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党伟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严密把握电影的脉络,清晰的展现了中国的近代历程,借用逻辑中的因果关系,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影片采用分阶段的叙事结构,并采用了渐变和突变的情节发展手法,非常有力的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呼唤,是人民的选择”,同时也证明了人们大众“主沉浮”的主题。
关键词:主题思想;叙事结构;叙事手法
作者简介:王红燕(1983.6-),汉族,河南鹤壁人,安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电影《建党伟业》自上映起至今,热评如潮,可以说是开创了华映电影的商业奇迹。作为一部定位非常准确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无论在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上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电影讲述了了以南昌起义为开端,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结束的长达十年的历史故事和其间出现的风云人物。电影非常重视对中国近代事件的讲述,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根据历史的波动,引出历史答案,真正地触及了社会的根本——人民大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影片从不同角度,无一不展现了它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一、电影的主题及中心思想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该片以一种真诚的态势把握电影的脉络,清晰的展现中国的近代历程,借用逻辑中的因果关系,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
电影从中国近代历史入手,很好地把握了历史的发展走向。通过描述历史脉络,找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电影用较长的篇幅,渲染中国历史的发展及状况,描述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许多历史性的选择,却最终无法走向成功,中国始终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始终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从而隐晦地表达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主题。电影导演利用较强的叙事能力和驾驭能力,经过精妙的逻辑分析,推出历史的逻辑联系,用科学的方法论证这一主题。避免了如《董存瑞》等早期电影一般的、简单的“喊口号”式的表述方法,在提高了电影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加强了观众对电影主题的认同感。从而使电影在内容上做到了深层探索,形式上做到了简练质朴,风格上做到了含蓄隽永。
同时,《建党伟业》在主题表达上也比同类电影更加客观,更加真诚,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电影还原历史真实,刻画历史重要人物,不再像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一般,将敌人描写成简单的邪恶符号,而在于着重还原历史人物原貌。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全面描写,真实的反映历史的同时,也把握了电影的主题。利用历史真实人物的原貌,这就大大增加了讲述历史的可信性,用真诚打动了观众,同时,也很具客观性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电影用历史中的主要人物为叙事中心,用多方位视角反应中国历史状况,表达了中国近代历史中,苍茫大地上,不合时宜的多数英雄人物,皆被雨打风吹去。电影也表达出时代造英雄的特质,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任何个人英雄主义都不可能力挽狂澜。要数风流人物,还要看人民大众。电影在表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主题的同时,也表述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更加深化了主题,增强了电影的思想深度和叙事宽度,从而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认同感。
二、电影的叙事结构
影片的叙事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对从1911年到1921年这1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述,另一方面是对重大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个体认知,乃至性格、情怀等进行讲述,颇具时代特征。从叙事结构上来看,《建党伟业》的叙事基本都是采用了分阶段历史的结构。电影主要分为三个叙事段落,分别是“近代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建党伟业过程”这三个阶段。三个段落事件不同,人物各异,其叙事策略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对策。然而结构只是形式,与它同样重要并且密不可分的是内容,因此,分析叙事结构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三个叙事段落在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描述的过程中,依然隐藏着一个隐晦的因果逻辑。可以简单的总结为“种树——开花——结果”的因果关系。
第一个叙事段落: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在这期间不仅是权力更迭、政体革新,各种思潮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各类阴谋和各种论调更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影片选择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作为影片的开场,不仅是因为武昌起义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制的近代革命的第一枪,同时也对其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既有袁世凯、段祺瑞等地方军阀的混战、制衡格局,也展现了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一批革命党人的光辉英雄形象。于是,在中国近代北洋政府的无能与软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最终播下了民族救亡运动的种子。正因为播下了民族救亡的种子,于是产生了第二个叙事段落:“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第二个叙事段落: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影片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们探索革命发展的道路,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进行理性思考。历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传播、巴黎会议的召开以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全过程,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理论和宣传的基础。正因为“五四运动”的宣传,爱国青年们逐渐意识到要想救中国,就必须结束这种群龙无首的混乱运动局面,进而建立拯救中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至此,影片切入第三个叙事段落。
