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机遇与工作
1984年8月底,南京中山码头。这一天细雨霏霏,长江后浪推着前浪,滚滚东流。准备候船的杨磊,站在江边码头旁,看着宽阔的江面上,一只沙鸥在翱翔。他已经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录取,此时,将要乘船溯流上游前往武汉。父亲送他去码头途中,提议到书店看看。二人便来到中山东路,恰书店旁有一幢三层小楼,父亲指着小楼门口的一块牌子,对杨磊说,这里是新华社江苏分社。
四年后,杨磊跨进这幢小楼的大门。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
新闻,记者、摄影……是杨磊少年时的梦想。20多年后,有一次他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摄影系的学生座谈,他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个人能做他自己喜爱的工作。
杨磊出身于军人之家,少年时,家里订有《文汇报》、《中国摄影》,《参考消息》等报刊,他特别对新闻和摄影产生了兴趣。上中学时,每逢学校组织出游,他总设法借来相机给同学拍照。那还是苏制相机。进了武汉上大学,他是系里摄影兴趣小组的组长。父亲知道儿子的兴趣和志向,给他买了一台虎丘135相机。杨磊如获至宝,就用相机拍摄校园生活,记录真人真事的作品还在校摄影展中得奖。每学期20元的奖学金,也被他“挪用”,当作买胶卷和相纸的“基金”。
大学三年级,杨磊在南京《新华日报》实习。经人引荐,他认识了新华社江苏分社摄影记者丁峻。他就拿着自己的照片请丁老师指点。丁峻知道杨磊喜欢摄影,看了几张照片,看出他有摄影记者的潜质,便说:毕业了当摄影记者吧!随后还向分社推荐了他。杨磊受到很大鼓励,兴趣的激情加上对事业、前途的憧憬,使他一头钻进摄影不能自拔,大学毕业的论文也是有关摄影的。
1988年,由丁峻推荐,杨磊走进江苏分社的大门,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恰逢汉城奥运会即将开幕,杨磊认准摄影采访机会多,加上兴趣使然,他便选择了摄影记者为职业。
初入行,杨磊兴冲冲去北京,到总社领“干活的家伙”。器材组发给他两台尼康FM机身,还有腾龙镜头。他看到那两台相机都有明显磨损的痕迹,就问:这机器谁用过的?器材组的文红说:是官天一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用的。可能杨磊也因此沾了官老师的灵气,没多久,杨磊拍全国足球甲A比赛的照片,就在全国摄影比赛中斩获奖项。
刚入社时的“跑街”记者
1988年底,总社摄影部成立了新闻中心,要求各分社安排专职记者,负责当日新闻照片的发稿任务。杨磊成了江苏分社当日新闻的“跑街”记者。无论刮风下雨,长江水涨水落,他都骑着自行车满城跑。文化活动、体育比赛、旅游潮涌、外事交流、洪峰过境……都是他的报道对象。采访完后,他总是一阵风似的赶回分社,马上钻进暗房,冲胶卷,放大照片,写说明,传真发稿。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江苏不是很太平,1988年底,河海大学黑人留学生闹事:1989年6月的政治风波:1991年的大水灾;1992年南京731空难:1993年南京炼油厂大火……杨磊都是跑在第一线的摄影记者。
留学生闹事时,杨磊去现场采访,被不问青红皂白的警察抓起来塞进警车;采访空难时,为了进入现场,他仰面躺在一只橡皮筏里,两个武警游泳推着他过河进现场,河水淹过他的后背,泡着脖子,他四仰八叉,露出两条胳膊将相机高高举起;1991年水灾,杨磊时常要浸泡在苏州、苏北的水里,他采写的文字稿《洪水面前的苏州人》被评为新华社好稿,他也被评选为当年的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摄影工作者;1993年南京炼油厂大火,他与消防队员一起冲向火海,火焰随着风势像瀑布般涌泻下来时,他还迎着拍照,发现苗头不对,才急忙掉头开跑。
“声色之徒”的幸福观
除了摄影之外,杨磊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他家里有一千多张古典音乐的CD和几百张胶木唱片。他自己“攒”了一对高1.8米的大音箱,装上世界上最好的“绅士宝”喇叭单元,闲暇时在家独自享受音乐带来的心灵愉悦。他还喜欢看电影,从VCD到现在的蓝光光碟,从小电视看到大投影,他成了一名彻彻底底的“声色之徒”。之外,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驾车旅游、徒步穿越等都是他的喜爱。
