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不论做新闻、管媒体还是当院长,“改革”都是他所思所为,努力完成的使命
玉兰绽放枝头,绿柳吐露嫩芽,春到清华,水木复苏。2013年3月23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院”)在一片生机盎然中迎来新任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刚缷任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
当天,柳斌杰在人民网实名微博中写道:“一生追求光明、真理、正义、文明、进步之信念和刚直不阿的性格使然,我和人民永远同呼吸、共命运,到了清华大学和人大常委的岗位上,我将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社会而竭尽全力。”半辈新闻路,一生新闻人。多年来,不论做新闻、管媒体还是当院长,“改革”都是他所思所为,努力完成的使命。
不舍改革路
3月1日,我正式受聘兼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一任院长。兼任这个职务,是想把社会的需求、政府的意图同高等学校联系起来,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应该成为文化精神的辐射源。我们要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把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核心理念和责任意识传播的更远。——柳斌杰·人民微博
2012年3月1日,柳斌杰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身份,于学院成立10周年展开新篇之际成为学院第二任院长,也是当时唯一一位在职部长兼任高校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报告厅举行,现场座无虚席。从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手中接过聘书后,他兴奋地高高举过头顶,向新传院全院400余名师生示意。
首次以院长身份演讲,柳斌杰便就新传院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一是要继续发挥清华大学的优势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背靠清华大学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在国际国内形成的优势影响力转化为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条件和动力。二是要继续突出过去十年形成的特色,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闻传播人的责任,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续发扬主动实践的风格,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和胸怀。三是努力造就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懂得现代传播规律,又能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将近40分钟的讲话,柳斌杰几乎全程脱稿。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这位部长院长说话生动、平实,有着“朴素严谨的新闻观”,内容则十分具有前瞻性。其实他从1986年起就在多所院校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直到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共指导着9名在校博士生。他经常给学生上课,这次担任新传院院长后也不例外,有公职在身,他便利用休息日开课。
光阴流转,时间转瞬即逝。而今正式出任新传院长,柳斌杰心中对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当前的新闻态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相互影响、官方民间相互竞争、网上网下相互交织,信息内容和传播技术的相互交融。人们的表达权、知情权范围越来越广,新闻传播担负的社会责任非常大,人民群众的期待非常高,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里,从事新闻工作、管理、研究,花费了大半生的时间,我对新闻工作、新闻教育、新闻发展有深厚的感情,在这方面对人才培养教育也有些想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当被记者问到“您的到来会给新闻教育事业带来什么”时,他毫不犹豫给出两个字的答案:“改革!”
一些新闻教育改革的想法已经在他心中酝酿,内容涉及改革现有的清华招生结构,利用这个平台培养一批开放的、国际性的,能够引领媒介发展新潮流的领军人物,而非仅仅培养一批记者;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经济学、法学、自然科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培养触类旁通、具备复合背景的人才等等。
难忘新闻情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我认为现在要着重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实际。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这就需要从各种学科选拔优秀的人才经过新闻专业的训练进入这个队伍。二是面向世界。要关注中国的实际问题,也要关注人类文明进步所需要的问题,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引导力。三是要面向未来、放眼未来。——柳斌杰·人民微博
2007年,柳斌杰出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从做新闻到管新闻,推进新闻出版界改革是他工作的核心要务之一。上任不久,他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六大转变》,提出“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五年的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一时间被广泛解读为出版领域发展的风向标。百度搜索“柳斌杰”,与改革相关的条目达到45万条之多。近年来有人直接将他称为中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擎旗手、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代名词。
这或许与他半生从事媒体及相关工作有关。“我接触、参与媒体的过程比较长,60年代就办过报纸。”1978年恢复高考后,柳斌杰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1年毕业后,他进入共青团中央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直至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统战部报刊宣传领导小组组长,在此期间,他主管主办过很多青年报刊,恢复了一批青年报刊,管理和主编过《中国青年》《中华儿女》《21世纪》等。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长期间,柳斌杰主编《互联网与大学生》,从此开始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与影响力持续密切关注。而今,对于新媒体发展,三网融合,建立更先进更快捷的信息平台等建设方面,他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进。
2009年,柳斌杰因大力推动新闻出版改革,被评为当年“中国改革十大年度人物”,成为年度行政级别最高的获奖者。幾年来,新闻出版在管理上实行了市场准入、产品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减少对新闻出版单位在微观层面的干预,清理、减少了100多项审批事项,下放了50多项审批权,尽量把发展权交给市场;书号从计划调节到完全放开,从严格专业分工出版到鼓励创新,图书品种从十几万种到如今的超过四十万种,适应了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读书趋势等等,新闻出版领域改革方面很多举措正在落到实处。
从新闻实践者到管理者,他的半生都未曾离开新闻行业的跑道。亲历传统媒体变革与新媒体发展,柳斌杰感悟颇深,多次坦言:“未来新闻出版行业更需要突破,改革还要继续。他曾提出多项设想:报刊刊号的配置方面应更多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应建立国家级数字新闻传播平台,让网络上新闻信息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新闻出版业发展……”
今日执教清华,他如是阐述媒体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信息技术给人带来了信息共享的局面,对社会的引导、公众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媒体的作用更为加强。尤其是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在柳斌杰看来,当前新闻记者的缺憾主要是对社会和专业知识的了解还不够。一是知识结构单薄,不能深入到专业领域采访;二是受网站等其他因素影响过大。他主张人才培养面向实际,可从多领域挖掘人才。当院长和他原来的工作是有联系的,这使他进一步担负起了培养国内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任务。他愿把最真切的感悟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分享给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帮助青年学子于纷繁复杂的新闻环境中,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成长的路径。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玉兰绽放枝头,绿柳吐露嫩芽,春到清华,水木复苏。2013年3月23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院”)在一片生机盎然中迎来新任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刚缷任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
