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特立独行的中国大儒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漱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仕宦之后 家学渊源
  梁家是一个仕宦之家,其父梁济官至内阁中书,其秉性笃实,一身侠骨,不肯随俗浮沉。家学渊源,慈父训教对梁漱溟影响颇深。
  梁漱溟八九岁时,有次丢失了一串常玩的铜钱,遍寻不见,便在家中大吵大闹。隔日父亲在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了那串玩意,心知是爱儿遗失,既不声张,也不斥责,只是悄然铺纸写了一段话,大意说他有一小儿自己将钱挂在树上,却到处寻问,吵闹不休,如此糊涂,真不应该,写完后放在桌子上。
  梁漱溟看见后,跑去一探即得,随后十分自愧,追悔自己的行为。这件事给梁漱溟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在其父循循善诱,不加干涉的管教中,梁漱溟逐步成就了他一生自学、自进、自强、自尊、自信、自负的性格。
  ◎自信自负 性格独特
  在顺天中学时,梁漱溟就表现了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性格。他总是一反常人所为,老作翻案文章,不肯落俗套,常常出奇制胜。这种文章深得一位姓范的国文老师的赏识,曾在他的文章上批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赞语;而另一位姓王的老师很讨厌他,对他写的翻案文章常嗤之以鼻,有次曾写过“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的批语。
  14岁的时候,梁漱溟开始探寻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激发起求学问的劲头。1916年他写的哲学论文《究之决疑论》排斥中国孔孟之道,推崇佛教是学术思想的最高境界,引起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注意,蔡元培随即特邀请只有中学学历的24岁的梁漱溟到北大哲学系任教,舆论大哗,轰动一时。
  ◎中学学历 任教北大
  五四运动前后,梁漱溟面对全盘西化的思潮,勇于背潮流而动,倡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当是中国儒学的复兴,遭到革新派的批判,而梁漱溟不为所动,致使陈独秀在批判了他的东方文化观后,不得不说“梁漱溟为人的品格更是我所钦佩的”。
  梁漱溟从教北大后,与当时北大的风云人物陈独秀、李大钊多有交往,尤与李大钊交情特深。梁每次到北大讲课,在上课之前和下课之后,必定去李大钊办公室逗留十几分钟。因为彼此很熟,梁进门离去,均不与李大钊招呼,没有什么客气俗套。有时,他们相约一同游憩,至今中国革命博物馆还保存有李大钊、梁漱溟、张申府和雷国能四人在北京中山公园合照的相片。
  ◎印度诗人 深为佩服
  梁漱溟在北大主讲印度哲学,后又讲儒家哲学,并推出了《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哲学》等书,一时知名学者闻讯而至,他的课得到广泛的好评。
  梁漱溟的成就令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深为佩服。泰戈尔曾获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924年夏来游中国时,对孔孟哲学兴趣很大,经由诗人徐志摩的介绍,得以与梁漱溟一晤。梁在交谈中纵论儒家真精神,深入浅出,论述精当,言简意赅。泰戈尔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说:“我对儒家所知粗浅,聆听梁先生这样当面解说儒家道理,是第一次,使我心里明白了许多。”
  ◎心系乡村 科技发展
  梁漱溟留给知识界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尽心竭力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1929年—1936年期间,他先后在河南、山东开始乡村自治试验。他想通过教育全民,创造新文化,改造思想。梁漱溟认为:旧中国传下来很多弊病,比如政治生活中歪风邪气盛行,是因为旧思想作祟。改造中国,思想是阻碍,不是枪、不是政权。所以他把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旨定为八个字:“团体组织,科学技术”,他要把散漫的、只顾自家的农民组织起来搞生产,在生产中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
  梁漱溟一生历经坎坷,新中国成立后,他那刚直不阿的性格,招来人生巨大的冲击。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才恢复名誉,重新以儒家知识分子的形象回归公众面前,而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人生的暮年。1988年,95岁的梁漱溟在北京辞世,这样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能够以高寿、善终的方式走完人生的历程,在风云变幻的上世纪下半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由于家境清贫,只得学医谋生。一次,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术的孔先生。孔先生说他本是读书做官的命,第
期刊
改过方能提高,自省方能进步。弘一法师对自我修养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将“改过自新”分解为“学、省、改”三个环节,“学”即“知善恶”,“省”即“自省察”,“改”即“改过失”,落在实践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更有十训需注意: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
期刊
《菩提树下》  周梦蝶  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呢?  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  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  谁能于雪中取火,  且铸火为雪?  在菩提树下。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  以叹息回答  那欲自高处沉沉俯向他的蔚蓝。  是的,这儿已经有人坐过!  草色凝碧。  纵使在冬季  纵使结跗者的足音已远去  你依然有枕着万籁  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坐断了几个春天?  又坐熟
期刊
《了凡四训》中提到一个关于两文钱的故事: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圣经》中也有相
期刊
酒的骨头烈而辣/文人啃出了滋味/踉跄的文思泼洒一世的豪迈/纵然笔朽了/那释怀的酒/年年岁岁还活着……  狂放不羁  “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与酒不能须臾相离,乘鹿车,携酒浆,叫家人荷锄相随,并说:死便埋我!  古代文人嗜酒成性,并在酒精的刺激中酿就浩如烟海的佳作,构建了一个永不颓朽的精神家园。毋庸置疑,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与醇醇的酒香,穿越悠悠五千年岁月,流到今天,还会不断流向未来
期刊
《尚书·君陈》有言:“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有忍耐精神,所做之事才能成功;有忍让包容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包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括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周易》则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处的“厚德载物”强调了涵养以及胸怀对于以个人成才甚至成功的重要意义。读罢《了凡四训》,感触颇多。不管是立命、改过、行善、积德,就一个人的
期刊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喟。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心观照的话,日常生活中处处呈现着宋代的身影,有时像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摇曳生姿,有时像苏东坡吟诵的赤壁大战,惊涛拍岸。更直接的证据是,我们许多触手可摸的器物,到那个朝代就发展得非常精致了,比如家具、园林、赏石、首饰、服装、文房用品等,闻香、品茶、抚琴等雅致的休闲方式也整理出一整套高度仪式化的程式。 
期刊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用纯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为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今天读来,依然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读】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
期刊
所谓“气”,是由内而外释放的气质与气场,是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与气魄,是一个人的心灵最本真的流露。  陈丹青曾撰文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这里所谓的相貌,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美丑之分,而是一种发于内心的气质,一种“神”。昔日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貌,说:“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总理慷慨凝练之气可见一斑,而蕴藏其中的恰是一颗勇担国任,情系苍生之心。亦如鲁迅先生眉眼间
期刊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庙里的僧人一起用的、吃的,因此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有一天,他装了两大袋满满的食物回去,走到半路,因为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突然,他听到有人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对呀!我左边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