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利用“大拇指”和“掌声”的魅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一些有效的惩罚又有何妨?“ 惩罚”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惩罚”也不等同于“暴力”。以下几种“惩罚”方式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一是无价值惩罚。比如罚抄写生字100遍,罚站X分钟,蹲马步等等。这样的纯机械性、体力性惩罚除了可以使孩子的手脚暂时感到疲劳、酸痛,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意义。
二是精神惩罚。采取长时间不跟孩子讲话、动员其他孩子一起孤立犯错误的孩子、采取羞辱、恐吓等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方式方法……这种精神的惩罚有时比棍棒教育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伤及孩子身体,却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此以往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孤僻、抑郁、自卑、狭隘、仇恨等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伤害师生之间正常感情。
三是粗暴体罚。教育者采取打骂等暴力手段惩罚被教育者,比如,用针刺,抽嘴巴,打手,罚跪……这已经不是惩罚,而是伤害,甚至是犯罪了。最近以来连续发生的因粗暴体罚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
四是只罚不奖,为罚而罚。“惩罚”只是在被动状态下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而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好。所以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也就是说,“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罚不奖,为罚而罚。
其实,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惩罚的地方很多,如篮球比赛中的违例或犯规,判对方发界外球或罚球;在游戏中,对“违规行为”或“结果失败”的,规定只当“观众”而不当“演员”等等,都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不一定就是非要强制学生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才叫惩罚,只要能起到认识错误、“惩前毖后”的作用就行。
运用惩罚要以关爱为前提。失去以“爱”为基础的“罚”,不但效果会适得其反,还容易出现局面僵化、情绪对立,甚至会踏进“体罚”的禁区。“师爱具有明显的教育性,这是一种慈与严相结合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另外,光有爱心还不够,把握好分寸是关键。惩罚更应该讲究“度”,“点到为止”。不能因为“过度”而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破坏师生间的情感。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也必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在运用惩罚手段时,特别贯注“爱”,关注“度”和“异”。“异”是指个性差异性。也就是说,惩罚的内容、形式、方法或手段因不同的学生而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那么,对孩子如何惩罚,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教育全体学生,这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与教育技巧。惩罚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惩罚必须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对自己一切的认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总和。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必须清晰地认识,能给予自我判断和评价,认识错误造成的影响而产生自责、内疚及家长和老师必要批评与惩罚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
澳大利亚有几个少年放火把森林烧了,烧死烧伤很多人和动物。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是,让他们挨家挨户去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其家庭,这就是对孩子非常负责的做法。他们去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终身难忘。这种惩罚的方式是人性的,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2、惩罚必须适当、适度、适量。
所谓“适当”即不能用体罚、精神惩罚的办法:“适度”即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适量”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错误性质的状况而采取惩罚量的大小。如何把握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技巧和艺术,我们必须很好地掌握。
3、惩罚必须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自尊心是人的一个心理品质,孩子希望人们尊重自己的荣誉、人格,不被歧视和侮辱,这是自爱心的表现。一个人有自尊心就有助于今后克服困难,完成各种任务,能得到自己、学校和父母的期望。如果惩罚有损于孩子的自尊,这样会产生自卑、羞耻感,严重的会患有心理障碍,会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惩罚必须指明改正方向。
孩子有了错误,家长与老师要讲清错误的性质,分析错误的原因,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几年前,复旦大学率先做出“谁作弊、谁退学”的严厉校规。据悉27名学生被勒令退学,但是学校并没有一退了之,而是继续给予犯错误学生出路,拟出六条措施,如保留图书证,定期与家长联系,学生定期汇报思想,若两年内表现良好,重新考虑复学,使退学的大多数学生又能回到复旦校园。
5、惩罚必须获得孩子的信服。
