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他苗寨的芦笙会不同,金民村的芦笙会不光是年轻人的盛会,也是全寨老小的狂欢节。当年轻的姑娘沿着芦笙场围成一圈后,身穿黑色绣花服饰的苗族大嫂以及穿着明朝服饰装的大爷大娘们也纷纷加入到了芦笙会中,各自形成一个个小圈。一圈套一圈,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欢乐旋涡。
问了20个出租车司机
都找不到这个小苗寨
在凯里金泉湖的芦笙会上,一位老芦笙手告诉我们,第二天下午在金民村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芦笙会。怕我们听错,老芦笙手还特意把“金民村”三个字写在了一张小纸条上。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宾馆出来,拦了一辆出租车去金民村。没想到司机一脸茫然,说在凯里开了十多年的车,走遍了附近的村村寨寨,就是没听说过金民村。
又拦了第二辆出租车,仍是不知。从早上9点到11点半,我们拦了约有20部出租车,无一人知道金民村在哪儿。打114查询,说是没有这个村的电话号码登记。正当我们心灰意冷时,从我们所住的宾馆服务台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原来,宾馆一个实习生的亲戚就住金民村。
我们在宾馆总台见到了19岁的女孩杨万春,她姑姑住金民村。据她说,金民村又叫金洞司,是九寨镇下面的一个偏僻小苗寨,很少人知道。下午她正好轮班休息,便自告奋勇给我们做向导。上了出租车,有些固执的朋友依然对司机说去金民村,自然司机还是一脸茫然。杨万春说:“往九寨开,过了收费站转过一个弯口就到了。”
车很快就驶出了市区,转上了320国道。路上,小杨告诉我们,平时她去金民村一般是坐去九寨的班车,中途在离金民村最近的一个路口下车,再步行10里就到了。约半小时后,司机按照小杨的指示把车停在了公路边的一个岔道上。小杨指着远处几座被油菜花覆盖的小山头说:“那儿就是金民村了。”
走进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自然苗寨,全村几十户人家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村北一条长约1500米的盘山小路,是整个寨子与外界交往的主通道。沿着小路盘山而上,空静、幽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肆意绽放的野花,炊烟袅袅的竹林,光影迷离的梯田、汩汩淙淙的溪流,让人有误入桃花源之感……我们开始兴奋:这样远离尘世的地方,民族节庆也一定更具原生态吧?
小杨姑姑家在村北首,一座坐北面南的苗家吊脚楼,院门朝东,推门进去,两个苗民汉子正在锯木头。小杨没有与他俩打招呼,直接上了吊脚楼。不一会,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走了下楼。老人是小杨姑姑的公公,热情地邀请我们上楼做客。因为惦记着芦笙会,我们答应看完芦笙会一定去拜访他。谁知老人说,芦笙会明天下午四点才开始,今天下午是“牛打架”,在村西南的溪滩上,家里其他人都去看热闹了。
听说有“牛打架”看,我们喜出望外,匆匆告别老人,往斗牛场奔去。
苗家的斗牛不跳舞只打架
我们到达溪滩时,已是下午1时,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溪滩上早已人声鼎沸。坡上、林边、田间,一头头身披红彩带的大水牛正在享受着主人最后的服务。印象中,牛的皮毛不是黑棕色就是黄色,因此当一头大白牛出现在山坡上时,引起了围观者一阵骚动。在山坡上,我们遇到了小杨姑父,一个三十开外的苗族汉子,正忙着给准备参加比赛的斗牛登记资料。在他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正在给大白牛喂糯米饭的杨老四。杨老四说参加斗牛比赛已有20多年了,周边寨子只要有“牛打架”,他必去参加。今天,他是特意从30多里外的尝郎苗寨赶来的。
苗族人对牛的感情十分特殊,自古有“牛发人发,牛衰人衰”的谚语。他们认为牛能够消除灾难,带来平安幸福,故常称其为“保家牛”。参加“牛打架”的斗牛,几个月前就要精心喂养调理,尽可能不让它下地干活。开赛前一天,参赛的牛主不仅要宴请亲朋好友,还要挨家挨户通告大家,以免孕妇、寡妇靠近牛圈,带来晦气。牛未出圈前,也忌讳寨子里的人去参赛的牛主家借东西,以免把牛的威风和力气借走。比赛前,不仅要给牛喂糯米饭、生鸡蛋,上阵前还要给它喂上一二两酒提神壮胆。
