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被不断引用到管理领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改善公司管理状况、提高管理水平、监控项目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信息化用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步伐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其信息化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信息化技术成果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运用方面还有存在一定差异。
1 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环节, 其过程复杂较难控制,要将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也是一向长期的、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但毋庸置疑,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1.1信息化有利于规划总体建筑工程项目
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促进其更为详细、分步骤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实现经费预算、资金控制、施工监控、工程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主要是围绕总体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任务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功能模型,完成战略任务的总体规划布局任务。
1.2信息化有利于构建公司信息系统
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标准,保障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信息。建立公司信息系统,要把握精简细化原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合理整合,实现对建筑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也为管理人员提供原始的数据,便于从调整资源配置等环节提出科学决策。
1.3信息化降低公司管理成本
在物流采购供应环节,通过互联网媒介,采用电子邮件、网上平台、B to B等模式增加供应商、需求商等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双方可通过网络对于产品的性价比、供给需求状况、售后服务情况等预先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就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清晰化的网络平台也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了建筑采购供应市场的良性发展。在施工环节,也可以用到信息化管理,主要针对材料设备动态管理、现场施工反饋、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控制,保障公司有效降低各环节的管理成本,可以从预算环节出发,对项目施工进度加以控制,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系数。
2 信息化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思潮逐渐运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我国许多建筑行业也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但就现状而言,仍处于起步状态,存在诸多局限问题。
2.1 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局限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大型公司率先建立了局域网,完善了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但仍有很多公司对于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信息化在公司中往往局限于局部某环节的管理,信息技术则只被简单用于报表打印、信息储存、信息检索,信息化的应用也仅仅被推广到公司管理层。而信息化最核心的的内容,包括统筹调度资源、实时监控项目、核算工程成本、规范项目工程等在实践中多被忽视。信息技术只是被当做一种工具简单地应用于公司工程管理,但实质并未取得根本突破。
2.2 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标准
目前我国并没有规范制定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导致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信息不能有效交流,资源得不到统筹规划。在公司内部,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的软件识别有困难,数据资源交换存在问题,导致信息交流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信息的来源渠道、分类标准、传播途径不同,导致管理出现混乱,信息失真。
2.3 信息化软件不成熟
国产的管理信息软件尚未成熟,而国外软件价格普遍昂贵。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外工程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也不同,国外的软件由于未能很好的汉化,并不完全适应本国模式,因而,很难为我国建筑行业量身定做适合的信息化软件。
2.4区域分布不均匀
从地域分布来看,信息化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存在于发达地区,对于信息技术落后的西南边远地区,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发达省市。
3 加强信息化用于我国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政策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刺激建筑工程行业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应该尽快规范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标准,方便建筑工程公司明确自身管理水平,寻找信息化管理模式,制定信息管理编码和信息管理规划。此外,还应该加强建筑公司的电子商务规范,对建筑材料供应商、承包公司进行市场监督和规范管理,保障市场良性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公司在招投标、工程开发等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政府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刺激和推动公司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政府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公司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公司提供专业人才出国培养机会,制定国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并与科研单位联手研究,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加快开发速度,节约开发成;鼓励公司聘请专业团队参与管理工程的计划、制定、实施、检验过程。
3.2 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职能分解、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施工、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的标准化。
作为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要突破各种局限,将项目小组、部门、公司、各项工程内容有机联合,实现各版块的联合控制,从而有效协调项目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创建和谐统一的工作环境。
3.3 加快国产信息软件研发
国外信息软件很难囊括我国诸多变量参数对于信息系统的影响。如许多工程项目等容易受到特定天气变化、特有地质情况、特殊施工时间等限制,这些限制会影响资金预算、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但国外软件往往很少考虑我国特有的变量参数,因此应该加快开发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特需的建筑信息管理软件。
在信息化系统中,合理设置相应的参数,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变量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系统设计过程应该重视系统的可操作性,以简单易于使用为目的,降低系统操作的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建筑公司间的普适;在信息化系统开发中,应该关注管理成本和信息进度。系统要能自动比对计划与进度、投入与产出、预算与实际成本,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信息化是一场信息技术与管理革命。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抛弃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因此,在信息化应用于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全员参与、整体策划、系统推进,保证思想的高度统一。认识上也要取得重大突破,真正结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公司信息化应用水平,加速建筑行业和建筑公司信息化应用进程,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志亮,吴炜煌等.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 2007(03).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公司,2009(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其信息化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信息化技术成果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运用方面还有存在一定差异。
