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展开。渝东南地区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
1.认识不足,无视培训的重要性
对骨干教师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力,使得骨干教师满足于现状,把培训看做是可有可无。一些学校把骨干教师培训当做是骨干教师自己的事情,没有为骨干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加之参加培训的费用较高,培训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法定的休假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骨干教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窒息了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淡化了骨干教师培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定位不准,缺乏培训的科学性
培训的主题不明确,组织者往往图省事和方便。培训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主题,培训活动散乱、无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因而培训定位要么太高,脱离多数骨干教师的实际;要么偏低,对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重复解释,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3.内容不新,缺乏培训的针对性
一些担当培训任务的教师,一般都在高校工作或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工作,很少真正深入农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了解农村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了解各级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及成长规律。因此,培训内容通识性知识较多,专业性知识较少;理论性知识较多,实用性知识较少;陈述性知识较多,操作性知识较少;适用于重点学校的东西较多,针对一般学校的东西较少,关注教师发展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较多,关注作为个体的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较少。
4.方式不当,缺乏培训的新颖性
通过调查渝东南地区各区、县的骨干教师培训情况来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即使有一点所谓的“互动”方式,也只是培训过程中的点缀,培训存在着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很难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上发挥作用。通常是短期的“速成式”培训,没有后续培训或跟踪指导,“一言堂”的注入式讲授现象比较普遍,参与式或研训结合的培训较少。
5.监管不力,缺乏培训的规范性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还存在对培训工作检查不及时、监管不到位和评估缺乏规范性的现象,这使得一些地方的骨干教师培训形式主义严重,培训效果也不佳。有的培训机构还不健全,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研究不够,对于参加了培训的骨干教师没有追踪调查,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另外,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都把培训当作临时任务来应付,不关注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对策
1.提高培训认识,更新培训观念
骨干教师一次性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终身受用是不现实的,骨干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骨干教师培训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强化政府行为,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性化。要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重视教师个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现研训结合,全面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并发挥他们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骨干教师培训既不是骨干教师的“特殊待遇”,也不是培训机构的“创收工程”,更不是政府部门的“政绩工程”,是关系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大事。既要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推动,也要有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还要有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对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努力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支持、参与骨干教师培训。
2.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培训机制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关系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渝东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培训机构必须承担任务,骨干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才能不断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政府行为,把骨干教师培训纳入管理范围。政府管理部门要主动为骨干教师培训创造时间、场所、经费等多方面的条件,尤其要加大投入,设立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保证专项经费的不断递增。二是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建立监控机制。骨干教师培训机构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有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切实履行好培训工作的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培训效果。决不能把骨干教师培训当做“创收工程”来做,在培训中“掺杂使假”,“缺斤短两”。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和指导的力度,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骨干教师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方面要不断改善骨干教师的工作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让骨干教师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骨干教师的激励和淘汰机制,调动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担当起骨干教师的责任,为渝东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3.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1)突出专业性。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逐步得到彰显,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必须突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靠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更要靠实践性知识来保障,骨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而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难以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获得,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完善。因此,骨干教师培训要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为骨干教师提供有效指导学科教学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知识。要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弄清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本质,以新理论指导专业实践,以新思想解读专业实践,以新知识透视专业实践,以专业发展为核心为骨干教师构建成长的平台。
(2)发挥引领性。骨干教师培训的本质不在于传递知识,而在于引领骨干教师的发展,激发和指导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为他们的认识、交流、体验提供充分的条件。要引领教师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培训的需求,明确培训的主题,充实培训的内容,创新培训的方式。因此,培训者要深入到教学一线,贴近骨干教师的教学实际,介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针对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展开参与式培训,实施专业化引领和指导。同时,骨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领会,深刻反思,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与专家沟通,与同事交流讨论。还可以把培训搬进中小学的课堂,一起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从课堂设计、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这样的培训才能真正引领和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3)确保可持续性。骨干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通过培训,不可能穷尽教育教学的所有问题。更何况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只有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因此,骨干教师培训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要确保骨干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评估与考核机制引入培训管理中。一是要为骨干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有效地记录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发展进程,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成长。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培训者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骨干教师资格证书与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相结合、即时评价与跟踪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一套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骨干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建立能上能下的具有竞争和淘汰机制的骨干教师管理制度,以推动渝东南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纲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金辉.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师,2007(1).
