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与运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伦理学在20世纪初应运而生。最先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这一思想的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他曾在一片发表于1923年的著作《文明的哲学: 文化与伦理学》中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这一理念,他将伦理学的范畴由人扩展到生态界的所有生命,成为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将伦理道德的服务范围,由人类扩大到了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他认为不仅要对人类的生命,而是对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都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所以,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的学术思考是不完整的,只有当人类认识到人类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它才是伦理的。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主义、立体主义和70年代的表演艺术等。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也肩负着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红色沙漠》是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于1964年拍摄的剧情片,由莫尼卡·维蒂、理查德·哈里斯等主演。影片贯穿全片的工厂噪音、被污染的河流、荒凉的郊外、冷清的街道,营造出一个让人无处可避的世界,这是现代工业文明之下人类最后挣扎与抗争的故事。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焦虑与不安,是对工业化的批判。
  2、国内研究动态
  中国文化自古就蕴含着生态学思想。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强烈热爱自然的倾向,对一切生命都给予热情的歌颂和赞美。道教教义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思想的主要有:道法自然的原则、齐同万物的观点、重人贵生的理念和三才相盗的思想。儒家《中庸》的“天人合一说”主要表现在诚与明的学说中,并且突出了道与教的作用,也就是人文教化的作用。它并不是消极地提倡人道合与天道,以此证明自然界的伟大及其目的性。自然界是伟大的,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杰作”,也是自然界的“功臣”。因此,人在自然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人在自然界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参赞化育”。佛家的《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的生命可以流注于物质世界里,此即所谓“空是色”;无穷的万物也可以和我们的生命结为一体,此即所谓“空即是色”。《金刚经》也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积极地戒杀应该是护育化导,让大家都能得度。
  近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公众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人们开始思索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环境保护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公众的环境意识较落后。这时新媒体艺术自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万科展馆以天然麦秸板为建筑材料,这是由7个相互独立的形似金灿灿麦垛的筒状建筑组成。馆内以白蚁、水、沙尘暴、垃圾和金丝猴五个故事来讲述人、自然和城市相互尊重的关系。“莫比斯环厅”用莫比斯环的意向象征资源的循环。展区周围的墙壁由20万个易拉罐组合装饰,这组金属色的墙壁让人们在秩序美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循环的重要性。这是平日随处可见,可循环利用的易拉罐在这里作为一种绿色艺术品展示,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有所关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加以重视。
  二、研究意义
  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与运用体现了对生物、环境的关怀。事实上,人类一直是既适应又改变着环境,对环境的积极维护才产生有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村。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自我价值和环境生态价值的固有认识并开始意识到环境系统的重要性。它的存在价值不仅体现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更在于文化内涵与批判精神的表达。本课题重点探讨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新媒体艺术,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传播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基本效能,是生态伦理学最好的宣传媒介,同时生态伦理学也是保障新媒体艺术发展和鲜活性的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态设计是二者的最佳结合方式。新媒体艺术与生态学理论的结合将绿色健康生活的理念传播开来,从而增强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基于生态学的新媒体艺术将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与运用。新媒体艺术有许多表现形式,比如:影像、雕塑、装置等。新媒体艺术就像一个容器,它可以容纳任何设计者和观赏者的想法。因此,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新媒体艺术作品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观赏者所领悟的意思不一定一致,但是它的表现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一百个人看它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想法,一万个人看它就有一万个想法,每个人所读取到的东西不同,这正是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现如今,每个人对生态环境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应该好好保护,有的认为资源还有很多短时间内不用担心。然而地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雾霾、动物灭绝、水资源短缺等等。
  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将生态设计运用到新媒体艺术创作当中,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让生态设计不受设计人士的遗弃,可以得到重视,使人们对生态设计形成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延伸。同时,想通过设计作品,引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环保意识,共同营造和谐家园。
其他文献
摘要:原型批评是以一系列原型为核心而进行的文学批评,集大成者加拿大学者诺斯洛普·弗莱,在1957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批评的剖析》,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完成了“原型”向文学领域的转型。结构原型是原型批评中的一个类型。弗莱提出的“四季循环论”对应文学中叙事结构的环形循环结构。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以及情节发展对应春夏秋冬的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统。而结构原型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有
期刊
摘要: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著作小说,也是最被人们所熟知的黑色幽默小说之一。整部小说没有整体性的故事发展,结构松散混乱,对话滑稽,充满逻辑上的错误。由此产生的意义上的不明确使整部小说无论从具体的人物意象,还是对话行为等方面都展现出浓厚的象征意味。  关键词:象征;“黑色”;异化;《第二十二条军规》  引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数十年的时间
期刊
摘要:当前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下,机械制造行业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将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设计当中,在积极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才能有效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及经济发展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设计中应用节能设计理念的优势,针对在机械制造和节能设计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节能设计理念;应用探讨;机械制造  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高污染和高能耗问题
期刊
一、课例背景  “五环节问题导学”,是通过“ 自读文本,发现问题→问题归类,分类寻解→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提炼方法→问题拓展,领悟提高”的一种教学,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下面以《电势能和电势》一课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本节课是一节温州市公开观摩课,课时为1课时。  二、课例实录  第一环节:自读文本,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是学生研读文本,自我感悟,在预习课本时发现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迁,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艺术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如以前一样明显,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也开始相互渗透交融。摄影和绘画作为艺术两大门类,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和发展会面临更复杂的内容。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交融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本文将对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摄影与绘画; 融合; 主观情感; 真实性;  摄影和绘画两者之间一直存在关联,在绘画早
期刊
摘要:庚斯博罗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英国画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关键词:庚斯博罗;肖像画;色彩  英国十八世纪画家庚斯博罗是一个肖像画家,他把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架上绘画观念受到了冲击。在二十世纪初西方一批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将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如立体派画家毕加索、油漆工人出身的勃拉克等,他们将油漆、木屑、报纸、甚至香烟粘到画面上,形成最初的“综合绘画”。这可以看作是在绘画中综合运用物质材料的开端。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艺术里出现脱离“纯”绘画的趋势,这种运用混合的综合效应手段来创作的
期刊
摘要:彝族是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彝族的传统民风民俗日益丰富和发展。彝族的礼俗内容繁多,囊括了人们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人生习俗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在族群文化中起着调适维系彝族地区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是彝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产品功能需求的发展、产品设计特点分析入手,论述了设计问题的建模、CAD技术CAE技术、集成设计技术和创新设计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从而总结出现代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创新设计  1产品的设计特点  a.设计问题是开放的复杂系统,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到环境的各种影响,与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实践创造了昨天所有的文明成就,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消除;被保留下来的是为今天和明天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人类文化的本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在艺术和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创新、传统文化和艺术,丢弃消极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因此,现代艺术和设计也将被蒙上阴影,甚至自我窒息而死。这不是耸人听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