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于2014年3月开展了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并向教师征集论文。集团内16个单位围绕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67篇,案例12篇。本期刊登的7篇中职学校教师的论文,是从中评选出的部分优秀论文。希望通过此次论文交流,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应德国有关方面邀请,笔者于2012年考察了德国的职业教育。考察活动得到了当地学校的重视和热情接待,双方就职业教育的体制、理念及如何与企业合作、对职员进行终身教育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一、考察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是斯图加特市的一座具有50年历史的职业学校。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座谈中,考察团队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构成到学分制度甚至课程安排,对我们每一个考察者来说都是全新的冲击。我们在与德方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中,逐渐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质疑到敬佩。对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和对学员的终身教育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1.独特的学院结构
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交流之初,我们甚至怀疑它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因为它的学校组织结构更像一个运转良好的咨询和技术输出公司。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结构共分四大板块:
(1)咨询部门——负责与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帮助企业发掘新技术方向,发现原有技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并提出实施意向和计划。
(2)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学校与企业达成的技术实施意向和计划,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合理选择和配备学校师资、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参与者(学生)的培训和工作细则、项目实施评价方法等。
(3)教学部门——学校的课程是以一个一个的项目作为载体进行,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相应的需求。教学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监控项目的进展并解决中间出现的问题。
(4)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行政和财务管理,以及学生学分的计算核对和学历文凭的发放。
2.独特的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还停留在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初级阶段,即便与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其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已有技术,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不是被动地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而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形式无疑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当然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由于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服务——项目解决方案,所以学院不会收取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任何费用,企业都会乐于支付全部费用。
3.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师资结构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形式有两种:(1)常规教学形式—固定教学场所,常年提供机械、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学生不以学年为学习的时间段划分,而是以课程为学习的时间段。例如一名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可选择一门课程学习,也可选择多门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考评合格即可结业离校。(2)项目教学形式—学院为企业提供项目服务的同时,就会在相应的企业或社会上招收学生,学生在项目的进程中学习并工作,项目结束后即此项目课程结束。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构成分为两部分:(1)负责常规教学的教师团队,这部分占总体的20%。(2)负责项目实施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但负责在项目进行中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负责项目的实施,这部分占总体的80%。
4.独特的学分、学历管理制度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管理学院庞大的学分数据库。由于学生是以课程或项目的完成来获取学分的,所以学生在学院的学习是间断性和长时间的。但不管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间断的还是连续的,时间是1年还是10年,只要他的学分累积到学历颁发的要求,学校就为其颁发学历资格证书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宽进严出”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学分和学历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这种管理制度不但可以确保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现今中国的职教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点是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用工人员。虽然我们倡导“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理念,但在操作上,因为学校教学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所以职业学校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需要,我们培养”的模式本身就存在着时间差。而德国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我们将学校的教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能力,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就业。这与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吻合。第二部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以项目的形式对进入企业的学员进行再培训。这一形式既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作为学校,由于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实用和有价值的服务,会得到企业在资金和合作上的良好配合,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学生在校学习的费用。对于学生,在进行了基础学习以后进入企业,可以免费得到更多的实用经验和技术,并通过参与项目过程积累学分,完成高一级学历的学习,而这个过程基本是免费的。作为企业,学校给予的项目操作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得到的利益更大,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二、技术输出型学校所应具备的特点
输出技术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众多的优点,但这种形式对职业学校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从定位到管理以及学历制度都要发生根本的改变。 1.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及融合
技术输出型职业学校除了进行职业基础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
与企业形成定期的研讨和咨询关系。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企业研发、生产甚至市场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其次是随时关注企业的切实需求,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或提高的技术细节;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给出实用性的建议和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这种合作关系不是随机的,而是长期和有计划的。学校应极力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信任关系。
(2)拥有一个强大的高级技术人才库
不论是与企业前期的研讨和提出咨询意见,还是中期提供项目计划,一直到项目的具体实施,都需要具有行业资深阅历和实施能力强的行业高级技术人才。
建立一个强大的本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库是学校进行技术输出的必备条件。对于人才库中的人员信息,不仅仅是学历和经历的简单信息储存,还应对其职业技术专长及曾经参与项目实施的情况做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只有完备的人才资料才能为每一个项目实施寻找合适的项目领导者。
(3)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行业发展及市场有一定的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项目计划。②在项目实施阶段具有权威性的人才储备。③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专业的项目管理者。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扮演项目管理者的角色。项目管理者的职责有:全程监控项目的实施进程,负责与企业相关部门的沟通,当项目实施不顺利时的协调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4)有别于高校的基础研究,着重解决行业实用性技术革新项目
