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历史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性、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和感染性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养,以便于与各位同仁共同商讨。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应如何把握自身的语言运用呢?或者说,素质教育對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哪些要求呢?本文试图对这方面问题作一探讨,以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思想教育性
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崇高的敬业精神。言为心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出教师必须有崇高的品质,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克己奉公、无私无畏,诚实奉献、兢兢业业。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以身作则,威信就高,思想教育效果就好;反之,就没有威性,效果就差。有不少历史教师,借口历史是副科,于是,备课马马虎虎,上课照本宣科,无精打彩,其结果学生对其印象轻差,评价很低。这样素质的教师,不用说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恐怕连基础的历史知识也很难掌握。
其次,历史教学语言的表达要客观辨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做到尊重客观历史史实,切忌信口开河,无限夸张;更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想象和好恶,给某些历史事件或某类人加以定性。倒如,有一教师在讲授世界历史《德国史》一章节时,就公开在课堂上说:“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德国历史上卓越的领导人。”试想,这样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评价希特勒不是一个误导吗?学生怎么能认识希特勒思想和行为上的反动性、反人民性和反人类性?这样的教学语言,怎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只能说,类似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但达不到思想教育目的,相反,其危害性还是不容忽视的。
二、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语言是使历史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主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正确地使用、解释名词术语。历史学科的一些名词术语都有其确切的内涵和外延,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有些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在这方面表现较轻率。举例来说,讲授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时谈到“总理衙门”这一历史名名词,有位老师就简单地说:“总理衙门就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其实,考察一下总理衙门的职权,很明显,它与今天的外交部不可同日而语,这位教师对其解释是不确切的,犯了科学性错误。
2、用语准确,语句合乎逻辑。用词不准确,词语修饰搭配不恰当,语言就会失去准确性;语句不合乎逻辑,就会使教师的教学语言违背客观规律,同时,也起不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让我们看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表述的一句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仔细推敲这句话,发现此句缺少“逐步”两字。为什么这样讲呢?近代史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只是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定则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则完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见,这位教师将修饰词“逐步”去掉,是不准确的。
三、简明性
教学语言的简明性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历史教学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在,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大,而相对的课时量却有限,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可以说任务重,时间紧,给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说,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简明,势必给学生吸收教学信息带来不便;另外,教学语言冗长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回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对繁杂的内容要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
四、启发性
历史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其技巧手段而言,多使用设问、反问、比喻、排比、层递等修辞方法,致力于点拨、引导、引发。举例来说,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教师指出中国近代史一部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那么中国人民是如何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定感到很大,无从着手回答。这时,教师就要用启发性语言,化大为小,层层引导。如问:“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哪些阶级?”生答:“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师又问:“面对列强侵略,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又分哪几派?”生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开明派,以奕訢、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他们都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师最后问:“这些阶级和派别为了抵抗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有哪些具体行为和措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诱导启发下,就能一一作出回答,然后再通过分析、对比、归纳和演绎,就得出这一大题的具体答案。由此可见,启发性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兴趣,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及综合比较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五、感染性
历史教学语言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的话语要鲜明、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在思想深处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以难以忘怀的印象。举例来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钱,而当初他决定离开美国,返回祖国的心境如何呢?试比较下列两位历史教师对此情况的讲解:
A这样讲:“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位在美国的著名科学家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他,就是钱学森。”
B这样讲:“1949年10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中国科学家面对祖国的方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仿佛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那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作出了立即回国的决定。他就是世界第一流的火箭专家、力学家、控制论、系统论工程专家钱学森。”
A、B两位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都是正确的,但是A的语言给人以平淡无味的感觉,有如学生在答试卷,看不出有何感染性。而B的语言生动激昂,能瞬间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这样看来,A、B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就不难想象了。
