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黔地深处的古老苗寨中,有一个小村落。全村80%的男人都是银匠,黔地的苗家银饰约有400多年历史,而控拜村的银匠不仅包揽了方圆十里的银饰加工,不少人还凭着高超的打银技巧将打银店开到了广州、上海、北京。他们多是子承父业,手艺极少外传。银匠家的男孩从十三、十四岁便开始跟父亲学打银器,大多要到成年时方能出师。像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那个土司寨子里的小银匠一样,小伙子靠着银匠手艺赢得寨里少女的芳心。正是他们,打制出了苗族银饰的惊艳,打出了苗族银饰深厚的文化。
这个小村,就是控拜村。
深山里叮叮当当的打银声
午后走进控拜村,不时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从木楼里传来,清脆而富有节奏。穿过麻石小巷,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在堂屋中聚精会神地敲打着一副即将完成的银角头饰。他身旁,一个约十七八岁、还略带羞涩的男孩则聚精会神地观摩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控拜村有200多户1200多人口,村民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村寨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
苗族银饰专家杨文斌带我们来到了杨光斌家。杨光斌是杨氏家族第五代传人,13岁起跟着父亲学打银器,如今已33年。因为他打出的银饰成色好、錾工精细,曾经有一个女人从几百公里外慕名而来,指明要杨光斌为她从头到脚打一整套出嫁的银装:银帽、银衣、大银角、银冠、银项圈、银项链、银梳、银菩萨、银耳环、银手镯以及各种银片、银铃等。这耗费了杨光斌近一年的时间,白花花的雪银用了六公斤!
杨光斌说,要打一副银角必须先将银块打制成粗2.6毫米、细如白发的银丝,然后手工编制成蝴蝶状银花,接着就要采用苗人祖传的吹管焊接方式,用温和的火力将203片银花焊接,最后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序才算完成。
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新生儿一出生就要配带银头帽、银手镯、银脚钏、银响铃,以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老年人祝寿或送葬也离不开银饰;其中尤以苗族女性为盛,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在苗族俗语中还有“锦鸡最美的是羽毛,少女最美的是银衣”的说法。在重大节日中,一个盛装的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银饰重达二三十斤!
以多为美,以重显富,苗族人对银饰的喜爱从不遮遮掩掩。可这喜爱从何而来呢?事实上,住在黔地深处的苗人生活并不富裕,贵州也并不是白银产区。看到我们拜访的苗寨人家几乎家家都能拿出几件光彩夺目的苗族银饰,我们发现苗族人对银饰的嗜好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
由巫文化兴起的苗族白色图腾崇拜
根据苗族史研究,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生活在相对丰饶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那些地方金银矿产丰富,因此苗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金银冶炼技术。而苗族银饰的诞生与苗族巫术有着极大的关联:那时的苗民相信,一切锋利之物皆能驱邪,银饰是驱邪之上品,可以消灾祛病。
这种白色图腾崇拜让银饰成为了苗人心中吉祥的象征。苗族吟唱母系社会男子出嫁情景的《换嫁歌》中就有“头插锦鸡毛,衣裙身上套。一只银项圈,胸前九闪耀”的描述,可见以配带金银饰物为美是苗人的先古习俗。在控拜村的老人口里传诵的《苗族古歌》中,也有与金银有关的《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等神话故事——“以前造日月,举锤打金银,银花溅满地,颗颗亮晶晶,大的变大星,小的变小星。”苗人认为他们的先祖用金子打造了金柱,用银子打造了银柱,把混沌的天地撑开,还打造了金太阳、银月亮以及满天的星星,让白天和黑夜有序更迭——“白天有太阳,夜里出月亮,高山和深谷,日夜亮堂堂;牯牛不打架,姑娘才出嫁,田水才温暖,庄稼才生长,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江略(氏族鼓社)九千个,遍地喜洋洋。”
可惜好景不长,在距今约4000年前,汉族部落迁入苗族聚集的中原地区,两个民族发生了战争。苗族的九黎部落在同炎、黄部落联盟的冀州涿鹿之野大战中战败,首领蚩尤被杀,苗族开始走向衰落。之后苗人被历代封建王朝歧视、镇压,只能数次举族大迁徒。由于常年迁徙,漂泊不定,只得把银子制成饰物戴在身上,人走家随,以银饰保值财产——这也许就是苗族人嗜银饰的另一个秘而不宣的原因。
在漫长而艰辛的迁徙中,苗人的衣食住行都被浓重的巫文化氛围笼罩,银饰显得愈加珍贵——苗人认为它能避邪、去毒、防止瘟疫,路途中在山泉饮水时,要先用银手镯浸入山泉试毒消灾而后再饮;亲人去世时,也要在墓穴中洒点银屑,让银子伴随着他们的灵魂不遭遇恶鬼,有时还随葬有特制的小号银角和银碗;苗族妇女的银围腰链也是用来驱邪的,必须由舅舅请人打制,戴上后终身相随。