准确定位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位置是实现技术输出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一般多归类于某一学科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职业院校应将自身定位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发挥其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5)更加关注中小型企业,并为其服务
相较于拥有雄厚资金和完善的研发部门的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更需要来自外部有效的技术支持。项目性的技术革新或产品开发具有短小高效的特点,更受中小型企业的欢迎,也是职业院校开拓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向。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企业就主要来自于德国东部的中小型企业。
2.全新的职业学校管理体系
(1)无处不在的课堂
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项目实施计划后,与企业达成项目实施意向(即合同),学校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实施经理进入企业,与企业现有员工组成项目开发小组进行项目实施。与项目实施经理、项目开发小组成员、企业提供的场地相平行的另一组名称是:教师、学生、教室。而以上三样组成了职业学校的新型课堂。企业为教师提供“课时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学分”,而学校可以得到完善的设备和极具实效性的“实训基地”。
(2)灵活变换的学时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学时模式。准确地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块:第一块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这与我们的传统教学形式一致。第二块的学习是通过在企业中实施一个个项目来完成的。学时是项目实施时间的总和,而这样的学时累计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但可以将就业和学习有效结合,也可较为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兼顾其他事务。
(3)外松内紧的学籍制度,严苛且极具实效性的考核制度
无限扩展的课堂、灵活多变的学时、不同的项目学习与实施,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学制松散而不好管理,但实际上只要对学生在企业中实施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分的获取就能做到精准而严谨。学生要想获得学分必须由三方面共同认可,即项目实施经理(教师)、项目管理者(校方)、企业。由于学分的三方监管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
(4)社会高度认同的学历证书
对于以技术输出为办学理念的职业学校来说,它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势必将受到广泛的认可。
①学生的认可。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职业生涯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在专业技术上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还获取了就业机会和企业的认可,可谓一举三得。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各个项目得以认识了本行业的技术精英并与之合作,为其在行业的发展拓展了人脉、积累了资源。
②企业的认可。学生学历证书的取得过程实际上是全程在企业的监管下进行的。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的实施是全面考察员工最有效的方法。即便学生所参与的项目不都是在一个企业完成的,由于严格的学分及考核制度的实施,也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学生评价。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调学生所参与项目的相关信息,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技能和专长,为更加有效地使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以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情况来看,实施技术输出的校企合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但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走出“学校出不去,企业不愿意”的困境,职业学校就要从人员输出型向技术输出型转变。
(高萍萍,本科,中教高级,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100037)
*基金项目:教育教学-政校企行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三期)(改革试点)(编号:PXM2013_014306_000119)。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于2014年3月开展了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并向教师征集论文。集团内16个单位围绕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论文67篇,案例12篇。本期刊登的7篇中职学校教师的论文,是从中评选出的部分优秀论文。希望通过此次论文交流,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应德国有关方面邀请,笔者于2012年考察了德国的职业教育。考察活动得到了当地学校的重视和热情接待,双方就职业教育的体制、理念及如何与企业合作、对职员进行终身教育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一、考察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是斯图加特市的一座具有50年历史的职业学校。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座谈中,考察团队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构成到学分制度甚至课程安排,对我们每一个考察者来说都是全新的冲击。我们在与德方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中,逐渐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质疑到敬佩。对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和对学员的终身教育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1.独特的学院结构
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交流之初,我们甚至怀疑它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因为它的学校组织结构更像一个运转良好的咨询和技术输出公司。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结构共分四大板块:
(1)咨询部门——负责与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帮助企业发掘新技术方向,发现原有技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并提出实施意向和计划。
(2)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学校与企业达成的技术实施意向和计划,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合理选择和配备学校师资、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参与者(学生)的培训和工作细则、项目实施评价方法等。
(3)教学部门——学校的课程是以一个一个的项目作为载体进行,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相应的需求。教学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监控项目的进展并解决中间出现的问题。
(4)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行政和财务管理,以及学生学分的计算核对和学历文凭的发放。
2.独特的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还停留在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初级阶段,即便与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其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已有技术,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不是被动地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而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形式无疑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当然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由于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服务——项目解决方案,所以学院不会收取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任何费用,企业都会乐于支付全部费用。
3.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师资结构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形式有两种:(1)常规教学形式—固定教学场所,常年提供机械、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学生不以学年为学习的时间段划分,而是以课程为学习的时间段。例如一名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可选择一门课程学习,也可选择多门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考评合格即可结业离校。(2)项目教学形式—学院为企业提供项目服务的同时,就会在相应的企业或社会上招收学生,学生在项目的进程中学习并工作,项目结束后即此项目课程结束。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构成分为两部分:(1)负责常规教学的教师团队,这部分占总体的20%。(2)负责项目实施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但负责在项目进行中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负责项目的实施,这部分占总体的80%。
