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之路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家朋,男,1953年7月12日出生于山东招远,农民作家。1987年至1989年参加“人民文学函授中心”的函授学习;1999年至2003年参加鲁迅文学院普及部的函授学习。2003年开始在《参花》等杂志发表小说五十余篇,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莲花出水向阳开》《杨立生的爱情事》《哦,鲜花献给育花人》《半夜,何二川家的灯光》《走出迷茫》《拖拉机厂来了个王医生》等。
  一
  宋春阳越来越着急早早定亲的事了。
  这天晚上,北京时间二十一时,身为小学教师的宋智仁给学生们批完了作业,正要和爱人熄灯休息,忽听得外面“咚咚”敲大门的声音,他急忙下地到院里开门,看看究竟是谁将要熄灯了还来敲他的门。宋智仁把门开开一看,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宋春阳。宋智仁把春阳领进家中,客套话说过,春阳就红着脸说有事要找智仁大哥商量,宋大嫂观其神色,估计他是有秘密的话要说,便借故走开,一人到东间床上休息去了。
  宋春阳是一个二十二三岁的小伙子,而宋智仁则四十岁左右,二人是堂叔伯弟兄,平日交往甚密。宋智仁说:“好吧,兄弟,你有什么事要找大哥商量,尽管说罢。话出自你口,进入我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走不了消息的。”
  春阳心事重重地说:“大哥,不瞒您说,我是为让您给我撮合婚事而来的。”
  宋大哥说:“撮合婚事好啊!能为兄弟撮合婚事,大哥高兴万分。那你说说,你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让我撮合谁呢?”
  春阳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她是张家庄人,名叫张桂芬,现在乡水利队干活。”
  “什么,张家庄的张桂芬?”宋大哥听春阳说罢,脸上一瞬间显现出异样的表情。原来,宋大哥的爱人跟张桂芬有点远亲关系,按辈分而论,桂芬是宋大嫂的外甥女,还要称宋智仁为姨父。而春阳只听说宋大哥与张家庄人有亲戚,想让宋大哥托张家庄人撮合他和桂芬的事,并不知宋大哥与桂芬的关系。
  宋大哥先不向春阳道明自己是桂芬的姨父,沉思了一会儿,便说:“兄弟,你让我给你撮合婚事可以,那你再把你与张桂芬交往的情况说给我听听,我也好根据实际情况帮你撮合。”
  春阳听罢,起初不好意思说出口,经宋大哥反复追问,终于从头至尾把自己和桂芬的往来情况叙说出来……
  二
  那是在阴历二月中旬,艳阳高照,万象峥嵘;小麦返青了,杨柳吐出鲜嫩的芽;群群讯雁在碧蓝的天空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从南往北飞来,频频向人们传递着初春的信息。
  吃罢早饭,春阳按父亲吩咐,到西南洼自己家的责任田里平整地面。此时,春阳所在乡的水利队全体员工正在宋家庄一带兴修水利,又挖渠道,又铸造水泥管子,准备设地下管道引水上山。
  春阳去地面高处用铁锨铲土,装进小推车,移补到凹处,正忙着,猛然抬头,忽见往西南大约二百米,离水库较近的河岸边,蓝天白云之下,有位身型苗条的姑娘,前额留着整齐的菊花瓣的刘海,后脑勺扎一束凤尾式马尾;上身穿蓝底白花的对襟外衣,下身穿条黑色的条绒裤子;两手操一把喷壶,正在那里喷水保养河岸上那一排排刚铸造不久的水泥管子呢!
  “哦,多美呀!”春阳看罢,不禁赞叹起来:这大好风光和春色迷人,美妙的姑娘更为迷人,自己该不是到了仙境了吧!他左一眼,右一眼,情不自禁地频频往那边看。看了良久,干脆顾不得干活,装作观看河景向那位姑娘走去。来到离姑娘七八步远,他看得真切:这位姑娘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眉如两道新月,口似一对花瓣;肤色细而嫩,并且白得就像过年时蒸的枣饽饽那样好看,真是漂亮极了!
  “妹子,您保养管子啊?”到了近前,春阳这样问道。
  “嗯,保养这些水泥管子。”姑娘应了一声,随即便问:“大哥,您干什么呢?”
  “我……”春阳稍加思索,“我这平整一下地面,累了,随便溜达溜达。”说罢,竟觉得再也无话可说,脸开始发起烧来。
  姑娘说:“大哥,过来坐下歇一会儿吧。”
  “不,不,稍一溜达还得回去干活呢!”春阳嘴里说着,脸早已烧得像块红布,他担心自己要是真的凑过去坐在她身边,心里爱她的美,却又没法直说,定会造成尴尬。只得忍疼割爱,一边往回走,一边不由自主地频频回头瞅着姑娘,直到走到自己的地边再也看不清姑娘的脸蛋,方才为止。
  来到自己地里,他不禁暗暗地想:如此漂亮的姑娘可以说世间少有,我若能娶到这么个媳妇,哪怕一生挨她打受她骂也心甘情愿!从此,他便对这位姑娘念念不忘,时时都盼望与这位姑娘再次相见,以便瞅个合适的时机,和姑娘谈谈心、熟悉一下。
  说来也是缘分所致。
  忽然一天,春阳早饭后在村东头地里修地堰,干得正起劲,偶尔直起身来松松腰,忽见上次在河边见到的那位漂亮姑娘竟从东面向这边走来,她的右肩头还扛着半口袋东西。春阳心想:哦,水利队食堂里做饭都是员工们自带口粮,她想必是从家中背来了面粉呢!等到姑娘走近了,春阳见她肩头的口袋外部沾有面粉,便问道:“妹子,这面粉您是从家里背来做伙食用?”
