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角度的选择在小说写作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寻找到最佳的角度,能使作品构思新颖独创,充分展示出题材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让人难忘,而多角度展示则能使作品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万端的生活原态,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刺激与艺术享受。
关键词:小说写作;角度
角度的选择是小说写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简要谈谈以下两点:
一、寻找最佳角度
小说写作中,角度选择得好,寻找到最佳的角度,能使作品构思新颖独创,充分展示出题材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很善于选择最佳的角度,使作品呈现出别致的风貌,其深刻而新颖的见解也得到了最有力的表现。《风波》,反映的是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未正面描写这一令人震惊的历史事件,而是从江南农村一个土场上所发生的一场小小的辫子风波的角度去描写,以小见大,婉而多讽,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充分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功力。《孔乙己》既不以作者的眼光,也不以作品主人公孔乙己的眼光,而是以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眼光来观察人物、事物,写出了孔乙己这个虽本性善良却又穷愁潦倒的旧知识分子的不朽形象。从店小二的眼中去写孔乙己,鲁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最佳的角度。小伙计在酒店里可以说毫无地位,但就是这么一个毫无地位的小伙计(作品中的“我”)竟也可以拿孔乙已来寻开心,十分地看不起他,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地位境遇是如何的卑微,可见孔乙己已落魄到怎样的地步!小伙计至少还能暂时有生活的保障,而孔乙己却连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因偷书而被人打折腿以至在悲惨中默默地死去,却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人们照样过着自己的生活,只不过生活中少了一个取笑的对象而已。而且,小伙计年幼,心灵还未受到太多的社会污染,从他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可以得出比较真实可信的印象。
战争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题材,写来极易落入窠臼。而叶夫根尼·米恩的微型小说《叶琳卡》却选择了一个新颖的最佳角度,作品因此而别具一格。小说 避开了对战争的正面描写,没有写短兵相接的战争厮杀,没有写叱咤风云的战斗英雄,也没有 直接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创伤,而是另辟蹊径,描写了一个士兵与一个小女孩的对话,以独特的儿童视角透视了战争。小女孩天真无邪,还不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竟然把“寡妇”当作一种令人自豪的职业,并且长大以后要象妈妈那样“当个寡妇”,这就巧妙地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剧,震撼了读者的心。在这里,作者所选取的角度,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最佳角度。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描写了一个富于热情与朝气而又率直天真不拘小节的女子黛西·米勒。小说选取了一个最佳的角度,即通过书中一个人物的视点来展开故事。黛西·米勒在漫游罗马时因无视两性交往中的种种陈腐的礼节且爱自由活动而遭到人们的非议,而她却依然故我,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其男友温特伯恩很想知道黛西·米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是一个轻薄的姑娘呢还是一个心地坦荡无拘的女性?作品借助于他的观察视点和认识过程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描绘人物。随着温特伯思对女主人公观察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他心头的疑虑不断得到了消解,而读者对女主人公的了解也随之不断得到加深,最后作品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如果换一个角度去写,就不会这样令人信服。
二、多角度展示
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由于其篇幅的短小,往往从头至尾只采用一种叙事角度,也能较好地达到创作的预期目的,而对于中长篇小说来说,为了充分地反映丰富而复杂的现实生活,也为了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刺激与艺术享受,作者往往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叙述视点,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展示人物和事件,给读者以多侧面的全方位的印象,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万端的生活原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如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就成功地运用了多角度展示的技巧。
