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重大改革浪潮,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越发注重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真正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重要的系统性工程进行搭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能为企业的运营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企業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强化企业内部管控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积极促使企业员工进行积极的工 作,使得企业各部门和各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 了各部门的职责。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得到预算支出清单, 为企业的成本支出提供参考,强化了企业内部资金管控。
  (二)全面预算管理能优化分配企业资源,落实企业发 展目标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战略 目标以制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部门各时期的资金配置 指标,使得企业各部门能够对企业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全 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了企业发展战略,使得企业在面 对突发市场情况时也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了 企业战略目标的容错性,使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可持 续地落实到实际市场经营当中。
  二、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有待增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没能正确地认识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无法得以落实。而且,企业全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普遍 处于中下水平以及管理经验的欠缺,致使企业的预算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
  (二)管理机构组织设置不科学
  企业财务部门权威性、协调能力不足,缺乏对相关部门的管控。许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的制定财务计划、修订方案,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意识薄弱,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仅对本部门及延伸部门工作情况熟悉,而对其他部门的知之甚少,无法有效把握相关部门需求状况,未能达到应有的协调作用,因此,所构建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形同虚设。企业缺少第三方监督机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当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充分协调各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关系。
  (三)预算管理缺乏顶层设计
  如果说组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硬件,那么完善的制度体系则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软件。通常企业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过程汇总,缺乏远见,不重视长远规划。例如,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中,只将经营目标作为一项经济指标,没有责任分解的具体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人为随意性较大。再有,企业全面预算的相关制度缜密型、规范性严重不足,专业队伍素质的缺失使得对预算管理中对数据的把握不尽严格,失范的程序操作出现在全过程的各环节,使得预算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三、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环境
  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环境的优劣关乎着企业经营的质 量。企业制度实施环境的完善不只是企业领导人员的职责,更是企业全体人员的义务所在。企业在积极实施全面 预算管理时也要严格规范制度执行标准,使企业全体工作 人员各施其职,领导要积极做到表率作用,职工们也要积极参与并尊重企业的预算管理。
  (二)合理设置组织机构
  健全的组织体系,合理配置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必要的组织保障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前提,对预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全面调控工作。明确委员会职责,收集各部门的预算反馈意见,根据反馈信息制定部门预算指导意见,向主管部门上报。指导并激励各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方案及时修订,形成企业总报告呈送企业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委员会在预算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加强委员会与各部门联系,制定全面工作计划,及时加强各部门预算管理的审核。构建企业、部门、子公司协调共进的三级管理体系,完善组织領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因协调不力遇到的各种风险。
  (三)强化预算管理顶层设计
  完善预算评估考核机制。根据国家标准制定指导意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标准体系。以合理性、实践性、效益性为原则,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指标制定难度适中,要保障各部门能够及时完成。建立薪酬、费用、考评一体的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提高各部门人员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水平,尤其强化企业高管及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的认知水平,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化。
  四、结语
  通过探讨不难发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当前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对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莫大的辅助作用。企业要勇于面对自身问题,积极学习研究预算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使企业能在巨大竞争潮流中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作者单位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一、当下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融资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出现了融资担保企业即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虽然由于融资担保企业的出现使很多的企业能够成功融资,避免财务方面的危机,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融资担保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而融资担保企业承担了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和投资者的一定风险敞口,所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益。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期刊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而企业内部控制总是处于公司治理设定的大环境之中。公司治理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美国防止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正式定义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
期刊
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趋向稳固态势。与此同时,国家将发展的重点转移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上,要求产业形成新的特点。我国在2012年11月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同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开展的两会工作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雷军提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种种措施都证实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作用逐渐增强。但因为“互联网+”处于新的模式
期刊
现今ERP系统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专业,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逐渐与国际跨国大企业的交流和接轨,诸多企业均争相实施和使用不同的ERP系统,来使自身的管理和竞争力更上一个层次。怎样使企业从常规的管理方法过渡到以ERP系统为核心的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上,这对任何企业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如果是完全的照搬大型企业、跨国企业的ERP系统及流程,那么会导致
期刊
一、不良债权的概述  (一)不良债权的涵义  不良债权是指公司企业的资金、商品、技术等借与或租借到其它公司企业但面临无法收回或收回少量的现象。银行的不良债权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从商业银行角度讲,不良信贷资产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它与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利息一起构成了银行的不良债权。  (二)不良债权形成的基本原因  各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危
期刊
我国农产品的物流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具体的流通环节中物流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实际的运输过程都较为缓慢,尤其物流业发展的局限性也体现出了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的滞后性。根据《经济参考报》相关报道,目前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量超过30%,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中外对比  对于日本和美国这些农产品物流运输较为发达的地区,目前可以将农产品的损耗量控制在5%以内,甚至达到更高
期刊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促进企业更大的经营水平及经济效益水平地显著提升  在企业发展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在资金管理的前提下对相关工作进行开展,能够很好地促使企业的相关指标水平加以提高。首先,资金管理人员应该采取资金管理方式对成本进行控制,可以对资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地了解。在对明细科目进行设置的条件下,对各种运营费用的控制效果加以增强。其次,资金管理工作人
期刊
一、僵尸企业处置难点  (一)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困难  兼并重组是处置僵尸企业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比较优势且创新的企业对僵尸企业进行重组,有效利用僵尸企业的资源,通过优势企业带动僵尸企业,使得僵尸企业得到发展,从而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兼并重组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僵尸企业实际处置过程中,许多企业并不是特别积极,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置办法,将会对原有企业才生很大的影响
期刊
今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已越发明显的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对企业提升其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谁拥有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不会在残酷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当今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身份证",反映了市场的认可和保护,它蕴涵着一笔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财富。所以,创新品牌,就是创造财富。
期刊
股权激励是指公司股东授予公司的經理人员和雇员股份形式的利益,来激励经理人员和雇员为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在多种激励方式中股权激励最符合企业追求长期发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运用。  Chung 和 Pruitt、Knoeber 和 Agarval(1996)分别开展研究,研究即发现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与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关系。吴淑琨(2002) 在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