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利比亚的战事危机似乎告一段落,但这场战事给利比亚留下的隐患也开始引发人们的担忧,部落纷争不断、伊斯兰极端主义盛行、各派武装隐患重重,在美国和北约干涉下利比亚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利比亚危机;美国和北约;干涉
自2011年3月19日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到4月18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再到目前利比亚过渡政府希望北约继续充当其监护人,一直到其能够制定出法律。这场看似由利比亚内力做主角的战争,更多的加入了外力的干预,那么利比亚的未来将有谁来掌控?一、干涉的原因分析
利比亚危机的发生既有中东民主浪潮的影响,在一定能程度上更符合了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和欧盟多年以来所追求的一个战略扩展的目标。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奥巴马政府发动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在即使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前景下,依然发动了一场很可能赢不了的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中东计划”的既定目标。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面进入中东,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东重要价值逐步确定。这一地区从摩洛哥一直延伸到中国及俄罗斯的边境。[1]而实现“大中东计划”始终是美国长期坚守的战略。其次发动利比亚战争对美国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无论如何都会对奥巴马的选举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如果不发动战争就是会加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衰落。奥巴马在国内已经面临反对派的攻击,说他放弃了美国的价值观,放弃了美国的地位,在这些压力下奥巴马不得不重新强调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二)欧盟部分国家参与利比亚战争的动机
由于历史、地缘、经济特别是安全上的原因,北非中东地区一直是欧盟着力经营的南部“后院”。对欧盟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该地区很多国家曾是英、法、意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国家独立后仍与英法等前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文化和政治联系。从地理上看,北非中东地区特别是环地中海南岸地区紧邻欧盟。这一地区的不稳定以及恐怖主义和移民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欧盟特别是法、意、西等国的安全。从经济上看,北非中东地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欧盟对该地区的能源依赖很大。北非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4.8%,天然气储量占4.4%,利比亚是欧盟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2]其次北非中东地区是欧盟近年来出口投资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军火销售的最大的海外市场。二、干涉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在利比亚危机中,主要干涉者美国和欧盟因为利益关系既存在合作,也充满了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争夺。
(一)从合作方面看,最主要的是北约成员国对外作出的一致决议,指挥并实施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这一由美国及西欧盟国所构建的安全合作机制,弥补了美国单方面的能力的欠缺。北约这个以“共同价值”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在这次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明显反映了其从原先的局限于成员国领土范围内的“集体防御”军事联盟组织转变为全球性的、在成员国领土范围之外发挥作用、主动维护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利益的政治和军事同盟组织。[3]
(二)从内部矛盾和竞争方面,不论是欧盟内部还是欧盟与盟国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争夺与竞争
首先从欧盟内部来看:此次在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德国并没有参加,而法国相当积极。原因之一就是欧盟的东向扩展,更多地符合德国的战略与经济利益,而法国则希望通过南向发展,构建更加符合法国意愿和利益的欧盟扩大途径。德国认为,“地中海合作计划”纯粹是“法国的私心”;原因之二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德国经济一路领先,而法国不但是内部危机深重。而且在多年以来尽占优势的战略谋划方面也被国际舆论认为已在德国的水准之下,对法国而言利比亚危机的来临自然是绝好的机会。此时美国和欧盟之间也存在利益竞争,此次军事行动中欧盟有意向“地中海合作计划”战略的转移,但是这一战略势必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有所抵冲。在金融危机后,美欧之间利益之争深化的背景之下,美国自然并不乐见欧盟在地中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明为合作,其实暗度陈仓。三、干涉的结果——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
这场持续近半年的内战,使该国伤亡人数超过2万人,70多万人沦为难民,大量基础设施遭受战火破坏,民众生活艰难,昔日令人羡慕的“非洲首富”,短时期内沦为人间地狱。利比亚某种程度上是个部族国家,每个部落都各自为政。而“全国过渡委员会”重新夺取政权,不过是一些部族代替另一些部族进行统治,这对于想真正实现民主的人民来说这次战争的胜利意义不大。
对于战争的干涉者英法等西方国家也未必能捞取多少实际好处。当初英法等国急于挑头发动这场战争,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中东波”趁火打劫,填补权力空白,重新染指北非,实现其地缘、能源和意识形态利益。但这场战争持续这么长时间,远远出乎英法等国意料。英法美一周消耗1亿美元。[4]这对欧盟近期低迷的经济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四、结语
从历史看,任何被设计的、植入的民主制度都不会太成功,民主是一把双刃剑,干涉主义政策下的利比亚也可能走向民主,但更可能走向人民希望的伊斯兰道路,这反而离精心干涉者——西方的期待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M].吕德宏,赵刚,郭寒冰,主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7.
[2]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Z].2009.
