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正处于蓬勃发展和适应当前国家医疗环境,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顺利进行,新的临床应用指南陆续出台,检测技术和手段日臻完美,以自动化、分子化、组学研究为发展趋势,引领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科的全面发展。本文回顾了2012年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主要发展历程,期待2013年检验医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2-24)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e leukemia,PML)蛋白在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ML mRNA水平的差异。构建PML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后筛选出稳定表达
目的评估INNOVANCE试验检测D-二聚体(D-Dimer)的临床效能,为临床有效使用INNOVANCE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402份柠檬酸钠抗凝血标本来自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血后2 h内进行D-二聚体测定。分别采用INNOVANCE试验和PLUS试验在Sysmex CA7000检测平台上测定D-二聚体,并通过VIDAS-30检测平台进行验证。并对
目的评价探讨2012年我国临床实验室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报告的一致性程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ANA检测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实验性调查研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共发放5份样本(1份ANA阴性,4份ANA阳性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至533家参评实验室。滴度结果报告的方式分为稀释梯度为2倍滴度系统和3.2倍滴度系统,要求临床实验室根据各自实验室日常工作所用滴度报告方式,选择不同滴度系
期刊
期刊
以细菌、真菌和分枝杆菌培养为基础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提供服务。临床实验室诊断分析前期有自动化细菌培养平板接种仪;分析期有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和药敏仪以及最新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后期有相应的软件系统和智能中介系统可以连接各仪器发出临床报告。局部或全面微生物自动化最终目的是缩短培养和鉴定时间,缩短耐药报告时间,以满足临床对快速诊断和治疗感
目的应用结核分枝杆菌rRNA直接检测(MTD)和多位点PCR菌株分型方法,检测肺外结核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评价其在肺外结核感染的快速检测和菌株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47例儿童肺外结核、75例成人肺外结核以及48例非结核病患者的脑脊髓液、穿刺液等标本。用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MGIT960液体培养法和MTD法进行平行检测,对培养阳
期刊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率在指导重症细菌性肺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ICU中收治的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入选65例,平均年龄(62±16)岁。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5例,院内获得性肺炎32例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8例。入选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7.9±1.8;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14.5±5.3。有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