  姑娘回答道:“嗯,就是带来做伙食用。”
  “从家中一直背到这里的?”
  “是呀!不背咋辦,这面粉自己也飞不来。”
  见姑娘满头大汗,春阳心想,这王家疃离他们宋家庄足有十五里地,看姑娘背这半袋面粉多了没有,少说也有四十斤。这一路她肯定是累得够呛!于是,不顾一切地来到姑娘近前,二话不说,抓住她肩头的袋子口便说:“来,来来,给我,给我,看你累成这样,我帮你把面粉送到你们食堂里去。”姑娘嘴里说:“不用,不用。”可是,又争不过他,再说,自己确实也是累极了,只好依从了他。
  春阳问姑娘为什么不用自行车把这面粉载来,姑娘如实告诉了他。
  原来,这位姑娘家中只一辆自行车,大哥因有急事要办,骑着出远门了,本打算借辆自行车用,又考虑到借别人家的车子实在是不便,人家的车子随时都有用的可能,自己借了骑到宋家庄,还要及时给人家送回家,回家后还得自己再步行重返宋家庄,如此麻烦,倒不如自己受点累,把面粉背来也就算了。   春阳说:“用肩背也不要紧,你可以少背点嘛!”
  姑娘说:“少背点倒是可以,可是,多背点走这么远的路,少背点也是走这么远的路,多个十斤八斤的重量倒是压不坏人,主要是路程累人,再说,每背一次就把衣服沾得须另洗,还不如相对的多背点好。”
  春阳说:“是,是是,还是您想得周到。”
  春阳肩扛面袋往食堂那边走,姑娘感激地走在他后面。姑娘问起春阳的名字,春阳告诉了她。春阳也问起了姑娘的名字,姑娘也告诉了他。她就是张桂芬。桂芬不由得心想:哦,这个大哥心眼还不错呢!本来,上次和春阳见面时,桂芬见他跟她说话时那憨厚的神态,又见他对她表现出恋恋不舍的样子,心里就中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相见,他帮她背面粉,使她对他的印象更加深了。于是,桂芬不由地也对春阳产生了爱慕之意。
  春阳一直帮桂芬把面粉送到了食堂里。
  从此,春阳心里越来越思念桂芬了,桂芬呢?也开始思念起春阳来。她有意造成机遇让他见到她,或让他听到她的话语。
  一天早晨,春阳刚起床,出门要去村东头那块地里看看,只见桂芬打扮得利利索索,早已站在去村东头的那条路口,右手掌撑在路边一棵树上,背向着他,很似在那里等待亲人到来的样子。
  春阳来到桂芬近前,桂芬便转过身来,含情地问一声:“大哥,下地去呀?”
  “嗯,下地去。”春阳激动地应了一声,随便也问一句:“妹子,在这干什么呢?”
  桂芬说:“随便出来散散步。”说罢,便睁大了两颗水葡萄般的大眼睛深情地看着他。
  被桂芬看了这一眼不打紧,刹那间,一股热流像通电一样,传遍了春阳全身。本是很想跟姑娘谈谈的,可是,此时他却急忙躲开了她的目光,道一声:“妹子,你在这玩哈,我下地去看看。”说完,低着头便向前走去。
  原来,春阳虽然很想跟桂芬说说知心话,却又是一个很腼腆的人,越是心里喜欢她,越反觉得害羞起来。
  一天中午,春阳按父亲吩咐,要去西南洼那块地里挖堰下渠,刚从他家通往村外的那条胡同走出来,忽见水利队的员工们三五成群,肩扛铁锨从另一胡同口陆续也向着西南洼这条路走去,春阳仔细打量,只见桂芬就像一束鲜花一样夹在这些员工当中。水利队的员工在前,春阳在后,相隔约三十多米,桂芬早已见到了春阳,便故意干咳一声:“阿咳——”随后便甩出一句:“春光多美呀!”
