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政治课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而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满足增强教学效果的要求。
  1 学导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综合的教学实验发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知识储备去学习自己应该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发展各自的智能,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政治科目在中职学生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职培养人才的模式是“订单式”培养,主要是为工厂和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毕业以后的个人实用技能是学生立足于实际工作岗位的本领,这一部分能力属于学生的“硬实力”,而学生立足于社会、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除了自己的硬实力外还需要“软实力”。“软实力”的话,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能力不是专业课程能够教会学生的,而是政治课程才能教给学生的,在提高学生“软实力”方面,政治课程发挥了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职课程中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能忽略。但当前在中职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待政治课程比较消极的学习情绪。
  作为政治教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使学生能够对中职政治学习产生兴趣?这是中职政治教师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积极措施的教学活动,而中职政治教师掌握学导式教学法的内涵并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加以认真运用,对现有中职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学导式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套路,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运用。只要师生之间能够有效配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2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弄清楚了学导式教学法的具体内涵后,作为中职政治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学导式教学模式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尝试教育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教学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初步构建的教学基本流程是:预习—展示—评价—练习。因此,中职政治教师也应该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教学。
  2.1 让学生自己做好课前预习
  基于预习,从教学结构上保证“以学为主”理念的实施;恰当指导,应当从“以学定教”的理念认识教师的指导作用。以预习为前提,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力争多学少教,为学而教。很多中职政治教师都认为课前预习只是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才需要学生课前预习。但政治课程也需要学生提前预习,预习里面蕴含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预习,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下里面的道德寓意以及思考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品质。
  学生课前预习既是体现学导式教学法的操作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自身自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课前预习只是完成了学导式教学法的第一步,这一步看似很简单,其实却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同时也是整个学导式教学法的基础所在,如果这一步没有进行的话,后面的展示、评价、练习等都无法操作。因此,中职政治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预习不是简单的预习了就完事,预习是为展示做准备。让学生课前先预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自我展示,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
  2.2 教师采取合适的方式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效
  学生自己进行了课前预习后,政治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效。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效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为下一次的预习奠定基础。中职政治教师结合中职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度比较低的现实,采取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展示,或者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展示。小组展示的好处在于学生为了使本小组能够展示得比较好,势必在课前做很多的工作,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既是对政治课程的预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并且间接使学生能够重视团队的荣誉。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集中展示自己预习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本节课所要学习到的内容。通过自己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教材里面所蕴含的内容及其深层次的意义,对学生在日常中的行为规范养成和对知识的领悟也有极大的好处。
  2.3 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学生前期的预习和展示都是学生单个个体的行为,而中职政治教师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单个行为。学生通过预习和展示,也希望教师能够给予一定的评价。
  学导式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学导式教学法还强调民主性、和谐性、反馈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以“学”为本,真正落实“教会学生学习”这一教学任务。因此,学导式教学方式也十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职政治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预习与展示成果的时候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也就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为主,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尽管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展示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这都没有关系,毕竟从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来讲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通过自己的预习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给全班同学和政治教师,这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职政治教师在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同时,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点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后再为学生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为学生下一次的成长指明方向。
  3 结语
  当前,中职政治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都注定需要中职政治教师针对自己的学生群体采取一定的改革,而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各位政治教师加以融会贯通,必能提高中职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瑞.“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134-136.
  [2]张大生.再谈学导式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9(8).
  [3]翟雪野.用学导式创新中等职业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4]周斌.如何培养中学生政治学习兴趣[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1).
其他文献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小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正值学习的启蒙时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大力度。其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语文是母语,它蕴含了博大精深的知识。小学生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多媒体教学模式让教师看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为改革教学模式找到了方向。下面就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现代教学。  1
Mr. Andreas Schleicher,现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政策特别顾问、教育委员会教育指标与教育分析部主任,同时负责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由他设计题型的PISA排名测试每3年举办一次,来自大约70个国家的成千上万名年龄在15岁左右的学生参加了测验。通过国际学生评估的项目结论,可以考察参赛国的教育体系对当代学生未来成人生活的影响。此文选摘自他在TED国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举例更需要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生活相符的教学情境,并能使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必需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告知一届又一届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脱离生活,不能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要“以生为
摘 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构建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对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学术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文与科学;创业创新
摘 要 结合本校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讨论目前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和引起不公平的原因,呼吁社会关注教育不公平现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 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59-02  平凉医专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在校学生均来自省内边缘地区。计算机基础课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近几年
摘 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更多的青年都进入大学深造,就业单位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时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制定一套可行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从创新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教育;大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73-02  Re
四月是日本国气仙沼市学校每年开学的时间,三月的时候学校会举办毕业典礼,就像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学生们也焕发着生机,开始新的生活,走向未来的人生道路。  然而当前这个港口城市正笼罩在海啸过后的阴影中。桥上中学校园大礼堂内,成百上千的难民围裹毛毯,移到后排,以便让来参加典礼仪式的家长们清楚地看到现场情景。伴着帕赫尔贝尔的乐曲,学生们迈上讲台,高唱校歌……两行庄严的队伍相互交汇着,人们眼含热泪,教师向小学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在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新颖、独特、激情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比较看好的教学手段。语文是所有教学科目中的重点科目,所以教师就更要去注重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追求,枯燥乏味的讲解已经很难令学生去追求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创新教学理念,那么初中语文这一学科就会落在其他学科的后面。面对此形势,如何才能拓展教学模式呢?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引进语文课堂中,语
规范化发展、科学定位,促进和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教育装备要规范化发展、科学定位、明确作用和地位,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和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作用。  教育装备工作,要为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基本保障。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不改革就没有生机,不创新就没有活力。因此,我认为,质量是核、管理是魂、服务是本、形象是根、信誉
摘 要 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活动而迅猛兴起。国外有代表性及影响力的可汗学院、TEDEd及我国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在微课程研究上已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在高校尚属起步阶段。基于2013年全国首届高校微课程比赛的课程摄制工作,探讨如何在微课程的设计及视频摄制上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