第三个叙事段落: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这一部分主要是讲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中,意识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却如一盏明灯,为他们指明了方向。这群朝气蓬勃的社会精英们开始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中国人民自己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7月22日,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团聚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与会的“中国共产党人”齐声吟唱《国际歌》,至此,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电影的整个叙事安排,使电影整体结构非常合理,这种结构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结构理念,开创了全新的电影叙事方式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电影在最后段落的叙事中,还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达了第一次党的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更加切合主题,使整个电影结构完整严密。
三、电影情节的叙事手法
影片利用了渐变和突变的情节发展手法,这也是电影情节时间变化的具体体现。渐变是实现突变的手段,而突变则是渐变的最后结果。他们两者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从电影的一开始到发展中的每个环节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天的不断叠加,渐变也随之叠加,当渐变到达一定程度时,电影就会出现突变,从而发生质的变化,至此达到电影的高潮。
《建党伟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渐变到突变发展的电影。导演运用“渐变——突变”的叙事手法,将中国民众逐步的唤醒,通过个人的力量,唤醒思想沉睡的人们。从而导致了叙事的突变——“五四运动”的爆发。对于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的爆发又成为了一种渐变的过程。没有领导核心的运动注定是失败的,“五四运动”的非理性的行为,如“烧桌子”等愚昧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人民运动”需要一个政党的科学领导。于是,在五四运动这个“渐变”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一个“突变”的结果。这种叙事手法,非常有力的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呼唤,是人民的选择”,同时也证明了人们大众“主沉浮”的主题。
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电影《建党伟业》也不例外,《北京日报》就曾批评《建党伟业》“明星盖剧情,揭示社会矛盾不够”,“所谈历史不太真实”。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作为主旋律电影来说,我们不能太过苛求电影中的方方面面,而忽略了《建党伟业》作为主旋律电影对影视艺术的贡献。中国电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潮涌与蛻变——中国艺术电影三十年》[J].《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2]艾青,《论主旋律电影叙事模式转型》[J].《兰州学刊》,2008年11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叙事结构;叙事手法
作者简介:王红燕(1983.6-),汉族,河南鹤壁人,安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电影《建党伟业》自上映起至今,热评如潮,可以说是开创了华映电影的商业奇迹。作为一部定位非常准确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无论在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上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电影讲述了了以南昌起义为开端,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结束的长达十年的历史故事和其间出现的风云人物。电影非常重视对中国近代事件的讲述,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根据历史的波动,引出历史答案,真正地触及了社会的根本——人民大众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影片从不同角度,无一不展现了它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一、电影的主题及中心思想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该片以一种真诚的态势把握电影的脉络,清晰的展现中国的近代历程,借用逻辑中的因果关系,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
电影从中国近代历史入手,很好地把握了历史的发展走向。通过描述历史脉络,找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电影用较长的篇幅,渲染中国历史的发展及状况,描述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许多历史性的选择,却最终无法走向成功,中国始终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始终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从而隐晦地表达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主题。电影导演利用较强的叙事能力和驾驭能力,经过精妙的逻辑分析,推出历史的逻辑联系,用科学的方法论证这一主题。避免了如《董存瑞》等早期电影一般的、简单的“喊口号”式的表述方法,在提高了电影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加强了观众对电影主题的认同感。从而使电影在内容上做到了深层探索,形式上做到了简练质朴,风格上做到了含蓄隽永。
同时,《建党伟业》在主题表达上也比同类电影更加客观,更加真诚,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电影还原历史真实,刻画历史重要人物,不再像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一般,将敌人描写成简单的邪恶符号,而在于着重还原历史人物原貌。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全面描写,真实的反映历史的同时,也把握了电影的主题。利用历史真实人物的原貌,这就大大增加了讲述历史的可信性,用真诚打动了观众,同时,也很具客观性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电影用历史中的主要人物为叙事中心,用多方位视角反应中国历史状况,表达了中国近代历史中,苍茫大地上,不合时宜的多数英雄人物,皆被雨打风吹去。电影也表达出时代造英雄的特质,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任何个人英雄主义都不可能力挽狂澜。要数风流人物,还要看人民大众。电影在表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主题的同时,也表述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更加深化了主题,增强了电影的思想深度和叙事宽度,从而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认同感。