当天,柳斌杰在人民网实名微博中写道:“一生追求光明、真理、正义、文明、进步之信念和刚直不阿的性格使然,我和人民永远同呼吸、共命运,到了清华大学和人大常委的岗位上,我将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社会而竭尽全力。”半辈新闻路,一生新闻人。多年来,不论做新闻、管媒体还是当院长,“改革”都是他所思所为,努力完成的使命。
不舍改革路
3月1日,我正式受聘兼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一任院长。兼任这个职务,是想把社会的需求、政府的意图同高等学校联系起来,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应该成为文化精神的辐射源。我们要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把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核心理念和责任意识传播的更远。——柳斌杰·人民微博
2012年3月1日,柳斌杰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身份,于学院成立10周年展开新篇之际成为学院第二任院长,也是当时唯一一位在职部长兼任高校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报告厅举行,现场座无虚席。从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手中接过聘书后,他兴奋地高高举过头顶,向新传院全院400余名师生示意。
首次以院长身份演讲,柳斌杰便就新传院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一是要继续发挥清华大学的优势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背靠清华大学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在国际国内形成的优势影响力转化为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条件和动力。二是要继续突出过去十年形成的特色,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闻传播人的责任,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续发扬主动实践的风格,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和胸怀。三是努力造就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懂得现代传播规律,又能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将近40分钟的讲话,柳斌杰几乎全程脱稿。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这位部长院长说话生动、平实,有着“朴素严谨的新闻观”,内容则十分具有前瞻性。其实他从1986年起就在多所院校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直到现在,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共指导着9名在校博士生。他经常给学生上课,这次担任新传院院长后也不例外,有公职在身,他便利用休息日开课。
光阴流转,时间转瞬即逝。而今正式出任新传院长,柳斌杰心中对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当前的新闻态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相互影响、官方民间相互竞争、网上网下相互交织,信息内容和传播技术的相互交融。人们的表达权、知情权范围越来越广,新闻传播担负的社会责任非常大,人民群众的期待非常高,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里,从事新闻工作、管理、研究,花费了大半生的时间,我对新闻工作、新闻教育、新闻发展有深厚的感情,在这方面对人才培养教育也有些想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当被记者问到“您的到来会给新闻教育事业带来什么”时,他毫不犹豫给出两个字的答案:“改革!”
一些新闻教育改革的想法已经在他心中酝酿,内容涉及改革现有的清华招生结构,利用这个平台培养一批开放的、国际性的,能够引领媒介发展新潮流的领军人物,而非仅仅培养一批记者;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经济学、法学、自然科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培养触类旁通、具备复合背景的人才等等。
难忘新闻情
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我认为现在要着重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实际。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这就需要从各种学科选拔优秀的人才经过新闻专业的训练进入这个队伍。二是面向世界。要关注中国的实际问题,也要关注人类文明进步所需要的问题,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引导力。三是要面向未来、放眼未来。——柳斌杰·人民微博
2007年,柳斌杰出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从做新闻到管新闻,推进新闻出版界改革是他工作的核心要务之一。上任不久,他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六大转变》,提出“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五年的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一时间被广泛解读为出版领域发展的风向标。百度搜索“柳斌杰”,与改革相关的条目达到45万条之多。近年来有人直接将他称为中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擎旗手、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代名词。
这或许与他半生从事媒体及相关工作有关。“我接触、参与媒体的过程比较长,60年代就办过报纸。”1978年恢复高考后,柳斌杰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1年毕业后,他进入共青团中央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直至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统战部报刊宣传领导小组组长,在此期间,他主管主办过很多青年报刊,恢复了一批青年报刊,管理和主编过《中国青年》《中华儿女》《21世纪》等。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长期间,柳斌杰主编《互联网与大学生》,从此开始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与影响力持续密切关注。而今,对于新媒体发展,三网融合,建立更先进更快捷的信息平台等建设方面,他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进。
2009年,柳斌杰因大力推动新闻出版改革,被评为当年“中国改革十大年度人物”,成为年度行政级别最高的获奖者。幾年来,新闻出版在管理上实行了市场准入、产品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减少对新闻出版单位在微观层面的干预,清理、减少了100多项审批事项,下放了50多项审批权,尽量把发展权交给市场;书号从计划调节到完全放开,从严格专业分工出版到鼓励创新,图书品种从十几万种到如今的超过四十万种,适应了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读书趋势等等,新闻出版领域改革方面很多举措正在落到实处。
从新闻实践者到管理者,他的半生都未曾离开新闻行业的跑道。亲历传统媒体变革与新媒体发展,柳斌杰感悟颇深,多次坦言:“未来新闻出版行业更需要突破,改革还要继续。他曾提出多项设想:报刊刊号的配置方面应更多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应建立国家级数字新闻传播平台,让网络上新闻信息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新闻出版业发展……”
今日执教清华,他如是阐述媒体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信息技术给人带来了信息共享的局面,对社会的引导、公众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媒体的作用更为加强。尤其是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在柳斌杰看来,当前新闻记者的缺憾主要是对社会和专业知识的了解还不够。一是知识结构单薄,不能深入到专业领域采访;二是受网站等其他因素影响过大。他主张人才培养面向实际,可从多领域挖掘人才。当院长和他原来的工作是有联系的,这使他进一步担负起了培养国内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任务。他愿把最真切的感悟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分享给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帮助青年学子于纷繁复杂的新闻环境中,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成长的路径。
责任编辑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