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针灸实践能力一直是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所重点考虑的。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更加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针灸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的积极性;并通过考核,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關键词】针灸学;考核模式;实践能力;
针灸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且知识内容及技能操作较多。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习及掌握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是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笔者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对针灸学课程的考核模式也进行改革,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以督促学生在平时多学多练多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针灸学考核模式改革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全日制本科2010级中医学专业甲班70人和乙班72人,共计142人。
1.2试验方法:
按抽签法将2010级中医学专业甲班和乙班随机分为常规班与试验班两组, 两个班级的学生同专业、同进度的,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常规班仍按现行传统考核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班按新的强调技能考核的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班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成绩、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①课程总成绩评估模式如下:
常规班:课程总成绩=期中理论考试(30%)+期末理论考试(49%)+期末操作考核(21%)。
试验班: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期中操作考核(20%)+期末理论考试(42%)+期末操作考核(28%)。
其中常规班与试验班的期末理论考试用同一份试卷考核;两班的期末操作考核用相同的操作内容和相同的老师进行考核评分,内容是划经点穴操作(两班用相同的腧穴题库让学生抽签进行操作)与针灸基本技能操作。常规班的期中理论考试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标准试卷规范进行命题;但试验班的期中考改为操作考核,按教学次序的内容以刺法灸法篇的针灸基本技能操作为主,辅以常用穴位的划经点穴操作;试验班的平时成绩由理论课的课堂提问、操作训练课的提问与划经点穴实践抽考等组成,并控制好班上每位学生的提问次数的均衡性;
②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以发放无记名问卷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本次考核模式改革对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帮助程度、对针灸技能训练积极性的培养等方面的调查。
2 针灸学考核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2.1 成绩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品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见表1。试验班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班(P<0.01),试验班与常规班课程总成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2.2 问卷调查
对试验班学生发放72份问卷,收回72份,在受访学生中94.4%觉得这种考核方式对针灸实践技能的提高有较大帮助;100%觉得这种考核方式会促进课后加强针灸技能的训练;100%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针灸学课程的实践操作。91.7%对课程的考核形式持肯定态度。6.5%受访者在开放式问题意见和建议中提出要求加大针灸学课程的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次数以增加针灸实训动手操作的机会。
3 讨论
3.1 针灸学教学改革现状
参考其他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学教学法改革,大多是围绕加强针灸直观教学[1],调整教学顺序,增加实训课时[2]、建立和完善教学实验室,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3] 等方面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本学科近几年也进行了强化针灸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4],如调整教学顺序,将刺法灸法内容提到经络腧穴之前讲授,使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针灸教学的始终;并调整课时比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讲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时间;开放针灸技能实训室,强化动手操作训练等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如:虽然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但在实训课上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扎针练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我们开放针灸技能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课后操作练习的平台,但到实训室练习的学生只有少数。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伴随着考核模式的改革。原有的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评价采用的是最常规的期中考试+期末课程考试,并都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考核只占较小比率,学生只要花时间把课本知识背熟基本上都可以顺利通过,而且成绩还可以相当不错。考试内容过分侧重理论导致的结果是一部分记忆能力特别好的学生成为高分优秀者,一些动手能力强而理论学习不突出的学生反而在竞争中遭受冷落。我们通过考试反映教学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并且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决定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考核中必须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
3.2 结果数据分析
从两个班级的课程成绩分析,试验班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常规班(P<0.01),可见本次考核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针灸实践技能的提高。虽然试验班与常规班的课程总成绩两个班级无差异,但从侧面提示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理论考试,学生只要花时间把死记课本知识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不利于学生进行针灸实践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调查问卷反馈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支持本次考核模式的改革,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对针灸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4 小结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针灸实践技能,加强针灸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所难免,但要保证教学改革的落实到位并取得成效,其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伴随着考核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模式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本次教改,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进行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模式改革,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并通过考核,使学生能够随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资助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XJJGY1331)
参考文献
[1]尚秀葵.加强针灸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技能[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34
[2]李仲平,张维西,王成梁.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法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63-64
[3]张宏,李素荷,李万瑶,等.提高针灸基本技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2):18-19
[4]林栋,郑美凤,吴强,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临证动手能力之教学探索[J].中医教育,2009,28(1):80-81
