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一桩公案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1月间,《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目。鲁迅先生应约对后一项作了答复,于同年2月21日在该报发表。全文如下:
  
  青年
  必读书
  从来没有留心过,
  所以现在说不出。
  附
  注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 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 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二月十日)
  鲁迅此言一出,旋即引起轩然大波。“署名和匿名的豪杰之士的骂信收了一大捆”,许多攻击文章也纷纷见诸报端。有人说鲁迅这是“偏见的经验”、“是不懂中国书,不了解中国书”、“冤枉了中国书”,质问道:“假使中国书是僵死的,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辈,尚有他的著作遗传到现在呢?”有人说鲁迅的话“浅薄无知识”、“大胆武断”,认为“鲁先生只管自己不读中国书,不应教青年都不读;只能说自己不懂中国书,不能说中国书都不好”。甚至幼稚地反诘:“中国的书,是死人的书吗?死人能著书吗?鲁先生,说得通吗?”并攻击说,鲁迅的话“贻误青年”。有位“学者”还说:鲁迅先生“读得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
  撇开当时的非难不说,在时过八十余年的今天,当我们看到鲁迅的这段文字,也一时弄不明白。因为我们知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十分丰富的,应该批判地继承,而鲁迅先生却主张“不看中国书”,他为什么要说出这么绝对的话来呢?是他过于偏激了,还是别有一层深意?
  要了解这个问题,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个问题的论战、鲁迅先生的解释及他的一贯思想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的历史:五四运动之后,国粹主义思潮再度泛滥,文化界出现的“整理国故”运动,实际上是借提倡整理国故,大读特读古书,散布封建主义思想,宣传保守、倒退、复古,妄图把青年引导到脱离实际斗争的书斋和研究室里。当时,旧的国粹派和新的国学家纷纷给青年开列长长的书目,梁启超还要办什么文化学院,甚至一些新人物也附和他们的论调,带上了复古倾向,有些青年也糊里糊涂地钻进了故纸堆里。面对这种复古倒退的逆流,鲁迅先生像中流砥柱,奋起斗争,发表了上述惊世骇俗之论,引起复古家的攻击当然在所难免。
  后来,鲁迅先生曾在论战中和别的文章中对他的这一思想作过不同程度的阐释。
  鲁讯先生认为:“我们……的国度里,古书实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是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他还说:“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使人感到一种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正由于此,他才说“去年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鲁迅先生还认为,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正如要说明鸦片的弊害,大概唯吸过鸦片者最为深知、最为痛切一般。但既使‘束发小生’,也何至于说,要做戒绝鸦片的文章,也得先吸尽几百鸦片才好呢”。这种意思,他还这样说过:“我向来是不喝酒的,数年之前,带些自暴自弃的气味喝起酒来了,当时倒也觉得有点舒服。先是小喝,继而大喝,可是酒量愈增,食量就减下去了,我知道酒精已经害了肠胃。现在有时戒除,有时也还喝,正如还要翻翻中国书一样。但是和青年谈起饮食来,我总说:你不要喝酒。听的人虽然知道我曾经纵酒,而都明白我的意思。”他说,“我即使自己出的是天然痘,决不因此反对牛痘;即使开了棺材铺,也不来讴歌瘟疫的”。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鲁迅先生的答复并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一时的偏激之见。除了斗争的需要外,还自有他的道理在。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个方面,就是鲁迅先生在中国问题上一贯的矫枉过正的思想。鲁迅认为:“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主张也不肯行。”可见,他的这个主张,一定也已是取了一个修正值的。深刻的片面较之肤浅的全面于读者收益更大。
  另一个方面,我们从鲁迅的学术活动中也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并不反对用科学方法来整理和研究古代文化遗产。他曾肯定汪原放的标点和校正小说;对胡适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绩,也有公允的评价。1927年7月,他应广州知用中学的师生之邀前往演讲时,在回答“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书?”的问题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1930年,他给友人许寿裳的长子开出一个研究古文的书单。他自己不仅撰著了《中国小说史略》这样系统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史性著作,还从事过辑佚、校勘等整理古籍的工作,并且成绩斐然。他还曾经呼吁:“中国学问,待重新整理者甚多。”除历史外,他举出“如社会史、艺术史、赌博史、娼妓史、文祸史,都未有人著手”等等。可见,鲁迅先生并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他对“青年必读书”答复的激烈的语言和态度,正是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的体现。
其他文献
