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篮运动特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关系的基础上,从情绪调整、意志磨练、个性发展、人格完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方面论证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篮球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意志力比较薄弱、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下、缺乏竞争意识、不善于与人共事合作。当面对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甚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通过体育运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当中,篮球运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篮球运动特点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篮球是一种集健身性、趣味性、集体对抗性于一体的独特的运动形式,大学生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自信、提高自尊、张扬个性、学会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而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中蕴涵着群体与个体、交往与沟通、竞争与合作、应变与创新等诸多元素,对于大学生的“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等心理品质培养大有裨益。漂亮的带球过人、精彩的投篮得分、到位的传接球、完美的配合,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灵的振奋。篮球运动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对于竞争、动感、个性表现、成功的心理需求。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情绪的调整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情绪的调整主要表现为能够降低焦虑、减少抑郁。一些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特质焦虑和抑郁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及未来的就业等种种压力,给很多学生造成了过分的焦虑。篮球运动是一种比较适合年轻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作为心理积压的能量释放的渠道。流畅的带球过人、大力的传球、迅猛成功的进攻,使大学生竞争、动感、个性表现等心理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渲泻,从而其由学习、生活所引起的疲劳、紧张、抑郁在这里得到了放松,尤其是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从而可以消除情绪障碍。
2.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勇敢性、主动性、自制性等品质。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传球、分球、投篮时,一旦抓住时机就要果断出手;面对防守要有敢打敢拼的勇敢顽强的作风;要主动、自觉与队友配合;面对不公平的判罚或是对方的挑衅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篮球运动对于增强大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发展迅速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对抗及抗干扰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
一个球队的整体实力是建立在队员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水平的基础之上的,那么篮球运动就充分实现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篮球比赛复杂多变,每一瞬间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抓住机会、做出合理选择,同时也要有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独立果断地选择战术行动,这都要求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个性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其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生命活力、追求自我超越的实现、渴求胜利欲望的满足。
4.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只有拼搏才会赢”的公理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篮球运动同样如此。篮球运动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攻击对手,战胜对手从而获得胜利,其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双方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和智能多方面的对抗、竞争,直至拼到终点锣声敲响。因此,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满足现状、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敢于冒险和创新等良好的竞争意识。
在现代社会,不仅要学会竞争,还要学会合作,因为合作是提高内部竞争能力、取得外部胜利的重要条件。篮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不论是其进攻战术还是防守战术都得依靠全队的密切合作、协同行动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内部成员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作风。
5.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对其宠爱有加,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的个性,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篮球运动作为一种集体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学生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篮球运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通过拥抱、拍拍肩膀、对对手掌或握手等身体的接触来表达友好之情。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随着运动时间、次数的增加可以强化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在篮球运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融入大学的环境,并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兆厚,王振涛,张平.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2000.
[2]刘捷.篮球运动与训练对大学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马忠.篮球运动对健康教育影响的探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
【关键词】篮球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意志力比较薄弱、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下、缺乏竞争意识、不善于与人共事合作。当面对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甚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通过体育运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当中,篮球运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篮球运动特点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篮球是一种集健身性、趣味性、集体对抗性于一体的独特的运动形式,大学生通过参与篮球运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自信、提高自尊、张扬个性、学会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因而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中蕴涵着群体与个体、交往与沟通、竞争与合作、应变与创新等诸多元素,对于大学生的“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等心理品质培养大有裨益。漂亮的带球过人、精彩的投篮得分、到位的传接球、完美的配合,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灵的振奋。篮球运动的特点满足了大学生对于竞争、动感、个性表现、成功的心理需求。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情绪的调整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情绪的调整主要表现为能够降低焦虑、减少抑郁。一些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特质焦虑和抑郁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及未来的就业等种种压力,给很多学生造成了过分的焦虑。篮球运动是一种比较适合年轻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作为心理积压的能量释放的渠道。流畅的带球过人、大力的传球、迅猛成功的进攻,使大学生竞争、动感、个性表现等心理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渲泻,从而其由学习、生活所引起的疲劳、紧张、抑郁在这里得到了放松,尤其是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从而可以消除情绪障碍。
2.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勇敢性、主动性、自制性等品质。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传球、分球、投篮时,一旦抓住时机就要果断出手;面对防守要有敢打敢拼的勇敢顽强的作风;要主动、自觉与队友配合;面对不公平的判罚或是对方的挑衅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篮球运动对于增强大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发展迅速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对抗及抗干扰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
一个球队的整体实力是建立在队员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水平的基础之上的,那么篮球运动就充分实现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篮球比赛复杂多变,每一瞬间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抓住机会、做出合理选择,同时也要有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独立果断地选择战术行动,这都要求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个性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其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生命活力、追求自我超越的实现、渴求胜利欲望的满足。
4.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只有拼搏才会赢”的公理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篮球运动同样如此。篮球运动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攻击对手,战胜对手从而获得胜利,其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双方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和智能多方面的对抗、竞争,直至拼到终点锣声敲响。因此,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满足现状、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敢于冒险和创新等良好的竞争意识。
在现代社会,不仅要学会竞争,还要学会合作,因为合作是提高内部竞争能力、取得外部胜利的重要条件。篮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不论是其进攻战术还是防守战术都得依靠全队的密切合作、协同行动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内部成员的相互沟通与合作,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作风。
5. 篮球运动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对其宠爱有加,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的个性,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篮球运动作为一种集体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学生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篮球运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通过拥抱、拍拍肩膀、对对手掌或握手等身体的接触来表达友好之情。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随着运动时间、次数的增加可以强化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在篮球运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融入大学的环境,并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兆厚,王振涛,张平.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2000.
[2]刘捷.篮球运动与训练对大学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马忠.篮球运动对健康教育影响的探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