  春阳听见后,顿时觉得心里如喝了蜜一样甜。可是他又觉得有些纳闷:桂芬的干咳,明显像是故意的,那说话的语气也明显像是说给他听的。此时,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的那天早上自己在村头见到桂芬的那情景,一个念头不觉跃过心头:莫非桂芬她是爱我?正高兴得热血沸腾,可是,很快地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不对,自己要钱没钱,要人才没人才,实在是配不上人家。潇洒的小伙和有钱有势的人家多得是,人家长得那么漂亮,爱谁不好?为什么偏偏要爱自己这个光蛋呢!他想多观察她一段时间,看看桂芬是否真的爱上了他。
  春阳走在街头,忽见桂芬正在逗着街坊宋老大的儿子小强玩,见他来到近前,在他们二人还没有接语时,她便提着小强的名字,反复说:“小强强,我爱你,小强强,我爱你。”嘴里说着,头却歪着,两眼含情地瞅着他。又一天,春阳去西南洼责任田里,随便清除一下地里的石头,远远地见水利队的员工们正在铸水泥管子。他见到了桂芬,桂芬也见到了他,桂芬突然出现在最醒目的制高点,在众多员工中,像一株鲜艳的月季花在开放。春阳心想:她一次次表现都很似对我有意的样子,我如果再糊涂下去就属于薄情了。女孩子嘛!为爱情的事都羞于先开口说话,我作为男子汉,还是主动些为好。可是,思来想去,他又感到自卑起来,再加害羞,一直也没有勇气找桂花说出心里话。无奈,只得暗暗作出决定:既然自己没法开这个口,还是处处拿出诚心来对她,等待着她先开这个口吧。
  从此,春阳对桂芬更加关心了。
  有时,春阳见桂芬穿的鞋有些旧了,便把父亲给他的零花钱省下来,瞅两个人见面的机会悄悄地塞给桂芬,让她买新鞋,桂芬也不客气,简单道一声“谢谢”便收下了。有时,他见她的围巾有些旧,便拿出自己省下的零花钱,瞅跟前没人的时候,悄悄递给她,她也毫不客气地羞红着脸蛋收下。
  桂芬也更加关心春阳。
  有时候,她见春阳的袜子有破损,便给他买双新袜子,瞅跟前没人的时候悄悄递给春阳;也有时她把自己亲手纳的鞋垫送给春阳;还有时,桂芬见春阳爱好看书学习,便送给他笔记本、钢笔之类的学习用具。春阳愉快地收下后,心中都是高兴万分。
  然而,尽管二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桂芬却一直没有向春阳公开表达过爱意,或传递情书以示爱。春阳有心公开找到桂芬谈谈自己的心事,又担心亲事谈不成,自讨无趣,老是混着置之不理吧,又不是个办法。思前想后,也不知自己究竟应当怎么办。正心里没个着落,忽然想起宋大哥博学多智,极明人情事理,这才抽时间求宋大哥帮他撮合此事。
  三
  宋大哥说:“如此说来,大哥可要恭喜你了呀!”
  春阳问:“怎么说,喜從何来?”
  宋大哥分析道:“桂芬常在你面前出现,并非偶然巧合,这只能说明她对你有爱意。如若无半点爱意,一个姑娘出门在外,大都是尽量躲开那些场面,不可能这么频繁地让你见到她。由此可见,她是故意制造机会让你见到她的,寻机见见你,和你说话而已。再说,她对你言语表达有些不正常也说明她对你有意,要不为什么会不正常呢?还有,作为一个姑娘家,只要思维正常,她是不会轻易接收一个异性送给她东西的,既然接收,并且又反过来频频送物品给你,这更足以证明她对你是有意的。因此,大哥便要恭喜你了。”
  春阳一听宋大哥这样说,不由得心中欢喜非常,便毫不犹豫地说:“大哥,我想娶到桂芬,按传统习惯,我想找个中间人传通传通,把亲事早早定下来。”
  不想,宋大哥却立即面部呈现出扫兴的神情,“这个嘛,兄弟如果现在就有这种想法,就属于你不懂真情真爱了。”   “我不懂真情真爱?”春阳很是纳闷:“我的大哥呀!你正好说反了。我一心只想成就一个有真情真爱的家庭,巧遇桂芬这么个情深义重的人,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把感情促到这一步,这可属于地地道道的真情真爱呀!”
  宋大哥微微一笑,“不对呀!兄弟。你所说的真情真爱根本没有根基,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怎么说?”春阳听罢,愈加纳闷起来。
  宋大哥反问道:“你所说的真情真爱是指男女双方先相互爱上了对方的美貌,然后都以情义二字为处世准则,通过平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加深感情,最后达到难分难隔的地步,是吧?”
  “对呀!大哥。我认为真情真爱就应当是这样子的,那您认为的真情真爱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春阳的眼神中露出了自信的光芒。
  宋大哥摇了一下头说:“你错了兄弟。首先说男女双方为喜欢对方的外貌去追求对方,这种爱的立足点本身就是建立在为了自己的私欲需求而去向对方献殷勤的,这与真情真爱根本不挂边;以情义二字为处世准则,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的爱情虽高尚,但是,你现在一无所有,就凭给了女方一点小恩小惠便想和人家定亲,爱对方的立足点无疑还是建立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向对方献殷勤的,或许你内心一直想遵循的是真情真義,但事实却无形中形成伪情义了。再说,即便你的确拿出了真情真义,到一定的时候,双方思想爱好或价值观一旦不一致,必然也会产生矛盾的。矛盾一出,爱情自然也就走向‘坟墓’了。”
  春阳听罢,低着头思考片刻,然后抬起头说:“照大哥你这说法,这事也太棘手了吧,那,咱明知她对我有爱意,还能就这么一直把时间耗着,置之不理?”