4.独特的学分、学历管理制度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管理学院庞大的学分数据库。由于学生是以课程或项目的完成来获取学分的,所以学生在学院的学习是间断性和长时间的。但不管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间断的还是连续的,时间是1年还是10年,只要他的学分累积到学历颁发的要求,学校就为其颁发学历资格证书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宽进严出”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学分和学历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这种管理制度不但可以确保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现今中国的职教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点是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用工人员。虽然我们倡导“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理念,但在操作上,因为学校教学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所以职业学校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需要,我们培养”的模式本身就存在着时间差。而德国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我们将学校的教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能力,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就业。这与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吻合。第二部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以项目的形式对进入企业的学员进行再培训。这一形式既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作为学校,由于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实用和有价值的服务,会得到企业在资金和合作上的良好配合,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学生在校学习的费用。对于学生,在进行了基础学习以后进入企业,可以免费得到更多的实用经验和技术,并通过参与项目过程积累学分,完成高一级学历的学习,而这个过程基本是免费的。作为企业,学校给予的项目操作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得到的利益更大,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二、技术输出型学校所应具备的特点
输出技术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众多的优点,但这种形式对职业学校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从定位到管理以及学历制度都要发生根本的改变。 1.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及融合
技术输出型职业学校除了进行职业基础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
与企业形成定期的研讨和咨询关系。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企业研发、生产甚至市场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其次是随时关注企业的切实需求,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或提高的技术细节;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给出实用性的建议和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这种合作关系不是随机的,而是长期和有计划的。学校应极力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信任关系。
(2)拥有一个强大的高级技术人才库
不论是与企业前期的研讨和提出咨询意见,还是中期提供项目计划,一直到项目的具体实施,都需要具有行业资深阅历和实施能力强的行业高级技术人才。
建立一个强大的本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库是学校进行技术输出的必备条件。对于人才库中的人员信息,不仅仅是学历和经历的简单信息储存,还应对其职业技术专长及曾经参与项目实施的情况做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只有完备的人才资料才能为每一个项目实施寻找合适的项目领导者。
(3)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行业发展及市场有一定的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项目计划。②在项目实施阶段具有权威性的人才储备。③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专业的项目管理者。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扮演项目管理者的角色。项目管理者的职责有:全程监控项目的实施进程,负责与企业相关部门的沟通,当项目实施不顺利时的协调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4)有别于高校的基础研究,着重解决行业实用性技术革新项目
准确定位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位置是实现技术输出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一般多归类于某一学科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职业院校应将自身定位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发挥其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5)更加关注中小型企业,并为其服务
相较于拥有雄厚资金和完善的研发部门的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更需要来自外部有效的技术支持。项目性的技术革新或产品开发具有短小高效的特点,更受中小型企业的欢迎,也是职业院校开拓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向。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企业就主要来自于德国东部的中小型企业。
2.全新的职业学校管理体系
(1)无处不在的课堂
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项目实施计划后,与企业达成项目实施意向(即合同),学校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实施经理进入企业,与企业现有员工组成项目开发小组进行项目实施。与项目实施经理、项目开发小组成员、企业提供的场地相平行的另一组名称是:教师、学生、教室。而以上三样组成了职业学校的新型课堂。企业为教师提供“课时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学分”,而学校可以得到完善的设备和极具实效性的“实训基地”。
(2)灵活变换的学时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学时模式。准确地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块:第一块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这与我们的传统教学形式一致。第二块的学习是通过在企业中实施一个个项目来完成的。学时是项目实施时间的总和,而这样的学时累计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但可以将就业和学习有效结合,也可较为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兼顾其他事务。
(3)外松内紧的学籍制度,严苛且极具实效性的考核制度
无限扩展的课堂、灵活多变的学时、不同的项目学习与实施,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学制松散而不好管理,但实际上只要对学生在企业中实施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分的获取就能做到精准而严谨。学生要想获得学分必须由三方面共同认可,即项目实施经理(教师)、项目管理者(校方)、企业。由于学分的三方监管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
(4)社会高度认同的学历证书
对于以技术输出为办学理念的职业学校来说,它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势必将受到广泛的认可。
①学生的认可。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职业生涯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在专业技术上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还获取了就业机会和企业的认可,可谓一举三得。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各个项目得以认识了本行业的技术精英并与之合作,为其在行业的发展拓展了人脉、积累了资源。
②企业的认可。学生学历证书的取得过程实际上是全程在企业的监管下进行的。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的实施是全面考察员工最有效的方法。即便学生所参与的项目不都是在一个企业完成的,由于严格的学分及考核制度的实施,也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学生评价。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调学生所参与项目的相关信息,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技能和专长,为更加有效地使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以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情况来看,实施技术输出的校企合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但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走出“学校出不去,企业不愿意”的困境,职业学校就要从人员输出型向技术输出型转变。
(高萍萍,本科,中教高级,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100037)
*基金项目:教育教学-政校企行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三期)(改革试点)(编号:PXM2013_014306_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