有一次我去江苏出差,应邀去杨磊家做客。一进家门,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用彩色画笔在老式客厅的白墙上“涂鸦”,一看便知是杨磊的儿子。见来了客人,孩子小大人似的大方问候:“你好!”在中国的多数家庭中,孩子不可以在墙上随便涂抹的,可见杨磊一家育儿之道的开明。
人分千万种,乍一看,杨磊属于那种好玩的人。但这只是表面。生活中的杨磊热心社会公益,曾长年资助特困家庭子女。1996年,他协助南京市团市委考察西藏墨竹工卡县的希望工程,义务拍摄制作,举办了《高原的呼唤》大型纪实摄影展。展览推动了南京市为援建西藏拉萨希望小学所进行的募捐活动,活动募捐总额最终达102万元。
杨磊骨子里是个认真的人,发现问题一吐为快,认准了的事就会坚持到底,这点我深有感触。
杨磊给我打电话谈工作,较起“真儿”来喋喋不休。对当今社会的不公,媒体的媚俗和自律不严,每每忿忿不平。前几年,一家体育报纸经常使用新华社的照片,不注明新华社稿源,也不署记者姓名,杨磊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报纸积攒起来,直至通过新华社的律师维权。现在。他仍然在做这样的事,在网络,报纸上收集照片的采用。他认为这些报刊,网站不规范使用新华社图片的做法是对摄影记者与编辑的辛苦工作最大的不尊重。
新华社号称万人大社,2003年以前,各部门依据各自的情况制定考核办法,摄影部对不同年龄段记者在稿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各有侧重,重视年轻记者量的积累,引导资深记者深入基层,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由于对不同年龄段记者采取年终分别排名的办法,那个时期大家相安无事。
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华社出台新的业务考核办法,将文字,摄影、信息,音视频等诸多业务放在一个框架内评价,并与记者的收入挂钩。国内分社是新华社的派出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凡总社要求的事情,分社都要落实到人。活多了,人忙了,分工细了,对不同业务要用一把尺子丈量,想做到绝对公平几乎不可能。分社同事间的分歧和争议不断冒出。 近年来杨磊在江苏分社主要负责体育新闻摄影,参加国际性赛事报道的机会多了,不过在分社做体育摄影报道,省内举办的体育比赛一般都级别不高,不为媒体和读者广泛关注,因此在媒体采用,好稿评选等考核内容方面喜忧参半。但他还是认真完成任务。他觉得,如果一位记者能在普通平凡的比赛上拍出好照片。那么对重大赛事的报道就更加得,己、应手。不过对于怎么协调和平衡与其他报道的关系,他似乎有些不得要领。
杨磊微博的签名是:“把工作当作玩,把玩当作工作”。把工作当成玩是种幸福,幸福在于他从事着自己最喜爱的职业;把玩当工作是种乐趣。乐趣在于他在玩的过程中将玩的快乐与体验化做工作的动力与营养。或许正是对摄影一直存在着兴趣,杨磊在工作中保有了一份幸福。
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基础
1991年9月,新华社摄影部与柯达公司合作,邀请美国布鲁克斯摄影学院的保罗教授,为新华社摄影记者进行培训。杨磊参加了这次培训。
保罗教授带来了70多小时的摄影录像,还有许多幻灯片和画册,系统地讲授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杨磊课堂上听讲仔细,课余完成布置的作业后,就抓紧时间翻拍保罗教授带来的画册资料,翻录录像资料。这次培训,杨磊更详尽地了解了美国的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理念与表现方式。
在此后的工作中,杨磊还多次参加这种由国外教师执教的国际化的培训。2011年。他参加了摄影部与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举办的摄影大师班:2012年,他参加了摄影部与美国媒体协会联合举办的新闻摄影国际大师班。
通过这种培训,杨磊接触到一些新理论,学习了技术,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能。
多年前,杨磊曾经热衷于纪实性的专题摄影。他认为纪实摄影是一种深入调查研究,它是记者深入基层,分析问题观察思考,提炼主题、采摄表现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锻炼记者的工作作风,忌浮躁、浮夸。通过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发现并捕捉社会中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形象说话,力求在专题中的主题、内容向深度发掘,杨磊在摄影表现手法上强调突破创新,在结构体裁上寻找新的组合。他所拍摄的《张成华与她的丧偶俱乐部》、《东史郎为历史作证》,