下午二时半,随着一阵雄浑、激昂的苗鼓声响起,几十头剽悍雄壮的斗牛纷纷从坡上、田间、林中汇聚至斗牛场四周。裁判宣布完斗牛的出场顺序后,一场牛王争霸战一触即发。
裁判哨音一响,但见两位牛主将手中的缰绳一撒,一黑一红两头斗牛犹如出山的猛虎,从相距20米处朝对方猛冲过去。“砰哄”一声巨响,两牛已斗在一起。在人们的呐喊声中,两牛头顶着头,角抵着角,拼命相抵,不断发出“砰哄、砰哄”的碰击声,场面惊心动魄。
为了给牛打气加油,双方的亲友团纷纷放起了鞭炮,吹起了芦笙、芒筒,敲起了铜鼓,一时间,溪滩上呐喊声、助威声响彻云霄,人牛狂欢。
金民村的斗牛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共21场,最后的获胜者就是年度牛王。虽然每一场都是货真价实的“牛打架”,但内容迥异,既有激烈、刺激、血腥的,也有温情、滑稽、笑料百出的。由于比赛是抽签决定对手的,因此常会出现不管主人如何吆喝、鞭打,牛却不动不打的“呆滞”场面;或一头牛跑,另一头牛追,捉迷藏、绕圈子之事。
当天,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是杨老四的大白牛与另一头大黑牛之间的那场决赛。头上带着疤痕的大黑牛,一对大牛角如同两把黑亮的大弯刀,一出场就引来了阵阵喝彩。与大黑牛相比,大白牛则含蓄许多,白皮白角,如一位银袍战将。这两牛之间的决战,好像针尖对上了麦芒,打得昏天黑地。三十个回合依然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裁判无奈吹响了判和的哨子。但两牛打得正来劲,早已把裁判及主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不管裁判怎么吹哨子,主人如何吆喝,两斗倔牛就是死死地缠在一起,非要分个你死我活似的。最后,双方的主人只能动用了极端的措施,各自用绳子套住自家牛腿奋力往后拖,像拔河般地将它们分别拖出场外。
经最后综合评定,大白牛获得了年度牛王称号。裁判长一宣布,杨老四与他的大白牛随即被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围住,而身披花垫单、头饰金银角的牛王则趾高气扬,昂头甩角,不断发出“噗噗”声,以示它的王者风范。
芦笙会万人踏歌踩芦笙
回到寨子,天已经黑了,我们直接返回凯里。第二天吃过午饭后,我们再次前往金民村,赶赴那场盛大的芦笙会。
芦笙会是黔东南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具体时间各村各寨不同。但不管哪个寨子举行芦笙会,附近寨子里的苗民都会前来参加。因此,当我们的车一下公路,远远地就看见许多身穿鲜艳苗装的村民或成群结队,或一家老小,正绕着山坡、梯田,络绎不绝地往金民村方向去。
进了寨子,我们直接去了小杨姑姑家。与昨天的冷清不同,今天小杨姑姑家里来了许多客人。楼上客堂里,小杨的姑姑正在为准备参加芦笙会的女儿文星星赶制新衣服,而文大娘则在一旁整理准备缝贴在衣服上的银片。
金民村的芦笙场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泥广场。我们走进芦笙场时,文玉成四兄弟正在调试芦笙。文玉成说,他们家是芦笙世家。寨子里能吹芦笙的人现在不多了,年轻人不喜欢学。每年的芦笙会,都是他们四兄弟唱主角。
除了芦笙,挂在芦笙场中间的那只大铜鼓也是主角。苗家的铜鼓非常特别,正面雕刻着太阳及花纹,后面是空心的。在敲鼓之前,首先要给大铜鼓系上大红绸带,然后是敬鼓,即把酒洒在铜鼓的正面上。今年芦笙会上的铜鼓手共有两位,一位是文玉成的表叔,另一位则是年近80的根强老人。根强老人说,铜鼓是有灵气的,敬酒越多它就越洪亮。因此每敲一阵鼓就要给它敬些酒,要不它会哑的。
下午三时半,当阳光直射到芦笙场中央时,根强老人敲响了铜鼓。和着鼓声的节奏,文玉成四兄弟吹起了芦笙。眨眼工夫,芦笙场周围已站满了身着鲜艳苗族服饰的女孩。她们或蓝或红的绣花衣裙,还有脖颈上的银链、项圈,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炫目。对苗家女孩来说,一年一度的芦笙会与其说是庆祝丰收的盛典,不如说是寻找爱情的天堂。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许多母亲还特意带了绸带、被面悬挂在大铜鼓的架子上。
按照习俗,村长亲自过来给我们这些客人敬酒。三碗酒下肚,四周已是人山人海。芦笙场内,几十个姑娘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半圆圈,在文玉成四兄弟的带领下,合着芦笙、鼓声的节拍,迈着轻盈的步履,绕圈边走边跳,身上披挂的银饰在扭动中发出阵阵悦耳的脆响。
