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欲以汉服申遗谈“兴中为华”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日子以来,传出了韩国将汉服作为其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提交申请的消息。一时间,国人议论纷纷,愤慨不已。
  近些年来,韩国剽窃中国文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先是将端午节作为“非遗”成功申请,而后又将“中医”改作“韩医”欲再次申遗,甚至是对甲骨文、汉字、活字印刷等等都不曾放弃过剽窃的念头。
  那么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国人又真正该做些什么呢?骂韩?批韩?以至于游行示威?有用吗?
  韩国为何敢于大肆剽窃中国文化而据为己有?其本质原因是自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虽学习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但是全然忽视了华夏自身传承了五千余年的璀璨文明,将其批作“封建糟粕”“迷信思想”,直到今日,华夏的传统文化甚至隐隐有了断代的趋势。
  反观韩、日等国,作为中国的亚文化产地,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倒在此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譬如汉服之于日、韩。日、韩将汉服改良做和服、韩服之后,不仅没有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之后消亡,直至今日,反倒成了日、韩的民族象征。反观中国,如今已再难寻觅汉服的身影。
  譬如阳明心学之于日本。自嘉靖年间始,阳明心学一直被批做“伪学”,受政府打压到如今。而日本在明代大儒朱舜水东渡日本以传阳明心学之后,心学在日本落地生根,成了日后明治维新的重要推动力,日本也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地兴盛而使国人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是否该反查自身呢?
  中国,又称华夏。《左传》有云:“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如今服章何在?礼仪何在?
  一个民族的传承绝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其实质是文化的代代相承。倘若传统文化真的在中国没落以至于消亡,那中国是否又该算作“文化亡国”呢?
  近些年来,国内兴起的“汉服复兴运动”,提出了“华夏复兴,始于衣冠”与“始于衣冠,至于博远”的口号,旨在以汉服及其相关礼仪的复兴为契机及切入点,来达到传统文化的复兴。
  自然,这是一个好兆头。但是,笔者在此也有些许鄙陋之见。
  礼仪和衣冠是华夏文明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其依于文化所存。
  孔子在与其弟子论学之中所提出的“礼后乎”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礼后于仁,礼依于仁为之。礼的实质,于心而不于形。
  即是先以传统文化筑国人之内在,而后礼仪及服章自兴。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国人内在为质,礼仪服章为文。先传以质,后必以礼和之,从而文质彬彬。此也暗和华夏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达到外在礼仪的复兴,整个国人的内在思想都可以达到质的提升,传统文化也自然全面复兴。此便和汉服运动的“始于衣冠,至于博远”的口号相合。
  同样,如此一来对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此点可以与《论语》相印证。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作为中国的亚文化产地,一旦华夏文明复兴,韩国的此类“申遗”行为,也只会成为一场闹剧,诸如韩国之类的剽窃行为也再难发生。
  端午节被韩国成功“申遗”已经足以给国人敲响一记警钟。
  中国是该真正的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了!
  当然,传统的复兴绝不能仅仅依靠少数的国学学者、汉服同袍等人来实现,这应该是一项全民族的运动。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宣传以及复兴传统文化呢?
  空喊口号无济于事,言传不如身教,自可友于兄弟,孝以父母,敬以其师,又何尝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与传承?
  传统文化绝不是空中楼阁,晦涩难懂,他本就是古人五千余年总结而来的智慧结晶。为人处世又如何不可用它?在使用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宣传?
  呜呼!吾等为华夏儿郎,愿复服章之美为华,愿兴礼仪之大为夏。兴如今之中国重为“华夏”!
  是谓“兴中为华”!
  作者简介:望天羽(笔名),高中在读,爱好国学、汉服。从师于千愚叟先生,学习儒家心学。少时喜好小说创作,著有短篇小说《天阑城下》。
其他文献
改过方能提高,自省方能进步。弘一法师对自我修养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将“改过自新”分解为“学、省、改”三个环节,“学”即“知善恶”,“省”即“自省察”,“改”即“改过失”,落在实践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更有十训需注意: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
期刊
《菩提树下》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
期刊
《了凡四训》中提到一个关于两文钱的故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圣经》中也有相
期刊
酒的骨头烈而辣/文人啃出了滋味/踉跄的文思泼洒一世的豪迈/纵然笔朽了/那释怀的酒/年年岁岁还活着……  狂放不羁  “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与酒不能须臾相离,乘鹿车,携酒浆,叫家人荷锄相随,并说:死便埋我!  古代文人嗜酒成性,并在酒精的刺激中酿就浩如烟海的佳作,构建了一个永不颓朽的精神家园。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与醇醇的酒香,穿越悠悠五千年岁月,流到今天,还会不断流向未来
期刊
《尚书·君陈》有言:“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让包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包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括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周易》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处的“厚德载物”强调了涵养以及胸怀对于以个人成才甚至成功的重要意义。读罢《了凡四训》,感触颇多。不管是立命、改过、行善、积德,就一个人的
期刊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喟。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心观照的话,日常生活中处处呈现着宋代的身影,有时像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摇曳生姿,有时像苏东坡吟诵的赤壁大战,惊涛拍岸。更直接的证据是,我们许多触手可摸的器物,到那个朝代就发展得非常精致了,比如家具、园林、赏石、首饰、服装、文房用品等,闻香、品茶、抚琴等雅致的休闲方式也整理出一整套高度仪式化的程式。 
期刊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用纯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为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今天读来,依然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读】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
期刊
所谓“气”,是由内而外释放的气质与气场,是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与气魄,是一个人的心灵最本真的流露。  陈丹青曾撰文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里所谓的相貌,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美丑之分,而是一种发于内心的气质,一种“神”。昔日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总理慷慨凝练之气可见一斑,而蕴藏其中的恰是一颗勇担国任,情系苍生之心。亦如鲁迅先生眉眼间
期刊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庙里的僧人一起用的、吃的,因此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有一天,他装了两大袋满满的食物回去,走到半路,因为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突然,他听到有人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对呀!我左边背
期刊
梁漱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仕宦之后 家学渊源  梁家是一个仕宦之家,其父梁济官至内阁中书,其秉性笃实,一身侠骨,不肯随俗浮沉。家学渊源,慈父训教对梁漱溟影响颇深。  梁漱溟八九岁时,有次丢失了一串常玩的铜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