  宋大哥说:“置之不理也不对。”
  “那,我究竟应当怎么办嘛?!”春阳说着把头歪向了一边。
  宋大哥说:“叫我说,你还是把你和桂芬的爱情的立足点放得更广阔一些为好,毕竟婚姻还涉及到父母家人,不仅仅是你二人的事。眼下,你唯一的做法就是先别想着定亲的事,应该勇敢地常找她谈心,相互交流思想,多谈一些如何做人,如何创业的问题。然后结合你们双方的实际情况,再谈一些具体创什么业合适,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技术革新等问题。”
  “哼哼……哼哼……”春阳听罢,从鼻孔里放出声音,连连苦笑起来,“大哥呀,你可真会唱高调呀!我俩的爱情跟创业有什么关系呢?”
  宋大哥说:“我并不是唱高调,都是些大实话。让你们交流思想,寻思创业门路,往小处看,是为你们自己以后的生活造福。往大处想,就是为整个社会造福。”接着,他又说:“别说你现在家庭经济状况那么差,即便你们家很是富有,作为一个聪明的姑娘,人家也是宁挑高郎不挑高房。你自身不树立起上进心,又不能跟她沟通思想,现在不提亲事倒也罢了,一提亲事,明明她对你有点爱意,以后也会逐渐不爱你了。”
  春阳听罢,不觉又连连苦笑起来,暗暗想道:什么上进心啊,又创业啊什么的,还不都是为了钱?似你这等说法,拐一千个弯也还是逃脱不了金钱美女画等式的恋爱方式。再说,桂芬既然爱我,也不可能要求条件很高啊!他之所以说这些话,说不定就是不愿当这个中间人呢……也罢,既是这样,你说你的,我心里有我一定之规便是。为了不伤害兄弟之间的和气,他收敛起讪笑,寻借口说:“可是,我不好意思找她谈话,这怎么办?”宋大哥说:“不用不好意思,都八十年代了,说话办事要学着大方点。”春阳想了想,违心地说:“是,大哥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待我好好考虑考虑再说吧。”忽想起自己实在是没有什么赚钱的好门路,不觉愁上加愁。就更不把宋大哥的话放在心里了。一会儿,转变话题,简单闲聊几句,告辞回去。
  四
  原来,春阳家极为贫困。他们家共八口人,有父母,再加他们兄妹六人。兄妹六人本是四男二女,年龄最大的是大姐,接下来就是他们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最小的是个妹妹。大姐年二十六岁,刚定下亲事。大哥年二十四岁,虽给他提亲事的不少,却因未建结婚的新房,很难定下婚事。他今年二十二岁,结婚的新房更是连影子都不见。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都还在校读书,个个等钱花。一家人只靠仅有的六亩责任田谋生,别的进钱门路全无。
  春阳为人善良,也勤劳,吃喝嫖赌等歪歪毛病他是半点都不挂边。可是,只因平时看书学习对书中内容未能全面理解,他竟对大力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不感半点兴趣,只知道好吃的东西吃在嘴里香又甜,好穿的衣服穿在身上会让人感到美意,一时间的兴致过去后,却从来不动脑想想如何大量挣钱的事。他也没有如何搞活经济这方面的胆识。在安排自己的婚事方面,他很想从简成婚的老路子,总想在日常生活中男女之间通过小恩小惠相互感化建立感情,然后省钱来操办婚事。他也是一个很讲究孝道的人,认为如此做法便会给父母减轻若干负担。
  桂芬和春阳为人的共同点都是勤劳善良,从不提倡用歪门邪道赚钱。但与春阳相比较,桂芬却是一个很有刚气的人,不管办什么事都不愿落在别人下游。对未来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比春阳要求得高得多。在安排自己婚事方面,总想着婚后过上要啥有啥的富裕日子。