《雷励国际远征行动》、《20小时的生命——海峡两岸拯救陈霞行动》,《播种音乐光明的人》、《“世界遗产”的继承者》、《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60周年》,《目击江苏宿豫县“公推竞选”乡镇党政一把手》等纪实摄影专题,被海内外报纸、内参等以整版画刊形式登载,多次获得全国、江苏省新闻摄影评比金银铜奖。
杨磊虽是一个以实际工作为重的记者,仍比较重视理论及业务研究。他写的《纪实摄影与系列照片》,《抓拍技能》,《摄影与深入生活》,《抓拍对摄影家的要求》,《拍出单一内容的多姿多彩》等4万多字的业务文章,发表在《中国摄影报》、新华社《新闻业务》等报刊杂志上。
机会总会给有准备的人
体育是杨磊喜爱并一直坚持拍摄的内容。体育摄影是他的不懈追求。
1996年CBA第一年引进外援,在江苏南钢对阵辽宁的一场比赛中,辽宁队外援一下子骑到了江苏队外援的肩膀上,在场的杨磊及时记录下这一瞬间。后来,这张《CBA的外援——骑虎难下》,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三等奖、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97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金奖以及四年一度的“柯达杯”第八届全国优秀体育摄影作品一等奖。
1998年,新华社摄影部恢复了体育采编室,摄影部在国内分社挑选首批专职体育摄影记者,杨磊由于长期关注并实践体育摄影而被选中,他参加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机会越来越多,至今他参加的大型赛事报道有100多项次,包括多届奥运会、2001年第五届世界友好运动会、2002年第72届世界男子、第15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等。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杨磊拍摄的一张《月圆奥运闭幕夜》,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也是一个念头酝酿的结果。一天,杨磊采访曲棍球比赛,比赛结束已是夜幕初降之时。在赛场旁等班车时,看到月亮已经从爱琴海上升起,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他很震惊于此情此景的恬美,想,如果将月亮与奥运会结合在一起多好啊!闭幕式那晚,他负责水球决赛拍摄,结束后,他到分新闻中心准备发稿,这时忽然想起月亮,他跑到屋外一看,黄澄澄的满月,他兴奋极了,收起设备拉起箱子就往主体育场赶。由于没有闭幕式门票,他只能混过检查岗,进入主体育场外围,拍摄了五环旗与月亮的照片,觉得不满意,他抬头看见了即将熄灭的火炬,忽生了将火炬与月亮拍在一起的念头,寻找了角度,月亮还低,于是他就在场外耐心地等,这时,月亮升高了,但是颜色淡了许多,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看他拍的照片,赞赏之余叫他往右边再走一步,哈,绝了,月亮在火炬蒸腾的热浪中若隐若现。在一连串的拍摄后,他挑选了最合适的一张,就地传回了新闻中心。这张照片不仅是新华社独家,也是当晚最具创意的新闻照片。
体育摄影可以衡量一名摄影记者技术水平的高低,检验其对摄影器材应用的熟练程度及对摄影形象的瞬间把握能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杨磊担任了开幕式,举重、水球,田径、篮球、曲棍球,射击等项目的摄影采访任务,他踏实敬业,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挑战自我,把单调乏味的举重比赛拍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节和故事性。
我有时想,摄影其实是一种劳心耗力之事,一个好的摄影记者,需要形象思维,艺术敏感;他(她)一定是内心丰富,有生活的积累,关爱自然,善于触类旁通,最重要的还有对摄影职业的坚守。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做摄影记者就是吃青春饭的,一些年轻的摄影人不再愿意为摄影豁出一生。杨磊不然,他说他曾问自己:当世界一天天地在我们眼中消失时,我们将以什么回忆过去?