[3]田文林.[EB/OL].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8/256130.html.
[4]田文林.[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ecd47f0102du3a.html.
【关键词】利比亚危机;美国和北约;干涉
自2011年3月19日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到4月18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再到目前利比亚过渡政府希望北约继续充当其监护人,一直到其能够制定出法律。这场看似由利比亚内力做主角的战争,更多的加入了外力的干预,那么利比亚的未来将有谁来掌控?一、干涉的原因分析
利比亚危机的发生既有中东民主浪潮的影响,在一定能程度上更符合了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和欧盟多年以来所追求的一个战略扩展的目标。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奥巴马政府发动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在即使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前景下,依然发动了一场很可能赢不了的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中东计划”的既定目标。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面进入中东,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东重要价值逐步确定。这一地区从摩洛哥一直延伸到中国及俄罗斯的边境。[1]而实现“大中东计划”始终是美国长期坚守的战略。其次发动利比亚战争对美国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无论如何都会对奥巴马的选举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如果不发动战争就是会加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衰落。奥巴马在国内已经面临反对派的攻击,说他放弃了美国的价值观,放弃了美国的地位,在这些压力下奥巴马不得不重新强调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二)欧盟部分国家参与利比亚战争的动机
由于历史、地缘、经济特别是安全上的原因,北非中东地区一直是欧盟着力经营的南部“后院”。对欧盟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该地区很多国家曾是英、法、意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国家独立后仍与英法等前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文化和政治联系。从地理上看,北非中东地区特别是环地中海南岸地区紧邻欧盟。这一地区的不稳定以及恐怖主义和移民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欧盟特别是法、意、西等国的安全。从经济上看,北非中东地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欧盟对该地区的能源依赖很大。北非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4.8%,天然气储量占4.4%,利比亚是欧盟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2]其次北非中东地区是欧盟近年来出口投资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军火销售的最大的海外市场。二、干涉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在利比亚危机中,主要干涉者美国和欧盟因为利益关系既存在合作,也充满了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争夺。
(一)从合作方面看,最主要的是北约成员国对外作出的一致决议,指挥并实施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这一由美国及西欧盟国所构建的安全合作机制,弥补了美国单方面的能力的欠缺。北约这个以“共同价值”为纽带的价值共同体,在这次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明显反映了其从原先的局限于成员国领土范围内的“集体防御”军事联盟组织转变为全球性的、在成员国领土范围之外发挥作用、主动维护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利益的政治和军事同盟组织。[3]
(二)从内部矛盾和竞争方面,不论是欧盟内部还是欧盟与盟国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争夺与竞争
首先从欧盟内部来看:此次在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德国并没有参加,而法国相当积极。原因之一就是欧盟的东向扩展,更多地符合德国的战略与经济利益,而法国则希望通过南向发展,构建更加符合法国意愿和利益的欧盟扩大途径。德国认为,“地中海合作计划”纯粹是“法国的私心”;原因之二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在德国经济一路领先,而法国不但是内部危机深重。而且在多年以来尽占优势的战略谋划方面也被国际舆论认为已在德国的水准之下,对法国而言利比亚危机的来临自然是绝好的机会。此时美国和欧盟之间也存在利益竞争,此次军事行动中欧盟有意向“地中海合作计划”战略的转移,但是这一战略势必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有所抵冲。在金融危机后,美欧之间利益之争深化的背景之下,美国自然并不乐见欧盟在地中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明为合作,其实暗度陈仓。三、干涉的结果——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
这场持续近半年的内战,使该国伤亡人数超过2万人,70多万人沦为难民,大量基础设施遭受战火破坏,民众生活艰难,昔日令人羡慕的“非洲首富”,短时期内沦为人间地狱。利比亚某种程度上是个部族国家,每个部落都各自为政。而“全国过渡委员会”重新夺取政权,不过是一些部族代替另一些部族进行统治,这对于想真正实现民主的人民来说这次战争的胜利意义不大。
对于战争的干涉者英法等西方国家也未必能捞取多少实际好处。当初英法等国急于挑头发动这场战争,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中东波”趁火打劫,填补权力空白,重新染指北非,实现其地缘、能源和意识形态利益。但这场战争持续这么长时间,远远出乎英法等国意料。英法美一周消耗1亿美元。[4]这对欧盟近期低迷的经济形势无疑是雪上加霜。四、结语
从历史看,任何被设计的、植入的民主制度都不会太成功,民主是一把双刃剑,干涉主义政策下的利比亚也可能走向民主,但更可能走向人民希望的伊斯兰道路,这反而离精心干涉者——西方的期待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M].吕德宏,赵刚,郭寒冰,主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7.
[2]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Z].2009.
[3]田文林.[EB/OL].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8/256130.html.
[4]田文林.[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ecd47f0102du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