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说命名方式的转变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的命名方式的转变是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一个全新的视角,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带来了文学观念颠覆的变更,这些转变在其作品的命名中得到充分展现,特别是以“自然”命名的寻根小说,在取材、象征等多方面与十七年文学呈现出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恰恰折射出文学从政治的困顿走向文化的自觉所经历的历史变迁,文章将从取材民间化、拒绝政治隐喻和呈现现代性焦虑这三个方面对寻根文学命名的特征作一阐释和总结,理清从十七年文学到寻根文学的发展脉络,力图建构出小说命名方式与文学史变迁的关联体系。
  关键字:文学史;十七年文学;寻根文学;命名;自然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在现代社会被广泛提及,而中国当代文学史同样经历了文化的抽离与回归。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审视, 我们不难发现,从建国初期的十七年文学到80年代的寻根文学恰恰体现了这个转变。寻根文学首先将改革之初中国对现代化的思索体现在其理论和创作中,重新以文化和审美的方式观照文学,这对于长期受政治语境控制的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蜕变。寻根文学所带来的关于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思索和回归,关于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从十七年文学到寻根文学的转变,首先体现在对自然与生命的重新认识之上。与十七年文学中改造大自然或者利用自然进行象征、隐喻不同,寻根文学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此表达对造物的敬重和对生命尊严的捍卫,“中国文学出现了191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自然崇拜”①。我们从寻根文学诸多作品的命名上便不难发现,很多作品都是以自然和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命名的。题目是一篇作品的眼睛,它洞察着文学的发展变迁,甚至可以揭示出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精髓。回顾八十年代之前的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将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可谓屡见不鲜,然而寻根文学在命名方式上所呈现出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的内在倾向性。
  一、从宏大走向细微:取材民间化
  80年代中期,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 》中指出:“我们民族文化之精华,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其中的代表便是“绚丽多彩的楚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②可以看出,寻根文学将地域文化作为他们文学创作的源泉,深入民间乡野找寻历史的根脉,众多作家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贾平凹便是地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通过描绘秦汉文化中特有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体现出对故乡商州的深刻情怀。无论是商州系列小说中的《黑龙口》《莽岭一条沟》《镇柞的山》还是体察生命感悟的《白夜》《池塘》《丑石》,很多作品都直接以自然景物命名,而这些自然景物或是真实存在的具体景观,或是极为常见的“民间化形象”。我们不妨将十七年文学中以同样的方式命名的作品与之进行比较,诸如李劼人的《大波》、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浩然的《艳阳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作品,其题目中的“自然”多为规模宏大且意象鲜明的形象,例如“大波”和“林海雪原”其实是革命运动的一个喻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风云和社会世相。当时的作家倾向于选用能够建构崇拜的大自然主体,而这些主体却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始终以背景的形式出现在作品当中,甚至常常受到压抑和损害。
  寻根文学的出现,不得不说是对自然的一次深刻的平反,在寻根作家充满灵性的笔下,“自然”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被深情和依恋环绕包围,它是贾平凹小说中淳朴的故土风光,它是李杭育建构的充满人文气息的吴越文化,它是阿城关于生命起源与造物的思索,它是寻根作家在日益高涨的现代化潮流中对于天然生存状态的守护和坚持。“自然”从宏大的象征走向具体的本真,也从模糊走向聚焦,从茫然的掠夺走向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由此可见,寻根文学明确倡导一种文学创作的民间精神,它试图远离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将关注点集中于偏远乡野、大山深处和广袤草原,更多地取材于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去挖掘淳朴的自然意识和未被现代社会玷污的古代文化遗风。
  二、从功利走向审美:拒绝政治隐喻
  意识形态的洪波席卷了中国文坛近三十年,它催生了十七年文学,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和印痕。由于受当时政治主流意识的强烈干预,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被空前强化而审美特征则明显被削弱,小说反映的不是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而是强烈的政治意图和政治愿望,从当时文学的命名方式就可以看出,小说的题目实则是政治隐喻,特别是以“自然”命名的长篇小说,更加具有代表性。
  例如吴强的《红日》,以“红日”命名,却并不是对太阳的描绘,太阳的意象其实是新中国的一个政治隐喻,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陈登科的《风雷》、浩然的《艳阳天》,其小说题目都是用极为广袤的自然景观来暗指土地革命农民合作化运动的丰功伟绩,由此可见,建国初期的大自然,在现实社会中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和牺牲品,在文学范畴中则成为政治的鲜明代码。
