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七点,吃完早饭,郭孝金便开始忙碌了。
顺着村里的小路上山,大概十分钟就能走到自家的窑了。
郭孝金家里有两口窑,都是依着山路两旁的土坡挖的,一米来高的窑只容得下两个人猫着腰站在里面,窑壁上排列着之前烧好的筒瓦,地上堆着上次烧瓦留下的煤灰。
窑的左侧,堆着从村西运来准备烧瓦的土,窑的右侧有一个深半米左右的泥坑,郭孝金准备好今天干活的工具,等着两个雇佣的工人过来一起和泥。
今天,是郭孝金和工人和泥的第二天,也是烧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天,泥的黏性怎么样就看今天和的怎么样了,黏性好,明天就可以做坯了。
45岁的郭孝金是延庆县旧县镇盆窑村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郭孝金随父亲在村里种地为生。当时,村里有些人家烧制瓦片收入不错,于是,1985年,郭孝金的父亲也挖了两孔窑,带着年轻的郭孝金开始烧瓦。
“一穷二白,有的只是手艺,好在烧窑的成本只有人工”,郭孝金回忆当年,烧窑的土需要从村西运到窑里,烧制好的瓦片需要运出村去卖,但是郭家没有车,运输只能靠骡子。
有一次,郭孝金赶着骡子去河北赤城县送货,恰逢雨天,路上坑坑洼洼,车上的瓦片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让郭孝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突然一只小动物从路边窜出,骡子受惊狂奔……这一次碎了二百多块瓦,郭孝金心痛不已,从此他再也不在雨天出门送货了。
屈指一算,郭孝金家的窑已经烧了快30年,虽然其间换了许多孔,但是烧窑的历史没有断过,如今他们家已是村里烧窑时间最长的人家之一,每年4月至10月开工,每月烧四窑,每窑装4500块左右的瓦片。
很快就到中饭时间了。郭孝金家坐落在村里的主路边,房子西侧和院子空地上一排排摆着云瓦、筒瓦和滴水等瓦片,一些烧制的动物形瓦片也夹杂在其中。
屋里,郭孝金的老伴儿韩石莲已经将午饭摆上了桌,郭孝金洗了手,把换下的外套泡进盆里,本来清澈的水立刻变得浑浊了。
看着磊在院里的瓦片,韩石莲心情很复杂。
今年的瓦片不好卖。在往年,瓦片都是一部分批发到县里的建材城,一部分卖给来村里收购的商人,基本上都能卖完。可是,今年就不一样了。
来村里采购瓦片的商人比往年少,建材城的需求量也不大,村里烧瓦的人家大多都积存了瓦片,急着找销路。看着行情不好,韩石莲提早辞退了两位工人,只留下两个帮工。
收拾完碗筷,韩石莲拿出本子开始算账,因为过几天就要给工人发工资了。
4月份的时候,她曾算过一笔账,按照以往每年烧三十多窑算,今年估计能有毛利10万元左右,除去两个工人3万元左右的工资以及1.5万元左右烧瓦买煤的成本,大概能赚五六万。但是以目前的销量来看,情况似乎不容乐观。
合起账本,韩石莲和正在看电视的郭孝金商量,干脆9月份就把窑停了吧,烧了卖不掉不说,还要搭上工人的劳务费,她觉得很不划算。郭孝金没有搭话,半晌只说了句:“再等等看吧。”
郭孝金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担心刚和的泥被晒干,所以打算早点返回窑场。
就在郭孝金家的窑左侧,隔着山路,有一幢矮矮的房子,屋顶已经长满了草,小铁门上挂着锁子。房子前面有一石墙,刻着“古窑遗址”四个字。
传说,明朝时山西有一郭姓夫妇,以烧窑为生,逃生到此地建窑烧制瓦盆,渐渐地,这里衍变为村落,村民多继承此业,因而得名“盆窑”。
近年,越来越多的村民放弃祖先的手艺另谋他路,1992年盆窑村为了延续 “陶艺之乡”的美名,复修了“古窑遗址”。为了将老祖宗烧窑的技艺传承下去,2005年,村委会还在村文化站建了陶艺园,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继承这门手艺了。
两位工人还没到,乘着这会空闲,郭孝金坐在窑旁的砖头上掏出一支烟,吸了口,说:“现在村里烧窑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别说老祖先的烧盆手艺了,现在,烧瓦的人都只剩七八家了,又脏又累的,赚钱也不多,没人愿意干了。”
