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园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自从多年前误打误撞地走进那个园子,心便再也没有走出来。每每梦里游走于江南时,总能看到一支红梅在那个园子的水钵池边怒放,热烈,独秀,雅致,
  而当年黄昏的夜里,董小宛应该也是在款款作细步的妩媚中,吟诵着“孤山回首已无家,不做人间解语花。处士美女同一哭,梅将水雪误生涯”的诗句来这个园子里踏雪寻梅的。从浆声欸乃、月笼寒烟的秦淮河畔到这荷花夹岸,桃柳交荫的水绘园里,她走过了怎样的悲欢离合、生死哀怨、爱恨情仇?名动天下、风流倜傥,不拘小节的浪子冒辟疆与她的八年相伴中又有多少凄美动人、温润甜蜜的恋恋风情在曲曲折折的岁月里层层叠叠的展演呢?
  佳话传千古,共度仅八年。八年说长也长,因为八年里有这样或那样的苦情重诉、恩爱缠绵;八年说短也短,对幸福的人来说,咫尺有时就是天涯。
  初次见面在苏州的半塘。那时的半塘,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软语缠绵,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香味。艳绝风尘的董小宛初次见到冒辟疆,就喜欢上了这个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奇人,一见倾心,准备以身相许。佳人有意,公子无情,当时的冒辟疆早已意属陈圆圆,定下了“婚嫁之约”。不料的是冒辟疆赶考回来后,陈圆圆已流落风尘,远走他乡。浪子回头时,只感觉,时光匆匆,太匆匆!
  二次见面时,是冒辟疆前往董家。当时冒辟疆知道了董小宛原本也是士家女,只因父亡、母病,家道中落,为补贴家用、照顾老母而自愿入青楼,卖艺不卖身,并把自己的名字从董白改为董小宛的传奇。其时小宛刚出游回来,小酌几杯后醉卧在家,二人相会于曲栏花下。董小宛秋波流转,顾盼神飞,含羞带娇,不发一言。但此时肯定有暗香盈秀,肯定有销魂摄魄的人比黄花瘦。冒辟疆怜惜她酒后神倦,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告辞而去,离去的时候,他肯定吟哦着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的诗句。心灵的交流,有时不需要言语,多情总被无情恼,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三次见面,是冒辟疆再次落榜后,他暗淡了功名路,想起了远方还有诗和生活,还有可人的红颜知己。辗转反侧寻到董小宛时,此时的她已经奄奄一息。但见到冒辟疆后,一夜之间病竟痊愈!于是饮酒谈心,共话桑麻,缠缠绵绵,何事不语,何情不诉,遂结白头之盟。冒辟疆带董小宛回到苏州,在朋友钱谦益、柳如是的帮助下为她赎了身,乘扁舟一叶,回归故里如皋,共同修葺、重整了水绘园,有情人终成眷属。
  料想刚到水绘园里的日子里很幸福。两人因地制宜,在如皋城的城墙边因势利导,借墙借水,打造了两人的世界。他们引江水、河水入园,以洗钵池为中心,不设垣墉,任凭池水四方分流,漫于地面,如同苏州半塘的水乡灵透、两岸夹镜、窈窕空旷、狂放不羁。园中的空地上植满了修竹、金桂、菊花、兰草等名木。当然,两人还共同种植了一棵红梅,以后的日子里,两人经常在梅树旁或看片石孤云、流水落花,或弹琴品茗、吟诗作画,或漫谈风月、享受生活,诗意的人生,美妙的光阴......以至于后来吴梅村看到董小宛的画像时,写下了“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谢家。寻到白堤呼见出,月明残雪映梅花”的诗句。
  好时光总是飞奔即逝,很快地国破山河残。美人迟暮,英雄白头。满清南下时,一路血光与泪水。当年的秦淮八艳的其他人,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出家修行,顾横波落难于北京,郑妥娘随杨文聪殉难于贵州,陈圆圆更是被战云裹挟而去,“痛哭六军具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同样的红颜,同样的薄命,唯有她此时还和爱人在一起,此时的在一起,是那寒冬里最暖人心的曙光!在相依为命、儿女情长的同时,她更是平添了侠骨柔肠。在照料被惊吓而病危的冒辟疆时,她斩钉截铁的说:"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展万有,逍遥物外,慎毋忘此际此语!"劝导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民族气节、大丈夫精神,宁愿落魄穷困乃至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忠于士大夫的人格修养、价值追求,成为骨子硬、百折不弯的民族脊梁。她的言行,影响了冒辟疆后来的人生路,当冯锉、王铎、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纷纷降清时,冒辟疆在这座园子里静静地坚守着民族气节、人生大义,坚守着他对董小宛的诚挚约定。
