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而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包括了专业的基本功、高水准的编舞技法、一定的音乐修养和文学素养等等,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舞蹈随之发展迅速,不仅仅用作娱乐,而是演变成一个文化产业,慢慢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舞蹈慢慢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对舞蹈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舞蹈创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能力的加强。舞蹈是一个创造美的形式,不单单是一段舞蹈动作美就成功了,而是对整体艺术的的诠释,所以说每个作品都需要有灵魂的重量去支撑它的展现,引起观众的共鸣,引发观众的思考,这就需要舞蹈作者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去实现以上想法。
关键词:训练,技法,素养
1高水准的编舞技术技法
舞蹈作品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示来进行舞台表演,不仅对舞蹈演员的舞蹈技术要求非常的高,更需要作为舞蹈的编导掌握更高的基本功技术、多年表演的舞台经验、对所有舞蹈的动作元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及高水准的编舞技术技法。技法,对于这个名词的概念,是非常明确的,它包括了技能、技术、技巧和方法。它存在于各类行业中,它是对一个专业的把握方式,它是做成一个事情的重要途径,人们对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的归纳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人们称它为“技法”。
对于舞蹈编导及作品而言,自身具备的极具创造性的技法远大于演员和教师,所以本人将技法归类为创造力,由于有了创造性的提问,作品的创作就需要一套模式,这就是舞蹈技法,其动作性质包括重组法、重叠法、拆分法、模糊法,表情的处理方式包括虚幻的情感表情、暗含的情感表情、聚象的情感表情和抽象的情感表情,动作空间形与面的关系包括近视觉、远视觉和规范平均的视觉感,气息包括连贯性、间断性、爆发性和悬提性,还要动作的形式、力量、时间、空间及节奏等等。这些舞蹈技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指舞蹈编导的个人能力,就是舞蹈编导对技法的掌握程度,二是指这个舞蹈作品展示的方式,即这个作品如何通过技法的使用才能有别于其他作品。每个人都是一个创作者,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有了这些基本的素养,不论是独舞编舞、群舞编舞还是即兴编舞,编导都能轻松编教出舞蹈动作。
2音体美德及文学素养的发展
舞蹈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形式,它与很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德行的发展还有文学知识的掌握,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舞蹈编导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舞蹈编导要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一首音乐中能获得与其他人不同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将情感代入到音乐中,编创出有感情色彩的舞蹈动作,增强自己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其次了解音乐的类型,对不同种类的音乐有不同的理解,编创出与音乐相契合的舞蹈动作,或者是与动作相匹配的音乐,一名舞蹈编导没有较好的音乐感觉,无法掌握音乐节奏,就很难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体育则表示舞蹈者的体能、有了体能才能完成完成编导过程中舞蹈动作的实验,进而进行反复斟酌与修改。美术作为衡量舞蹈美学的标准,是舞蹈编导必不可少的素养,舞蹈作品的层次结构,舞台景观设计、舞蹈演员造型及灯光的使用都离不开美术,完美的舞台设计造型对于舞蹈动作的展现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文学知识是舞蹈作品的内涵,它贯穿在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舞蹈在编创舞蹈作品之前首先要发现素材,接着对素材进行整理和研究,这些素材的来源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灵感,然后确定出一个舞蹈主题、设定出人物形象及舞蹈主题动作,这些过程的完成需要舞蹈编导写出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大纲,接下来一步一步对大纲进行填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保证整个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和規范性,舞蹈编导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保证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例如《雷雨》就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优秀的舞台剧,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古人云:“感物而动、物使之然也。”如果文学作品没有令舞蹈编导感动,那么是无法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中也要注意充分的尊重原著内容,巴金著作的文学作品《家》被改编成舞剧《鸣凤之死》,它精彩的情节之所以能产生艺术共鸣,就是因为舞剧在情节上有独特的艺术视角,以社会最底层的鸣凤的命运变化作为主线,有一条连贯的艺术构思。
3生活观察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舞蹈艺术的编创主要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舞蹈艺术家的创作又反作用与生活,因此,舞蹈编导更应该热爱生活和发现生活,发现社会中别人并没有发现的事物,善于观察生活,观察不同地域的人文精神,并能从其中提炼出民族舞蹈素材,在民族传统的素材上进行整理和加工,把最平常的素材转换成舞蹈语言,反应出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表达出人民最真实最淳朴的内心情感,让舞蹈从人民出发,再为人民服务,以上就是舞蹈编导最需要有的生活实践能力。舞蹈编导除了善于观察生活,还应该善于发现舞蹈演员的内心的情感,在舞蹈演员表演时,舞蹈编导应该教导激发出演员的内心情感,促使舞蹈演员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表现的更加细致,展现剧中人物细腻的情感,感染观众,让观众能领悟到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所传递的舞蹈思想。但在此过程中,素材如何进行加工和整理,就涉及到想象力的问题,一个舞蹈作品要是没有想象力,就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这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舞蹈作品,因此,舞蹈编导要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合理的作用于舞蹈创编过程,应该勤于思考,增强自己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舞蹈创编的时候,能合理的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至于胡编乱造,在处理情感和情节等方面也显得得心应手,但这里所说的想象力并非凭空想象,要以传统为根本,以素材为根据,塑造生动的舞蹈形象,创作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舞蹈作品。
结 论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门涵盖多门学科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对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一定的音乐素养、文学素养、对生活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创新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更需要舞蹈编导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便创出更有意义的舞蹈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感同身受、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继承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宇净《公共艺术(舞蹈篇)》2016-08-01出版