我想,杨磊心中一定有回答:影像。
再过几天,新华社伦敦奥运报道团就要启程了,杨磊依然是这个团队中的员。
1984年8月底,南京中山码头。这一天细雨霏霏,长江后浪推着前浪,滚滚东流。准备候船的杨磊,站在江边码头旁,看着宽阔的江面上,一只沙鸥在翱翔。他已经被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录取,此时,将要乘船溯流上游前往武汉。父亲送他去码头途中,提议到书店看看。二人便来到中山东路,恰书店旁有一幢三层小楼,父亲指着小楼门口的一块牌子,对杨磊说,这里是新华社江苏分社。
四年后,杨磊跨进这幢小楼的大门。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
新闻,记者、摄影……是杨磊少年时的梦想。20多年后,有一次他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摄影系的学生座谈,他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个人能做他自己喜爱的工作。
杨磊出身于军人之家,少年时,家里订有《文汇报》、《中国摄影》,《参考消息》等报刊,他特别对新闻和摄影产生了兴趣。上中学时,每逢学校组织出游,他总设法借来相机给同学拍照。那还是苏制相机。进了武汉上大学,他是系里摄影兴趣小组的组长。父亲知道儿子的兴趣和志向,给他买了一台虎丘135相机。杨磊如获至宝,就用相机拍摄校园生活,记录真人真事的作品还在校摄影展中得奖。每学期20元的奖学金,也被他“挪用”,当作买胶卷和相纸的“基金”。
大学三年级,杨磊在南京《新华日报》实习。经人引荐,他认识了新华社江苏分社摄影记者丁峻。他就拿着自己的照片请丁老师指点。丁峻知道杨磊喜欢摄影,看了几张照片,看出他有摄影记者的潜质,便说:毕业了当摄影记者吧!随后还向分社推荐了他。杨磊受到很大鼓励,兴趣的激情加上对事业、前途的憧憬,使他一头钻进摄影不能自拔,大学毕业的论文也是有关摄影的。
1988年,由丁峻推荐,杨磊走进江苏分社的大门,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恰逢汉城奥运会即将开幕,杨磊认准摄影采访机会多,加上兴趣使然,他便选择了摄影记者为职业。
初入行,杨磊兴冲冲去北京,到总社领“干活的家伙”。器材组发给他两台尼康FM机身,还有腾龙镜头。他看到那两台相机都有明显磨损的痕迹,就问:这机器谁用过的?器材组的文红说:是官天一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用的。可能杨磊也因此沾了官老师的灵气,没多久,杨磊拍全国足球甲A比赛的照片,就在全国摄影比赛中斩获奖项。
刚入社时的“跑街”记者
1988年底,总社摄影部成立了新闻中心,要求各分社安排专职记者,负责当日新闻照片的发稿任务。杨磊成了江苏分社当日新闻的“跑街”记者。无论刮风下雨,长江水涨水落,他都骑着自行车满城跑。文化活动、体育比赛、旅游潮涌、外事交流、洪峰过境……都是他的报道对象。采访完后,他总是一阵风似的赶回分社,马上钻进暗房,冲胶卷,放大照片,写说明,传真发稿。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江苏不是很太平,1988年底,河海大学黑人留学生闹事:1989年6月的政治风波:1991年的大水灾;1992年南京731空难:1993年南京炼油厂大火……杨磊都是跑在第一线的摄影记者。
留学生闹事时,杨磊去现场采访,被不问青红皂白的警察抓起来塞进警车;采访空难时,为了进入现场,他仰面躺在一只橡皮筏里,两个武警游泳推着他过河进现场,河水淹过他的后背,泡着脖子,他四仰八叉,露出两条胳膊将相机高高举起;1991年水灾,杨磊时常要浸泡在苏州、苏北的水里,他采写的文字稿《洪水面前的苏州人》被评为新华社好稿,他也被评选为当年的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摄影工作者;1993年南京炼油厂大火,他与消防队员一起冲向火海,火焰随着风势像瀑布般涌泻下来时,他还迎着拍照,发现苗头不对,才急忙掉头开跑。
“声色之徒”的幸福观
除了摄影之外,杨磊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他家里有一千多张古典音乐的CD和几百张胶木唱片。他自己“攒”了一对高1.8米的大音箱,装上世界上最好的“绅士宝”喇叭单元,闲暇时在家独自享受音乐带来的心灵愉悦。他还喜欢看电影,从VCD到现在的蓝光光碟,从小电视看到大投影,他成了一名彻彻底底的“声色之徒”。之外,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驾车旅游、徒步穿越等都是他的喜爱。