  而在80年代在寻根作家中,都给与了文学审美性以足够的重视,张承志就是典型代表。他所提倡的“美文”,正是对消失已久的文本自主性和语言情感性的呼唤,他认为“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所以,小说首先应当是一篇真正的美文。”③
  不论是他的《金牧场》《北方的河》还是代表作《黑骏马》,在他“大自然”的命题中,自然本身就是一处情感的源泉,涌动着作家饱满的爱恋,小说题目中的牧场、骏马、河流都是作为重要角色具体存在的,它们不再是政治的附庸和陪衬。以《北方的河》为例,题目中的河流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的隐喻,而是主人公跨越的黄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的概括,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形式,大自然成为人类精神的栖居地,以它壮阔的身姿怀抱人类的苦难和悲壮。
  可以说,张承志关于文学审美性的捍卫和追寻恰恰反映了寻根文学对当时具有强烈政治化倾向的主流文学的反叛,即“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文学观念不再居于主导地位,政治的需要不再是文学活动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当阶级话语丧失了强大能量,审美在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中逐渐放射出压抑已久的光芒,而这些对于文学本身来说,可以说是文的解放和审美性的狂欢。   三、从平面走向立体:多元的现代性焦虑
  文学“一体化”的格局由五四开端,在建国后得以进一步巩固,表现社会主义新气象、新人物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五四作家是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用批判的目光审视中国,而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走向则受到了中西政治对立的强烈干预,它所建构的意识形态层面的进步图景,因缺乏人道主义关怀、文化意识和批判精神而显得平面化、工具化倾向,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现代的。
  与十七年作家不同的是,在很多寻根作家的实际创作中,都表现出了一种现代性的焦虑。这种焦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现代社会和物质文明越来越多地对传统造成侵袭和损害,这些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不堪一击之,于是寻根作家开始表现出一种重建传统的激情和焦虑,有意将文学的反思从政治历史引入更深的文化“根性”;其二,知青的生活经验和遭遇使他们在认同于传统的同时产生对传统的审视和思考,作为乡村的“异己者”,他们对文化之根的追寻很大程度上是将文学从政治拉回自身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基于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因而,他们的文本常常徘徊在批判和追寻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痛心疾首地发现传统中所固有的难以根除的顽疾阻碍着文明的脚步,反映在作品当中就呈现出一种矛盾性的忧虑。
  在寻根文学作品的命名中,这样的现代性焦虑表现的非常明显。郑义的《远村》《老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说中书写了太行山农民们艰难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呈现他们苦难而顽强的生命活力,也对他们的止步不前深深忧虑。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远”与“老”表达了作者对古朴乡村的思考,这里是民族之根存在的地方,但这里也因为民族的惰性而贫困衰老,奄奄一息。
  可以说,题目中的景观已经从单纯的所指演变成包涵着作家价值思索的立体建构,贫瘠干旱的物质条件固然给山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传统的守成主义却是更大的枷锁,桎梏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梦的追逐和向往。这种现代性焦虑正是作家深刻思考的结果,也是文学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最好体现,矛盾的存在使寻根主将们对现实和传统进行客观地解析,从而走上一条理性的民族之根探寻的道路。
  四、结语
  世纪之交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转向是以“历史化”为主导原则,“历史意识是反思历史和使现实生活历史化即把现实生活作为一个动态的完整过程进行把握的情绪意识”, 而研究不同时期小说命名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历史化原则的有力实践。从十七年文学到寻根文学,以自然命名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与社会语境、文化背景和心理意识相关的巨大差异。
  寻根文学在寻找民族之根的同时,找到了不同于传统人性和现代人性的第三种人性,即原始的自然人性。他们将以伦理道德为规范的传统人性和以科学理性为中心的现代人性置于话语之外,而将人与自然的命题拉回公众视野,提倡用一种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的方式体验大自然的庄严,于是自然景观在寻根作品的题目中成为审美的对象,成为了具有生命和意志的独立存在,这些转变无处不透露着历史与时代的讯息。“寻根文学”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思维,崇尚的是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他们让文学从政治语境中突围,走向边野山区的原生态展现,而这些在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命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作家作品命名方式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小说命名的变迁,不仅可以映射出国内文学思潮的演进,甚至对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学也大有裨益。“自然”作为文学永恒的命题,从十七年文学中的附庸转变为小说中的重要角色,并且直接参与情节冲突,寻根小说题目中自然景观的民间化、审美化和立体化,成为新时期寻根文学思潮回归传统、敬畏生命并在现代性思索中走向多元的缩影,集中反映了从十七年到新时期时代语境和文学发展的巨大变化。
  注释:
  ①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J].作家,1985年第9期.