1 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环节, 其过程复杂较难控制,要将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也是一向长期的、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但毋庸置疑,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1.1信息化有利于规划总体建筑工程项目
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促进其更为详细、分步骤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实现经费预算、资金控制、施工监控、工程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主要是围绕总体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任务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功能模型,完成战略任务的总体规划布局任务。
1.2信息化有利于构建公司信息系统
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标准,保障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信息。建立公司信息系统,要把握精简细化原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合理整合,实现对建筑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也为管理人员提供原始的数据,便于从调整资源配置等环节提出科学决策。
1.3信息化降低公司管理成本
在物流采购供应环节,通过互联网媒介,采用电子邮件、网上平台、B to B等模式增加供应商、需求商等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双方可通过网络对于产品的性价比、供给需求状况、售后服务情况等预先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就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清晰化的网络平台也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了建筑采购供应市场的良性发展。在施工环节,也可以用到信息化管理,主要针对材料设备动态管理、现场施工反饋、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控制,保障公司有效降低各环节的管理成本,可以从预算环节出发,对项目施工进度加以控制,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系数。
2 信息化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思潮逐渐运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我国许多建筑行业也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但就现状而言,仍处于起步状态,存在诸多局限问题。
2.1 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局限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大型公司率先建立了局域网,完善了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但仍有很多公司对于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信息化在公司中往往局限于局部某环节的管理,信息技术则只被简单用于报表打印、信息储存、信息检索,信息化的应用也仅仅被推广到公司管理层。而信息化最核心的的内容,包括统筹调度资源、实时监控项目、核算工程成本、规范项目工程等在实践中多被忽视。信息技术只是被当做一种工具简单地应用于公司工程管理,但实质并未取得根本突破。
2.2 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标准
目前我国并没有规范制定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导致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信息不能有效交流,资源得不到统筹规划。在公司内部,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的软件识别有困难,数据资源交换存在问题,导致信息交流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信息的来源渠道、分类标准、传播途径不同,导致管理出现混乱,信息失真。
2.3 信息化软件不成熟
国产的管理信息软件尚未成熟,而国外软件价格普遍昂贵。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外工程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也不同,国外的软件由于未能很好的汉化,并不完全适应本国模式,因而,很难为我国建筑行业量身定做适合的信息化软件。
2.4区域分布不均匀
从地域分布来看,信息化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存在于发达地区,对于信息技术落后的西南边远地区,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发达省市。
3 加强信息化用于我国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政策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刺激建筑工程行业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应该尽快规范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标准,方便建筑工程公司明确自身管理水平,寻找信息化管理模式,制定信息管理编码和信息管理规划。此外,还应该加强建筑公司的电子商务规范,对建筑材料供应商、承包公司进行市场监督和规范管理,保障市场良性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公司在招投标、工程开发等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政府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刺激和推动公司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政府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公司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公司提供专业人才出国培养机会,制定国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并与科研单位联手研究,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加快开发速度,节约开发成;鼓励公司聘请专业团队参与管理工程的计划、制定、实施、检验过程。
3.2 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职能分解、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施工、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的标准化。
作为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要突破各种局限,将项目小组、部门、公司、各项工程内容有机联合,实现各版块的联合控制,从而有效协调项目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创建和谐统一的工作环境。
3.3 加快国产信息软件研发
国外信息软件很难囊括我国诸多变量参数对于信息系统的影响。如许多工程项目等容易受到特定天气变化、特有地质情况、特殊施工时间等限制,这些限制会影响资金预算、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但国外软件往往很少考虑我国特有的变量参数,因此应该加快开发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特需的建筑信息管理软件。
在信息化系统中,合理设置相应的参数,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变量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系统设计过程应该重视系统的可操作性,以简单易于使用为目的,降低系统操作的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建筑公司间的普适;在信息化系统开发中,应该关注管理成本和信息进度。系统要能自动比对计划与进度、投入与产出、预算与实际成本,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信息化是一场信息技术与管理革命。要完成这一转变,必须抛弃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因此,在信息化应用于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全员参与、整体策划、系统推进,保证思想的高度统一。认识上也要取得重大突破,真正结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公司信息化应用水平,加速建筑行业和建筑公司信息化应用进程,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志亮,吴炜煌等.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 2007(03).
[2]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公司,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