  不久,董小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28岁芳龄的她,拖着虚弱的身躯,在照料冒辟疆接连三次的病痛并等他病愈后,在两人共度了心灵高度融合、不弃不离的八年后,如枯竭的油灯,凋谢在这美丽的园林里。如同一场美丽的梦,烟消云散。冒辟疆大恸,发出了“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莺莺远去,盼盼楼空,扬舟海畔,谁证前盟”的啼悲,并将水绘园改名为水绘庵,彻底封闭了自己的爱恋之情,彻底封闭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别人眼里的风花雪月背后,时时有着当事人的斑斑血泪。冒辟疆年老的时候,想起了她,想起那段光阴,像春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莫可名状的深深思念里,写了一首词《金人捧露盘》:
  引离杯,歌离怨,诉离情。是谁谱、掠水鸿惊。秋娘金缕,曲终人散数峰青。悠悠不向谢桥去,梦绕燕京。
  杯空满,歌空好,琴空妙,月空明。怕兰苑、人去尘生。江南秋暮,怅年年霜冷风清。故人天际,问谁来、同慰飘零。
  “曲終人散数峰青。悠悠不向谢桥去,梦绕燕京”的哀怨里,有着怎样的情深意切、哀怨凄苦;有着怎样的肝魂易断、柔肠百折!
  而今,园林无语,水声寂寂,唯有留下的诸如“妙隐香林”、“壹默斋”、“枕烟亭”、“洗钵池”、“小语溪”、“小三吾”、“碧落庐”等古物古迹,告诉你那真实而非虚幻的美人才子的恋恋风尘。或许,在董小宛的心里,她与冒辟疆一块做了个绚丽的爱情之梦。梦里,她相信自己是这个浪漫爱情故事里最幸福的女主角。
  所以,在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的时候,我想再去看看,看那美丽的景致,看那惊心动魄的不弃不离,看那株红梅是否如同梦中一样依然地遒劲、俊俏。
  ——选自2018年4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其他文献
偶然里听闻有人轻声细语:“一去二三里。”总觉着有七分熟悉,很久不读诗词了,却在恍惚的路上顺口接了下去,如同与老友对话一般,从初见的生疏到相识后的畅所欲言,一切的遗忘和回忆都那么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也不多不少。  美好的东西从来不知道去同其他事物去争,去抢,即使知道这是万物生存的法则。但静守是它们的天性,它们有着最坚韧的弹性,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除非拥有它们的人想要彻底地从记忆里按下删除键
期刊
北纬38度,东经108度,千古疆城鄂托克前旗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7万年前古河套人繁衍生息于此  这里有见证大唐开元盛世的宥州古城  策马,领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的起点  驻足,象征炎黄子孙勤劳智慧的明长城就在你脚下  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孕育了鄂前旗人独有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这也成为鄂前旗人建设大美前旗最有力的文化支撑  如果说德善草原、大美前旗是崇尚自然的善和天人合一的美的完美
期刊
从青藏高原富饶的青山上流淌出来的雪水,浩浩荡荡,几经回转,来到黄土高原一个名叫壶口的地方。  不管曾是白河、黑河,还是湟河,不管那里的土地肥沃,还是贫瘠,生息着多少儿女,埋藏着多少宝藏,它们都听从黄河母亲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默默地融入身边的土地,从容地面对各种考验,在强烈的撞击与跌宕起伏中,用豪情和大气谱写出一首荡气回肠的大歌。  站在古渡口远远望去,上游的河水宽阔而平静,像柔软的绸带缠