有一次我去江苏出差,应邀去杨磊家做客。一进家门,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用彩色画笔在老式客厅的白墙上“涂鸦”,一看便知是杨磊的儿子。见来了客人,孩子小大人似的大方问候:“你好!”在中国的多数家庭中,孩子不可以在墙上随便涂抹的,可见杨磊一家育儿之道的开明。
人分千万种,乍一看,杨磊属于那种好玩的人。但这只是表面。生活中的杨磊热心社会公益,曾长年资助特困家庭子女。1996年,他协助南京市团市委考察西藏墨竹工卡县的希望工程,义务拍摄制作,举办了《高原的呼唤》大型纪实摄影展。展览推动了南京市为援建西藏拉萨希望小学所进行的募捐活动,活动募捐总额最终达102万元。
杨磊骨子里是个认真的人,发现问题一吐为快,认准了的事就会坚持到底,这点我深有感触。
杨磊给我打电话谈工作,较起“真儿”来喋喋不休。对当今社会的不公,媒体的媚俗和自律不严,每每忿忿不平。前几年,一家体育报纸经常使用新华社的照片,不注明新华社稿源,也不署记者姓名,杨磊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报纸积攒起来,直至通过新华社的律师维权。现在。他仍然在做这样的事,在网络,报纸上收集照片的采用。他认为这些报刊,网站不规范使用新华社图片的做法是对摄影记者与编辑的辛苦工作最大的不尊重。
新华社号称万人大社,2003年以前,各部门依据各自的情况制定考核办法,摄影部对不同年龄段记者在稿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各有侧重,重视年轻记者量的积累,引导资深记者深入基层,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由于对不同年龄段记者采取年终分别排名的办法,那个时期大家相安无事。
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华社出台新的业务考核办法,将文字,摄影、信息,音视频等诸多业务放在一个框架内评价,并与记者的收入挂钩。国内分社是新华社的派出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凡总社要求的事情,分社都要落实到人。活多了,人忙了,分工细了,对不同业务要用一把尺子丈量,想做到绝对公平几乎不可能。分社同事间的分歧和争议不断冒出。 近年来杨磊在江苏分社主要负责体育新闻摄影,参加国际性赛事报道的机会多了,不过在分社做体育摄影报道,省内举办的体育比赛一般都级别不高,不为媒体和读者广泛关注,因此在媒体采用,好稿评选等考核内容方面喜忧参半。但他还是认真完成任务。他觉得,如果一位记者能在普通平凡的比赛上拍出好照片。那么对重大赛事的报道就更加得,己、应手。不过对于怎么协调和平衡与其他报道的关系,他似乎有些不得要领。
杨磊微博的签名是:“把工作当作玩,把玩当作工作”。把工作当成玩是种幸福,幸福在于他从事着自己最喜爱的职业;把玩当工作是种乐趣。乐趣在于他在玩的过程中将玩的快乐与体验化做工作的动力与营养。或许正是对摄影一直存在着兴趣,杨磊在工作中保有了一份幸福。
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基础
1991年9月,新华社摄影部与柯达公司合作,邀请美国布鲁克斯摄影学院的保罗教授,为新华社摄影记者进行培训。杨磊参加了这次培训。
保罗教授带来了70多小时的摄影录像,还有许多幻灯片和画册,系统地讲授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杨磊课堂上听讲仔细,课余完成布置的作业后,就抓紧时间翻拍保罗教授带来的画册资料,翻录录像资料。这次培训,杨磊更详尽地了解了美国的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理念与表现方式。
在此后的工作中,杨磊还多次参加这种由国外教师执教的国际化的培训。2011年。他参加了摄影部与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举办的摄影大师班:2012年,他参加了摄影部与美国媒体协会联合举办的新闻摄影国际大师班。
通过这种培训,杨磊接触到一些新理论,学习了技术,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能。
多年前,杨磊曾经热衷于纪实性的专题摄影。他认为纪实摄影是一种深入调查研究,它是记者深入基层,分析问题观察思考,提炼主题、采摄表现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锻炼记者的工作作风,忌浮躁、浮夸。通过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发现并捕捉社会中日新月异的变化,用形象说话,力求在专题中的主题、内容向深度发掘,杨磊在摄影表现手法上强调突破创新,在结构体裁上寻找新的组合。他所拍摄的《张成华与她的丧偶俱乐部》、《东史郎为历史作证》,