华罗庚与陈省身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数学发展的一个活跃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并做出了世界水平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在时局变迁的背景下分别做出了回国与去国的不同抉择。1948年12月,时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理所长的陈省身举家赴美。1950年3月,华罗庚由美回国,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徐利治在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求学时,华罗庚与陈省身已是西南联大闻名遐迩的
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采用了儿歌童谣的表达方式,使教材充满童趣。在课堂各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童谣创设童趣意境,让学生进行趣味探究,能促进迁移运用,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中强化道德情感,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  儿歌童谣语言精练、响亮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易被低年段的儿童接受。统编教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随文编写了多首儿童歌谣,有的融合在其他栏目中,有的独立构成内容。在小学低
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对教育事业更加关注。我国的教育体系自中学往后已基本定型,难以发生重大的变革。而小学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掌握量要求不高,但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巨大。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特征  教學中心转移  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特点是教学中心的
许君远(1902—1962),河北安国人,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与废名、梁遇春、石民、张友松等同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平文艺界较为活跃,经常在《现代评论》、《新月》、《北平晨报》、《华北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文艺杂谈,深得丁西林、陈西滢、杨振声、沈从文等人赏识,被一些文学史家称为“京派代表人物”。后转入报界,深得张琴南、陈博生、张季鸾、胡政之等称赞、
崇厚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被提起,主要是因为《里瓦几亚条约》。这一条约严重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朝野人士一致谴责和唾骂,清政府也拒绝批准。该条约系崇厚擅自与俄国政府所签订,因此也被称作《崇厚条约》,崇厚本人因此条约从仕途巅峰一下子身败名裂,沦为阶下囚,被清政府定罪斩监候,差点掉脑袋。此事虽已过去一百多年,但在国际关系与领土、领海争端纷纭复杂的今天,很有必要研究崇厚这个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所作所为,
去冬某日上午十点半左右,笔者来到位于香山脚下的一所敬老院,一百零一岁高寿的林老正拄拐独自在院子中散步。老人接受笔者的采访有些耳背,但声音洪亮,眼神和记忆力很好,老人坚持自己穿衣倒水进餐等,不要旁人帮助。他告诉笔者,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床上堆着日记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五千年》、《成语故事》以及佛教书籍和佛像。老人一生乐善好施,多年来还曾拿出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或托居委会购买救灾物资
与所有诗人一样,灰娃也有诗人必备的条件之一,那就是诗人气质和禀赋。她敏感,富于幻想,向往美好的世界。有时我想,倘若灰娃没有随表姐去延安而留在国统区,那她的命运会是怎样?当然,已逝岁月作为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我猜测:她极有可能还是一位诗人,就像当时活跃在国统区内的“七月派”和“九叶派”诗人一样。我之所以作这样的假设,是因为我觉得对有的诗人来说,客观环境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其诗人气质和禀赋。读了《我额头
韩晗出生于1985年,属于“八零后”。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喜欢写诗、写小说的不少,喜欢研究文学的似乎不多。而作家陈应松在向我推荐韩晗时一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是真的喜欢这个东西(指文学研究),这样的年轻人现在真的不多!”后来,我了解到韩晗已经出版了散文集《大国小城》、学术专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三十年》等八种,更感到了应松兄此言不虚。这不,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入学不到半年,韩晗又拿出了他的最新成果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香港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其实连“可望”都是奢侈,也不可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想来一趟深圳都需勇气,或者说,有此念头便汗涔涔下。深圳是什么地方?罗湖桥那边又是什么地方?那是红与黑的交界,那是火与冰的对峙,那是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与纸溺金炫、醉生梦死的分野。更主要的,那里有英帝国主义的米字旗耀武扬威,那里是公鸡版图腹下、一块比铜钱还小却藏匿很深的异己的伤痛。  我的童年在浙赣线
胡适(1891—1962)《尝试集·四版自序》谈到他的新诗尝试是以“放脚”作为比喻的。脚作为身体的有机组成,一个曾经虐待过“脚”的文化,“放脚”不可避免成了想象现代汉诗的源头:“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我现在看这些少年诗人的新诗,也很像那缠过脚的妇人,眼里看着一班天足的女孩子们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