  ③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④雷达主编,《贾平凹研究资料》[G],梁颖编选,山东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⑤李欧梵.身处中国话语的边缘:边缘文化意义的个人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⑥张承志.美文的沙漠[J].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⑦郑义.老井[M].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⑧张德祥.论新时期小说的历史意识[J].小说评论,1987年第1期.
  ⑨李遇春.权利·主体·话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 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农家书屋工程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但是如何让农家书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正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分析了几点较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家书屋;措施;运行模式  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50余万家,在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同时,如何让书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正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文章收集了平阳县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一些较为可行的管理运行模式,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落实管
期刊
摘要:新时期,我们在经济领域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建设的不足日渐凸显起来,这给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就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基层;文化活动;策划;开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浙东沿海一带村镇经济水平空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呈急剧上升,且日益显现多样性趋势。在此大好形势下,我镇综合文化站顺应时代发展的潮
期刊
摘要:广场舞已成为如今群众自娱自乐的首选活动。跳舞能健身,舞之不当却伤身。广场舞、公园舞、路边舞,火爆的百姓舞,可看作一个地方中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该文主要阐述丽水市莲都区“天天乐”排舞广场现状,以及“天天乐”惠民工程的推广。  关键词:广场舞;增强体质;天天乐;惠民  一、广场舞概述  广场舞是一项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练习,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优美的身姿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的提高,但是相应的文化基础却逐步的下降,人民群众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发挥好群众的文化基础不仅能够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还能不断的提高和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步伐。文章根据东莞市的文化发展情况,从东莞的文化发展内容以及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
期刊
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作为生存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但是当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的“本我”就很可能放纵“自我”,从“现实的原则”去追求“快乐的原则”。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中,小说将视点落脚于70年代中国的一个普通村庄王家庄,一幅幅乡间生活的质朴画面看似和谐而美满,但是穿插在其中的物质欲望、权利欲望和情感欲望导致的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却让人触目惊心,遍体生寒。“
期刊
摘要:角度的选择在小说写作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寻找到最佳的角度,能使作品构思新颖独创,充分展示出题材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让人难忘,而多角度展示则能使作品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万端的生活原态,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刺激与艺术享受。  关键词:小说写作;角度  角度的选择是小说写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简要谈谈以下两点:  一、寻找最佳角度  小说写作中,角度选择得好,寻找到最佳的角度
期刊
摘要:张爱玲笔下的“父亲”形象与众不同,其和被世人奉为经典的“母亲”形象一样的引人深思。文章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为切入点,主要探讨这类形象的特征、双重含义的形成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父爱形象;文学价值  一、张爱玲小说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家庭要么根本不出现“父亲”这一形象,要么“父亲”形象一出现便是情感世界极其空虚,精神世界极度乏味的样
期刊
摘要:《局外人》奠定了加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加缪通过局外人莫尔索的故事,探讨了人为何活着及怎样活的问题。文章将通过对莫尔索存在、情感的真实,以及世界荒诞性真实的讨论,来分析莫尔索的真实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莫尔索;存在;情感;荒诞;真实  《局外人》讲述了普通小职员莫尔索从平凡生活,到因杀人而被判死刑的经过。故事平淡叙述了莫尔索存在的真实,这种真实包含着他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凸显出他与世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此文把笔法、墨法、章法总结为书法中的“三法”。这“三法” 不管是书法大家还是书法初学者,无论是在书法创作还是在书法练习中都离不开它。文章通过对“三法”的概念分别进行解释,并结合优秀书法作品或名家的书写经验、理论,来探讨在书法练习中是如何运用“三法”的。  关键词:书法练习;笔法;墨法;章法  一、“三法”的概念  什么是书法中的“三法”?在这里所谓的“三法”是指—笔法、墨法和章法,既
期刊
摘要:冯尼格特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黑色小说作家之一,《猫的摇篮》(1963)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代表作《五号屠场》(1969)更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在冯尼格特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出了14部小说,2本短篇小说集和3卷非小说作品。冯尼格特对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他采用科幻小说形式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思维的约束,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将荒诞与现实结合,不遗余力地批判和揭露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