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步健身有学问
常见的散步方法
【摩腹散步法】 这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步行时两手旋转摩腹部,每分钟30到60步,每走1步按摩1周,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3到5分钟。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适合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或习惯性便秘的中老年人。
【摆臂散步法】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的摆动。每分钟行走60到90步,即在中速散步过程中,两臂用力前后摆动,能增进肩关节和胸廓的活动量。这种走法适合体质较好且患有肩关节痛或呼吸系统慢性病患的中老年人。
【快速散步法】这种散步方法可增强心脏功能和减轻体重。适用于身体健康的老人和慢性关节炎、胃肠病、高血压病恢复期患者的锻炼。快速步行要求速度达到每小时5~7千米。锻炼初期,持续时间以半小时为宜,走2.5千米,身体条件适应后可逐步地增加运动时间和步行速度。但必须注意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严格掌握这一点。
【反臂背向散步法】 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臂放在反腰命门穴,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这种散步法要注意选择道路平坦,无障碍的扩散环境,避免跌跤等意外伤害。适合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神经疾病的人。
【 普通散步法】一般以每分钟60到90步速度行走,每次应走30分到1个小时。此法适合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倒退步行法】 这是一种新兴的健身法。即双手反剪、倒退行走,一次走数十米,常走不懈。在空旷的平地上,倒退着走。但距离不要太长。倒退步行能锻炼腰椎、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腰腿痛。
【跳跃步行法】 双脚并拢双臂摆动进行原地跳或行进跳。适当的跳跃能解除疲惫和紧张,中老年人与青少年一起跳,更有利于健身、健美、健脑。
【倒立行走法】双手着地,双脚朝上靠墙或依附横空的绳索慢慢移动。倒立行走2~3分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有健身之效。
【快速行进法】又叫“小跑步”法。即跨步时一只脚迅速着地,另一只脚又向前抬起。此法能促进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的康复,效果甚佳。
饭后散步并非人人适宜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但这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有些人就不适于饭后散步。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贫血、低血压等病人以及年老体弱的人,均不宜饭后立即散步。最好先按摩脚部,休息半小时后再散步。
尤其是老年人,散步要注意:
1.不要刚吃完饭就散步,也不要在寒冷、炎热、多尘的地方散步;
2.不要走得气喘吁吁,感到疲乏感就应当休息;
3.不要穿皮鞋或太硬的鞋,最好穿布鞋,衣着合适;
4.步子不要太急,要平稳,节奏以适合自己体重身高为好。
(摘自《家庭保健》画/文俭)
好瓶子熬不过破罐子:多病也能长寿
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曾对一百多名长寿老人做过调查,结果让人惊讶:其中的体弱多病竟占了多数。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好瓶子熬不过破罐子。”有些身体强壮者,寿命还不如某些一向体弱多病的人长。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其实一点也不怪。体弱者对病痛倍加小心,并能通过药物与日常的自我保健等多种方式与疾病作斗争,最终战胜疾病获得长寿。
医学界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患过某种疾病,痊愈后会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生活中也常有这种人,年轻时体弱多病,年老后却老当益壮。为何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多病者尝过病痛的滋味,善于珍惜和保养身体,他们有病就求医,并坚持必要的健身锻炼,具有体壮者所没有的韧性;因为有病,他们不放纵烟酒,注意饮食的科学合理,不像体壮者那样毫无顾忌,任随“病从口入”;主动与疾病作斗争打持久战,不断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不像体壮者那样自以为有“老本”可吃,于是以扛代医,结果常常是“不病则不病,一病就要命”;因为有病,他们深知"怒气伤身"的道理,不争强好胜,不动辄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如此,能量消耗缓慢,“细水长流”使他们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长,不像体壮者那样自以为健康,因而常常忽视自我保健,能量快速流失,最终“油干灯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患病者只要能正视疾病,乐观豁达地与疾病作斗争,而不是谈"病"色变,忧心忡忡、一蹶不振,就一定能战胜疾病并逐渐积累健康,最终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至于体壮少病的人,也不能自以为健康而忽视日常的自我保健,须知“老本”只能吃一时,长久的健康还得靠自身的努力。