【摘要】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针灸实践能力一直是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所重点考虑的。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更加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针灸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的积极性;并通过考核,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關键词】针灸学;考核模式;实践能力;
针灸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且知识内容及技能操作较多。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习及掌握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是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笔者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对针灸学课程的考核模式也进行改革,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以督促学生在平时多学多练多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针灸学考核模式改革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全日制本科2010级中医学专业甲班70人和乙班72人,共计142人。
1.2试验方法:
按抽签法将2010级中医学专业甲班和乙班随机分为常规班与试验班两组, 两个班级的学生同专业、同进度的,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常规班仍按现行传统考核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班按新的强调技能考核的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班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成绩、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①课程总成绩评估模式如下:
常规班:课程总成绩=期中理论考试(30%)+期末理论考试(49%)+期末操作考核(21%)。
试验班: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期中操作考核(20%)+期末理论考试(42%)+期末操作考核(28%)。
其中常规班与试验班的期末理论考试用同一份试卷考核;两班的期末操作考核用相同的操作内容和相同的老师进行考核评分,内容是划经点穴操作(两班用相同的腧穴题库让学生抽签进行操作)与针灸基本技能操作。常规班的期中理论考试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标准试卷规范进行命题;但试验班的期中考改为操作考核,按教学次序的内容以刺法灸法篇的针灸基本技能操作为主,辅以常用穴位的划经点穴操作;试验班的平时成绩由理论课的课堂提问、操作训练课的提问与划经点穴实践抽考等组成,并控制好班上每位学生的提问次数的均衡性;
②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以发放无记名问卷的形式对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本次考核模式改革对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帮助程度、对针灸技能训练积极性的培养等方面的调查。
2 针灸学考核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2.1 成绩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品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见表1。试验班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班(P<0.01),试验班与常规班课程总成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2.2 问卷调查
对试验班学生发放72份问卷,收回72份,在受访学生中94.4%觉得这种考核方式对针灸实践技能的提高有较大帮助;100%觉得这种考核方式会促进课后加强针灸技能的训练;100%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针灸学课程的实践操作。91.7%对课程的考核形式持肯定态度。6.5%受访者在开放式问题意见和建议中提出要求加大针灸学课程的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次数以增加针灸实训动手操作的机会。
3 讨论
3.1 针灸学教学改革现状
参考其他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学教学法改革,大多是围绕加强针灸直观教学[1],调整教学顺序,增加实训课时[2]、建立和完善教学实验室,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3] 等方面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本学科近几年也进行了强化针灸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4],如调整教学顺序,将刺法灸法内容提到经络腧穴之前讲授,使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针灸教学的始终;并调整课时比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讲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时间;开放针灸技能实训室,强化动手操作训练等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如:虽然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但在实训课上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扎针练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我们开放针灸技能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课后操作练习的平台,但到实训室练习的学生只有少数。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伴随着考核模式的改革。原有的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评价采用的是最常规的期中考试+期末课程考试,并都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考核只占较小比率,学生只要花时间把课本知识背熟基本上都可以顺利通过,而且成绩还可以相当不错。考试内容过分侧重理论导致的结果是一部分记忆能力特别好的学生成为高分优秀者,一些动手能力强而理论学习不突出的学生反而在竞争中遭受冷落。我们通过考试反映教学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并且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决定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考核中必须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
3.2 结果数据分析
从两个班级的课程成绩分析,试验班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常规班(P<0.01),可见本次考核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学生针灸实践技能的提高。虽然试验班与常规班的课程总成绩两个班级无差异,但从侧面提示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理论考试,学生只要花时间把死记课本知识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不利于学生进行针灸实践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调查问卷反馈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支持本次考核模式的改革,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对针灸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4 小结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针灸实践技能,加强针灸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所难免,但要保证教学改革的落实到位并取得成效,其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伴随着考核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模式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本次教改,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进行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模式改革,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并通过考核,使学生能够随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资助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XJJGY1331)
参考文献
[1]尚秀葵.加强针灸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技能[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34
[2]李仲平,张维西,王成梁.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法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63-64
[3]张宏,李素荷,李万瑶,等.提高针灸基本技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2):18-19
[4]林栋,郑美凤,吴强,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临证动手能力之教学探索[J].中医教育,2009,28(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