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的智慧常令后人叹为观止。在清幽淡远的秋天,有一个极具人文元素的节日被人们打上千年的烙印。农历九月九日,双九重逢,故称“重九”,九是阳数,又称“重阳”。高旷开阔,是秋天的感受;缤纷豪迈,是重阳的诗情;吟咏感喟,是人生的况味。
◎相携登高意味浓
在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想想看,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时节,登上高处一览大自然之美,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烦恼尽消?像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携壶上翠微,何等的雅兴;菊花插满头,又是何等的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的七律《登高》,虽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意味却与众人迥然不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当时诗人在夔州,恰逢重阳节,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景激起了他身世飘零的万千感慨。落木萧萧之衰飒无情,滚滚长江之汹涌无穷,这一“下”一“来”,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道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撼和领悟。这首诗被人赞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头插茱萸寄深情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样的习俗在诗中有极佳的体现。
最有名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寄托了对兄弟的深情牵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包含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清代的吴伟业《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云:“秔稻将登农父喜,茱萸徧插故人怜”,通过对比写出了诗人复杂的悲喜交织的心情。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且饮一杯菊花酒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慕其高洁傲岸,纷纷仿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三朝宰相韦安石的诗“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将重阳时节的风物高度概括,用语清丽,美不胜收。孟浩然《过故人庄》有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在农庄里赏尽秀美田园风光,并与老朋友面场圃、话桑麻,意犹未尽,临走还要约定再访之期:重阳。
好酒莫如李白,他在《九月十日即事》里写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明明是自己爱酒,重阳已喝过,次日继续饮,于是叹道:这菊花太苦了,竟然遭遇了两个重阳。其诙谐调侃让人不禁莞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才女李清照,在菊花的暗香与黄昏的清愁里,思念远行的夫君,一腔愁情,尽付与西风,人也憔悴如黄花,其间眷恋之深,令人感叹至今。
◎鸿雁高飞引愁思
虽有登高之快、茱萸之乐、菊花之美、美酒之香,重阳时的人们,仍免不了会有些许苍凉惆怅之情,尤其那些流浪天涯的游子和思乡的旅人。鸿雁,是重阳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写道:“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四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从“归心”“他乡”“同悲”等词,不难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极度思念。而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他席他乡,客中送客,尤其是“厌”字,使其思念之苦更深一层。像南朝诗人江总的“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明代诗人文森的“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都是将满怀愁思托付于雁字,留给后世不尽的回味。
而在现代人眼中,古老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内涵。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会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可以充分领略到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豁达奔放。
编辑/王洪丽
◎相携登高意味浓
在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想想看,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时节,登上高处一览大自然之美,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烦恼尽消?像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携壶上翠微,何等的雅兴;菊花插满头,又是何等的惬意!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的七律《登高》,虽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意味却与众人迥然不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当时诗人在夔州,恰逢重阳节,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景激起了他身世飘零的万千感慨。落木萧萧之衰飒无情,滚滚长江之汹涌无穷,这一“下”一“来”,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道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撼和领悟。这首诗被人赞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头插茱萸寄深情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样的习俗在诗中有极佳的体现。
最有名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寄托了对兄弟的深情牵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包含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清代的吴伟业《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云:“秔稻将登农父喜,茱萸徧插故人怜”,通过对比写出了诗人复杂的悲喜交织的心情。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且饮一杯菊花酒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慕其高洁傲岸,纷纷仿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三朝宰相韦安石的诗“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将重阳时节的风物高度概括,用语清丽,美不胜收。孟浩然《过故人庄》有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在农庄里赏尽秀美田园风光,并与老朋友面场圃、话桑麻,意犹未尽,临走还要约定再访之期:重阳。
好酒莫如李白,他在《九月十日即事》里写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明明是自己爱酒,重阳已喝过,次日继续饮,于是叹道:这菊花太苦了,竟然遭遇了两个重阳。其诙谐调侃让人不禁莞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才女李清照,在菊花的暗香与黄昏的清愁里,思念远行的夫君,一腔愁情,尽付与西风,人也憔悴如黄花,其间眷恋之深,令人感叹至今。
◎鸿雁高飞引愁思
虽有登高之快、茱萸之乐、菊花之美、美酒之香,重阳时的人们,仍免不了会有些许苍凉惆怅之情,尤其那些流浪天涯的游子和思乡的旅人。鸿雁,是重阳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写道:“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四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从“归心”“他乡”“同悲”等词,不难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极度思念。而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他席他乡,客中送客,尤其是“厌”字,使其思念之苦更深一层。像南朝诗人江总的“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明代诗人文森的“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都是将满怀愁思托付于雁字,留给后世不尽的回味。
而在现代人眼中,古老的重阳节又有了新的内涵。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会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可以充分领略到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豁达奔放。
编辑/王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