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做到: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被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
  2.信手拈来做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而像我们这类实验条件比较落后的学校,实验室不可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有相应的实验器材,因此,教师能否信手拈来,就地取材,随手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适量补充,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
  我们在力的合成、分解之后,做如下补充:
  ①矢量,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及三角形法则。因为,在高一必修教材中的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动量等都是矢量,对于这些物理量的正确理解以及运算,需要让学生具备有关矢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使学生对矢量的概念及其合成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初次接触,对该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仍是很肤浅的,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矢量,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使其对该概念和运算法则及时得到巩固,归纳总结,可为今后正确深刻理解各章中有关力学矢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打下牢固的基础。
  ②受力分析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在后续课程(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需要求物体所受的合力,这就必须具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知识。况且,学了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后,我们要求学生不要把放在桌面的物体的重力和对桌子的压力混为一谈,若能给他们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不仅其力的性质不同,受力物体不同,其实它们的大小有时也是不相等的。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大小不等于它压紧斜面的力,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得多了。补充这些内容后,学生还加深了对静摩擦力大小的认识和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的理解。使得《力》这章的知识更为系统和完整。
  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思路的培养
  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1.培养学生每天完成复习、作业、再复习和预习的习惯。针对学生经常拿到题目就做,做不出就翻书,拿到公式就套,不管是否适用的情况,我们强调,教师要在每个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时,突出相应的应用条件与范围,并要求学生在做作业前,先整理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能够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在每次习题分析,先要求学生说出相应规律的理解情况。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教师注意归纳,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认真、仔细,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成绩的衔接
  我们一直认为,学生能否在心理上顺利渡过高中适应期,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而学生对学习的认同,考试的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应该使学生得到一个合理的分数,这个分数,应该是波浪形变化的,最初考试的难度应该是比较简单的,随着学生心理的接受,再逐渐合理地增加。也就是说,在单元测试、月考中不出难题、怪题,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成绩,可以增强自信心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心理上顺利渡过适应期。
  总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与教法,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变得容易起来。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知识和资源主动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使学生有强烈
期刊
一、有关“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期刊
生物学离不开实验。需从实践中得出真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高中生物实验需要培养学生那些能力哪?主要是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药品等的能力 ,还有对实验实际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分析整理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能力等。  一、让学生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  在试验中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的了解,
期刊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的工具面板、时间轴、关键帧的创建方法;掌握运用时间轴特效制作动画的方法、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及影片测试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熟悉Flash软件环境、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注意的关键。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
期刊
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能在歌曲当中充分的展现自己,再现作品的精美则是每个歌者所追求的意境。  一、在演唱中怎样才能做到气息的自然流动  许多孩子在学习声乐中,声音发直,发硬,很难让气息流动起来,甚至有些孩子故意在腹中让声音震动,这样达到的效果则是出来的声更做作。一首歌曲,一部作品它会让歌者享受无与伦比的美,那就让学生在移动中歌唱,在轻盈舞姿中歌唱,于是我便跟着老师在做优美的舞动中,有如飞上蓝天白
期刊
为了学生中考能考出好的成绩,作为体育老师的我感到压力和责任,对于不同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现将我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我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空摇绳:拿两条跳绳。一手一条同时空摇,将绳摇成立圆。体会抖腕动作。要求:摇到两手同时摇,左右两边绳都能成立圆。  2.双脚并拢跳:两脚并拢后脚跟不着地的连续跳。100个*4-6组。要求:靠
期刊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其教学环节也体现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即口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四种基本技能的先决条件,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动力的有力保证。如何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开口?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何培
期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的直接体验获得的。间接经验和空洞的说教都很难使学生信服,尤其是在处理“早恋”问题中,这种趋势更明显。在学生中持有关于“早恋”问题如果处理好是不会影响学习的观点,这种观点一方面成为涉足者的挡箭牌;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坚定没有早恋的学生起到了“暗示”和“鼓励”的负面影响。如何让他们摆脱干扰,走出感情的泥沼,是我在带班中颇费思量的问题。恰当的指导学生在体验中选择
期刊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终身教育,学校已不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而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恪守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我不会因为谁的成绩高而迁就他,也不会因为谁的成绩低而忽视他。我始终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以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学生,我希望经过三年的学习,他(她)们都成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能适应未
期刊
参加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已近十年。今天的初中生已能自如地说一些简单英语,但是在与学生的接触当中,我常常感觉学生语法基础知识薄弱,这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觉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看不懂文章,写不出句子,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许多学生至今没有掌握英语中的基本句型,不了解什么是名词、形容词、代词等等,不知道什么叫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等等,不明白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方法……那么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