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脱王宠的“反面人生”——析王宠的其书其人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zh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宠作为明代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之典型,在明代与当代其书法价值被人们所重,历来有不染俗法、超然出尘独步书坛,本文力图从另一角度——即王宠的生活为主要背景,剖析其人与书法的另一面,即书法中苦闷与忧郁的气息。
  【关键词】书法;身世;治学;苦闷;无奈
  在明代与文征明、祝枝山、陈淳并称为“吴门四家”的王宠,像一颗流星划过了明代的长空,世人对其评价可谓洒脱,或许是魏晋风流后的又一人也未尝不可。但王宠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的超世脱俗吗?或许不然,王宠又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笔者希望根据一些材料从特殊的角度去解读王宠,让王宠更丰满。王宠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始终与书法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寄托。我们无论在品味其小草或是小楷时,都为之折服。总能感觉到书作中的一股空灵,韵高的独特气息冲击着我们的感官。这些气息贯穿了书作的始终,然而构成这种气息的根之所在是什么呢?本文力图从王宠的治学,王宠的身世背景及治学经历两个方面去分析王宠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空灵背后的苦闷与无奈
  1、王宠的身世背景
  弘治甲寅(1494)十一月八日,王宠出生于吴县(江苏苏州),王宠并非书香世家,自明代以来素为平民,据《吴县志》:“其先是吴江人,本姓章,父为后於王,遂为吴县人”。王宠出身低微,其父名王贞,字清夫,业商,在苏州闾门外南浩街开酒店,父亲好接宾客,闾门又处于苏州的商业中心,故并非王宠所乐居,王宠从小生活在贫穷喧嚣的酒肆之中,他在写给好友汤子重的信中曾讲起自己的身世:“但家本枯徒,生长廛市,入则楣枯塞目,出则蹄足摄履,呼筹握算之声彻昼夜,每一焦烦,心肠沸热。”世俗猜拳吆喝之声,更使宠十分烦恼,厌恶城市生活,向往“水怀丽泽兑,时歌角弓篇”。的生活,这可以解释王宠之后在石湖建居所住近二十年,而很少回到闾门的家中。当然父亲的再婚(母朱氏、继母顾氏)或许也是很少回家的原因之一。
  王宠自幼丧母,据王宠所撰的姨母朱硕人墓志铭:“吾母年三十七而亡,吾时童髻,未甚衰也,稍长,始知悲慕,每自痛生科不知有母子之乐,见人母子慈恋,妪煦相保持,未尝不怆然心催也。”那时,他每睹姨母朱硕人的容仪,问其咳声,便仿佛母亲犹在。王宠的身世遭遇,以及自小失去母爱,对他形成旷达澹泊的性格有很大影响。
  王宠本姓章,是吴江同里人,因父亲“为后于王”,才改了姓。尽管王宠的落款时常署名为“吴门王宠”或“太原王宠”,有时也引琅琊王氏为同宗,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因为自己的出身和异姓感到自卑。在早年写给兄长的书信中有“异姓为徒”的抱怨之词,在他去世之前写给其兄王守的家书中还专门写到:“易姓之事如何?久不行,谱已亡矣。此百年大事,乘此时不干可惜。”可见王宠一生都为异姓之事所挂怀。
  2、王宠的治学经历
  王宠的启蒙老师沈明之,后师从蔡羽。王宠的一生中从 17 岁到 38 岁一共参与了八次科举考试却都屡屡失望而归,他热衷于功名,与当代的巨公名卿多所交往,希冀获得他们的种种观照,但他的考试皆以失败告终,辱在泥潭不能自拔。倪涛《古今书论》载:“宠资雅训,不以育多自矜,游於蔡羽后,而一时名士皆归之。胡守缵宗尤相爱重,尚书顾璘推服。而宠悒悒不得进用”。王宠自正德五年(1510)迄嘉靖十年(1531)间,凡八就乡试,每试皆不利,(一试十七岁,二试二十岁,三试二十三,四试二十六,五试二十九,六试三十二,七试三十五,八试三十八)。史载:王宠从“弱冠”起,就补上苏州府学生员,每次督学来举行岁考和科考,王宠都名列前茅,加上他诗文、书法的成就,名声很大,不少学者追随请益,曾受过他指点的纷纷中高科,登显宦,而他自己却困顿依旧。封建时代的文人很难摆脱进取功名的吸引,他在诗中不止一次的流露对功名的向往:“岂无遐举心,鞴鹰不充腹”,“努力休明时,望子光五族”(《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但自己连不得志,唯有寄希望於兄长王守光宗耀祖,自己则绝望了仕途的追求,浪迹山林,以诗酒自适,“人生有身贵自适,枉向侯门蹑珠履”,“且须痛饮尽七碗,钟鼎山林安足论”(《雅宜山人集七言古诗》)。后来同学汤珍(子重)也推荐他出山,王宠在《山中答汤子重书》中则表示:“山林之好,倍於侪辈,徜徉湖上,而忘返”,且“颇耽文辞,登临稍倦,则左图右书,与古人晤语,纵不能解,片言会心,莞然独笑,饥而食,饱而嬉,人生适意耳。须富贵何时,诚日夕私贺,恐后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而且,感到如果入城为官,“虽欲衣冠揖让,更从诸君之利,恐踉跄粗率,重为执礼者讥笑矣”。王宠这时所表达的淡薄功名、乐在丘壑的思想,应该说是怀才不遇所流露出来的感慨与无奈。
