为:东西外图廓宽不得大于62厘米,南北内图廓高不得大于47厘米,即62×47厘米。
2.1.4图集分册的编号和名称
图集分册的编号采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工作具体规定》中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编号。
《详图集》各图集分册的名称为:毗邻县、市、区的名称与“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构成,其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小的省份名排列在前。当图名出现在图集的正文中时,一般采用“××县(市、区)—××县(市、区)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水平排版形式;当图集分册的名称使用在封面、图名等处时采用县(市、区)名垂直排列版形式。
2.1.5详图分幅和要求
为避免界线走向查询分析困难,图幅空白多、浪费大。《详图集》采用经纬度自由分幅的方式,沿界线走向从北向南或自左向右进行框幅的形式,并尽量将县界带状制图范围居于图廓的中央,各分幅允许有一定的重叠。这样能充分利用纸张幅面,缩减图幅数量,使界线走向更加直观,界线成果应用和分析更加方便、快捷,并有利于印刷、装订和保存。
2.2 技术流程
1)收集、分析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
2)纠正收集到的图片格式的附图扫描件,并统一坐标系。
3)根据纠正后的附图扫描件進行底图矢量化,范围包括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矢量图。建立统一的矢量化工程文件,统一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 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标准,并结合收集到的界线变更资料和基础测绘资料,汇总得到矢量化底图。
4)整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带状图会审:将带状矢量数据配图并输出,县市级民政部门进行带状图会审并签字盖章后,按照变更要求修改数据内容。
5)自由分幅:根据要求确定每条行政界线的详图自由分幅位置、数量以及相关图例范围线,按照 1:10000标准分幅,并制作分幅图的图幅、图廓。
6)完成详图集主要分幅内容后,制作统一的封面、内封、编制说明、接图表、图例。
7)根据界线名称将封面、内封、编制说明、接图表、图例、详图等内容依次转CDR格式,交由检查员进行图集的一查、二查,经质检检查修改后交由民政厅审核。
8)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成册文件夹,将制作完成的CorelDRAW数据进行彩喷打印小样。
9)完成图集的检查与审核后,将图集单页转换成EPS格式胶片。
10)印刷装订:经过印刷打样、印刷、装订等工序完成每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制作。
2.3主要技术要求
2.3.1矢量化要求
根据纠正好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进行采集,采集范围为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两侧各1.25千米内地形要素,主要包括:各类三交点、高程点等;街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普通房屋、围墙等;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和等外公路、桥、堤等;双线河,单线河、时令河等;干河床、陡崖、冲沟等;园地、林地、草地等。
2.3.2详图图廓编辑要求
自由分幅边界作为内图廓,外扩80mm为外图廓,采用1:1万比例尺的公里格网为自由分幅后的整公里格网。图廓角的经纬度为54坐标系。 2.3.3详图内接图表编辑要求
接图表的数据来源为1:25万的数据,主要包括:地级市行政点、县级行政点、乡、镇、街道办事处点;河流、湖泊、水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级公路;一万标准图廓线;五万标准图廓线等;主界线、界桩点、自由分幅图廓等。
3特殊问题处理
3.1详图内数据接边处理
1)个别界线范围内所提供的扫描图件地物资料不全,利用其他期资料补充,出现数据有不同时期的数据接边问题,根据地物接边原则做了适当取舍接边。
2)等高线遇有不同等高距时只接同一高程的等高线。等高距与左下角说明一致,计、首曲线粗细分明。
3.2 行政界线、界桩的采集与变更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是根据纠正好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附图扫描件采集界线、飞地、插花地。界桩根据勘界档案中界桩成果表录入,经坐标转换后使用。
部分界线与界桩的变更,可根据提供的变更附图进行扫描纠图后采集,或利用提供的CAD、PDF等矢量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后使用。
3.3界线的表示
制图中行政界线采用红色实线表示。当实线独立成面时为飞地。当虚线与实线相交的区域为插花地。界线不压盖河名,流向等。飞地、插花地,“域名/面积”的表示:黑色箭头指向注记,区域内能标注的,标注在区域内。
3.4数据的一致性
勘界协议书附图来源不同,使用图式年代版本不同,造成同种要素采用符号、颜色或者大小不同,《详图集》编制中,为达到详图内容要素的表达统一规范性,编制中统一采用统一的图式。并考虑到新老图式的差异性,制作对照图例模板,保证图例使用的一致性。
4 经验总结
4.1 多个制图软件相结合
根据数据特点要求及印刷要求,项目使用多个制图工具,地理信息数据使用ARCGIS软件制图,其他版面用Coreldraw制作,综合利用各软件优势,提高生产和制图效率。
4.2 各工序相互衔接
《详图集》编制过程中,包含矢量数据采集、行政界线确定、地图编辑、地图审核等工序,为保证各工序不怠工,固定好各工序人员,分配任务到每个人员,并3天调整一次,随时调度,保证项目有效有序的完成。
4.3 着力加强二级检查,确保成果质量
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检查要求,首先过程检查,并对修改后的数据进行复查后提交最终检查;最終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同样必须进行复查;减弱因作业人员之间技术能力的差异性造成的成果质量差异,确保不会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果质量不合格情况。
4.4及时沟通
为保证编制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行政界线变更与审图、编制说明检查、详图集小样的审阅都一一与民政厅逐一沟通,及时解决,保证详图集制作的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详图集》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地理信息和地图制图技术,准确地反映了勘定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位置和走向。《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域界线详图是反映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的国家专题地图。任何涉及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其行政区域界线画法一律以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为准绘制。”《详图集》编制完成后,存放于省政府及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了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提高行政界线地理空间信息化水平,实现勘界成果资源共享,将其充分利用于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公安、交通等诸多领域,为政府提供了依法行政的图件支撑,为解决边界争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寒梅,徐之俊,徐汉卿,何丽华,汪冰.《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经纬度自由分幅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2]徐之俊,徐汉卿,张寒梅,等.浅谈《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编制方案[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3]朱俊,周立,田毅清.《浙江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制作[J].浙江测绘,2009(1):47-48.
[4]李永丰,何丽华.《湖北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编制工作[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5]李飞,赵夫来.基于WebGIS的行政区域界线信息发布应用研究[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6]高晓梅.现代专题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出版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2008(9):23-27.
[7]崔红霞,平宗玮,宋红丽,等.农村区域地图快速编制方法探索研究——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为例[J].2012(S1):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