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树造林在整个的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要重视林业的造林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阐述了造林地的清理、整地方法,并具体的介绍了几种了林业造林方法,同时论述了林业造林科学策略。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大气循环的重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林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净化空气,我们想要使林业建设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的革新林业建设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林业资源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
1、我国林业资源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的特征决定,林业资源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其覆盖面积逐步扩充,以平均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当前,林木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林业资源建设发展逐步迈出低谷,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降低的不良局面。森林绿地以及资源面积实现了大规模的提升。林业要想实现持久的生存建设,便需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
近年来,我国北方人工营造速生林面积增长迅猛,可随着速生林生产的发展,新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效益不明显。为了弥补林业见效晚的缺点,发展林下经济成为近年来北方林业新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弥补林业见效慢的缺点。在这种新模式中,发展食用菌成为一个热点。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间作,而且林下间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
另外,我国生产的林副产品种类多样,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认可,显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当前,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较大份额。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林业产品总体需求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国内装饰装修、建筑行业以及家具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进而令相关纸质产品、人造材料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层面,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存量有限,同时质量水平不足。加之林业产业工作水平不高,进而令林业发展仍旧包含较多问题。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时,要重视造林的成活率,良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建设的重要标准,更新造林的良好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更新造林中,苗木的成活率不仅决定着更新造林的质量,还决定着在更新造林中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使更新造林的质量下降,还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因此,要重视造林的相关技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
2、造林地的清理、整地方法
造林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翻土、松土来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林木成活的生长条件。实践证明,干旱地区整地是解决“干旱”和“抗旱”造林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造林前整地好坏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的土石山区,细致整地则有着重大作用。
2.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植树造林的基础,对于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長有着重要作用。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指把造林地上的杂草和灌木以及树枝、树桩、树根等杂物清除掉。面积比较小的造林地可采用人工清理,对于面积大、场地处理复杂的可使用割灌机、切碎机、推土机等机具清理。清理后杂物可就近运走或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的方法清理,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指翻垦全部土壤造林,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部分造林土壤的整地方式。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而块状整地是指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林业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影响造林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十分的重要。造林方法的选用要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在确定所选用的造林方法。例如要考虑立地条件,树种繁殖特性,以及经营管理的条件等。造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造林,现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及合作造林等。以下就介绍了几种中造林的常见方法,例如播种造林法,分殖造林法等,以确保造林的成功。
3.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比较容易,最适合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造林方法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而且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一般适合于种子粒大、发芽比较容易、种子来源充足的树种,同时,造林地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少发,人流量很小的地区造林。对于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热条件等自然立地条件的宜林、宜播地,可采用飞播造林法。
3.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植树造林法,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其特点是栽植完整的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比播种造林方法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初期生长快用种量小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的地方造林成功率高。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绝大多数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一般立地都可以应用,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植苗造林法的育苗工序庞杂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受损伤,要经过缓苗期,且造林费工。一般在早春、晚秋的早晚阴雨天进行栽苗,尽量少伤根,及时假植。对苗木进行分级包装,喷洒蒸腾抑制剂,根系保湿措施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洒水,苗木不能经常暴露在外边,包装前要修根。栽植前的苗木处理措施可采用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喷洒蒸腾抑制剂、激素蘸根、接种菌根菌等方法促进苗木成活率。
3.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2.4、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不利改善土壤地力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通过这种形式抑制一些病虫的发生。一般单独的林种可能存在某一种相对弱的方面,像是一些对于风雨天气比较敏感的树木,把它们夹杂在一些具有很强抗拒能力的植物里,就可以减少此类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会大大的增加经济方面的收入,像是高大的与不占太大空间的植物搭配大大的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对于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增加。
4、林业造林科学策略
4.1、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要根据树木生长自然规律,为树苗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此外,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2、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雨季、秋季均可,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以承德为例,造林工作通常在在4月至5月造林,这样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
4.3、科学栽植
在这里以落叶松为例,落叶松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进行造林。 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整地方式及规格。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宜林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在头年秋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40cm。 (2)造林季节及密度。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4-5月为好。采用1—1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96株为宜,株行距1.5 X 1.5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22株或444为宜,采用 2 X 1.5m的株行距或1 X 1.5m的株行距均可。 (3)幼林抚育。造林后三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十年后进行第一次透光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结语
总而言之,为扩充林业资源空间,我们应重视林业造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做好林地养护,尽量采用混合种植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进而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井伟民,刘凯明.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75.
[2]黄丽芬.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6:271+285.