二、电影的叙事结构
影片的叙事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对从1911年到1921年这1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述,另一方面是对重大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个体认知,乃至性格、情怀等进行讲述,颇具时代特征。从叙事结构上来看,《建党伟业》的叙事基本都是采用了分阶段历史的结构。电影主要分为三个叙事段落,分别是“近代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建党伟业过程”这三个阶段。三个段落事件不同,人物各异,其叙事策略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对策。然而结构只是形式,与它同样重要并且密不可分的是内容,因此,分析叙事结构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三个叙事段落在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描述的过程中,依然隐藏着一个隐晦的因果逻辑。可以简单的总结为“种树——开花——结果”的因果关系。
第一个叙事段落: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在这期间不仅是权力更迭、政体革新,各种思潮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各类阴谋和各种论调更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影片选择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作为影片的开场,不仅是因为武昌起义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帝制的近代革命的第一枪,同时也对其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既有袁世凯、段祺瑞等地方军阀的混战、制衡格局,也展现了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一批革命党人的光辉英雄形象。于是,在中国近代北洋政府的无能与软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最终播下了民族救亡运动的种子。正因为播下了民族救亡的种子,于是产生了第二个叙事段落:“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第二个叙事段落: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影片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们探索革命发展的道路,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进行理性思考。历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传播、巴黎会议的召开以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全过程,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理论和宣传的基础。正因为“五四运动”的宣传,爱国青年们逐渐意识到要想救中国,就必须结束这种群龙无首的混乱运动局面,进而建立拯救中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至此,影片切入第三个叙事段落。
第三个叙事段落: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这一部分主要是讲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中,意识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却如一盏明灯,为他们指明了方向。这群朝气蓬勃的社会精英们开始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中国人民自己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7月22日,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团聚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与会的“中国共产党人”齐声吟唱《国际歌》,至此,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电影的整个叙事安排,使电影整体结构非常合理,这种结构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结构理念,开创了全新的电影叙事方式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电影在最后段落的叙事中,还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达了第一次党的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更加切合主题,使整个电影结构完整严密。
三、电影情节的叙事手法
影片利用了渐变和突变的情节发展手法,这也是电影情节时间变化的具体体现。渐变是实现突变的手段,而突变则是渐变的最后结果。他们两者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从电影的一开始到发展中的每个环节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天的不断叠加,渐变也随之叠加,当渐变到达一定程度时,电影就会出现突变,从而发生质的变化,至此达到电影的高潮。
《建党伟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渐变到突变发展的电影。导演运用“渐变——突变”的叙事手法,将中国民众逐步的唤醒,通过个人的力量,唤醒思想沉睡的人们。从而导致了叙事的突变——“五四运动”的爆发。对于最终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的爆发又成为了一种渐变的过程。没有领导核心的运动注定是失败的,“五四运动”的非理性的行为,如“烧桌子”等愚昧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人民运动”需要一个政党的科学领导。于是,在五四运动这个“渐变”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一个“突变”的结果。这种叙事手法,非常有力的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呼唤,是人民的选择”,同时也证明了人们大众“主沉浮”的主题。
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电影《建党伟业》也不例外,《北京日报》就曾批评《建党伟业》“明星盖剧情,揭示社会矛盾不够”,“所谈历史不太真实”。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作为主旋律电影来说,我们不能太过苛求电影中的方方面面,而忽略了《建党伟业》作为主旋律电影对影视艺术的贡献。中国电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潮涌与蛻变——中国艺术电影三十年》[J].《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2]艾青,《论主旋律电影叙事模式转型》[J].《兰州学刊》,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