  直到他四十岁去世那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进行考试,可以看出他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渴望和重视。在其小楷《赠别家兄履约会试七首》中他说“被褐垂百年”,这既透露了他对兄王守光宗耀祖的更高要求,也流露出内心中对王守应试成功的羡慕。由于封建统治制度的科举考试对书法要求很高,也促使王宠在楷书方面的成就。也就是说,王履吉对科举考试的高度关注促使他对书法尤其是楷书学习的专注和成就。 我们从其临习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本来是一幅春意盎然、情景交融的作品, 到了王宠的笔下却变了味, 加入了王宠独特的忧郁质的气息, 本来是很多轻松、活泼的“露锋”大多被其中“藏锋”隐住。我认为, 这是王宠的心在作祟,杨雄在其《法言, 问神》中写到:“言不能达其心, 书不能达其言, 难矣哉, 唯圣人得言之解, 得书之体……”。因此,就此而言, 王宠又不愧是一个以书来表情达意的高手。如果说中国画表现的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淡逸、萧疏、悠远、空灵等一系列的个人情感的话, 那么书法作品同样可以表现, 只不过更加抽象而已。然而, 在王宠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苦涩而又忧郁的心理似乎又让人感觉到那样的真实和具体。他通过线条内部空间的独特处理,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生命空间。
  但是,王宠的一生经过了八次科举考试,但他依然从容沉稳,淡泊明志、纯净高洁,于太湖和石湖中度过大半时光。师从蔡羽读书时,整日面对的是淡泊空旷、飘渺烟波的湖光山色,离开蔡羽以后他一直隐逸于石湖,最终于嘉庆十二年离开这个世界。在此期间他很少出去郊游,只是面对石湖的天光云影读书,所涉读的范围也很广,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号称诗书画“三绝”。就像文征明所说的,王宠在石湖读书二十年,没有特殊情况不出城,遇到山水美景或云烟湖光便赋诗唱和,姿态秀朗。和王宠同时代的大多文人在品评他的书法作品时都会说其“以韵为尚”。这与他早期跟随蔡羽学习,以及对晋人书法的刻苦临摹学习分不开。其关键在于王宠个人的精神素质和晋人精神境界有相似之处。唐代张怀瓘云:“书则一字已见其心”,这说明书法是最能直接表达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有哪种心灵就会有那样的书法风格和意境。王宠的书法空灵高逸,超凡迥异,就是他超凡沉静的心灵的反映。因此他学习晋人书法能真正领会到晋人的精神气质与尚韵书风。
  综上所诉,正是这特殊的条件,对魏晋古人与科举取士的双向追求,以及苦涩难言的家庭背景,这些条件的碰撞铸成了一代大家王宠独特的内心世界。才让我们看到今天这样一个王宠,单向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有这样的相辅相成才是我们认识一个书家的全面路徑。杨雄曰:“书为心画”。其实,王宠在向我们展示其作品的同时, 也把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展露给了我们, 我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是一派雅逸之气的那个明贤高士,我们也该关注的内心生活分享他的这些苦闷与无奈。
  注释:
  ①黄惇.中国书法史( 元明卷) [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②薛龙春. 雅宜山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
  ③薛龙春.王宠年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④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作者简介:孙杰(1996—),男,山西太原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 书法。
其他文献
【摘要】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十分关注对于孤独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讨厌被安排的一切、讨厌整齐划一的他对于自由的理解在影片《蓝》中得到了最细腻的阐述。他的细腻表现在,从碎片式的生活细节与片段中提取人们个体精神世界最感性的敏感点,细枝末节处体现中心思想,利用环境、气氛、色彩一同刻画生命的无奈、孤独与自我解脱。引发观众对生命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思考。  【关键词】作者论;基耶斯洛夫斯基;孤独生命;自由;
期刊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下文化发展也不断呈现出繁荣局面,从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都在我国辽阔地域传播发展,尤其是在演唱方面受到我国各地民族特色影响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歌曲演唱风格。本文对我国歌曲种类以及歌曲演唱民族性进行了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歌曲演唱的民族性特征,最后简单指出了我国歌曲演唱民族性特征的重要意义,文中在分析我国歌曲演唱民族性特征中进行了举例,希望给读者以直观理
期刊
剧情简介:[影片讲述了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  故事中男主Cobb和妻子Moll能够进入第一层梦、第二层梦、第三层梦,并且可以通过主动刺激的方法自由来去。两个人很相爱,便去梦境中体验白头偕老,但是第三层梦境的时间也就10年左右,于是他们就创造了第4层梦境,在第4层梦境里
期刊