期刊
春天来了,禁闭了一个冬天的花花草草,此时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家门,走上田野,把充满朝气的绿洒向人间,让娇艳的花儿装扮大天世界。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花草是自然界中最纯净、最姣美,也是最朴实的生命了。她们像一个个精灵,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又在安然淡静中去,不表功、不喧哗,呈现给大自然的,无不是朝气和美好。不信,你看看吧,那些花草,或雍容华贵,或淡雅质朴,或生于富丽人家厅堂,或长于山野悬崖边上,都怀有
期刊
恰逢狗年,我竟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曾经养过的狗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着小笨狗,颜色以黄色、灰色和黑色居多,黑白相间的很少。我家养的第一条狗是阿黄,听母亲讲是二哥从姥姥家抱来的。这条狗从小到大,看家本领不小,特点就是光瞎汪汪,从不咬人,深受左邻右舍的喜爱。阿黄最好的狗友就是堂哥那家的大黑狗,两条狗天天粘在一起,关系特别的好,并且结为同盟同仇敌忾,所以大多数的狗都不敢欺负它俩。但
期刊
寻访山间,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幽静,也是对自我心灵的一种放逐。阳光很刺眼,空气很闷热,是炎炎夏日惯有的标志。然而,在溪野山林,可并非如此。  似乎是一种常态,又或者说叫做惯性,我总爱到山中寻幽问水。听灵雀在枝头轻唱,看山石草木的荣枯有定。偶尔携带一壶野茶、一卷书册,端坐于岩石上,细品宁静致远的真谛。一俯一仰之间,皆是世相百态。林间风穿竹而过,石边花尽情地盛放。碧潭清澈,入眼处尽是水中云;杯中
期刊
28年前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可我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因为我参加了邹县(现为邹城市)公开招干考试,并顺利考入了税务系统,被分配去了邹县西南部山区的古路口税务所,从一位农村小学民办教师成为了一名国家税务干部。  元旦过后,自己一个人去税务所报到,我是第一次去那里,也是第一次出远门,算是我一生远征的开始吧,更是我扎根基层奉献青春踏踏实实干税务的起点了。铁棱大门内,青石的院墙里东西向坐落着四间石墙青瓦屋,
期刊
秋日,天际高远,柔风淡淡。  大地之上,萎蔫的蜀葵之上依然有花在鲜艳地绽放。  你瞧,心里美的叶子日渐变黄,萝卜却依然藏匿在厚实的土地里。可爱的葫芦爬满陡直的院墙,那摇曳在边边角角的枸杞结出一对对红彤彤的硕果,随风飘荡。  田地之中,饱满的玉米在风里偷偷地笑着,还有葵花晒足了阳光谦虚地低头注视着疲惫的土壤。  远处,蓝汪汪的海子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一匹匹骏马水足草饱后,悠闲地在操场上漫步,骏
期刊
惊闻冯公驾鹤去,  八十有七获圆寂。  传奇一生善始终,  成仙飞入天堂里。  吾兄诗斌勿悲戚,  家父寿寝得安息。  节哀顺变皆平安,  福荫惠及冯后裔。  这是我的好朋友《广西军事志》主编、军旅作家钟锋于2018年7月15日为父亲仙逝而写的《悼冯公》。父亲离开已有一个多月了,我时常想起他,甚至希望梦里也能见到他,他却一次也没有走进我梦中。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便开始了写作,时有豆腐片在杂志或报
期刊
这次青海之行,有很多方面的收获,不仅仅是荣誉、知识、视野和心情,更值得珍惜的是此行以文会友,结交了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甚至有很深悟道的朋友。虽然参会几天没有过多交流,但是,一些文友彼此凭借良好的印象加了微信。这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结伴同行,不再孤独,沟通交流是一种快乐,也会给彼此带来力量。  尽管我在许多个作家群里,但是,都没有去做多少交流。因为陌生,也不适应过多的恭维和寒暄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