  送走了春阳,宋大哥便毫不保留地向爱人告知了桂芬和春阳相互产生爱意的事,说春阳是来托他当中间人,撮合自己与桂芬的婚事,宋大嫂问:“那你怎么回复他的?”宋大哥说:“我当时教他先别急着定亲,要多找桂芬交流思想,还苦口婆心地督促他,最好在未定亲前先树立上进心,努力创一番业绩。”宋大嫂:“对,你说得在理。”宋大哥说:“不过,在理归在理,但细分析起来,春阳要是无能为力上得什么项目,咱作为桂芬的姨和姨父,应当从双方公道劝说才是正理。作为桂芬这边,既然真心爱春阳,咱应劝说她在未订婚前伸出友谊的双手拉帮一下春阳才对。”宋大嫂说:“是,我赞成你的想法,我让桂芬明天便到咱家来一趟,你劝劝她便是。”到第二天,他们夫妻便把桂芬找来劝说了一番,桂芬一口答应愿在未订婚前设法帮助春阳脱贫致富。接着,宋大哥又指点桂芬,让她不要只为了个人享受而挣钱,最好是在未创业之前先树立起造福后代的美好念想而拼搏的精神,不然的话,钱多了后也会觉得活得不愉快,也不知钱都应花在何处合适,最后反因钱多而走向邪路。桂芬表示赞成他的看法。   不料,春阳自从那天托宋大哥给他撮合亲事反被宋大哥批评后,便决定自己亲自跟桂芬谈亲事了。他觉得见面害羞,便决定写字条给桂芬。就在他托宋智仁给他与桂芬撮合亲事的第三天晚上,他把字条写好了,他把字条放在家中,又酝酿了一天,觉得自己写得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那天上午,瞅着跟桂芬单独见面时,把字条递给了桂芬。桂芬接到字条,仔细观看,上面写着——
  桂芬你好:
  几次相会,我发现你是一个勤劳善良且又很有见识的人,为此,我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天天都在思念你想念你,您若不嫌弃的话,我想和您结为终身伴侣,在漫长而曲折的生活之路上,咱们携手前进,共创人生蓝图。不知你心下如何,望乞佳音。
  桂芬看罢了字条心中感动万分,立即动笔,也写了一张字条,瞅跟前没有人的时候递给了春阳。春阳接过字条,高兴万分,急忙打开字条细细观看。字条上写着——
  春阳你好:
  万分感谢你对我的一片美意。你思念我,我也每每会思念你。不过,我真诚地提醒你,作为你和我现有的家境情况,都还不适宜急着谈论亲事。诚然,恩爱夫妻苦也甜。但咱们如果把爱的立足点放得更广阔一些,效果会更好。你我父母及兄弟姐妹们都未脱贫,整个社会也未脱贫,作为咱们,现在正当青春妙龄,最最需要的是努力创一番业绩。等挣得钱多了,一对得起父母,二有利于社会,到那时,再谈论亲事,那才是咱們真正求之不得的幸福。实在对不起,大哥一片热心追求我,我却未能达到大哥的要求,还望见谅。
  春阳看罢字条,不觉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去你的吧!你张桂芬说什么好听话,你要是真对我有意思,见了我的字条后,就应当立即和我公开恋爱关系,相处一段时间后,便就定亲。既然不是这样,就说明你根本不爱我。我可不听你唱高调!那如火盆一般的热心,一下子凉了大半。
  从此,春阳走在街上,只要远远地见桂芬从对面走来,总是躲着走。有时桂芬有意创造机会在他出街口的路上等他见面,他远远地见到后,也不愿靠近了。有时桂芬和员工们干着活,见他在周围地里干点什么,故意大声说话让他听见,引他看看她,他也装作听不见,脖子像中了邪似的硬硬的,不肯歪向桂芬那边半点。
  桂芬见春阳好多日子对她不理不睬,不免心中产生了疑虑。正想设法帮他致富呢,他却连她的面都不愿见,这可如何是好?左思右想,她没了主意。星期天早饭时间刚过,她便找姨和姨父去讨法子。宋大哥听桂芬诉说后,再次提醒桂芬,要设法帮春阳致富。送走了桂芬,便把春阳叫到家中,说服春阳。
  宋大哥邀春阳坐在茶几边,给春阳倒上茶,几句闲话聊过后,宋大哥关切地问:“兄弟,最近和桂芬的关系发展如何呀?”
  春阳的脸顿时像阴了天一样难看:“别提了,大哥。我们的关系算是吹了。”
  宋大哥说:“怎么吹了?说来大哥听听。”春阳正无处宣泄他心里的苦楚,便一五一十地向宋智仁述说了他和桂芬相互递字条的事,并且难过地告诉宋智仁,说桂芬辞了他对她的追求。
  宋大哥说:“我的傻兄弟,你可真是不听话呀!我说让你别提婚事,你偏偏向人家提婚事,好好的事,你非要把它弄坏不可。”接着,他便给春阳解释:“恋爱这种事,并非公开确定了恋爱关系才算真正的恋爱,恰恰相反,若男女双方感情火候不到,相互因怕失去对方,急三火四地便确定恋爱关系,反显得爱情有些不纯了。根据桂芬给你字条所说的话,其实已是深深地向你表达了内心对你的爱意。你这样做法,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你是很自私的。”
  春阳见宋大哥说桂芬对他有爱意,眼中顿时又露出了希望的光芒,“既然她心里对我有意,就应早早确立恋爱关系,争取早日把亲事定下,为什么还要这样不明不白地拖时间呢?”