《喧哗与骚动》措写了美国南方一个复杂的家庭,好坏夹杂,贪钱的乱伦的发疯的都有。作品的第一部分是通过小儿子班吉的视点来观察的,班吉是个白痴,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意识混乱,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分不清,所以他眼中的世界是极为混乱的,所叙述的一切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从大儿子昆丁的视点来看世界的,昆丁是一个精神几近崩溃、趋向于自杀的人,在他的眼中,世界是异常阴暗的。小说的第三部分,二儿子杰生成为叙述者,杰生是一个自私而卑劣的小伙计,精神偏执,他眼中的世界也是不健全的。小说的第四部分,作者采用了客观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这正如福克纳自己所说:“我先是从一个白痴的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可是写完之后,我觉得还是没有把故事讲清楚,我于是又写了一遍,从另一个兄弟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还是未能满意。我就再写第三篇,从第三个兄弟的角度来写,还是不够理想,我就把这三部分串在一起,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干脆用自己的口吻来加以补充”。正由于作者不断变换叙述的角度,多角度地展示了所描写的人和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描写了一对夫妇路过竹林时妻子被奸污、武士遭杀害、强盗被逮捕的故事。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武士是怎么死的?谁杀了他?怎样杀的?对此,身处其中的强盗、武士及武士的妻子,回答却各不相同。强盗说是他杀死的,但他其实只想把武士的妻子弄到手而并不想杀武士,谁知武士的妻子突然像发了疯似地赶过去拽住了他的胳膊,嚷道她不能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两个男人总得死一个,于是他给武士松绑,与武士决斗,把武士杀死了。武士的妻子则承认是自己杀死了丈夫,因为丈夫看见她被强盗奸污时眼光是那样的鄙视、冷酷、憎恶,这极大地伤害了她的心,于是强盗溜走后她便在羞愤中杀死了丈夫。而丈夫的鬼魂则说强盗不仅奸污了妻子,还引诱她私奔,不想妻子被奸污时竟毫无反抗,且还要求强盗把他杀掉,他是在悲愤的心境中自杀的。那么,究竟是谁杀死的?哪一个所说的是真实的?作者并没有交代,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想。显然,每个人的供词都是真真假假、真假夹杂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有难言的隐私,都多多少少在掩饰些什么。就这样,作品采用多角度的手法展示同一个事件,既刻画了人物,又充分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信赖。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出场时的肖像描写,也采用了多角度展示的艺术技巧。首先,是从众人的眼光看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①
再从王熙凤的眼光看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又从宝玉的眼中看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②
众人眼中的黛玉是举止不俗而身体赢弱的,凤姐眼中的黛玉是极标致的人儿,而宝玉眼中的黛玉则内蕴丰厚。三个不同的视角,刻画出同一个人物的三幅肖像,展示了黛玉不同的层次及侧面,使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立体感。
多角度展示的技巧,可以使作品的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使陈旧的题材焕发出神奇的光彩;可以使所描写的一切显得更加真实而自然;还能够充分地袒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等等,此不赘述。
注释:
① ②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册,28页,29页,3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
关键词:小说写作;角度
角度的选择是小说写作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简要谈谈以下两点:
一、寻找最佳角度
小说写作中,角度选择得好,寻找到最佳的角度,能使作品构思新颖独创,充分展示出题材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很善于选择最佳的角度,使作品呈现出别致的风貌,其深刻而新颖的见解也得到了最有力的表现。《风波》,反映的是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未正面描写这一令人震惊的历史事件,而是从江南农村一个土场上所发生的一场小小的辫子风波的角度去描写,以小见大,婉而多讽,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充分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功力。《孔乙己》既不以作者的眼光,也不以作品主人公孔乙己的眼光,而是以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眼光来观察人物、事物,写出了孔乙己这个虽本性善良却又穷愁潦倒的旧知识分子的不朽形象。从店小二的眼中去写孔乙己,鲁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最佳的角度。小伙计在酒店里可以说毫无地位,但就是这么一个毫无地位的小伙计(作品中的“我”)竟也可以拿孔乙已来寻开心,十分地看不起他,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地位境遇是如何的卑微,可见孔乙己已落魄到怎样的地步!小伙计至少还能暂时有生活的保障,而孔乙己却连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因偷书而被人打折腿以至在悲惨中默默地死去,却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人们照样过着自己的生活,只不过生活中少了一个取笑的对象而已。而且,小伙计年幼,心灵还未受到太多的社会污染,从他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可以得出比较真实可信的印象。
