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建设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主体力量,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激发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需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在外部环境上,高校要营造和建构建设课程思政的氛围和机制,促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转变和提升思想认识;在内部机制上,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德育本领,开展好教学实践。只有内外结合,整体推进,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34-02
  课程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媒介经营管理》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21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推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指出“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2]“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2],明确了建设课程思政,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和要求。
  新闻传播院系建设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是主体,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着课程思政的落地效果。如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激发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是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该问题展开探讨。
  一、思想破冰:提高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认识
  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充分发挥建设课程思政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认识到位,而思想认识到位既需要个体认知的提升,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改变专业课教师认知的周边环境,促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孤立现象,受制于社会环境。长期以来,我们对专业教育的认识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就形成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的偏见。这一偏见不仅存在于专业课教师队伍中,在其他高等教育工作者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因此,解决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家的认识问题,尤其是高校党委的认识问题。只有高校党委尤其是“一把手”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从学校的整体布局上营造消弭专业课教师思想认识偏差的大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有交互作用[3]。个体的认知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自主机制,而受环境的制约,当专业课教师周围的大环境变化了,其认知通常也会因受环境影响产生相应变动。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改变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认知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学校要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为专业课教师等做专题讲座,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解开专业课教师的心结,使他们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建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利用新教工培训进行宣传教育。人事处在进行新教工培训时,要专门设置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使新教工一入职便在思想上绷紧课程思政这根弦,为他们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推行课程思政奠定思想基础。三是充分运用校园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舆论阵地,进行课程思政相关主题的宣传,使课程思政深入人心。
  再次,加强组织管理。学校党委要统筹规划,建立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营造改变专业课教师思想观念的制度环境。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建设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抓宣传思想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学生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等行政部门处长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工作。中观层面,新闻传播学院要依照学校的组织架构,成立以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推进全院的课程思政工作。院党委书记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督查评审权。微观层面,各专业教研室建立以系(室)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上三个层面的组织安排,建构了学校推行课程思政的制度环境,迫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最后,建立奖惩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学校要在年终考核、教学评估、评教、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的品牌课程、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激励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建设好课程思政。二是建立惩戒机制,迫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在教学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出现错误作为和不作为的,学校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惩戒。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促使新闻专业课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二、能力建构:提升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本领
  建设优秀的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课教师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力。然而,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套知识体系,这不仅阻碍了他们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而且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思想认识到位后,新闻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也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加强培训与学习。学院要拿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在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训上。一是邀请专家学者或业界大咖开设专题讲座。学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思政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或德艺双馨的业界大咖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提升专业课教师德育知识和案例储备。二是鼓励专业课教师进修学习。学校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进修或参加短期思政教育培訓,通过进修学习或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三是利用本校的思想教育资源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学校教务处要统筹协调本校思政课教师与新闻传播学院结成德育帮扶对子,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帮扶,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德育能力。   其次,加强经验交流。一是学校邀请课程思政品牌课程教师举行专题报告会等,向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传授经验。二是新闻传播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座谈交流会。不同教研室之间打破专业壁垒,共同研讨、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提高德育能力。三是专业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碰撞思想,集思广益,提高课程思政水平。
  最后,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勇于创新,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逐步提高德育能力。同时,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因为德育技能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推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质的突破。因此,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教学践行:落实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路径
  课程思政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在课程实践中。恰当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是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保障。
  第一,深刻把握新闻传播学科的特点。新闻传播学科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与政治的关系较为密切。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依据这些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传播新闻的规律和各种技术,建构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第二,选好教材。教材是专业课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蓝本,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会对使用者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合适的教材对建设良好的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材的选用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规避与之相异的教材。
  第三,掌握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或课程伊始,可通过与学生工作部门的座谈、调研或与授课对象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第四,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关系着教学实践的整体运行和课程思政的直接效果。科学的课程设计建立在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发掘和对课程思政价值的准确把握上。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对特定专业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
  第五,进行必要的评价和修正。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测课程思政的效果,然后根据检测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调查或与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师课程思政的认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修正,以保障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重要路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从学校层面到新闻传播院(系)都要高度重视,積极参与。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作为实施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直接主体力量,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能力上胜任,教学上落实,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08/c_1120082577.html,2016-12-08.
  [2]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 t20181017_351893.html,2018-10-17.
  [3] [美]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68.
  作者简介:李建波(1974—),女,河南汝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弹幕视频网站实现了评价和商业层面的双成功。“弹幕”这一形式与视频内容结合起来,在视频社区中逐渐构建出奇观,这得益于弹幕有针对性、碎片化等特點。作为人脑对视频的第一反应,弹幕用最简单的文字符号将这种反应进行放大,弹幕与视频相结合,受众能够同步接收到信息,使得情感能够延续,对符号的认同也会加深。而在某一时间大量观众发送同一弹幕表现出了共同的反叛仪式和对传统的抵抗。此外,弹幕的二次创作可以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成立融媒体中心,但只是挂个牌子,广电归广电,报纸归报纸,工作还是按照原有的思路进行,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作为县级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县级媒体;融媒体中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66-02  当今社会,新媒
期刊
摘要:央视少儿频道2020年春节特别节目《过年啦》深挖节目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在原有“5+2”模式的基础上,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结合央视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建成、澳门回归20周年等契机,深挖节目内容,创新表现形式,融合新媒体技术优势,突出寓教于乐、成风化人的节目主旨,面向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自觉。节目肩负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自信的创新性转化重任。  关键词:《过
期刊
摘要:专业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特定行业、繁荣特定专业出版市场的重要使命,这也是专业出版社的核心业务、优势所在和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媒介融合时代,面对新的出版环境带来的挑战,专业出版社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出版能力,为专业出版社的持续健康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重要手段的政府疫情新闻发布,在传播政策、公开信息、回应关切、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和湖北省发布会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新闻发布会主题与专家参与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任构建对专家的高度依赖,且不同层级新闻发布会呈现出不同的专家依赖特点。  关键词:新闻发布;信任构建;专家参与  中图分类号:D631
期刊
摘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HTML5作为移动互联时代常态化的表现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有效的宣传手段。本文梳理和总结当前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措施和主要成果,分析融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耦合关系,阐述HTML5应用于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HTML5的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H
期刊
摘要:电影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电影也随之不断发展与变化,镜头画面内外声音的呈现在电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电影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影片《爆裂鼓手》是一部以音乐学院为背景,以音乐演奏为主要故事情节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学生努力想要成为一名顶尖爵士乐鼓手的故事。因此,声音的制作必然是该影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电影声音;视听语言;声音创作;《爆裂鼓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当今时代,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播,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和产品的宣传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新旧媒体中有效宣传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本质?本文以紫砂壶为代表,以宝壶斋紫砂壶博物馆的媒介与传播实践为例,结合相关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研究,找出传播方式的特色,总结出与传统艺术相关的文创产业突破桎梏,即发挥创意,提升传统文化和艺术产品的价值,在工业规模生产和快消品流行的当代保持生机和竞争力的经验。  关键词:文创
期刊
摘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2000年左右开始进入各大民办高校的。南京三江学院作为江苏省最早创立的民办高校,于2004年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了影视传媒中心,2008年正式发文成立影视实验教学中心。十余年来,影视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大量教学实践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电商、自媒体等平台的发展对广电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爆发危机事件,导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及公众信任感遭到了较大程度破坏。本文以海底捞2017年“老鼠门”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企业如何在爆发危机时处理好危机,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  关键词:危机传播;危机公关;新媒体;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24-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