有蝴蝶图纹的银饰才是真正的苗族银饰
苗族长期生活在山野,形成了动物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也让苗族银饰的图案取材从神话人物到花鸟虫兽,丰富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蝴蝶妈妈、牯牛和苗龙。
控拜村里有一棵巨大的枫树,当地人告诉我说这是“保寨树”。传说曾有一只美丽的蝴蝶从枫香树心里出来,跟水泡谈恋爱,生下了十二个蛋,孵出了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从此苗族人一直把枫树当成神树,把蝴蝶称为“蝴蝶妈妈”,就如汉族人心中的女娲一样伟大。在一位苗族老人向我们展示的一套家族代代相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银头饰上面,赫然可见古朴的蝴蝶玉钩、水涡纹,苗族银饰中的花纹展现了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给苗族银匠开拓了极大的创造空间,控拜村的银匠在錾刻图案时不需要任何范本,工艺的精细靠的是银匠心中有图,手中有数。而按杨文斌的说法,有蝴蝶图纹的银饰才是真正的苗族银饰。
在一次牯藏节上,我看到苗族少女们把宽大的牛角银饰戴在头顶翩翩起舞,恍若天神。这种牛角银过去只有出嫁才能配带,是保佑氏族的神物,也是为了纪念英雄首领蚩尤。《述异记》有云:“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种神化了的人身牛面的蚩尤形象,源于苗族农耕文化对耕牛的崇敬。
此外,龙在苗族银饰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苗龙与汉族人所尊崇的龙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定式。杨光斌向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苗龙银饰,有的单面双身、有的长着鸟儿的翅膀,还有的头顶巨大的水牛角,在苗人心中,苗龙掌管雨水、山林土地、守护家寨、送子,兼具着水神、山神、土地神、家神、生殖神的特性。与汉龙代表皇族最高权力的神性不同,苗龙不为任何人所占有,完全属于平民大众,这与苗族社会内部的民主自治作风不无关联。
苗族银饰的创作高峰出现在大约400年前。明朝初期在贵州正式建省,大量客家(汉族)银匠带来了先进的打银工艺,从此苗族银饰的造型和纹样中开始融进汉文化的因子,比如银角上的双龙戏珠、银簪上的双凤朝阳等等。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控拜村的银匠已形成了铸炼、锤打、编结、洗涤一整套银器制作工艺,控拜银匠足迹也遍及贵州、广西、湖南等省。
走出控拜村时,已是日落时分。叮叮当当的打银声仍不绝于耳,炭火炉烟中,今夜不知又有多少白银变成美丽的蝴蝶,翕合着翅膀,飞向苗族远去的古老岁月……
这个小村,就是控拜村。
深山里叮叮当当的打银声
午后走进控拜村,不时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从木楼里传来,清脆而富有节奏。穿过麻石小巷,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在堂屋中聚精会神地敲打着一副即将完成的银角头饰。他身旁,一个约十七八岁、还略带羞涩的男孩则聚精会神地观摩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控拜村有200多户1200多人口,村民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村寨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
苗族银饰专家杨文斌带我们来到了杨光斌家。杨光斌是杨氏家族第五代传人,13岁起跟着父亲学打银器,如今已33年。因为他打出的银饰成色好、錾工精细,曾经有一个女人从几百公里外慕名而来,指明要杨光斌为她从头到脚打一整套出嫁的银装:银帽、银衣、大银角、银冠、银项圈、银项链、银梳、银菩萨、银耳环、银手镯以及各种银片、银铃等。这耗费了杨光斌近一年的时间,白花花的雪银用了六公斤!
杨光斌说,要打一副银角必须先将银块打制成粗2.6毫米、细如白发的银丝,然后手工编制成蝴蝶状银花,接着就要采用苗人祖传的吹管焊接方式,用温和的火力将203片银花焊接,最后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序才算完成。
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新生儿一出生就要配带银头帽、银手镯、银脚钏、银响铃,以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老年人祝寿或送葬也离不开银饰;其中尤以苗族女性为盛,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在苗族俗语中还有“锦鸡最美的是羽毛,少女最美的是银衣”的说法。在重大节日中,一个盛装的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银饰重达二三十斤!
