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改作的效果极不乐观。本文就作文批改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每次作文,教师总是要根据大纲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只顾写,而顾不得老师提的要求。因而写完了,自己的作文在贯彻要求方面做得怎么样,常常是心中有数,只有通过教师评析同学的作文,评析自己的作文,才能认识自己的文章,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精心做好作文前的指导,还应在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上下功夫。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學生作文能力力图通过此次作文批改,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只管做作文,教师只管批作文,做批分离的弊端。主要采取:教师批改与学生互批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步培养学生互批、互评地良好习惯,使学生能自觉地又心情愉快地参与到作文批改当中,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作文的主人,最终实现: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欣赏、评价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激发学生评改欲望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最重要。有了兴趣,他就能乐在其中。它是学生进行评改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欲望:我经常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生想一想“绿”还可以换哪些词,在这些词中,哪个词最恰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斟酌”的意义,并且介绍这首诗的在推敲文字中作了很多次修改,最后才选用了“绿”,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得浅斟慢酌,从而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三、大处着手,发现问题。
传统上,面对一篇学生作文,老师很容易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帮学生修改,把里面的错字、错句、错标点符号等等一一理顺。这样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并且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我觉得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毕竟,作为一个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改字改句的能力,改字改句也是学生作文必备的能力。于是,我在批改时重点在着力发现学生作文里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有没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在写事的文章中有没有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在写景写物的文章中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有无动、静结合等;在写活动的文章中有没有做到点面结合地描写等。同时,出示有关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共同修改,使学生在改作文时都不离开题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上面方法自行修改。至于错字、错词、错句等,一般比较简单的,就放手让自己去修改,这样一来,学生自改作文就有路可走了。让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修改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改作文的兴趣就会提高。
四、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针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五、尝试互改,分层建构
1.学生互批。互批使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同学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一般可分如下几步操作:(1)通过朗读发现句子不通、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含糊等毛病;(2)反复阅读,找到文章结构、材料组织、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3)写好评语,注意眉批与总评结合。
2.小组批改:四个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轮流执笔,逐一批改同学作文。先疏通文句,然后按老师要求评论优劣,写出评语。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报告单内容检查自改情况再作讲评。小组评改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一方面是小老师,一方面又是学生,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与互批不同,小组批改时,每个学生都要改三篇作文,学生间可以相互探讨并作出评价,这种交互作用就更为多向而繁杂了,当然对学生的提升也是很快的。
六、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叶圣陶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后,还应促进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只有历练到了习惯,才能让学生享受到作文进步的乐趣,从而在内心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甚至乐改、能改,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最高境界。
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每次作文,教师总是要根据大纲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只顾写,而顾不得老师提的要求。因而写完了,自己的作文在贯彻要求方面做得怎么样,常常是心中有数,只有通过教师评析同学的作文,评析自己的作文,才能认识自己的文章,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精心做好作文前的指导,还应在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上下功夫。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學生作文能力力图通过此次作文批改,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只管做作文,教师只管批作文,做批分离的弊端。主要采取:教师批改与学生互批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步培养学生互批、互评地良好习惯,使学生能自觉地又心情愉快地参与到作文批改当中,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作文的主人,最终实现: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欣赏、评价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激发学生评改欲望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最重要。有了兴趣,他就能乐在其中。它是学生进行评改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的欲望:我经常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生想一想“绿”还可以换哪些词,在这些词中,哪个词最恰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斟酌”的意义,并且介绍这首诗的在推敲文字中作了很多次修改,最后才选用了“绿”,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得浅斟慢酌,从而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三、大处着手,发现问题。
传统上,面对一篇学生作文,老师很容易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帮学生修改,把里面的错字、错句、错标点符号等等一一理顺。这样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并且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我觉得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毕竟,作为一个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改字改句的能力,改字改句也是学生作文必备的能力。于是,我在批改时重点在着力发现学生作文里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有没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在写事的文章中有没有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在写景写物的文章中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有无动、静结合等;在写活动的文章中有没有做到点面结合地描写等。同时,出示有关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共同修改,使学生在改作文时都不离开题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上面方法自行修改。至于错字、错词、错句等,一般比较简单的,就放手让自己去修改,这样一来,学生自改作文就有路可走了。让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修改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改作文的兴趣就会提高。
四、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针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五、尝试互改,分层建构
1.学生互批。互批使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同学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机会。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一般可分如下几步操作:(1)通过朗读发现句子不通、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含糊等毛病;(2)反复阅读,找到文章结构、材料组织、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3)写好评语,注意眉批与总评结合。
2.小组批改:四个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轮流执笔,逐一批改同学作文。先疏通文句,然后按老师要求评论优劣,写出评语。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报告单内容检查自改情况再作讲评。小组评改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一方面是小老师,一方面又是学生,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与互批不同,小组批改时,每个学生都要改三篇作文,学生间可以相互探讨并作出评价,这种交互作用就更为多向而繁杂了,当然对学生的提升也是很快的。
六、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叶圣陶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后,还应促进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只有历练到了习惯,才能让学生享受到作文进步的乐趣,从而在内心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甚至乐改、能改,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最高境界。
总之,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要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这样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