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的精神在课外阅读中也应该得到体现。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心理、适合时代发展的作品,科学地指导阅读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体验、感悟,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写作水平以至整体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认识理解社会人生,陶冶情操,实现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在课改中自然不能忽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我们在课改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读什么?
当然要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但是,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选择的课外读物显然不能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兴趣”二字,似乎只要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但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因为常有学生对那些我们认为益处不大、趣味不高甚至有些无聊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会当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交给学生,理由是:学生是一张白纸,他们不可能真的有自己的兴趣,他们的兴趣依赖我们的培养。于是,就有了十几年长盛不衰的“读书教育活动”。偶尔,学校老师也会推荐课外读物书目,可那绝大多数都是老师们小时侯的畅销书,其中当然不乏经典,却远离了今天的学生的兴趣。
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同时,要看到这种心理需求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一些学生的情感比较细腻,稍大一些又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不可,比如《少年维特的烦恼》、《猫狗之恋》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学生们早恋,恰恰相反,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选择课外读物时也要注意适应学生时尚的需求。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童话大王”。学生们“我为书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忽略,甚至粗暴的加以扼杀。许多时尚图书是有其充分的流行因素的,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对待这种时尚阅读,一要积极地亲身体验,二要积极的引导。
有了好书、学生们感兴趣的书,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读书?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学生,是否能让学生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
首先要有开放性。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所以,对阅读方式不应苛求。如果学生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如果翻开了书本,却不能被吸引住,那就不能责怪学生,只能是书本身的问题了。学生一旦被书本身的魅力吸引住了,你会发现那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就算你想阻断也阻断不了的。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躲在书桌后面的“冒险阅读者”。有鉴于此,应该采取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开列书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少走弯路,避免片面,而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自我选择的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放性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量上也应宽松,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的阅读量有增有减。
其次,要轻负担。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时常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检测学生课外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手段,当然也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干涉行为。我们往往把课外阅读单单视为“课内阅读”的补充,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于是乎有了许多关于学生读书的书,有了许多教学生们读书的技巧。但是,几乎没有人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倡作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让学生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不是要比以种种的摘抄读后感等使他们厌倦和不堪重负好得多?
当然,同样的内容,学生课外阅读中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在课改中,我们应该允许存在课外阅读体验的差异。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学生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括学生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应该有明确的允许这种解读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中的体验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的个体行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学生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受益的首先是学生,又不仅是学生,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按照新课程的精神,我们应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注意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
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写作水平以至整体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认识理解社会人生,陶冶情操,实现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在课改中自然不能忽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我们在课改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读什么?
当然要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但是,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选择的课外读物显然不能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兴趣”二字,似乎只要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但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因为常有学生对那些我们认为益处不大、趣味不高甚至有些无聊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会当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交给学生,理由是:学生是一张白纸,他们不可能真的有自己的兴趣,他们的兴趣依赖我们的培养。于是,就有了十几年长盛不衰的“读书教育活动”。偶尔,学校老师也会推荐课外读物书目,可那绝大多数都是老师们小时侯的畅销书,其中当然不乏经典,却远离了今天的学生的兴趣。
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了。同时,要看到这种心理需求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一些学生的情感比较细腻,稍大一些又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不可,比如《少年维特的烦恼》、《猫狗之恋》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学生们早恋,恰恰相反,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选择课外读物时也要注意适应学生时尚的需求。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童话大王”。学生们“我为书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忽略,甚至粗暴的加以扼杀。许多时尚图书是有其充分的流行因素的,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对待这种时尚阅读,一要积极地亲身体验,二要积极的引导。
有了好书、学生们感兴趣的书,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读书?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学生,是否能让学生保持阅读的激情。可以这样说,理想的阅读方式就是能推动持续阅读的方式。
首先要有开放性。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所以,对阅读方式不应苛求。如果学生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如果翻开了书本,却不能被吸引住,那就不能责怪学生,只能是书本身的问题了。学生一旦被书本身的魅力吸引住了,你会发现那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就算你想阻断也阻断不了的。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躲在书桌后面的“冒险阅读者”。有鉴于此,应该采取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开列书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少走弯路,避免片面,而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自我选择的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放性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量上也应宽松,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的阅读量有增有减。
其次,要轻负担。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时常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检测学生课外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手段,当然也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干涉行为。我们往往把课外阅读单单视为“课内阅读”的补充,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于是乎有了许多关于学生读书的书,有了许多教学生们读书的技巧。但是,几乎没有人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倡作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让学生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不是要比以种种的摘抄读后感等使他们厌倦和不堪重负好得多?
当然,同样的内容,学生课外阅读中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在课改中,我们应该允许存在课外阅读体验的差异。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学生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括学生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应该有明确的允许这种解读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中的体验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的个体行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学生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受益的首先是学生,又不仅是学生,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按照新课程的精神,我们应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注意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