提及未来,郭孝金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顺着村里的小路上山,大概十分钟就能走到自家的窑了。
郭孝金家里有两口窑,都是依着山路两旁的土坡挖的,一米来高的窑只容得下两个人猫着腰站在里面,窑壁上排列着之前烧好的筒瓦,地上堆着上次烧瓦留下的煤灰。
窑的左侧,堆着从村西运来准备烧瓦的土,窑的右侧有一个深半米左右的泥坑,郭孝金准备好今天干活的工具,等着两个雇佣的工人过来一起和泥。
今天,是郭孝金和工人和泥的第二天,也是烧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天,泥的黏性怎么样就看今天和的怎么样了,黏性好,明天就可以做坯了。
45岁的郭孝金是延庆县旧县镇盆窑村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郭孝金随父亲在村里种地为生。当时,村里有些人家烧制瓦片收入不错,于是,1985年,郭孝金的父亲也挖了两孔窑,带着年轻的郭孝金开始烧瓦。
“一穷二白,有的只是手艺,好在烧窑的成本只有人工”,郭孝金回忆当年,烧窑的土需要从村西运到窑里,烧制好的瓦片需要运出村去卖,但是郭家没有车,运输只能靠骡子。
有一次,郭孝金赶着骡子去河北赤城县送货,恰逢雨天,路上坑坑洼洼,车上的瓦片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碰撞声,让郭孝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突然一只小动物从路边窜出,骡子受惊狂奔……这一次碎了二百多块瓦,郭孝金心痛不已,从此他再也不在雨天出门送货了。
屈指一算,郭孝金家的窑已经烧了快30年,虽然其间换了许多孔,但是烧窑的历史没有断过,如今他们家已是村里烧窑时间最长的人家之一,每年4月至10月开工,每月烧四窑,每窑装4500块左右的瓦片。
很快就到中饭时间了。郭孝金家坐落在村里的主路边,房子西侧和院子空地上一排排摆着云瓦、筒瓦和滴水等瓦片,一些烧制的动物形瓦片也夹杂在其中。
屋里,郭孝金的老伴儿韩石莲已经将午饭摆上了桌,郭孝金洗了手,把换下的外套泡进盆里,本来清澈的水立刻变得浑浊了。
看着磊在院里的瓦片,韩石莲心情很复杂。
今年的瓦片不好卖。在往年,瓦片都是一部分批发到县里的建材城,一部分卖给来村里收购的商人,基本上都能卖完。可是,今年就不一样了。
来村里采购瓦片的商人比往年少,建材城的需求量也不大,村里烧瓦的人家大多都积存了瓦片,急着找销路。看着行情不好,韩石莲提早辞退了两位工人,只留下两个帮工。
收拾完碗筷,韩石莲拿出本子开始算账,因为过几天就要给工人发工资了。
4月份的时候,她曾算过一笔账,按照以往每年烧三十多窑算,今年估计能有毛利10万元左右,除去两个工人3万元左右的工资以及1.5万元左右烧瓦买煤的成本,大概能赚五六万。但是以目前的销量来看,情况似乎不容乐观。
合起账本,韩石莲和正在看电视的郭孝金商量,干脆9月份就把窑停了吧,烧了卖不掉不说,还要搭上工人的劳务费,她觉得很不划算。郭孝金没有搭话,半晌只说了句:“再等等看吧。”
郭孝金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担心刚和的泥被晒干,所以打算早点返回窑场。
就在郭孝金家的窑左侧,隔着山路,有一幢矮矮的房子,屋顶已经长满了草,小铁门上挂着锁子。房子前面有一石墙,刻着“古窑遗址”四个字。
传说,明朝时山西有一郭姓夫妇,以烧窑为生,逃生到此地建窑烧制瓦盆,渐渐地,这里衍变为村落,村民多继承此业,因而得名“盆窑”。
近年,越来越多的村民放弃祖先的手艺另谋他路,1992年盆窑村为了延续 “陶艺之乡”的美名,复修了“古窑遗址”。为了将老祖宗烧窑的技艺传承下去,2005年,村委会还在村文化站建了陶艺园,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继承这门手艺了。
两位工人还没到,乘着这会空闲,郭孝金坐在窑旁的砖头上掏出一支烟,吸了口,说:“现在村里烧窑的人家是越来越少了,别说老祖先的烧盆手艺了,现在,烧瓦的人都只剩七八家了,又脏又累的,赚钱也不多,没人愿意干了。”
提及未来,郭孝金说: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