家长与老师能让孩子信任,使孩子了解惩罚是为了得到教育,接受教训,获得力量。信任是充满人类的理性,放射人格光辉,是一种无形精神支柱。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惩罚在孩子中取得信任,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再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和挫折,此时家长和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孩子们能神奇地克服困难,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3]《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一些有效的惩罚又有何妨?“ 惩罚”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惩罚”也不等同于“暴力”。以下几种“惩罚”方式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一是无价值惩罚。比如罚抄写生字100遍,罚站X分钟,蹲马步等等。这样的纯机械性、体力性惩罚除了可以使孩子的手脚暂时感到疲劳、酸痛,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更实际的意义。
二是精神惩罚。采取长时间不跟孩子讲话、动员其他孩子一起孤立犯错误的孩子、采取羞辱、恐吓等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方式方法……这种精神的惩罚有时比棍棒教育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虽不伤及孩子身体,却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此以往容易使被教育者产生孤僻、抑郁、自卑、狭隘、仇恨等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巨大隔阂,伤害师生之间正常感情。
三是粗暴体罚。教育者采取打骂等暴力手段惩罚被教育者,比如,用针刺,抽嘴巴,打手,罚跪……这已经不是惩罚,而是伤害,甚至是犯罪了。最近以来连续发生的因粗暴体罚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醒。
四是只罚不奖,为罚而罚。“惩罚”只是在被动状态下的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而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好。所以应以正面鼓励为主。也就是说,“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罚不奖,为罚而罚。
其实,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惩罚的地方很多,如篮球比赛中的违例或犯规,判对方发界外球或罚球;在游戏中,对“违规行为”或“结果失败”的,规定只当“观众”而不当“演员”等等,都是带有一定的惩罚性。不一定就是非要强制学生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才叫惩罚,只要能起到认识错误、“惩前毖后”的作用就行。
运用惩罚要以关爱为前提。失去以“爱”为基础的“罚”,不但效果会适得其反,还容易出现局面僵化、情绪对立,甚至会踏进“体罚”的禁区。“师爱具有明显的教育性,这是一种慈与严相结合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另外,光有爱心还不够,把握好分寸是关键。惩罚更应该讲究“度”,“点到为止”。不能因为“过度”而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破坏师生间的情感。超过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惩罚,也必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在运用惩罚手段时,特别贯注“爱”,关注“度”和“异”。“异”是指个性差异性。也就是说,惩罚的内容、形式、方法或手段因不同的学生而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那么,对孩子如何惩罚,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教育全体学生,这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与教育技巧。惩罚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惩罚必须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对自己一切的认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总和。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必须清晰地认识,能给予自我判断和评价,认识错误造成的影响而产生自责、内疚及家长和老师必要批评与惩罚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
澳大利亚有几个少年放火把森林烧了,烧死烧伤很多人和动物。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是,让他们挨家挨户去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其家庭,这就是对孩子非常负责的做法。他们去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终身难忘。这种惩罚的方式是人性的,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2、惩罚必须适当、适度、适量。
所谓“适当”即不能用体罚、精神惩罚的办法:“适度”即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适量”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错误性质的状况而采取惩罚量的大小。如何把握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技巧和艺术,我们必须很好地掌握。
3、惩罚必须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自尊心是人的一个心理品质,孩子希望人们尊重自己的荣誉、人格,不被歧视和侮辱,这是自爱心的表现。一个人有自尊心就有助于今后克服困难,完成各种任务,能得到自己、学校和父母的期望。如果惩罚有损于孩子的自尊,这样会产生自卑、羞耻感,严重的会患有心理障碍,会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惩罚必须指明改正方向。
孩子有了错误,家长与老师要讲清错误的性质,分析错误的原因,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几年前,复旦大学率先做出“谁作弊、谁退学”的严厉校规。据悉27名学生被勒令退学,但是学校并没有一退了之,而是继续给予犯错误学生出路,拟出六条措施,如保留图书证,定期与家长联系,学生定期汇报思想,若两年内表现良好,重新考虑复学,使退学的大多数学生又能回到复旦校园。
5、惩罚必须获得孩子的信服。
家长与老师能让孩子信任,使孩子了解惩罚是为了得到教育,接受教训,获得力量。信任是充满人类的理性,放射人格光辉,是一种无形精神支柱。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惩罚在孩子中取得信任,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再出现难以预料的差错和挫折,此时家长和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孩子们能神奇地克服困难,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3]《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作者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