  宋大哥微微一笑,“你还是得按我所说的先树立起努力创业的精神。不然,你们双方再相爱,没有远大的志向做根基,这个爱情终归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哦……”春阳一听宋智仁这样说,顿时又泄了气,“大哥,不用说好听的,拐一千个弯,她不过还是嫌我家穷罢了。要是她真对我有爱意,就不应嫌我穷,既然嫌穷,就是不爱。”
  宋大哥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把事情换位思考,假设你是个姑娘,难道你不想婚后过舒舒坦坦的日子?”又说:“兄弟,一家人共同受穷绝不是我们理想的路,咱做人一定要有上进心啊,你如若不树立上进心,恐怕任何姑娘都不会喜欢你。”
  春阳却固执地说:“她实在不爱我,那我也没法。真正的爱情,为了对方,什么都可以不顾,只要考虑别的,就是没有爱,或是爱的不纯,既然爱的不纯,就没有必要再为这事伤脑筋了。”他说着低下头来,不觉暗暗地欣赏着那些为了爱情,夫妻情愿在一起共同过苦日子的生活画面。又不时地品味着古书上那些为了爱情,恋人双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共同死在一起的章节,心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一会儿,还是和上次谈话那样,转变话题,闲聊几句告辞回去。
  五
  春阳觉得自己与桂芬的爱情无望,平日见了桂芬就不刻意躲闪了,他一反常态,每逢见面竟像见了陌生人一样,简单一两句客气话说过后,便匆匆离去。这天早上,春阳散步在街头,忽然桂芬迎面走来,及到近前,桂芬满脸羞涩地称呼一声:“春阳哥……”说着便低下头来,等待着春阳跟她说句亲切话。不想,春阳却若无其事地吐出一句:“哦,是小张呀!你好。”说着,便匆匆走开了。桂芬在他身后喊着:“春阳哥,春阳哥!你回来,你回来,回来咱们说说话!”春阳回头说道:“哦,有话以后再说吧,我这儿有点急事。”说罢,匆匆拐进另一条胡同便不见了。桂芬见春阳这样对待她,又是伤心又是气恼,便再次去找姨、姨父商量此事。宋智仁不愧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人。立即给桂芬想出了主意。然后把自己的主意毫不保留地告诉了桂芬。桂芬高兴万分。
  又是一个星期日,中午,春阳正在家无聊地胡乱翻阅一本旧杂志。忽然,宋大嫂来到他家,说是要让春阳帮忙疏通一下烟囱,春阳爽快地跟她去了。来到宋大哥家,宋大嫂把梯子从平房里搬出来,支在贴近烟囱的墙边,又找来竹竿和专门用来透烟囱的一个秤砣,再把秤砣拴在竹竿的一端,然后把竹竿递给春阳,她自己用双手把紧梯子,让春阳上去给他们透烟囱。一会儿,烟囱便疏通好了。宋大嫂用脸盆取水让春阳洗了洗手,又取板凳让春阳坐下,让春阳喝了点开水。春阳便要告辞回家。宋大嫂说:“兄弟留步,我还有点事让你帮忙。”春阳急忙问是啥事。宋大嫂说:“我娘家有个妹妹,今年二十八岁还没有个婆家。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二人相处的感情本来很好,眼看二人就要商量定亲的事了,我妹妹提出要求说,定亲归定亲,咱们最好在结婚前把新房建好。最后谁想男方竟然就因我妹妹有这么个要求,便再也不理我妹妹了。说新房随便借个屋或搭个便屋照样可以在里面结婚,我妹妹跟他谈论房子的事,就是对他的爱情不纯,并且提出要求,非得让我妹妹向他们全家人认这个错不可,不然,就不与我妹妹恢复关系。兄弟帮我评一评,你说这个男方做事对吗?”   春阳是一个历来做事见不得不通情理的人,听宋大嫂这样说,立即气愤地说:“胡闹,这个男方做事简直就是胡闹!想成亲,没有房子怎么能行?这号事,女方要是提些无理的要求,是值得批评,提出正当的要求不為过。”
  宋大嫂又说:“这个男方家中虽穷,我妹妹不嫌弃他,可是,我妹妹不喜欢没有骨气的人,督促他设法多挣钱,他反说我妹妹要凭钱财条件论婚姻。气得我妹妹死去活来。”
  春阳一听更加气愤,便说:“大嫂,处理这种事,你和我大哥应比我内行。似这样简单的道理男方都不明白,你妹妹嫁给这样人还有什么意思!不用多说,这样人干脆和他吹了关系完事。”
  宋大嫂说:“对,兄弟说话在理。要是搁我定亲那阵儿,似这样情况,我干脆就跟男方吹了。可是,我妹妹心太软,觉得二人谈了好几年了,不好意思说吹就吹了。兄弟再和我说说这其中的道理,我也好回娘家把这话说给那男方听听。”
  春阳说:“人,希望过富裕日子应当说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要求物质文明嘛,有什么不好?人知足固然正确,但是在知足的基础上,人类还是得要求发展,不然的话,这个世界不就成了一个僵死的局面?”正说着,只见宋大哥从里间走出来了,后面跟着桂芬。春阳猛然感到事情有些蹊跷,“你们这是……”
  宋大哥和桂芬齐来到春阳身边,大家都坐在圆桌前的板凳上,桂芬给春阳倒上了一杯开水。
  宋大哥说:“兄弟,刚才你说的话我们都听见了,兄弟说得对,只要是正当的追求物质文明不为错,做人就是要有积极向上的骨气。知足归知足,为了下一代更好地成长,为了造福社会这个美好念想,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讲究发展。”
  春阳一声不吭,脸色涨得通红,只觉得心里仿佛有无数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翻腾不停。看三人的神态,他早已觉察到他们是借题发挥来劝说他。便不好意思地说:“可是,我是一个无能之人,实在感到没有什么项目可上,真怕耽误桂芬的前程啊!”
