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教与学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小学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灌入式教学和死记硬背,以学业成绩的高低代替了学生能力的高低,教学中反复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及做题技能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片面的追求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造成数学教学中一味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关心过程,更不关心过程中的对或错,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科学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活动的思考,从而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学习过程的思想方法,逐步掌握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学习方法将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常见问题
1.1数学教学课堂表现较差是小学生积极性较低的典型表现。一部分学生,不乐意听老师讲课,就会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打闹,以此来抗议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满。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老师的对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情绪被压抑,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回答问题上,一些因为害羞或者怕答案错误被同学笑话而不敢举手,一些聪明的学生也不想举手回答问题,原因在于怕同学们说自己爱出风头等。总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情绪一般较为低落,加上严格的课堂纪律的管理下,学生的积极性渐渐被打消。
12当前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在学生们的问题设置上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问题当中无法很好的进行知识体系的前后联系,体现数学特有的教学思维,容易将问题设置成为与数学关联不大的情境。
1.3问题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当中,最后的学习结果并非是最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仍然将学生们的学习结果放在第一位上,在问题提出之后追求的是学生们是否给出正确的数学答案,而学生们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创新点在哪里等等都没有很好的进行观察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基础上。
2提升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措施
2.1帮学生建立的主体意识。在我国学生的主体意识一般都不是十分强烈,在集体当中特别是在人很多的时候,不会也不善于表达个人内心的想法,内心的想法往往屈从于外部的环境影响。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合理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应当鼓励学生的总结发言,并且在可行性的范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到讲台来发言,说出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和解题的思路。再次,问题要有开放性,对答案唯一的数学讨论意义并不大,这类开放性的题目一般也应当含有动手的部分,例如,画图,折纸等等。最后,对于个别性格孤僻的学生,要积极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并且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让学生说出自己困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2充分给学生发言权。教师应该重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尤其注意给学生说话的权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而非压抑的环境当中学习。对待学生的回答错误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的寻求亮点来表扬学生,例如,“你的思路很有新意”“这样做在理论上是可以的”等等,表扬性和鼓励性的话语最能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会乐于举手回答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不能打断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论意见对与错都要予以鼓励,教师一定要发自内心,诚恳的表扬,并且大胆的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自己的结果和计算过程写下来,并且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想法,然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和创新,对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浓厚起来。
2.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处于相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态度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搞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喜欢上老师,乐意与老师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课外时间多接触学生,融入学生的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4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教师的教学艺术上下功夫,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創设一个宽松有趣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在课堂上适时地引用幽默恰当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或者插入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富有情趣、宽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下增长知识。例如,在回答问题: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长时间,一位学生误把3小时答成3时间。教师没有搬起脸孔指责其错误,而是作了一个诙谐有趣的调节:“问需要多长时间,答3时间,那么假如我问你有多重,回答23重,对吗?”学生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再次讲解并订正错误,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数学虽然很抽象,但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学生的数学知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5联系生活,创设问题环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也应该面向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学生的数学知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道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淑萍.小学数学应用题应该“生活化”[J].基础教育,2009:5.
[2]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 ,2011:12.
[3]张玺恩.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探索[J].教学研究, 2008
[4]袁美忠.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科研,2010:14
[5]李昭华.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体系[J].学术研究,2011:10
关键字:小学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灌入式教学和死记硬背,以学业成绩的高低代替了学生能力的高低,教学中反复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及做题技能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片面的追求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造成数学教学中一味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关心过程,更不关心过程中的对或错,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科学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活动的思考,从而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学习过程的思想方法,逐步掌握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学习方法将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常见问题
1.1数学教学课堂表现较差是小学生积极性较低的典型表现。一部分学生,不乐意听老师讲课,就会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打闹,以此来抗议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满。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老师的对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情绪被压抑,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在回答问题上,一些因为害羞或者怕答案错误被同学笑话而不敢举手,一些聪明的学生也不想举手回答问题,原因在于怕同学们说自己爱出风头等。总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情绪一般较为低落,加上严格的课堂纪律的管理下,学生的积极性渐渐被打消。
12当前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在学生们的问题设置上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问题当中无法很好的进行知识体系的前后联系,体现数学特有的教学思维,容易将问题设置成为与数学关联不大的情境。
1.3问题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当中,最后的学习结果并非是最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仍然将学生们的学习结果放在第一位上,在问题提出之后追求的是学生们是否给出正确的数学答案,而学生们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创新点在哪里等等都没有很好的进行观察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传统思维基础上。
2提升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措施
2.1帮学生建立的主体意识。在我国学生的主体意识一般都不是十分强烈,在集体当中特别是在人很多的时候,不会也不善于表达个人内心的想法,内心的想法往往屈从于外部的环境影响。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合理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应当鼓励学生的总结发言,并且在可行性的范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到讲台来发言,说出自己对数学问题的看法和解题的思路。再次,问题要有开放性,对答案唯一的数学讨论意义并不大,这类开放性的题目一般也应当含有动手的部分,例如,画图,折纸等等。最后,对于个别性格孤僻的学生,要积极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并且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让学生说出自己困惑,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2充分给学生发言权。教师应该重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尤其注意给学生说话的权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而非压抑的环境当中学习。对待学生的回答错误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的寻求亮点来表扬学生,例如,“你的思路很有新意”“这样做在理论上是可以的”等等,表扬性和鼓励性的话语最能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会乐于举手回答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不能打断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论意见对与错都要予以鼓励,教师一定要发自内心,诚恳的表扬,并且大胆的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自己的结果和计算过程写下来,并且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想法,然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和创新,对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浓厚起来。
2.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处于相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态度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搞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喜欢上老师,乐意与老师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课外时间多接触学生,融入学生的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4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教师的教学艺术上下功夫,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創设一个宽松有趣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在课堂上适时地引用幽默恰当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或者插入一个有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富有情趣、宽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下增长知识。例如,在回答问题: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长时间,一位学生误把3小时答成3时间。教师没有搬起脸孔指责其错误,而是作了一个诙谐有趣的调节:“问需要多长时间,答3时间,那么假如我问你有多重,回答23重,对吗?”学生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再次讲解并订正错误,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数学虽然很抽象,但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学生的数学知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5联系生活,创设问题环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也应该面向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学生的数学知识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道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应用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淑萍.小学数学应用题应该“生活化”[J].基础教育,2009:5.
[2]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 ,2011:12.
[3]张玺恩.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探索[J].教学研究, 2008
[4]袁美忠.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科研,2010:14
[5]李昭华.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体系[J].学术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