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羊养殖是青海省农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是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对养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和补贴力度逐步加大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养牛产业也在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牛场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会的规模效益,但是其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大,容易造成疫病发生率高和传播速度快的问题。而一旦出现疫病则很可能会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加强对规模牛羊疫病防治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提规模化牛场疫病防治的措施,对规模化牛羊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规模牛场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牛场规划方面
规模化养殖的主要特点是饲养的密度比较高,牛的数量多且活动范围小,因此也容易一起感染疫病,并且一旦发生疫病传播的速度比较快。因此这就需要对牛场进行合理的规划,为牛群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条件,也为疫病的防治工作打好基础。但就当前青海省一些地区的规模牛场的规划问题分析,存在部分牛场选址不合理、疫病隔离带不完善、牛场隔离检测中心与治疗中心之间的隔离防御不完善,牛场整体布局、区域功能划分不清晰等问题。
2、缺乏保健意识
保健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有效避免和控制疫病问题。由于各个牛场之前的管理水平、设施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同,牛场保健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疫病流行的情况制定,并且还需要随着疫病流行的变化不断的完善。但是当前各牛场缺乏保健意识,忽略日常驱虫、健胃、修蹄等环节的保健措施导致牛群的抵抗力逐步下降,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3、疫苗免疫工作不足
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治的基础工作,在当前疫苗接种工作中,出现接种流于形式的问题,牛场只对国家强制性的免疫疾病进行防疫,而其他的疾病缺乏免疫意识、疫苗免疫没有严格按照誰明书规定进行,接种前后抗体检测意识不高、免疫档案不健全等问题。
二、规模化牛场疾病防治对策
1、加强牛舍消毒管理,健全消毒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规模牛场疫病的防控工作,消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牛场应制定并落实消毒制度,通过综合措施保证牛场的安全。在消毒工作中,应根据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不同的季节中采取不同的消毒手段。对牛舍、场地以及相关用具每年春秋期间都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每15天进行一次消毒,饲草每天用水冲洗。牛舍内粪便以及剩余草料应及时清除,保证牛舍内空气清新。如有牛羊发生疫病的情况,应及时用漂白粉或其他强力消毒药物对地面喷洒。如发生疫病应对病牛的排泄物、场所、接触过的物体等进行消毒,可以在对圈舍清理干净之后,或铲去表层土之后,用10%到20%石灰乳、2%到5%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过氧乙酸溶液等进行喷洒消毒。患有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不得在养殖场工作。
2、改建环境布局,完善相关设施
牛场规模的规划应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科学的布局。牛场应选择背风向阳、通风干燥、水电充足、排污方便的环境当中。在整体布局上应将生产区与人生活区等进行分离,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牛舍的进出口因建立完善的调度设施,生产区需要设立疫病隔离观察区等,为牛群的健康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
3、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制度
科学的疫病防治管理制度是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制度应包含引种申报防疫监督、定期消毒、驱虫操作、免疫注射、外来牛检疫及饲养员的消毒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制度制定后应积极落实到日常养殖活动当中。要根据牛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治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同时要重视疫苗、免疫程序以及方法的选择,每年至少需接种两次口蹄疫疫苗。其次在病牛治疗中,针对传染性强的病牛应进行捕杀,并将其科学销毁;普通病牛需在严密的隔离环境中开展治疗;一旦发现爆发性传染病牛场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将其扑灭,然后做好紧急接种疫苗的工作。最后养殖过程中应尽量自繁自养,如必须引进,则需要做好检疫工作。对新引进的牛进行隔离观察,一到两个月无任何状况后可将其放置于牛群当中。
4、重视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牛场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人员支撑,促进牛场疫病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化的发展。只有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知识才能落实疫病防治的相关措施。当前我国对规模化牛羊养殖技术的研究也日渐成熟,相应的很多的疫病防治技术也愈加成熟。比如早期药物断奶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等,都能有效避免传染病原在牛场内部的传播。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规模化牛场培训工作,重视养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升。一些大型的养殖场还应聘请相关专家担任牛场的技术指导,为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提高牛场经济效益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规模化牛羊疫病防治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养殖牧民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是一项有着较高标准要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对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规模牛场疫病防治工作中,应从重视牛舍消毒定期驱虫、做好检疫检测、健全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控制,多措并举提高规模牛场疫病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811600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畜牧兽医站)