  宋大哥说:“你感到没有什么项目上不要紧,别人可以帮助你呀!”
  宋大嫂笑容满面地说:“桂芬可以帮助你。我和你大哥也可以帮助你。”
  春阳的目光紧盯着桂芬,疑惑地问道:“怎么帮法?”
  桂芬爽朗地说:“春阳哥,你不用犯愁,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眼下上级正通过了一项无息贷款的富民政策,你只要同意,咱们马上可以在你们村头建大棚搞养鸡业。用不了几年咱们就都发起来了。”
  春阳深情地看着她:“那,桂芬你对我……”
  桂芬的声音仍然是那样的爽朗,“哎呀!别多想了,我是爱你的,真诚地爱你。”
  宋大哥和宋大嫂不约而同地笑了,齐声说道:“这下子行了吧,有漂亮姑娘爱着你,并且还能帮你致富,你可真是福从天降啊!”
  春阳心里激动得像是喝了美酒,刹那间只觉得屋子里突然比起初明亮了许多。宋智仁家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春阳看着画面上的山山水水,顿时更加明媚清秀,仿佛到了真山真水现场那样迷人。画中的燕雀粉蝶也更加活灵活现,它们上下飞舞在蓝天白云中,舞姿是那样的令人陶醉,似乎是在向他和桂芬贺喜。……春阳终于想通了,决定先致富,再想定亲的事,他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笑容。
  原来,这次桂芬和春阳的相遇,以及他们三人共同启发春阳的这个场面,都是宋智仁提前安排好了的。宋大嫂起初说让春阳到她家帮忙疏通烟囱,只不过是为了把春阳叫到他们家而已。烟囱需要疏通了不假,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借此机会把春阳叫到家中,大家共同开导他。宋大嫂娘家根本没有什么妹妹婚姻受挫一事,只不过是为了启发春阳,提前安排的一些话语罢了。春阳给别人处理事时又会说又会道,只可惜,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因本身有私心,反把女方对他的爱要求得纯而又纯,而他对别人这份爱反倒纯不起来了。经别人一启发,他深深认识到:恋人之间要是只注重卿卿我我的枝节感情,不注重创业大事,这个爱情越想求得纯,就越发纯不起来,实在是有害无益。
  想想自己和桂芬的相爱经历,几经周折,终于有了好的结果,春阳不勉心潮起伏,特作诗一首自我感叹:
  春阳求亲情意浓,深恐物欲污缘路;
  仁兄言明财真用,念高共求是真途。
  有了桂芬的帮忙,春阳感到底气足了。后来,在桂芬的协助下,他终于建起了一个大鸡棚,虽然养鸡业有时赚钱,有时又赔点钱,但是,就像人扭秧歌一样,走几步,又退几步,过程总归还是在前进。只用了二年的工夫,他们就赚大钱了。他们建起了邻村一流的新房,又买轿车,又买摩托车。家中装修也是按一流的标准装修的,进屋看看,墙壁蓬荜生辉,彩灯高悬。什么新式彩电、洗衣机、电冰柜、石英钟等电器,要啥有啥。真是像进了小康社会一般。再后来,他们二人也就幸福地结合为夫妻了。
  编后语:小说以主人公宋春阳的爱情为主线,以旁观者宋智仁的劝说及“谋略”为辅线,将穷小子宋春阳以及善解人意的美丽女孩张桂芬之间曲折的“爱恋之路”展现得淋漓尽致。宋春阳在宋智仁的点拨下,从一开始对桂芬误会、疏远,再到后来恍然大悟,这一系列情感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大爱”。看似是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但其背后表达的是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一种正视,是一种对婚姻和生活的责任感。利用政府的惠民政策搞“养鸡”来脱贫致富,进而给桂芬一个幸福的未来,这是宋春阳的志向和理想,他也正是这么做的。我国广大农村像宋春阳这样的青年人还有很多,且不管是“养鸡”还是“养猪”或其他,在国家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月光涓涓,星芒点点  倾入目中便开始涌溢  我 想留住这满目星光  便 任由双目交睫  初试 目中浮现一滴乳白  红呢衣 黑棉裤 蓝布鞋  我 生于雪花纷飞之时  故 开始环顾四周  却 只寻得母亲一人  她 眯凄的眼闪烁着坚韧  微开双眼 繁星像是要从眼角坠落  我 想围住这星光  便 任由双目交睫  复试 眸光转为一片水绿  蓝校服 黑短发 白球鞋  我 奔跑在青春岁月之间  且 开始窥探世界
期刊
