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居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地位,伴随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纵观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发展,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受教者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幼儿教育领域展开研究,以期能够切实推动幼儿教育向现代化建设方法迈进。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教育体制
幼儿教育从教育学的定义上是指,对幼儿成长产生的以情感获得、性格形成、思维模式等内容为主的教学活动[1],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身心发展的初步认知,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常意义上的幼儿教育由家长与教师共同组成施教者,借助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前儿童开展系统性的各项教学内容,通过计划性的感官刺激,促使幼儿的各感官功能日趋完善,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学习者获取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早日适应社会化的外部环境。
一、幼儿教育的困境
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受到学习者年龄、施教者能力、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幼儿教学的实施路径也存在一系列的困境,导致幼儿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主观与客观,思想认识不足造成幼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轻视幼儿教育对幼儿未来成长的作用妨碍了教育时效性的发挥,本文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1、施教者素质偏低
师资始终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的幼儿教育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存在体罚等虐待幼童的不良现象,足以见得现有的教师团队综合水平偏低。幼儿教师大多经由师范培养,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受到学习年限的制约,施教者对幼儿理论的掌握不足,同时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机会,导致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偏低。此外,对于幼儿教师的后继培养也缺乏可行政策,受到应试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部门单纯关注义务教育,严重忽视了对于幼儿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幼儿教育缺乏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这就使得师资力量无法与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相互匹配,导致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教学手段极端化
现有的幼儿教育并没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远远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比较常见的是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趋势[2],主要表现为教育者对幼儿的“揠苗助长”现象,幼儿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手段极端化造成了教育的偏差,这违背了学期教育基本规律,更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最终妨碍到幼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日前幼儿教学存在不顾及幼兒个体差异的现象,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阶段的知识,幼儿应接受到的常识习惯与情感思维得不到重视。此外,针对幼儿开设的各类型兴趣班,也给幼儿造成了负担,学习内容超过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势必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也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育资源不平衡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其基础性的公益化特征得不到外界的认同,受到财政支持以及资源分配的限制,幼儿教育也迈入市场化趋势。但民办幼儿教育的水平偏低,导致教育资源不平衡,再加上公用经费的限制,幼儿教育的各类设备匮乏,教育经费限制了幼儿教育的持久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改革策略
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幼儿教育能否进行可持续关系到学龄前儿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就幼儿教育的现状而言,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本文建议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入手,适时引入社会各界的参与,最终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社会多方参与
政府作为幼儿教育公共资源的提供者,同时肩负着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领导责任[3]。为迎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趋势,政府要切实创造适合幼儿的教学条件,从硬件以及软件出发为现代化教育提供制度管理。社会多方参与幼儿教育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物质产品以及精神支持,随着学前教学逐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电子信息以及网络技术被引入学前教育的日常管理。社会增加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幼儿获得具象化的学习认知,实现幼儿教育的良性运转。现代化教学工具还包括功能室,借助社会资本进行体育室、游戏室、阅览室的建设,也有助于为幼儿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2、提高施教者素质
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管理效果,要不定期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进行相关幼儿知识的传授,同时搭配幼儿心理知识的教育,为幼儿教师创造不断提高综合水平的外部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幼儿教师从幼儿的生理特征以及思维模式为立场进行教学指导,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平台。要平等对待幼儿,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规律,科学地组织日常的教学,合理分配生活、学习与游戏的时间,适当增加游戏时间来增强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切实提高幼儿教育的能动性。此外,还要从加强幼儿的心理建设入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班主任要开展单独教育,鼓励幼儿参与学习,充分关系其心理发展,为其积极融入班级生活创造条件。要打破单纯按照成绩进行评判的传统观念,深入挖掘幼儿的优点,鼓励幼儿及时与教师展开沟通。
3、变革教学形式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幼儿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举措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幼儿教育的要求上升为要改善陈旧的幼儿教学形式,在幼儿教学中增添入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大大延展幼儿教学波及范围。推行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教学举措,通过开展幼儿教育实践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内容,借此开发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参与教学内容调整的实践,强调幼儿参与现代化教学的推广。幼儿教育应该加强对于课程的评价,尝试构建全方位的幼儿课程教学考核体制,由此了解幼儿教育中幼儿对于学习过程的掌握,为今后教师设置幼儿课程安排作出整改建议,帮助教师更快发现幼儿课程教学过程中隐藏的弊端,并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以及改动,最终提高我国幼儿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关系到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履职能力,考虑到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长期发展缓慢,要从改善幼儿教育学科地位着手,提高学科的专业性,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来调整教学课程,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的具体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育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要从幼儿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针对幼儿教育的实践,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完成了对幼儿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为实现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沙诺贝尔摇篮幼稚园为例》,《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11(12):64—65.
[2]罗兰英:《浅析我国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45—47.
