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需要重视对幼儿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也要对幼儿的情感思维发展进行引导,幼儿情绪调节的能力发展,就是其中的引导目标之一。应用幼儿园中的教育情境,能够为幼儿感受多种情绪提供机会。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对自我的情绪正确的理解,同时关注他人的情绪以及整体环境中的集体情绪,获得一种能够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合理言语行为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情境;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幼儿园中进行对幼儿的情绪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幼儿的情绪状况会受到环境中其他幼儿情绪的影响,在群体性的状况下,幼儿能够具有一定的基础公众意识,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强。同时,幼儿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对教师的言行比较关注,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较为平静的自我情绪调节,也会对教师的情绪控制能力有所观察与模仿。
1 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状况
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情绪调节教育中是关键性的人物,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状况有所认识与了解。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由于长期在幼儿园中接受基础教育,幼儿已经具备行为控制能力以及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这种情况下,幼儿出现情绪问题往往是面临着较为特殊的情景,情绪引导的难度较大。同时,也有一些幼儿在这一阶段中尚且不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情绪的控制能力,这种状况往往是综合性的因素造成的,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状况,确定针对性的方案。
2 应用集体教育情境培养情绪的调节能力
幼儿园中的环境与幼儿的家庭不同,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因素,然而其中也存在着管理以及被管理的关系。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一整个班的幼儿,应用适当的管理策略能够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幼儿在家庭中,其个体的意识被充分的激发,然而,在幼儿园中幼儿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个体性的意识在不断的缩小。这种情况下,个性往往会服从集体的行动。从众心理在各个年龄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发挥其影响。教师应用集体的氛围构架一个教育情境,幼儿在这个集体的环境中就会尽量的剥除自己的个体性,遵守集体的行为规则。
例如,当幼儿在幼儿园中进食,幼儿对不喜欢的食物所具有的抗拒情绪就会有所减轻,不会拒绝食用,挑食行为发生的几率就会降低。这是由于在幼儿的内心中,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行为的规范需要符合集体的规范性要求。在观察了其他幼儿的饮食行为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并且做出符合行为规范的选择,而不是应用情绪性行为拒绝进食。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的出现较为频繁,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关注研究。
对于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存在差异的幼儿,教师要重视从幼儿的成长整体环境中寻找原因,即关注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逐渐的引导融幼儿入到集体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例如,一些幼儿由于沟通能力不足,与其他的幼儿缺少交流,从而不能产生较强群体性意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幼儿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
3 在特殊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中,特殊活动能够构建出与日常教学氛围不同的情境,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幼儿对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强。
中班阶段的幼儿,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较高,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情绪。例如,幼儿园的园际交流活动中,幼儿就能展现出更强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与其他幼儿园幼儿的交往、游戏中,教师要叮嘱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对其他幼儿园中的幼儿进行招待,这种教育情境的感召下,幼儿就能够进入到一个主人的角色中,并且根据这一角色对自我的行为有所要求,控制自我的情绪。如,在游戏中分配玩具时,能够让其他的幼儿园中的幼儿进行优先选择,并且由于主人身份的代入,不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控制能力,不仅在幼儿园活动中会出现,也会随着幼儿自我的成长,出现在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幼儿时常有作为主人招待其他小伙伴的机会。幼儿之间容易在這种情况下发生冲突与矛盾,然而,经历了幼儿园中的教育引导之后,幼儿具有了相关的经验,就会认识到在主人这一角色中需要具有的行为和情绪的控制能力,会尽量的控制自我的行为。
4 结语
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其今后的社交生活与自我心理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应用幼儿园中特殊的教育情境,引导幼儿的行为能力提升。集体的教育情境中,幼儿的行为与情绪会受到其他群体性的影响,控制能力会得到加强。在幼儿园的特殊活动中,幼儿会由于在情境中所扮演角色的需求,对自我的情绪进行调节。不同教育情境中,幼儿的情绪控制经历,都会在其生活中有所显现,幼儿教师要重视引导。
参考文献:
[1] 梁玉华,王辰宇.教师调节幼儿情绪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5).