风吹动你的发梢  也撩动我的琴弦  你说,是风  我说,是你  短暂争执的温热  残留着爱的隐约  我仿佛听见溪水在吟唱  诉说着曾经的过往  清灵而悦人的旋律  跌宕起伏地道尽轮回  你我,像是  来也来过,去也去过  虽似无记忆  但却有迹可循  冥冥中被牵引的我们  适时相遇便相遇  轮回再远  抵不过适时  我似乎看见一个拿箭的小孩  娇小可人的微笑  一双神话般的翅膀  扇动着射箭的喜悦
期刊
窗子后的阳光  有你的眼睛  就是那少时的  封闭在远古的闪光  我用尽毕生力气  拔出一次  然后石化在你的心跳里  那么陌生的阳光  自由而死亡  究竟什么可以平静面对黎明  嗨,哎!孤独  我从遇不见海的路上见到你  风从南到北  一见如故  低头扒饭  故意拉低肩,背  在那寒冷,没有月色的夜晚  我只剩下怜悯和同情  戳破皮  然后杂草丛生  双脚羊在跳舞  吵鬧  思念幽甜的猩红月色 
期刊
风卷孤树叶起  月影阑珊  轻啖葡萄美酒  谁与我甘甜  执杯玉手  难牵 难牵  豁然眼花缭乱  误入天上人间  怎奈珠光宝气  溅迷我眼  留恋 留恋  偶感义薄云天  磅礴激情  对此空杯华夜  可怜 可怜  中秋夜团圆  天各一隅  玉盘映影  观见否?  无古筝伴乐  难见雾气翩翩  唯有高悬明月  海枯石烂  中秋夜团圆  流水乱花  能撼动否?  我心静如山  中秋心团圆  能忘怀否
期刊
我们伟大的国家  像东岳泰山一样  稳重、繁荣、强大  天下百姓  安居乐业,劳动幸福  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如果国家动荡不安  出人的是老百姓  出力的是老百姓  费劲的还是老百姓  一日三餐都無法保障  哪有幸福健康与平安  有国才有家  有家才有国  愿我们都爱我们的国  愿我们都爱我们的家  让我们共同建设  我们美丽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
期刊
壹·外婆熬的粥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张方贤《煮粥诗》  初夏,白昼,微凉,窗外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鸟儿的叫声是最动听的闹铃。米香混合着熟悉的炒菜声挤进门缝,平凡的一天,总会以一碗粥为開篇。餐桌上外婆熬的细腻绵密的粥,是我记忆深处最温暖醇厚的味道。  外婆只做一种粥,即杂粮粥。它不同于早餐铺的白米粥,不是简单的水和白米相加。杂粮粥是外婆连夜辛劳后的杰作:头天晚上,外婆会打开厨房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个大熔炉,锻造了我的品性,磨砺了我的意志,滋长了我的勇气与胆识,濡养了我的精神与情怀,铸就了我的灵魂与思想。在他即将诞生92周年之际,作为一个退役老兵,我要把沉积在心底的话向他倾诉。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没有从军的经历,便没有我的今天。回首从军岁月,一些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撷取其中几个片段,以飨广大战友和读者。  蜕皮与镀光  千里大别山,山脉绵延,巍峨迤逦,山高林密,险峻峥
期刊
我望着月亮的时候  你是否也望著它  月亮看着我的时候  它是否也会这样一直看着你  离天堂最近的是月亮  离月亮最远的是我  我和你只隔着草木的人间  彼此对望,彼此想念  月亮会不会是一个谎言  却有那么多的人相信  旧的片段都被一一回放  剧情里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重阳  风那么一吹  坡上的菊花就一片片萎黄  雨这么一落  浸骨的寒令人隐隐作痛  谁能按得住秋风  让它吹得慢些,再稍
期刊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满月是多么美好,可每月竟只有一次圆满。伊人成了昔人,红颜未老,便香消玉殒。卢雨蝉的温柔,纯真,孩子气,使纳兰性德牵挂了一生。原本不满意包办婚姻的容若,在一次瓢泼大雨中,真正欣赏到了妻子卢氏与自己的相似点。在朦胧而凄美的雨中,静默地矗立在一朵荷花旁,一朵含苞待放娇艳
期刊
一  按揭贷款这个词,萧文是从汪公嘴里听说的,那是2004年的秋季,孩子到皋城一中报到。萧文不知道啥意思,汪公就耐心解释,萧文听懂后笑着说,买新房居然带赊账的,新鲜!  汪公看见表姐夫两眼放光,就说,你也可以买呀,孩子在这读三年高中,租房子也挺不划算的。  萧文点点头,说,买!  妻子戴青踢了踢萧文,萧文看了戴青一眼,眼睛中流露出一丝坚定的神情,意思是你别拦我,房子我是买定了。这眼神戴青看得懂,无
期刊