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417801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不断地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趣味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的更清楚: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共同说出了一个道理:兴趣在学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哪一门学科,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前提。因此,数学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情境的地位及作用
  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放在课首,形成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放在课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高潮迭起,也可以放在课尾,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为,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学中寓趣于教,适度幽默,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内驱力。
  2、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发展应归结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股票问题、环境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案例1:在“字母表示什么”?的教学中,设计如下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2008看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为了迎接奥运会,小李同学设想在学校操场上搭一行2008个正方形,怎么搭呢?需要多少根火柴?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探究、交流、讨论,大部分学生能总结出:当正方形无公共边时,所需火柴的根数为4×2008=8032(根);当正方形有公共邊时,所需火柴的根数为1 3×2008=6025(根)。教师再将其一般化,则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当正方形无公共边时,所需火柴的根数为4n根;当正方形有公共边时,所需火柴的根数为(1 3n)根。
  因而,在教学教过程中,选择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融入现实的教学情境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接受数学课,喜欢数学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家的思维来审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
  3、创设反思性问题情境
  反思是指自觉地对数学认识活动进行考查、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识过程中强化意识,进行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反思性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一般规律,产生新的认识。
  案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边分别为3和4,求第三边上的高。学生往往会解答如下;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分别为3和4,第三边为5,第三边上的高为2.4。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的关键是确定已知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从而出现反思的情景,通过反思得出上述解答是错误的,再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勾股定理分类解答:当3和4是直角边时。斜边为5,第三边上的高为2.4;当3是直角边,4是斜边时,第三边上的高为3/4。
  4、创设递进性问题情境
  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与运用有一个过程,且学生在认识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递进的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
  追求新知、了解未知是青年学生的天性,正因为如此,设计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心欲明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境界,他们就会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4;在抛硬币的过程中,若前九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十次哪面朝上呢?通过此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轻松掌握概率与频率的概念。
  三、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问题情境是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问题情境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索,完成对主题意义的建构。
  (2)层次性原则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尽可能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
  (3)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的交流、协作。
  (4)接近性原则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发展的理念,既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从而“跳一跳,能摘桃”。
  (5)诱发性原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逻辑性的学科。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一开始有一个形成意向和感知的阶段,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便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交流。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兴趣,而课堂兴趣的激了离不开老师,故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避免单纯的讲授式教学,要创造更有趣的教学方式,用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段志君、“巧设问题情境,实现认识结构的合理建构——读课例《众数、中位数》有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它从训练学生的“听、说”开始,又以现实生活中的“听、说”为归宿。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及时开展口语训练,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说话,善于表达。在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消除小学生胆怯心理,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这是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多数胆子小,说话声音
依据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是能被高中生学好用好的,但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智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更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
历史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难点。能否突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尤其是当前各地都在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设计导学案才能让学生在自学中突破难点,使效果最大化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初中历史新课标准就如何突破难点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穿越时空法  穿越是指当下网络媒体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型,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古诗词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光盘、投影仪等多种现代多媒体手段,将古诗词欣赏资料在荧幕上显示,伴随着文字、画面和声乐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思绪也随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天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诗
[摘要]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重视古诗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在古诗教学要做到: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探讨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从教学顺序而言,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承前启后的一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体现为初中与小学数学衔接;同时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又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有理数教学带领学生从小学数学走向更高级的数学学习,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拓展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有理数教学中,做好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至关重要。那如何利用有理数的教学,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新课标》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确定为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一新生难免在各方面存在着不成熟,面对高中英语大量词汇、复杂抽象的语法以及一定篇幅的阅读训练等常感到迷茫,一旦落后,就容易产生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追求、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且趣味盎然,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变成让学生头痛的课。因此,老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情感教育是全面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品质,培养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和养成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教师必须用情感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效课堂 愉悦学习  情感
情商(EQ)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活动的重要指标。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情商的竞争。由此可见,情商对于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