一、规模牛场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牛场规划方面
规模化养殖的主要特点是饲养的密度比较高,牛的数量多且活动范围小,因此也容易一起感染疫病,并且一旦发生疫病传播的速度比较快。因此这就需要对牛场进行合理的规划,为牛群的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条件,也为疫病的防治工作打好基础。但就当前青海省一些地区的规模牛场的规划问题分析,存在部分牛场选址不合理、疫病隔离带不完善、牛场隔离检测中心与治疗中心之间的隔离防御不完善,牛场整体布局、区域功能划分不清晰等问题。
2、缺乏保健意识
保健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有效避免和控制疫病问题。由于各个牛场之前的管理水平、设施环境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同,牛场保健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疫病流行的情况制定,并且还需要随着疫病流行的变化不断的完善。但是当前各牛场缺乏保健意识,忽略日常驱虫、健胃、修蹄等环节的保健措施导致牛群的抵抗力逐步下降,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3、疫苗免疫工作不足
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治的基础工作,在当前疫苗接种工作中,出现接种流于形式的问题,牛场只对国家强制性的免疫疾病进行防疫,而其他的疾病缺乏免疫意识、疫苗免疫没有严格按照誰明书规定进行,接种前后抗体检测意识不高、免疫档案不健全等问题。
二、规模化牛场疾病防治对策
1、加强牛舍消毒管理,健全消毒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规模牛场疫病的防控工作,消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牛场应制定并落实消毒制度,通过综合措施保证牛场的安全。在消毒工作中,应根据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不同的季节中采取不同的消毒手段。对牛舍、场地以及相关用具每年春秋期间都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每15天进行一次消毒,饲草每天用水冲洗。牛舍内粪便以及剩余草料应及时清除,保证牛舍内空气清新。如有牛羊发生疫病的情况,应及时用漂白粉或其他强力消毒药物对地面喷洒。如发生疫病应对病牛的排泄物、场所、接触过的物体等进行消毒,可以在对圈舍清理干净之后,或铲去表层土之后,用10%到20%石灰乳、2%到5%的氢氧化钠溶液、0.5%的过氧乙酸溶液等进行喷洒消毒。患有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不得在养殖场工作。
2、改建环境布局,完善相关设施
牛场规模的规划应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科学的布局。牛场应选择背风向阳、通风干燥、水电充足、排污方便的环境当中。在整体布局上应将生产区与人生活区等进行分离,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牛舍的进出口因建立完善的调度设施,生产区需要设立疫病隔离观察区等,为牛群的健康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
3、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制度
科学的疫病防治管理制度是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制度应包含引种申报防疫监督、定期消毒、驱虫操作、免疫注射、外来牛检疫及饲养员的消毒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制度制定后应积极落实到日常养殖活动当中。要根据牛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治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同时要重视疫苗、免疫程序以及方法的选择,每年至少需接种两次口蹄疫疫苗。其次在病牛治疗中,针对传染性强的病牛应进行捕杀,并将其科学销毁;普通病牛需在严密的隔离环境中开展治疗;一旦发现爆发性传染病牛场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将其扑灭,然后做好紧急接种疫苗的工作。最后养殖过程中应尽量自繁自养,如必须引进,则需要做好检疫工作。对新引进的牛进行隔离观察,一到两个月无任何状况后可将其放置于牛群当中。
4、重视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牛场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人员支撑,促进牛场疫病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化的发展。只有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知识才能落实疫病防治的相关措施。当前我国对规模化牛羊养殖技术的研究也日渐成熟,相应的很多的疫病防治技术也愈加成熟。比如早期药物断奶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等,都能有效避免传染病原在牛场内部的传播。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开展规模化牛场培训工作,重视养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升。一些大型的养殖场还应聘请相关专家担任牛场的技术指导,为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提高牛场经济效益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规模化牛羊疫病防治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养殖牧民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是一项有着较高标准要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对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规模牛场疫病防治工作中,应从重视牛舍消毒定期驱虫、做好检疫检测、健全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控制,多措并举提高规模牛场疫病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811600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