[3]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口].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64—167.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教育体制
幼儿教育从教育学的定义上是指,对幼儿成长产生的以情感获得、性格形成、思维模式等内容为主的教学活动[1],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身心发展的初步认知,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常意义上的幼儿教育由家长与教师共同组成施教者,借助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学前儿童开展系统性的各项教学内容,通过计划性的感官刺激,促使幼儿的各感官功能日趋完善,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学习者获取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早日适应社会化的外部环境。
一、幼儿教育的困境
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受到学习者年龄、施教者能力、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幼儿教学的实施路径也存在一系列的困境,导致幼儿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主观与客观,思想认识不足造成幼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轻视幼儿教育对幼儿未来成长的作用妨碍了教育时效性的发挥,本文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1、施教者素质偏低
师资始终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的幼儿教育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存在体罚等虐待幼童的不良现象,足以见得现有的教师团队综合水平偏低。幼儿教师大多经由师范培养,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受到学习年限的制约,施教者对幼儿理论的掌握不足,同时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机会,导致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偏低。此外,对于幼儿教师的后继培养也缺乏可行政策,受到应试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部门单纯关注义务教育,严重忽视了对于幼儿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幼儿教育缺乏特级教师、骨干教师,这就使得师资力量无法与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相互匹配,导致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教学手段极端化
现有的幼儿教育并没有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教学内容远远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比较常见的是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趋势[2],主要表现为教育者对幼儿的“揠苗助长”现象,幼儿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手段极端化造成了教育的偏差,这违背了学期教育基本规律,更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最终妨碍到幼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日前幼儿教学存在不顾及幼兒个体差异的现象,教学内容涉及到小学阶段的知识,幼儿应接受到的常识习惯与情感思维得不到重视。此外,针对幼儿开设的各类型兴趣班,也给幼儿造成了负担,学习内容超过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势必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也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育资源不平衡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其基础性的公益化特征得不到外界的认同,受到财政支持以及资源分配的限制,幼儿教育也迈入市场化趋势。但民办幼儿教育的水平偏低,导致教育资源不平衡,再加上公用经费的限制,幼儿教育的各类设备匮乏,教育经费限制了幼儿教育的持久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改革策略
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幼儿教育能否进行可持续关系到学龄前儿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就幼儿教育的现状而言,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本文建议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入手,适时引入社会各界的参与,最终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社会多方参与
政府作为幼儿教育公共资源的提供者,同时肩负着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领导责任[3]。为迎合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趋势,政府要切实创造适合幼儿的教学条件,从硬件以及软件出发为现代化教育提供制度管理。社会多方参与幼儿教育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物质产品以及精神支持,随着学前教学逐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电子信息以及网络技术被引入学前教育的日常管理。社会增加对于幼儿教育的投入,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幼儿获得具象化的学习认知,实现幼儿教育的良性运转。现代化教学工具还包括功能室,借助社会资本进行体育室、游戏室、阅览室的建设,也有助于为幼儿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2、提高施教者素质
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管理效果,要不定期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进行相关幼儿知识的传授,同时搭配幼儿心理知识的教育,为幼儿教师创造不断提高综合水平的外部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幼儿教师从幼儿的生理特征以及思维模式为立场进行教学指导,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平台。要平等对待幼儿,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规律,科学地组织日常的教学,合理分配生活、学习与游戏的时间,适当增加游戏时间来增强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切实提高幼儿教育的能动性。此外,还要从加强幼儿的心理建设入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班主任要开展单独教育,鼓励幼儿参与学习,充分关系其心理发展,为其积极融入班级生活创造条件。要打破单纯按照成绩进行评判的传统观念,深入挖掘幼儿的优点,鼓励幼儿及时与教师展开沟通。
3、变革教学形式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幼儿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举措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幼儿教育的要求上升为要改善陈旧的幼儿教学形式,在幼儿教学中增添入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大大延展幼儿教学波及范围。推行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教学举措,通过开展幼儿教育实践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内容,借此开发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参与教学内容调整的实践,强调幼儿参与现代化教学的推广。幼儿教育应该加强对于课程的评价,尝试构建全方位的幼儿课程教学考核体制,由此了解幼儿教育中幼儿对于学习过程的掌握,为今后教师设置幼儿课程安排作出整改建议,帮助教师更快发现幼儿课程教学过程中隐藏的弊端,并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以及改动,最终提高我国幼儿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关系到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履职能力,考虑到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长期发展缓慢,要从改善幼儿教育学科地位着手,提高学科的专业性,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来调整教学课程,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的具体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育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要从幼儿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针对幼儿教育的实践,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完成了对幼儿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为实现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沙诺贝尔摇篮幼稚园为例》,《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11(12):64—65.
[2]罗兰英:《浅析我国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45—47.
[3]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口].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