以多为美,以重显富,苗族人对银饰的喜爱从不遮遮掩掩。可这喜爱从何而来呢?事实上,住在黔地深处的苗人生活并不富裕,贵州也并不是白银产区。看到我们拜访的苗寨人家几乎家家都能拿出几件光彩夺目的苗族银饰,我们发现苗族人对银饰的嗜好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
由巫文化兴起的苗族白色图腾崇拜
根据苗族史研究,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生活在相对丰饶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那些地方金银矿产丰富,因此苗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金银冶炼技术。而苗族银饰的诞生与苗族巫术有着极大的关联:那时的苗民相信,一切锋利之物皆能驱邪,银饰是驱邪之上品,可以消灾祛病。
这种白色图腾崇拜让银饰成为了苗人心中吉祥的象征。苗族吟唱母系社会男子出嫁情景的《换嫁歌》中就有“头插锦鸡毛,衣裙身上套。一只银项圈,胸前九闪耀”的描述,可见以配带金银饰物为美是苗人的先古习俗。在控拜村的老人口里传诵的《苗族古歌》中,也有与金银有关的《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等神话故事——“以前造日月,举锤打金银,银花溅满地,颗颗亮晶晶,大的变大星,小的变小星。”苗人认为他们的先祖用金子打造了金柱,用银子打造了银柱,把混沌的天地撑开,还打造了金太阳、银月亮以及满天的星星,让白天和黑夜有序更迭——“白天有太阳,夜里出月亮,高山和深谷,日夜亮堂堂;牯牛不打架,姑娘才出嫁,田水才温暖,庄稼才生长,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江略(氏族鼓社)九千个,遍地喜洋洋。”
可惜好景不长,在距今约4000年前,汉族部落迁入苗族聚集的中原地区,两个民族发生了战争。苗族的九黎部落在同炎、黄部落联盟的冀州涿鹿之野大战中战败,首领蚩尤被杀,苗族开始走向衰落。之后苗人被历代封建王朝歧视、镇压,只能数次举族大迁徒。由于常年迁徙,漂泊不定,只得把银子制成饰物戴在身上,人走家随,以银饰保值财产——这也许就是苗族人嗜银饰的另一个秘而不宣的原因。
在漫长而艰辛的迁徙中,苗人的衣食住行都被浓重的巫文化氛围笼罩,银饰显得愈加珍贵——苗人认为它能避邪、去毒、防止瘟疫,路途中在山泉饮水时,要先用银手镯浸入山泉试毒消灾而后再饮;亲人去世时,也要在墓穴中洒点银屑,让银子伴随着他们的灵魂不遭遇恶鬼,有时还随葬有特制的小号银角和银碗;苗族妇女的银围腰链也是用来驱邪的,必须由舅舅请人打制,戴上后终身相随。
有蝴蝶图纹的银饰才是真正的苗族银饰
苗族长期生活在山野,形成了动物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也让苗族银饰的图案取材从神话人物到花鸟虫兽,丰富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蝴蝶妈妈、牯牛和苗龙。
控拜村里有一棵巨大的枫树,当地人告诉我说这是“保寨树”。传说曾有一只美丽的蝴蝶从枫香树心里出来,跟水泡谈恋爱,生下了十二个蛋,孵出了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从此苗族人一直把枫树当成神树,把蝴蝶称为“蝴蝶妈妈”,就如汉族人心中的女娲一样伟大。在一位苗族老人向我们展示的一套家族代代相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银头饰上面,赫然可见古朴的蝴蝶玉钩、水涡纹,苗族银饰中的花纹展现了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给苗族银匠开拓了极大的创造空间,控拜村的银匠在錾刻图案时不需要任何范本,工艺的精细靠的是银匠心中有图,手中有数。而按杨文斌的说法,有蝴蝶图纹的银饰才是真正的苗族银饰。
在一次牯藏节上,我看到苗族少女们把宽大的牛角银饰戴在头顶翩翩起舞,恍若天神。这种牛角银过去只有出嫁才能配带,是保佑氏族的神物,也是为了纪念英雄首领蚩尤。《述异记》有云:“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种神化了的人身牛面的蚩尤形象,源于苗族农耕文化对耕牛的崇敬。
此外,龙在苗族银饰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苗龙与汉族人所尊崇的龙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定式。杨光斌向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苗龙银饰,有的单面双身、有的长着鸟儿的翅膀,还有的头顶巨大的水牛角,在苗人心中,苗龙掌管雨水、山林土地、守护家寨、送子,兼具着水神、山神、土地神、家神、生殖神的特性。与汉龙代表皇族最高权力的神性不同,苗龙不为任何人所占有,完全属于平民大众,这与苗族社会内部的民主自治作风不无关联。
苗族银饰的创作高峰出现在大约400年前。明朝初期在贵州正式建省,大量客家(汉族)银匠带来了先进的打银工艺,从此苗族银饰的造型和纹样中开始融进汉文化的因子,比如银角上的双龙戏珠、银簪上的双凤朝阳等等。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控拜村的银匠已形成了铸炼、锤打、编结、洗涤一整套银器制作工艺,控拜银匠足迹也遍及贵州、广西、湖南等省。
走出控拜村时,已是日落时分。叮叮当当的打银声仍不绝于耳,炭火炉烟中,今夜不知又有多少白银变成美丽的蝴蝶,翕合着翅膀,飞向苗族远去的古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