为了拍一张芦笙会全景,我们登上了芦笙场边最高的一座吊脚楼。凭栏而瞰,整个芦笙场就像一个流动着的五彩光圈。圈内圈外,笙声如潮。夕阳渐斜,而芦笙会的高潮才刚刚开始。如有可能,我真想牵手一位苗族女子,在曼妙的芦笙乐中,不停地舞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问了20个出租车司机
都找不到这个小苗寨
在凯里金泉湖的芦笙会上,一位老芦笙手告诉我们,第二天下午在金民村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芦笙会。怕我们听错,老芦笙手还特意把“金民村”三个字写在了一张小纸条上。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宾馆出来,拦了一辆出租车去金民村。没想到司机一脸茫然,说在凯里开了十多年的车,走遍了附近的村村寨寨,就是没听说过金民村。
又拦了第二辆出租车,仍是不知。从早上9点到11点半,我们拦了约有20部出租车,无一人知道金民村在哪儿。打114查询,说是没有这个村的电话号码登记。正当我们心灰意冷时,从我们所住的宾馆服务台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原来,宾馆一个实习生的亲戚就住金民村。
我们在宾馆总台见到了19岁的女孩杨万春,她姑姑住金民村。据她说,金民村又叫金洞司,是九寨镇下面的一个偏僻小苗寨,很少人知道。下午她正好轮班休息,便自告奋勇给我们做向导。上了出租车,有些固执的朋友依然对司机说去金民村,自然司机还是一脸茫然。杨万春说:“往九寨开,过了收费站转过一个弯口就到了。”
车很快就驶出了市区,转上了320国道。路上,小杨告诉我们,平时她去金民村一般是坐去九寨的班车,中途在离金民村最近的一个路口下车,再步行10里就到了。约半小时后,司机按照小杨的指示把车停在了公路边的一个岔道上。小杨指着远处几座被油菜花覆盖的小山头说:“那儿就是金民村了。”
走进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自然苗寨,全村几十户人家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村北一条长约1500米的盘山小路,是整个寨子与外界交往的主通道。沿着小路盘山而上,空静、幽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肆意绽放的野花,炊烟袅袅的竹林,光影迷离的梯田、汩汩淙淙的溪流,让人有误入桃花源之感……我们开始兴奋:这样远离尘世的地方,民族节庆也一定更具原生态吧?
小杨姑姑家在村北首,一座坐北面南的苗家吊脚楼,院门朝东,推门进去,两个苗民汉子正在锯木头。小杨没有与他俩打招呼,直接上了吊脚楼。不一会,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走了下楼。老人是小杨姑姑的公公,热情地邀请我们上楼做客。因为惦记着芦笙会,我们答应看完芦笙会一定去拜访他。谁知老人说,芦笙会明天下午四点才开始,今天下午是“牛打架”,在村西南的溪滩上,家里其他人都去看热闹了。
听说有“牛打架”看,我们喜出望外,匆匆告别老人,往斗牛场奔去。
苗家的斗牛不跳舞只打架
我们到达溪滩时,已是下午1时,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溪滩上早已人声鼎沸。坡上、林边、田间,一头头身披红彩带的大水牛正在享受着主人最后的服务。印象中,牛的皮毛不是黑棕色就是黄色,因此当一头大白牛出现在山坡上时,引起了围观者一阵骚动。在山坡上,我们遇到了小杨姑父,一个三十开外的苗族汉子,正忙着给准备参加比赛的斗牛登记资料。在他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正在给大白牛喂糯米饭的杨老四。杨老四说参加斗牛比赛已有20多年了,周边寨子只要有“牛打架”,他必去参加。今天,他是特意从30多里外的尝郎苗寨赶来的。
苗族人对牛的感情十分特殊,自古有“牛发人发,牛衰人衰”的谚语。他们认为牛能够消除灾难,带来平安幸福,故常称其为“保家牛”。参加“牛打架”的斗牛,几个月前就要精心喂养调理,尽可能不让它下地干活。开赛前一天,参赛的牛主不仅要宴请亲朋好友,还要挨家挨户通告大家,以免孕妇、寡妇靠近牛圈,带来晦气。牛未出圈前,也忌讳寨子里的人去参赛的牛主家借东西,以免把牛的威风和力气借走。比赛前,不仅要给牛喂糯米饭、生鸡蛋,上阵前还要给它喂上一二两酒提神壮胆。
下午二时半,随着一阵雄浑、激昂的苗鼓声响起,几十头剽悍雄壮的斗牛纷纷从坡上、田间、林中汇聚至斗牛场四周。裁判宣布完斗牛的出场顺序后,一场牛王争霸战一触即发。