[3]何世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甘肃科技纵横,2007(1).(责任编辑张茂林)
一、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
1.认识不足,无视培训的重要性
对骨干教师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力,使得骨干教师满足于现状,把培训看做是可有可无。一些学校把骨干教师培训当做是骨干教师自己的事情,没有为骨干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加之参加培训的费用较高,培训的时间一般都集中在法定的休假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骨干教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窒息了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淡化了骨干教师培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定位不准,缺乏培训的科学性
培训的主题不明确,组织者往往图省事和方便。培训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主题,培训活动散乱、无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因而培训定位要么太高,脱离多数骨干教师的实际;要么偏低,对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重复解释,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3.内容不新,缺乏培训的针对性
一些担当培训任务的教师,一般都在高校工作或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工作,很少真正深入农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了解农村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了解各级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及成长规律。因此,培训内容通识性知识较多,专业性知识较少;理论性知识较多,实用性知识较少;陈述性知识较多,操作性知识较少;适用于重点学校的东西较多,针对一般学校的东西较少,关注教师发展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较多,关注作为个体的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较少。
4.方式不当,缺乏培训的新颖性
通过调查渝东南地区各区、县的骨干教师培训情况来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即使有一点所谓的“互动”方式,也只是培训过程中的点缀,培训存在着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很难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上发挥作用。通常是短期的“速成式”培训,没有后续培训或跟踪指导,“一言堂”的注入式讲授现象比较普遍,参与式或研训结合的培训较少。
5.监管不力,缺乏培训的规范性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还存在对培训工作检查不及时、监管不到位和评估缺乏规范性的现象,这使得一些地方的骨干教师培训形式主义严重,培训效果也不佳。有的培训机构还不健全,对培训工作的总结、研究不够,对于参加了培训的骨干教师没有追踪调查,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另外,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都把培训当作临时任务来应付,不关注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对策
1.提高培训认识,更新培训观念
骨干教师一次性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终身受用是不现实的,骨干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骨干教师培训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强化政府行为,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性化。要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重视教师个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现研训结合,全面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并发挥他们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骨干教师培训既不是骨干教师的“特殊待遇”,也不是培训机构的“创收工程”,更不是政府部门的“政绩工程”,是关系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大事。既要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全力推动,也要有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还要有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对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努力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支持、参与骨干教师培训。
2.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培训机制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关系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渝东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培训机构必须承担任务,骨干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才能不断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政府行为,把骨干教师培训纳入管理范围。政府管理部门要主动为骨干教师培训创造时间、场所、经费等多方面的条件,尤其要加大投入,设立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保证专项经费的不断递增。二是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建立监控机制。骨干教师培训机构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有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切实履行好培训工作的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培训效果。决不能把骨干教师培训当做“创收工程”来做,在培训中“掺杂使假”,“缺斤短两”。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和指导的力度,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骨干教师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方面要不断改善骨干教师的工作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让骨干教师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骨干教师的激励和淘汰机制,调动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担当起骨干教师的责任,为渝东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3.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1)突出专业性。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逐步得到彰显,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必须突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靠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更要靠实践性知识来保障,骨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而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难以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获得,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完善。因此,骨干教师培训要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为骨干教师提供有效指导学科教学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知识。要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弄清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本质,以新理论指导专业实践,以新思想解读专业实践,以新知识透视专业实践,以专业发展为核心为骨干教师构建成长的平台。
(2)发挥引领性。骨干教师培训的本质不在于传递知识,而在于引领骨干教师的发展,激发和指导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为他们的认识、交流、体验提供充分的条件。要引领教师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培训的需求,明确培训的主题,充实培训的内容,创新培训的方式。因此,培训者要深入到教学一线,贴近骨干教师的教学实际,介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中,针对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展开参与式培训,实施专业化引领和指导。同时,骨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领会,深刻反思,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与专家沟通,与同事交流讨论。还可以把培训搬进中小学的课堂,一起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从课堂设计、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落实新的教学理念,这样的培训才能真正引领和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3)确保可持续性。骨干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通过培训,不可能穷尽教育教学的所有问题。更何况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只有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因此,骨干教师培训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要确保骨干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评估与考核机制引入培训管理中。一是要为骨干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有效地记录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发展进程,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成长。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培训者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骨干教师资格证书与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相结合、即时评价与跟踪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一套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的骨干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建立能上能下的具有竞争和淘汰机制的骨干教师管理制度,以推动渝东南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纲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金辉.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师,2007(1).
[3]何世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甘肃科技纵横,2007(1).(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