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记忆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名录,是中国第4个获得这一殊荣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登录GIAHS的网站,对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的价值是这样评价的:历史悠久,是当地侗族人在有限自然条件下,经过漫长的适应,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自然的三维农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生存智慧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受现代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響,农耕文化逐渐消失,优良的农业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
  延续千年的“艺稻畜鱼”
  侗族起源于古百越族,从东南沿海迁徙到西南山区,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据《宋史》记载,当时的 “峒人”:“土宜五谷,多种秧稻……”;《苍梧县志》也云:“习尚简朴,饮稻鱼羹,有陂坡山泽之饶”,且“艺稻畜鱼”。“艺稻”就是秧稻移栽,“畜鱼”就是“稻田养鱼”,由此可以推断侗族的“稻—鱼”系统起源至少千年以上。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中,水稻以侗族传统的“香糯稻”为最佳,当地人有几十个“香糯稻”的品种,适宜不同的小生境的地块,比如侗语的“地扪”“东腊”“就那”“阳线”“苟阳荡”“列珠”等等,“地扪”类糯稻品种适合海拔较低的田,“列珠”类糯稻品种什么田都适合种,“苟阳荡”类糯稻蒸出来的饭味道十分的香,只要一家人在蒸这种饭,全村人都会闻到饭的香味。籼稻种植清代才进入贵州,大规模的“糯改籼”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是,侗族人长期习惯食用“糯米”,为了保存香糯稻老品种,老人们曾经偷偷地在山坡隐蔽地块种植各种喜欢的“低产”品种,此举使得一些古老的侗族糯稻品种得以延续到今天。
  稻田里的鱼,有侗族自古就有的“鲤鱼”,浙江来的鱼类专家曾考证,与丽水市青田县的彩鲤同出一源,都是“瓯江彩鲤”的后代,到贵州山地变成了“灰白色”,专家认为主要是营养物质不丰富造成的;也有政府部门提供和市场购买的各种“鱼苗”,主要以鲤鱼为主,也有鲫鱼等等。鸭子何时进入侗乡的稻—鱼系统已不可考证,有文献论证是明代起源,鸭子也主要选用本地品种,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与稻—鱼共生。
  凝聚人类农耕智慧的“稻—鱼—鸭”系统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充满了人类传统农耕的生态智慧。稻田中的挺水植物水稻、长瓣慈姑、矮慈姑等等,既为浮水植物眼子菜、槐叶萍、满江红等提供生长繁殖的条件,也为水中生物鱼、鸭提供了遮阴、栖息的场所和食物;植物上栖居的昆虫也是鱼和鸭食物的来源,鱼和鸭的觅食既可松土肥田,又减少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鱼以水稻田的水体为生活空间;稻田底层聚集着河蚌、螺等动物和黑藻等沉水植物,这些又被鱼、鸭所捕食,整个稻田模拟自然环境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证了生态平衡。
  科学把握种稻、投鱼、放鸭的时间是侗乡稻鱼鸭系统的“关键”技术:根据当地的农事历,一般在农历的2月,将孵出3天的雏鸭放到田里,一般每亩地放养15只左右,一直到农历三月初为止;农历三月下谷种,之前的半个月左右放鱼花(鱼苗),鱼花一般是二月底三月初孵化;四月中旬插秧,鱼的个体很小,可以与水稻共生;稻秧插秧返青后,田中放养的鱼体超过三指宽时放养雏鸭,主要是小鸭子不能把鱼吞下;水稻郁闭、鱼体长超过8厘米左右时放养成鸭;水稻收割前稻田再次禁鸭,防止鸭子吃稻谷;当水稻收割、田鱼收获完毕,稻田再次向鸭开放。从江县已推广的1万多亩的稻鱼鸭复合系统,稻谷的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亩产稻田鲤鱼50斤,活鸭80斤左右,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实现了农田的永续利用。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也是当地侗族传统知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天清晨侗族的老阿婆早早起来,用专门的“糯米饭甑子”蒸糯米饭,香糯稻的香气飘荡在村寨袅袅晨曦之中,待到全家人起来,香喷喷的糯米饭就倒在一个专门的木盆里面,大家各自抓一把,拌上自家的“腌鱼”和咸菜,就是早餐。出门做活路,就把糯米饭和腌鱼等做成一个个“饭团”,用芭蕉叶子包好,放到竹编的篓子里面,带到山上,当午餐。到了晚上,剩下的糯米饭又是大家的晚餐主食,老阿婆又开始准备第二天早上的糯米饭。
  听向导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次带客人到农户家做客,老阿婆问:要人食还是猪食?其中一个听懂侗语的客人马上说:人食,人食!原来老阿婆们到现在还是把“籼米”当饲料,而“香糯稻”才是“饭”。侗族的糯米饭都有专门的竹编或木制的盛放器皿,据说一定要透气,否则很快就“变味”了。在稻—鱼—鸭系统保存较完整的村寨做调查,总是能够听到质朴的村民说:“喜欢吃糯米饭,籼米不耐饿,我们的稻田离家都很远,要吃糯米饭才能下田干活路。”
  鱼在侗家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无鱼不成礼”“无鱼不成祭”“识鱼来认族”的文化习俗。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时候,侗家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就是酸鱼或炖鱼。酒宴上,主人敬客人的第一轮菜也是鱼制品,比如:味道浓郁的“腌鱼”是侗家人的第一美味,香气四溢的烤鱼是侗家人的最爱,还有“鱼生”是侗家人最高的待客礼仪,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到侗家做客,必须要送“鱼”才体面,也是对主人家的尊重,如办满月酒,舅舅家一定要送鲜鱼和酸鱼,下聘礼男方也一定要送腌酸鱼才算诚心诚意。侗家的青年男女在没有“吃相思”“七月七”的时候,会在村里的“姑娘田”约会,一群本村和外村的年轻人一起在田里捉鱼,之后一起唱侗歌,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结成一对对姻缘。
