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桥工程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路桥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从专业课程设置、职场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工科学校路桥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路桥工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28-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跃式发展,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更多优秀的路桥工程专业人才,然而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教学体系已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样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倒逼式推动作用[1-3]。传统的路桥工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思路跟着教师走,不需要动脑筋拓展专业领域的知识,缺少自我学习,没有深层探究,实质有效的专业实践比较欠缺,学生只要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通过相关的考试、测评,就表示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与基本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按部就班,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路桥工程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可理解为“上手快、后劲足、能力强、宽适应”,产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偏差,培养单位急需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与调整,来适应和满足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大学都在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4-5]。路桥工程专业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其他专业的创新教育成果与经验难以直接复制,路桥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和机制没有完善,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需要通过实际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注重高校服务东莞的作用。适逢我校处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历史最好时机,政府支持力度和投资力度非常大,各种特殊政策先试先行,学校着力于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原有的路桥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产业发展需求和职场需求,需要不断地探索、试验、调整,以符合现代社会路桥工程建设的需要,路桥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实操能力、创新创业技能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来[6-7]。
  一、构建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新时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开展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是最佳途径之一[8]。基于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融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打造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课内讲授、工程案例教学、学生分组专题讨论、线上慕课、课后实验、利用企业工程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和暑假顶岗实习的多手段教学模式,形成教师讲授、案例教学与专题研讨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以生为本,突出能力培养。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知识架构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过硬,后续提升空间广阔的高素质应用型路桥工程人才。
  二、构建校企合作多方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高校的工程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实训实习条件不完备,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架构,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学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实体工程第一手资料,行业专家进课堂,共同构建共建、共赢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同时,必须有效调动企业参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积极性,高校提供创新技术服务,路桥企业提供工程案例,融合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我校路桥工程专业已与中铁大桥局、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等10多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都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学生遇到问题随时请教,指导教师现场解答,教与学深度融合。
  三、开展实质有效的实践教学训练
  现代社会职场需要路桥工程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十分重视路桥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過各种培养模式加以实施,例如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综合性大作业等,每一类训练都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过程。国内路桥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普遍不足,实习时间被严重压缩,现场实习甚至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而已,学生没有在实习中得到实质性的有效训练,实训考核较为轻松,学生感觉不到压力,没有认真对待,实习深度不够,实训效果收效甚微。针对实训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建立完整的实践实训体系和考核评价系统,增加校企合作的实践教育环节,加强过程监督,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强化校企合作,拓展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走进实际工程中去,大学生进工厂、下工地、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业生产和工程环境,观摩、体验并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工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水平是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高校的年轻教师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科研能力普遍很强,学校考核也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实践教学对培养路桥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加大力度和扩挖深度。路桥工程专业教师参与到实体工程建设一线中来,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以及检测单位的合作、交流、沟通,积累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经验,提升分析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验、探索性实验等方面给予更好的指导。学校可以定期聘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技术人员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并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我校已于2017年开展“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在岗在职的专任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培训、获取专业技术资格和参与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结构型”师资队伍,通过两年多来的实施建设,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很快。
  五、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课题
  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及其团队的科研工作,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直接获得科研基本训练,在教师的持续指导下,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和专业体验,迸发新思想、新理念、新创意,进而激发潜能,训练创新实践能力。
  以产学研课题为重要载体,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学生既参与教师的技术研发工作,也融入企业的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技术推广的过程,通过参与全“产业链”的研发、中试和应用,在科研实践工作中,逐渐培养科研意识与创新理念,形成研究思路,同时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获得科技作品、科技发明等创新性成果,进而参加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为创新创业积累宝贵经验。
  六、结语
  路桥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路桥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既要强化专业理论基础,也要发挥共性、突出个性、着力提高个人实践能力,构建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靖宇.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观照与战略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18(4): 55-57.
  [2]程晓农,杨娟,袁志钟,严学华,刘强. 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4):63-65.
  [3]曹方超.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人才供需平衡[N].中国经济时报,2018-01-04.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劉鑫桥.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1-4,15.
  [6]王晓刚.思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体系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20-21.
  [7]胡文超,陈童. 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18-121.
  [8]张振飞,伊继东. 发挥企业作用 深化产教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 40-41.
  作者简介:
  黄文通(1976-),男,博士,高级实验师,从事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资助这一工作过程中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以“三全育人”理念构建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开展资助工作以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势必让高校资助发挥育人的功能。只有调动参与资助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精准资助模式,抓好教育资助关键环节,实行“全方位”资助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三全育人 资助育人 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广播电
期刊
【摘要】贯彻“院校融通,学训结合”的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2016年针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为今后针推高职专业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R245;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39-02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是通过市场调研、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邀请行业、企业一线
期刊
【摘要】本土课程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非常注重的研究领域。如何开展校地合作,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并进入校园和课堂是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是上述问题实践与研究的一些初步认识。  【关键词】本土文化 课程资源 開发 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结合当前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需求,以及毕业生对改进实践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中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修订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强化职业导向教育、狠抓实践教学工作总结、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措施,旨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在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土木
期刊
【摘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结合本学校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适宜学生开展“固态相变原理”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固态相变原理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254-01  金属和陶瓷等固态材料相变后新相的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机器人教育迅猛发展,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不能接触到这一“精英教育”,而虚拟机器人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劣势,它对实体机器人教育起到有效补充。本文就虚拟机器人与实体机器人的对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了在虚拟机器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 虚拟机器人 萝卜圈3D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TP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越來越广泛。继续采用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对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结合高校教务管理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策略,希望以此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的提升高校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
期刊
【摘要】雨课堂教学平台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于一起。 本文依据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功能,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入手,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进行设计,有效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促进了工科学生多元化创新性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达成度 雨课堂 C语言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项重要组成结构,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深度的融合,而且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视觉传达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相关人员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提高现有的教学效果,确保这项教学能够进行更好的发展。本文就传统文
期刊
【摘要】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气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全面渗透并正在深刻影响着气象教育培训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要适应新时代特征,就需要从实际出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气象教育云平台建设基础上,不断研发先进、智能、实用的、具有关键核心技術的培训系统。文章结合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在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如何提升气象教育云平台的智能培训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