以上是素质教育对历史学科教师教学语言的五大要求。总之,本文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遵循上述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用尽善尽美好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唯有此,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达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应如何把握自身的语言运用呢?或者说,素质教育對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哪些要求呢?本文试图对这方面问题作一探讨,以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思想教育性
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作用。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崇高的敬业精神。言为心声,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出教师必须有崇高的品质,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克己奉公、无私无畏,诚实奉献、兢兢业业。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以身作则,威信就高,思想教育效果就好;反之,就没有威性,效果就差。有不少历史教师,借口历史是副科,于是,备课马马虎虎,上课照本宣科,无精打彩,其结果学生对其印象轻差,评价很低。这样素质的教师,不用说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恐怕连基础的历史知识也很难掌握。
其次,历史教学语言的表达要客观辨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做到尊重客观历史史实,切忌信口开河,无限夸张;更不能凭借个人主观想象和好恶,给某些历史事件或某类人加以定性。倒如,有一教师在讲授世界历史《德国史》一章节时,就公开在课堂上说:“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德国历史上卓越的领导人。”试想,这样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评价希特勒不是一个误导吗?学生怎么能认识希特勒思想和行为上的反动性、反人民性和反人类性?这样的教学语言,怎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只能说,类似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但达不到思想教育目的,相反,其危害性还是不容忽视的。
二、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语言是使历史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主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正确地使用、解释名词术语。历史学科的一些名词术语都有其确切的内涵和外延,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有些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在这方面表现较轻率。举例来说,讲授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时谈到“总理衙门”这一历史名名词,有位老师就简单地说:“总理衙门就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其实,考察一下总理衙门的职权,很明显,它与今天的外交部不可同日而语,这位教师对其解释是不确切的,犯了科学性错误。
2、用语准确,语句合乎逻辑。用词不准确,词语修饰搭配不恰当,语言就会失去准确性;语句不合乎逻辑,就会使教师的教学语言违背客观规律,同时,也起不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让我们看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表述的一句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仔细推敲这句话,发现此句缺少“逐步”两字。为什么这样讲呢?近代史上,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只是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定则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则完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见,这位教师将修饰词“逐步”去掉,是不准确的。
三、简明性
教学语言的简明性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历史教学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在,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大,而相对的课时量却有限,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可以说任务重,时间紧,给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说,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简明,势必给学生吸收教学信息带来不便;另外,教学语言冗长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回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对繁杂的内容要尽量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
四、启发性
历史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其技巧手段而言,多使用设问、反问、比喻、排比、层递等修辞方法,致力于点拨、引导、引发。举例来说,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教师指出中国近代史一部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那么中国人民是如何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定感到很大,无从着手回答。这时,教师就要用启发性语言,化大为小,层层引导。如问:“在中国近代史上存在哪些阶级?”生答:“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师又问:“面对列强侵略,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又分哪几派?”生答:“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开明派,以奕訢、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他们都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师最后问:“这些阶级和派别为了抵抗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有哪些具体行为和措施?”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诱导启发下,就能一一作出回答,然后再通过分析、对比、归纳和演绎,就得出这一大题的具体答案。由此可见,启发性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兴趣,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及综合比较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五、感染性
历史教学语言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的话语要鲜明、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在思想深处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以难以忘怀的印象。举例来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钱,而当初他决定离开美国,返回祖国的心境如何呢?试比较下列两位历史教师对此情况的讲解:
A这样讲:“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位在美国的著名科学家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他,就是钱学森。”
B这样讲:“1949年10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中国科学家面对祖国的方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仿佛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那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作出了立即回国的决定。他就是世界第一流的火箭专家、力学家、控制论、系统论工程专家钱学森。”
A、B两位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都是正确的,但是A的语言给人以平淡无味的感觉,有如学生在答试卷,看不出有何感染性。而B的语言生动激昂,能瞬间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这样看来,A、B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就不难想象了。
以上是素质教育对历史学科教师教学语言的五大要求。总之,本文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遵循上述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用尽善尽美好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唯有此,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达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