[2] 赵淑芳,杜闰平.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4).
[3] 陆芳,陈国鹏.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气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02).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情境;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幼儿园中进行对幼儿的情绪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幼儿的情绪状况会受到环境中其他幼儿情绪的影响,在群体性的状况下,幼儿能够具有一定的基础公众意识,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强。同时,幼儿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对教师的言行比较关注,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较为平静的自我情绪调节,也会对教师的情绪控制能力有所观察与模仿。
1 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状况
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情绪调节教育中是关键性的人物,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状况有所认识与了解。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由于长期在幼儿园中接受基础教育,幼儿已经具备行为控制能力以及基本的情绪控制能力。这种情况下,幼儿出现情绪问题往往是面临着较为特殊的情景,情绪引导的难度较大。同时,也有一些幼儿在这一阶段中尚且不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情绪的控制能力,这种状况往往是综合性的因素造成的,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状况,确定针对性的方案。
2 应用集体教育情境培养情绪的调节能力
幼儿园中的环境与幼儿的家庭不同,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因素,然而其中也存在着管理以及被管理的关系。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一整个班的幼儿,应用适当的管理策略能够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幼儿在家庭中,其个体的意识被充分的激发,然而,在幼儿园中幼儿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个体性的意识在不断的缩小。这种情况下,个性往往会服从集体的行动。从众心理在各个年龄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发挥其影响。教师应用集体的氛围构架一个教育情境,幼儿在这个集体的环境中就会尽量的剥除自己的个体性,遵守集体的行为规则。
例如,当幼儿在幼儿园中进食,幼儿对不喜欢的食物所具有的抗拒情绪就会有所减轻,不会拒绝食用,挑食行为发生的几率就会降低。这是由于在幼儿的内心中,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行为的规范需要符合集体的规范性要求。在观察了其他幼儿的饮食行为之后,就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并且做出符合行为规范的选择,而不是应用情绪性行为拒绝进食。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的出现较为频繁,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关注研究。
对于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存在差异的幼儿,教师要重视从幼儿的成长整体环境中寻找原因,即关注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逐渐的引导融幼儿入到集体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例如,一些幼儿由于沟通能力不足,与其他的幼儿缺少交流,从而不能产生较强群体性意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幼儿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
3 在特殊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中,特殊活动能够构建出与日常教学氛围不同的情境,在这些特殊的情境中,幼儿对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强。
中班阶段的幼儿,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较高,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情绪。例如,幼儿园的园际交流活动中,幼儿就能展现出更强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与其他幼儿园幼儿的交往、游戏中,教师要叮嘱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对其他幼儿园中的幼儿进行招待,这种教育情境的感召下,幼儿就能够进入到一个主人的角色中,并且根据这一角色对自我的行为有所要求,控制自我的情绪。如,在游戏中分配玩具时,能够让其他的幼儿园中的幼儿进行优先选择,并且由于主人身份的代入,不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这种情绪的控制能力,不仅在幼儿园活动中会出现,也会随着幼儿自我的成长,出现在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幼儿时常有作为主人招待其他小伙伴的机会。幼儿之间容易在這种情况下发生冲突与矛盾,然而,经历了幼儿园中的教育引导之后,幼儿具有了相关的经验,就会认识到在主人这一角色中需要具有的行为和情绪的控制能力,会尽量的控制自我的行为。
4 结语
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其今后的社交生活与自我心理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应用幼儿园中特殊的教育情境,引导幼儿的行为能力提升。集体的教育情境中,幼儿的行为与情绪会受到其他群体性的影响,控制能力会得到加强。在幼儿园的特殊活动中,幼儿会由于在情境中所扮演角色的需求,对自我的情绪进行调节。不同教育情境中,幼儿的情绪控制经历,都会在其生活中有所显现,幼儿教师要重视引导。
参考文献:
[1] 梁玉华,王辰宇.教师调节幼儿情绪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5).
[2] 赵淑芳,杜闰平.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策略[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4).
[3] 陆芳,陈国鹏.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气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02).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