【摘要】在摄影诞生之初,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当人们开始思考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传达某种观念意义时,观念摄影即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而诞生。在西方,观念摄影作为摄影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依然热度不减。同样在中国。观念摄影的发展十分迅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但是也同样存在种种问题。探究中国化观念摄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的观念摄影,成为中国化观
期刊
【摘要】在县级电视台从事记者职业10多年,在采写人物通讯有一些自己的体会。结合大学期间所学跟工作实践,今天跟大家谈谈人物通讯的采写,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人物通讯;采写精要  写真人真事和把人物写活,是采写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  前言:  人物通讯是再现特定人物形象,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其采写者在观察、访问中了解到那么个人、那么些事迹,不虚构而经过选择,再将其记述下来,这就叫“再现特定
期刊
颜色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及人们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同时,各民族的颜色文化也在不断地互相交流和影响。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民族对于颜色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有关颜色的风俗不知有过多少大大小小的变化。这里,我们仅就手中掌握的有限材料略作分析,虽无异于以管测天、以锥指地,但多少可从中窥见汉民族颜色文化的动态面貌。  (一)颜色的名称、内涵有变化  汉民族历史上对有些颜色区别得很细,
期刊
【摘要】《黑鹰坠落》全片长达144分钟,其中战争场面就有110分钟,但从来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多语境镜头和象征性镜头的综合运用、真实战争场景的营造、内涵丰富的现场调度、恰到好处的音效运用,以及节奏紧凑、风格凌厉的剪辑,无论作为商业电影还是艺术作品都几乎无可挑剔。  【关键词】象征性镜头;多语境镜头;深焦镜头;前进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主题蒙太奇  《黑鹰坠落》是美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于2001年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魏晋时代精神和书法分析王羲之书法蕴含的意义和审美境界。王羲之的书法受到老庄玄学的影响,呈现出自然洒脱的特征,是古代书法美学典范。王羲之的创作坚持中庸之道,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王羲之;魏晋风骨;守正创新;中庸之道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书法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特征,在我国书坛上已经流传了1600多年,其书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完善,是中国书法的典范,对历代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就业方面问题不少。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现阶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就业比例的结构性失衡的状态日渐表现突出、学生的就业观念等仍然不能够适应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具体的要求。因而,现在各个大学也实行了相关大学生创业加学分,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等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创新热情也日益增长。  【关键词】少数民族毕业生;创新创业;就业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
期刊
综合材料与表现,初接触到这门课程,尤感沉重。是一直以来绘画思维的禁锢,亦或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迟钝,总之,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排斥的。随着课程的跟进,依旧是蹑手蹑脚的,不敢放开思维去想去做。过程中也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认知,虽仍不透彻,但是总是在我的那面墙上凿开了一条缝,露出了一丝亮光。综合材料,打破了以往单纯在画布上用颜料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想法。就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它并非是要表达有多绚烂或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