裁判哨音一响,但见两位牛主将手中的缰绳一撒,一黑一红两头斗牛犹如出山的猛虎,从相距20米处朝对方猛冲过去。“砰哄”一声巨响,两牛已斗在一起。在人们的呐喊声中,两牛头顶着头,角抵着角,拼命相抵,不断发出“砰哄、砰哄”的碰击声,场面惊心动魄。
为了给牛打气加油,双方的亲友团纷纷放起了鞭炮,吹起了芦笙、芒筒,敲起了铜鼓,一时间,溪滩上呐喊声、助威声响彻云霄,人牛狂欢。
金民村的斗牛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共21场,最后的获胜者就是年度牛王。虽然每一场都是货真价实的“牛打架”,但内容迥异,既有激烈、刺激、血腥的,也有温情、滑稽、笑料百出的。由于比赛是抽签决定对手的,因此常会出现不管主人如何吆喝、鞭打,牛却不动不打的“呆滞”场面;或一头牛跑,另一头牛追,捉迷藏、绕圈子之事。
当天,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是杨老四的大白牛与另一头大黑牛之间的那场决赛。头上带着疤痕的大黑牛,一对大牛角如同两把黑亮的大弯刀,一出场就引来了阵阵喝彩。与大黑牛相比,大白牛则含蓄许多,白皮白角,如一位银袍战将。这两牛之间的决战,好像针尖对上了麦芒,打得昏天黑地。三十个回合依然难解难分,不分胜负。裁判无奈吹响了判和的哨子。但两牛打得正来劲,早已把裁判及主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不管裁判怎么吹哨子,主人如何吆喝,两斗倔牛就是死死地缠在一起,非要分个你死我活似的。最后,双方的主人只能动用了极端的措施,各自用绳子套住自家牛腿奋力往后拖,像拔河般地将它们分别拖出场外。
经最后综合评定,大白牛获得了年度牛王称号。裁判长一宣布,杨老四与他的大白牛随即被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围住,而身披花垫单、头饰金银角的牛王则趾高气扬,昂头甩角,不断发出“噗噗”声,以示它的王者风范。
芦笙会万人踏歌踩芦笙
回到寨子,天已经黑了,我们直接返回凯里。第二天吃过午饭后,我们再次前往金民村,赶赴那场盛大的芦笙会。
芦笙会是黔东南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具体时间各村各寨不同。但不管哪个寨子举行芦笙会,附近寨子里的苗民都会前来参加。因此,当我们的车一下公路,远远地就看见许多身穿鲜艳苗装的村民或成群结队,或一家老小,正绕着山坡、梯田,络绎不绝地往金民村方向去。
进了寨子,我们直接去了小杨姑姑家。与昨天的冷清不同,今天小杨姑姑家里来了许多客人。楼上客堂里,小杨的姑姑正在为准备参加芦笙会的女儿文星星赶制新衣服,而文大娘则在一旁整理准备缝贴在衣服上的银片。
金民村的芦笙场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泥广场。我们走进芦笙场时,文玉成四兄弟正在调试芦笙。文玉成说,他们家是芦笙世家。寨子里能吹芦笙的人现在不多了,年轻人不喜欢学。每年的芦笙会,都是他们四兄弟唱主角。
除了芦笙,挂在芦笙场中间的那只大铜鼓也是主角。苗家的铜鼓非常特别,正面雕刻着太阳及花纹,后面是空心的。在敲鼓之前,首先要给大铜鼓系上大红绸带,然后是敬鼓,即把酒洒在铜鼓的正面上。今年芦笙会上的铜鼓手共有两位,一位是文玉成的表叔,另一位则是年近80的根强老人。根强老人说,铜鼓是有灵气的,敬酒越多它就越洪亮。因此每敲一阵鼓就要给它敬些酒,要不它会哑的。
下午三时半,当阳光直射到芦笙场中央时,根强老人敲响了铜鼓。和着鼓声的节奏,文玉成四兄弟吹起了芦笙。眨眼工夫,芦笙场周围已站满了身着鲜艳苗族服饰的女孩。她们或蓝或红的绣花衣裙,还有脖颈上的银链、项圈,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炫目。对苗家女孩来说,一年一度的芦笙会与其说是庆祝丰收的盛典,不如说是寻找爱情的天堂。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许多母亲还特意带了绸带、被面悬挂在大铜鼓的架子上。
按照习俗,村长亲自过来给我们这些客人敬酒。三碗酒下肚,四周已是人山人海。芦笙场内,几十个姑娘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半圆圈,在文玉成四兄弟的带领下,合着芦笙、鼓声的节拍,迈着轻盈的步履,绕圈边走边跳,身上披挂的银饰在扭动中发出阵阵悦耳的脆响。
为了拍一张芦笙会全景,我们登上了芦笙场边最高的一座吊脚楼。凭栏而瞰,整个芦笙场就像一个流动着的五彩光圈。圈内圈外,笙声如潮。夕阳渐斜,而芦笙会的高潮才刚刚开始。如有可能,我真想牵手一位苗族女子,在曼妙的芦笙乐中,不停地舞下去,直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