[3]朱晓红.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31.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作为大气循环的重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林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净化空气,我们想要使林业建设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的革新林业建设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林业资源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
1、我国林业资源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的特征决定,林业资源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其覆盖面积逐步扩充,以平均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当前,林木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林业资源建设发展逐步迈出低谷,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降低的不良局面。森林绿地以及资源面积实现了大规模的提升。林业要想实现持久的生存建设,便需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
近年来,我国北方人工营造速生林面积增长迅猛,可随着速生林生产的发展,新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效益不明显。为了弥补林业见效晚的缺点,发展林下经济成为近年来北方林业新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有效弥补林业见效慢的缺点。在这种新模式中,发展食用菌成为一个热点。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间作,而且林下间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
另外,我国生产的林副产品种类多样,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认可,显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当前,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较大份额。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林业产品总体需求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国内装饰装修、建筑行业以及家具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进而令相关纸质产品、人造材料等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层面,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存量有限,同时质量水平不足。加之林业产业工作水平不高,进而令林业发展仍旧包含较多问题。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时,要重视造林的成活率,良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建设的重要标准,更新造林的良好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更新造林中,苗木的成活率不仅决定着更新造林的质量,还决定着在更新造林中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使更新造林的质量下降,还阻碍了林业的发展,因此,要重视造林的相关技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
2、造林地的清理、整地方法
造林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翻土、松土来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林木成活的生长条件。实践证明,干旱地区整地是解决“干旱”和“抗旱”造林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造林前整地好坏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的土石山区,细致整地则有着重大作用。
2.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植树造林的基础,对于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長有着重要作用。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指把造林地上的杂草和灌木以及树枝、树桩、树根等杂物清除掉。面积比较小的造林地可采用人工清理,对于面积大、场地处理复杂的可使用割灌机、切碎机、推土机等机具清理。清理后杂物可就近运走或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的方法清理,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指翻垦全部土壤造林,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部分造林土壤的整地方式。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而块状整地是指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林业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影响造林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十分的重要。造林方法的选用要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在确定所选用的造林方法。例如要考虑立地条件,树种繁殖特性,以及经营管理的条件等。造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造林,现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及合作造林等。以下就介绍了几种中造林的常见方法,例如播种造林法,分殖造林法等,以确保造林的成功。
3.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比较容易,最适合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造林方法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而且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一般适合于种子粒大、发芽比较容易、种子来源充足的树种,同时,造林地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少发,人流量很小的地区造林。对于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热条件等自然立地条件的宜林、宜播地,可采用飞播造林法。
3.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植树造林法,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应用的主要是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其特点是栽植完整的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比播种造林方法营造的人工林郁闭早、初期生长快用种量小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的地方造林成功率高。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绝大多数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一般立地都可以应用,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植苗造林法的育苗工序庞杂起苗时苗木的根系受损伤,要经过缓苗期,且造林费工。一般在早春、晚秋的早晚阴雨天进行栽苗,尽量少伤根,及时假植。对苗木进行分级包装,喷洒蒸腾抑制剂,根系保湿措施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洒水,苗木不能经常暴露在外边,包装前要修根。栽植前的苗木处理措施可采用截干、去梢、剪除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喷洒蒸腾抑制剂、激素蘸根、接种菌根菌等方法促进苗木成活率。
3.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2.4、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造林面扩大,商品林追求经济效益,纯林不利改善土壤地力适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通过这种形式抑制一些病虫的发生。一般单独的林种可能存在某一种相对弱的方面,像是一些对于风雨天气比较敏感的树木,把它们夹杂在一些具有很强抗拒能力的植物里,就可以减少此类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会大大的增加经济方面的收入,像是高大的与不占太大空间的植物搭配大大的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对于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增加。
4、林业造林科学策略
4.1、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要根据树木生长自然规律,为树苗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此外,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2、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雨季、秋季均可,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以承德为例,造林工作通常在在4月至5月造林,这样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
4.3、科学栽植
在这里以落叶松为例,落叶松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进行造林。 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整地方式及规格。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宜林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在头年秋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 X 50cm X 40cm。 (2)造林季节及密度。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4-5月为好。采用1—1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96株为宜,株行距1.5 X 1.5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亩222株或444为宜,采用 2 X 1.5m的株行距或1 X 1.5m的株行距均可。 (3)幼林抚育。造林后三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十年后进行第一次透光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结语
总而言之,为扩充林业资源空间,我们应重视林业造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要做好林地养护,尽量采用混合种植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进而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井伟民,刘凯明.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75.
[2]黄丽芬.林业资源分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6:271+285.
[3]朱晓红. 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