战争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题材,写来极易落入窠臼。而叶夫根尼·米恩的微型小说《叶琳卡》却选择了一个新颖的最佳角度,作品因此而别具一格。小说 避开了对战争的正面描写,没有写短兵相接的战争厮杀,没有写叱咤风云的战斗英雄,也没有 直接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创伤,而是另辟蹊径,描写了一个士兵与一个小女孩的对话,以独特的儿童视角透视了战争。小女孩天真无邪,还不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竟然把“寡妇”当作一种令人自豪的职业,并且长大以后要象妈妈那样“当个寡妇”,这就巧妙地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剧,震撼了读者的心。在这里,作者所选取的角度,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最佳角度。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西·米勒》,描写了一个富于热情与朝气而又率直天真不拘小节的女子黛西·米勒。小说选取了一个最佳的角度,即通过书中一个人物的视点来展开故事。黛西·米勒在漫游罗马时因无视两性交往中的种种陈腐的礼节且爱自由活动而遭到人们的非议,而她却依然故我,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其男友温特伯恩很想知道黛西·米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是一个轻薄的姑娘呢还是一个心地坦荡无拘的女性?作品借助于他的观察视点和认识过程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描绘人物。随着温特伯思对女主人公观察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他心头的疑虑不断得到了消解,而读者对女主人公的了解也随之不断得到加深,最后作品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可爱的女主人公形象。如果换一个角度去写,就不会这样令人信服。
二、多角度展示
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由于其篇幅的短小,往往从头至尾只采用一种叙事角度,也能较好地达到创作的预期目的,而对于中长篇小说来说,为了充分地反映丰富而复杂的现实生活,也为了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刺激与艺术享受,作者往往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叙述视点,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展示人物和事件,给读者以多侧面的全方位的印象,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万端的生活原态,塑造出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如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就成功地运用了多角度展示的技巧。
《喧哗与骚动》措写了美国南方一个复杂的家庭,好坏夹杂,贪钱的乱伦的发疯的都有。作品的第一部分是通过小儿子班吉的视点来观察的,班吉是个白痴,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意识混乱,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分不清,所以他眼中的世界是极为混乱的,所叙述的一切颠三倒四,让人不知所云。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从大儿子昆丁的视点来看世界的,昆丁是一个精神几近崩溃、趋向于自杀的人,在他的眼中,世界是异常阴暗的。小说的第三部分,二儿子杰生成为叙述者,杰生是一个自私而卑劣的小伙计,精神偏执,他眼中的世界也是不健全的。小说的第四部分,作者采用了客观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这正如福克纳自己所说:“我先是从一个白痴的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可是写完之后,我觉得还是没有把故事讲清楚,我于是又写了一遍,从另一个兄弟的角度来讲述同一个故事,还是未能满意。我就再写第三篇,从第三个兄弟的角度来写,还是不够理想,我就把这三部分串在一起,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干脆用自己的口吻来加以补充”。正由于作者不断变换叙述的角度,多角度地展示了所描写的人和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描写了一对夫妇路过竹林时妻子被奸污、武士遭杀害、强盗被逮捕的故事。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武士是怎么死的?谁杀了他?怎样杀的?对此,身处其中的强盗、武士及武士的妻子,回答却各不相同。强盗说是他杀死的,但他其实只想把武士的妻子弄到手而并不想杀武士,谁知武士的妻子突然像发了疯似地赶过去拽住了他的胳膊,嚷道她不能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两个男人总得死一个,于是他给武士松绑,与武士决斗,把武士杀死了。武士的妻子则承认是自己杀死了丈夫,因为丈夫看见她被强盗奸污时眼光是那样的鄙视、冷酷、憎恶,这极大地伤害了她的心,于是强盗溜走后她便在羞愤中杀死了丈夫。而丈夫的鬼魂则说强盗不仅奸污了妻子,还引诱她私奔,不想妻子被奸污时竟毫无反抗,且还要求强盗把他杀掉,他是在悲愤的心境中自杀的。那么,究竟是谁杀死的?哪一个所说的是真实的?作者并没有交代,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想。显然,每个人的供词都是真真假假、真假夹杂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有难言的隐私,都多多少少在掩饰些什么。就这样,作品采用多角度的手法展示同一个事件,既刻画了人物,又充分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信赖。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出场时的肖像描写,也采用了多角度展示的艺术技巧。首先,是从众人的眼光看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①
再从王熙凤的眼光看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又从宝玉的眼中看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②
众人眼中的黛玉是举止不俗而身体赢弱的,凤姐眼中的黛玉是极标致的人儿,而宝玉眼中的黛玉则内蕴丰厚。三个不同的视角,刻画出同一个人物的三幅肖像,展示了黛玉不同的层次及侧面,使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立体感。
多角度展示的技巧,可以使作品的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使陈旧的题材焕发出神奇的光彩;可以使所描写的一切显得更加真实而自然;还能够充分地袒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等等,此不赘述。
注释:
① ②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册,28页,29页,3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