《雷励国际远征行动》、《20小时的生命——海峡两岸拯救陈霞行动》,《播种音乐光明的人》、《“世界遗产”的继承者》、《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60周年》,《目击江苏宿豫县“公推竞选”乡镇党政一把手》等纪实摄影专题,被海内外报纸、内参等以整版画刊形式登载,多次获得全国、江苏省新闻摄影评比金银铜奖。
杨磊虽是一个以实际工作为重的记者,仍比较重视理论及业务研究。他写的《纪实摄影与系列照片》,《抓拍技能》,《摄影与深入生活》,《抓拍对摄影家的要求》,《拍出单一内容的多姿多彩》等4万多字的业务文章,发表在《中国摄影报》、新华社《新闻业务》等报刊杂志上。
机会总会给有准备的人
体育是杨磊喜爱并一直坚持拍摄的内容。体育摄影是他的不懈追求。
1996年CBA第一年引进外援,在江苏南钢对阵辽宁的一场比赛中,辽宁队外援一下子骑到了江苏队外援的肩膀上,在场的杨磊及时记录下这一瞬间。后来,这张《CBA的外援——骑虎难下》,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三等奖、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97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金奖以及四年一度的“柯达杯”第八届全国优秀体育摄影作品一等奖。
1998年,新华社摄影部恢复了体育采编室,摄影部在国内分社挑选首批专职体育摄影记者,杨磊由于长期关注并实践体育摄影而被选中,他参加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机会越来越多,至今他参加的大型赛事报道有100多项次,包括多届奥运会、2001年第五届世界友好运动会、2002年第72届世界男子、第15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等。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杨磊拍摄的一张《月圆奥运闭幕夜》,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也是一个念头酝酿的结果。一天,杨磊采访曲棍球比赛,比赛结束已是夜幕初降之时。在赛场旁等班车时,看到月亮已经从爱琴海上升起,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他很震惊于此情此景的恬美,想,如果将月亮与奥运会结合在一起多好啊!闭幕式那晚,他负责水球决赛拍摄,结束后,他到分新闻中心准备发稿,这时忽然想起月亮,他跑到屋外一看,黄澄澄的满月,他兴奋极了,收起设备拉起箱子就往主体育场赶。由于没有闭幕式门票,他只能混过检查岗,进入主体育场外围,拍摄了五环旗与月亮的照片,觉得不满意,他抬头看见了即将熄灭的火炬,忽生了将火炬与月亮拍在一起的念头,寻找了角度,月亮还低,于是他就在场外耐心地等,这时,月亮升高了,但是颜色淡了许多,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看他拍的照片,赞赏之余叫他往右边再走一步,哈,绝了,月亮在火炬蒸腾的热浪中若隐若现。在一连串的拍摄后,他挑选了最合适的一张,就地传回了新闻中心。这张照片不仅是新华社独家,也是当晚最具创意的新闻照片。
体育摄影可以衡量一名摄影记者技术水平的高低,检验其对摄影器材应用的熟练程度及对摄影形象的瞬间把握能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杨磊担任了开幕式,举重、水球,田径、篮球、曲棍球,射击等项目的摄影采访任务,他踏实敬业,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挑战自我,把单调乏味的举重比赛拍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节和故事性。
我有时想,摄影其实是一种劳心耗力之事,一个好的摄影记者,需要形象思维,艺术敏感;他(她)一定是内心丰富,有生活的积累,关爱自然,善于触类旁通,最重要的还有对摄影职业的坚守。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做摄影记者就是吃青春饭的,一些年轻的摄影人不再愿意为摄影豁出一生。杨磊不然,他说他曾问自己:当世界一天天地在我们眼中消失时,我们将以什么回忆过去?
我想,杨磊心中一定有回答:影像。
再过几天,新华社伦敦奥运报道团就要启程了,杨磊依然是这个团队中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