(摘自《健康科学》)
常见的散步方法
【摩腹散步法】 这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步行时两手旋转摩腹部,每分钟30到60步,每走1步按摩1周,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3到5分钟。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适合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或习惯性便秘的中老年人。
【摆臂散步法】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的摆动。每分钟行走60到90步,即在中速散步过程中,两臂用力前后摆动,能增进肩关节和胸廓的活动量。这种走法适合体质较好且患有肩关节痛或呼吸系统慢性病患的中老年人。
【快速散步法】这种散步方法可增强心脏功能和减轻体重。适用于身体健康的老人和慢性关节炎、胃肠病、高血压病恢复期患者的锻炼。快速步行要求速度达到每小时5~7千米。锻炼初期,持续时间以半小时为宜,走2.5千米,身体条件适应后可逐步地增加运动时间和步行速度。但必须注意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严格掌握这一点。
【反臂背向散步法】 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臂放在反腰命门穴,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这种散步法要注意选择道路平坦,无障碍的扩散环境,避免跌跤等意外伤害。适合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神经疾病的人。
【 普通散步法】一般以每分钟60到90步速度行走,每次应走30分到1个小时。此法适合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倒退步行法】 这是一种新兴的健身法。即双手反剪、倒退行走,一次走数十米,常走不懈。在空旷的平地上,倒退着走。但距离不要太长。倒退步行能锻炼腰椎、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腰腿痛。
【跳跃步行法】 双脚并拢双臂摆动进行原地跳或行进跳。适当的跳跃能解除疲惫和紧张,中老年人与青少年一起跳,更有利于健身、健美、健脑。
【倒立行走法】双手着地,双脚朝上靠墙或依附横空的绳索慢慢移动。倒立行走2~3分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有健身之效。
【快速行进法】又叫“小跑步”法。即跨步时一只脚迅速着地,另一只脚又向前抬起。此法能促进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的康复,效果甚佳。
饭后散步并非人人适宜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但这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有些人就不适于饭后散步。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贫血、低血压等病人以及年老体弱的人,均不宜饭后立即散步。最好先按摩脚部,休息半小时后再散步。
尤其是老年人,散步要注意:
1.不要刚吃完饭就散步,也不要在寒冷、炎热、多尘的地方散步;
2.不要走得气喘吁吁,感到疲乏感就应当休息;
3.不要穿皮鞋或太硬的鞋,最好穿布鞋,衣着合适;
4.步子不要太急,要平稳,节奏以适合自己体重身高为好。
(摘自《家庭保健》画/文俭)
好瓶子熬不过破罐子:多病也能长寿
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曾对一百多名长寿老人做过调查,结果让人惊讶:其中的体弱多病竟占了多数。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好瓶子熬不过破罐子。”有些身体强壮者,寿命还不如某些一向体弱多病的人长。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其实一点也不怪。体弱者对病痛倍加小心,并能通过药物与日常的自我保健等多种方式与疾病作斗争,最终战胜疾病获得长寿。
医学界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患过某种疾病,痊愈后会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生活中也常有这种人,年轻时体弱多病,年老后却老当益壮。为何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多病者尝过病痛的滋味,善于珍惜和保养身体,他们有病就求医,并坚持必要的健身锻炼,具有体壮者所没有的韧性;因为有病,他们不放纵烟酒,注意饮食的科学合理,不像体壮者那样毫无顾忌,任随“病从口入”;主动与疾病作斗争打持久战,不断增强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不像体壮者那样自以为有“老本”可吃,于是以扛代医,结果常常是“不病则不病,一病就要命”;因为有病,他们深知"怒气伤身"的道理,不争强好胜,不动辄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如此,能量消耗缓慢,“细水长流”使他们的生存期限得以延长,不像体壮者那样自以为健康,因而常常忽视自我保健,能量快速流失,最终“油干灯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患病者只要能正视疾病,乐观豁达地与疾病作斗争,而不是谈"病"色变,忧心忡忡、一蹶不振,就一定能战胜疾病并逐渐积累健康,最终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至于体壮少病的人,也不能自以为健康而忽视日常的自我保健,须知“老本”只能吃一时,长久的健康还得靠自身的努力。
(摘自《健康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