[2] 资华筠《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舞蹈》2008-06-01出版
[3] 杨洁《浅谈舞蹈编导的基本素养》《文学与艺术》第二卷第二期
[4] 巴特尔《舞蹈编导中文学素养的研究》《求知导刊》68期
关键词:训练,技法,素养
1高水准的编舞技术技法
舞蹈作品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示来进行舞台表演,不仅对舞蹈演员的舞蹈技术要求非常的高,更需要作为舞蹈的编导掌握更高的基本功技术、多年表演的舞台经验、对所有舞蹈的动作元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及高水准的编舞技术技法。技法,对于这个名词的概念,是非常明确的,它包括了技能、技术、技巧和方法。它存在于各类行业中,它是对一个专业的把握方式,它是做成一个事情的重要途径,人们对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的归纳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人们称它为“技法”。
对于舞蹈编导及作品而言,自身具备的极具创造性的技法远大于演员和教师,所以本人将技法归类为创造力,由于有了创造性的提问,作品的创作就需要一套模式,这就是舞蹈技法,其动作性质包括重组法、重叠法、拆分法、模糊法,表情的处理方式包括虚幻的情感表情、暗含的情感表情、聚象的情感表情和抽象的情感表情,动作空间形与面的关系包括近视觉、远视觉和规范平均的视觉感,气息包括连贯性、间断性、爆发性和悬提性,还要动作的形式、力量、时间、空间及节奏等等。这些舞蹈技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指舞蹈编导的个人能力,就是舞蹈编导对技法的掌握程度,二是指这个舞蹈作品展示的方式,即这个作品如何通过技法的使用才能有别于其他作品。每个人都是一个创作者,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有了这些基本的素养,不论是独舞编舞、群舞编舞还是即兴编舞,编导都能轻松编教出舞蹈动作。
2音体美德及文学素养的发展
舞蹈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形式,它与很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德行的发展还有文学知识的掌握,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舞蹈编导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舞蹈编导要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一首音乐中能获得与其他人不同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将情感代入到音乐中,编创出有感情色彩的舞蹈动作,增强自己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其次了解音乐的类型,对不同种类的音乐有不同的理解,编创出与音乐相契合的舞蹈动作,或者是与动作相匹配的音乐,一名舞蹈编导没有较好的音乐感觉,无法掌握音乐节奏,就很难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体育则表示舞蹈者的体能、有了体能才能完成完成编导过程中舞蹈动作的实验,进而进行反复斟酌与修改。美术作为衡量舞蹈美学的标准,是舞蹈编导必不可少的素养,舞蹈作品的层次结构,舞台景观设计、舞蹈演员造型及灯光的使用都离不开美术,完美的舞台设计造型对于舞蹈动作的展现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文学知识是舞蹈作品的内涵,它贯穿在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舞蹈在编创舞蹈作品之前首先要发现素材,接着对素材进行整理和研究,这些素材的来源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灵感,然后确定出一个舞蹈主题、设定出人物形象及舞蹈主题动作,这些过程的完成需要舞蹈编导写出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大纲,接下来一步一步对大纲进行填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保证整个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和規范性,舞蹈编导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保证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例如《雷雨》就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优秀的舞台剧,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古人云:“感物而动、物使之然也。”如果文学作品没有令舞蹈编导感动,那么是无法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中也要注意充分的尊重原著内容,巴金著作的文学作品《家》被改编成舞剧《鸣凤之死》,它精彩的情节之所以能产生艺术共鸣,就是因为舞剧在情节上有独特的艺术视角,以社会最底层的鸣凤的命运变化作为主线,有一条连贯的艺术构思。
3生活观察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舞蹈艺术的编创主要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舞蹈艺术家的创作又反作用与生活,因此,舞蹈编导更应该热爱生活和发现生活,发现社会中别人并没有发现的事物,善于观察生活,观察不同地域的人文精神,并能从其中提炼出民族舞蹈素材,在民族传统的素材上进行整理和加工,把最平常的素材转换成舞蹈语言,反应出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表达出人民最真实最淳朴的内心情感,让舞蹈从人民出发,再为人民服务,以上就是舞蹈编导最需要有的生活实践能力。舞蹈编导除了善于观察生活,还应该善于发现舞蹈演员的内心的情感,在舞蹈演员表演时,舞蹈编导应该教导激发出演员的内心情感,促使舞蹈演员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表现的更加细致,展现剧中人物细腻的情感,感染观众,让观众能领悟到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所传递的舞蹈思想。但在此过程中,素材如何进行加工和整理,就涉及到想象力的问题,一个舞蹈作品要是没有想象力,就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这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舞蹈作品,因此,舞蹈编导要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合理的作用于舞蹈创编过程,应该勤于思考,增强自己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想象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舞蹈创编的时候,能合理的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至于胡编乱造,在处理情感和情节等方面也显得得心应手,但这里所说的想象力并非凭空想象,要以传统为根本,以素材为根据,塑造生动的舞蹈形象,创作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舞蹈作品。
结 论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门涵盖多门学科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对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一定的音乐素养、文学素养、对生活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创新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更需要舞蹈编导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便创出更有意义的舞蹈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感同身受、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继承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宇净《公共艺术(舞蹈篇)》2016-08-01出版
[2] 资华筠《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舞蹈》2008-06-01出版
[3] 杨洁《浅谈舞蹈编导的基本素养》《文学与艺术》第二卷第二期
[4] 巴特尔《舞蹈编导中文学素养的研究》《求知导刊》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