  鸭子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鱼类似,有鱼的地方就有鸭子的影子,还有一道独特的侗家美食“老坛酸鸭”,把新鲜的鸭肉放到火上熏,蒸发掉鸭肉里面的水分,再给鸭肉裹上干的糯米,然后平整地放到坛子里,密封好储藏。糯米经过发酵之后,有醇香的味道,打开坛子的瞬间,一股酸爽的味道扑鼻而来,鸭肉颜色红亮,脂肪变得像琥珀一样,非常美味。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要特别感谢一个人——现任GIAHS主席闵庆文教授。闵教授对此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自筹研究调查经费,从资源调查、社区走访、生态系统监测等基础工作开始,到保护规划文本编制,申报文本撰写与提交,专家实地考察,媒体宣传,GIAHS大会投票等等,整个过程亲力亲为,倾力推动,为申报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从黔东南走向世界。申报成功后,闵教授一如既往地关心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百忙中多次亲临指导,极大地推动了贵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黄莎莎)
其他文献
周必素,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持的“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相关项目分别荣获全国“六大”和“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等奖项。周必素女士专注文化遗产领域 30 年,热爱考古,期望在工作之余,让脚步停下来,集中思想将自己的研究与心得转换为文字,唤起大众对考古学及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传承。  我与播州杨氏
期刊
侗族是我国对建筑艺术有着较高追求的民族之一。黔东南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古代的越人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其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这个族群到了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一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在“峒区”设立羁縻政权,委任土官,称为“羁縻州峒”。羁縻州一般辖有若干“峒”。至今侗族地区不少村
期刊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世界各地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证实,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无论东方与西方,面具的群落性存在,与人类早期的祭祀、战争和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的起源,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面具是古代东方戏剧和欧洲戏剧表演的重要道具。黄金四目的方相氏和戴面而舞的兰陵王,宫廷祭祀、民间冲傩还愿、驱邪纳吉等仪式里往往夹着娱人之戏剧形式与内容,仍保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
期刊
苗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即
期刊
人类对美好住居的追求从穴居时代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但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后,宗教、皇权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类对住居建筑的追求远没有对宗教、皇权建筑强烈。宗教出于内心,皇权多半出于强迫。所以,不管是西方建筑史,还是中国建筑史,住宅都不是它所处时代的建筑杰作。我们看到《清明上河图》闹市中的住宅,比皇城中的建筑不知差了几个档次,就是这个道理。尽管如此,每个时代还是会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住宅形式,层次低点儿的称民居
期刊
下司古镇位于黔东南州府凯里市下司镇,毗邻清水江,是贵州至川滇南下东进的交通要塞,更是黔东南州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的门户。  下司在历史上上承川滇,下接湘粤,自元代中期设立翁袍蛮夷长官司始,至清代嘉庆13年(1808年)下司被正式辟为商埠,民国时期发展为闹市,顺江而过的人们行船于此,必然会休顿停歇,因此文化多元碰撞,商贾云集。于是,孕育出一座隐出贵州黔东南的山间小镇——下司。从元代、明清到现代,6
期刊
所谓大隐隐于市,在贵阳市内一处僻静的小区,花田禾美工作室就隐藏在此。  知道花田禾美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贵州省致力于妇女手工产业扶贫的“锦绣计划”,实施7年来成果显著,寻找本期“锦绣贵州”的采访对象时,编辑部在“锦绣计划”表彰对象中发现了花田禾美的名字。不同与其他或名声大噪或小有名气的品牌工作室,花田禾美鲜为人知,也少有媒体报道。但酒好不怕巷子深,花田禾美创立五年来,在一线城市已经拥有了忠实顾客,
期刊
说到贵阳周边的美景,人们首先会想到花溪和青岩,但青岩古镇附近的镇山村却少有人知。  镇山村是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如灵龟戏水,风景秀丽。  镇山村村口有一个很大的石拱门,穿过石拱门,沿着一条古老的石板路步行良久才能进到村中。村子右临岩壁,左侧有湖。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石街、石房、石巷、石墙、石瓦、石柱,仿佛走进一个天然石头博物馆。  镇山村依山
期刊
山地贵州,辛勤的黔民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及气候环境,加上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农业智慧,创造了一处处人间胜景,演绎着一个个农业传奇。  锦屏,杉木之乡,清水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采伐与营林管护并举,将木材买卖引向全国,缔造了600年繁荣的木商文化;  安順屯堡村寨,屯堡人巧妙利用水利,兼顾生产与生活,水惠民生使得秋季的屯堡村寨与黄灿灿的稻田相映成趣;  从江侗乡“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稻花田里
期刊
位于贵阳市中心的黔灵山作为清代初期逐渐兴起的佛教名山,如今已经与现代的城市公园融为一体。每天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的人们,可能大部分已经不去山顶的弘福寺,抑或去了,也不会想像到这座寺庙与贵州佛教史的关系。其实,黔灵山之灵气所在,盖因其山有弘福寺。自古名山僧占多,说到弘福寺,不得不说到赤松和尚。  赤松和尚所处的年代,正是明清交替,战乱频生的年代,也是贵州佛教迎来发展高峰的时代。佛教进入贵州始于何时,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